內陸飛魚? 自由寫作者,曾獲滇池文學獎。
自拍一部“私電影”
這是一部“真實電影”。
1996年夏天,地下導演平野勝之和野生演員、二十六歲的女友林由美香,相約從東京出發(fā),單車長途騎行,從南向北,越過津輕海峽,前往北海道旅行。
從繁華大都市到遼闊荒原,從熙攘國道到偏僻鄉(xiāng)間,人煙漸稀,饑一頓,飽一頓,行程很辛苦。他們走走停停,一邊露營,一邊用小攝像機自拍,記下了一路的爭吵、撕裂,也不乏互相取暖的甜蜜瞬間,回來之后準備剪成一部紀錄片。
這次旅行斷送了他們的感情,回到東京一切清零。紀錄片沒拍成,兩個人也分開了,親密關系到此為止。他們還算是朋友,一群老友聚會也碰頭,互相調侃打擊,眼看著彼此一點點變老,內心也毫無波瀾。
2005年6月26日,再聚,他們聊了很多。第二天就是林由美香的生日,大家準備為她慶生。次日,斯人不回短信、電話不通,情急之下大家只能請房東通過備用鑰匙打開其獨居的公寓。
林由美香已香消玉殞,尸身早就冰涼。經法醫(yī)鑒定,因安眠藥與酒水一起服用,產生致命副作用,于當晚十點左右落氣,還差兩個小時就滿36周歲。平野勝之很沉痛,在林由美香的母親和律師的監(jiān)督見證下,決定將所有關于她的視頻素材進行封存,不再觸碰這段記憶。
此后五年,平野勝之每年都去公墓祭祀這個前女友,卻沒有勇氣再拿起攝像機。2010年,好像一個聲音冥冥之中敲醒了他。平野勝之想再次整理素材,完成這部電影,林由美香的母親同意了重啟計劃,叮囑他不要半途而廢,一定要制作出一部佳作。
平野勝之篩選海量素材,完成了最終剪輯,好像也完成了和怯懦的自己的搏斗。夜晚的街道上,他騎車狂奔,淚流滿面,哀嚎聲聲,終于意識到這個女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14年前那場旅行的意義。此刻,他依然用攝像機記下了自己的狼狽與追悔,還是一個人的自拍。這是片子的結尾。
這部獲得大獎,打動了很多人的“私影像”,片名《監(jiān)督失格》。監(jiān)督,即導演;失格,即失去資格。去北海道的騎行途中,林由美香經常調侃平野勝之是個失敗的人,沒有資格當導演,因此得名。
私影像,也可以叫私電影,即關于私人的影像。因涉及個人生活、隱私,一般以第一人稱主觀視角拍攝紀錄。很少有人敢坦誠地自拍并且發(fā)布出來給世人觀賞、評斷。真實電影,即非虛構電影,有另一個普通的名字叫紀錄片。私影像是最接近事物本質的真實電影。
私影像在日本由來已久,業(yè)界普遍認為1974年的《戀歌1974》是發(fā)軔之作,導演原一男也被稱為“私影像之父”,年近80歲仍堅持拍攝。2020年,原一男耗時15年搜集、取證、拍攝,成片時長373分鐘的《水俁曼荼羅》,因關注困擾日本多年的環(huán)保問題,一經披露就震驚了同行。他說,我拍攝的是同為底層的自己的“私影像”。
私影像的觀念進入中國大陸,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了,隨著數碼攝像機普及而興起。從膠片到磁帶,再從磁帶到數字硬盤,從大機器到小設備,從團隊協(xié)作到單打獨斗,拍電影不再是學院派導演的專利。山西導演胡新宇的《姐姐》《我的父親母親和我的兄弟姐妹》《家庭特寫》等,長居湖南的山東籍導演魏曉波的《生活而已》系列,都是該譜系下的重要作品。
胡新宇本職工作是大學老師,業(yè)余身份才是紀錄片導演。2001年以來,他以近乎冷酷的客觀態(tài)度,不帶抒情色彩地拍攝了家庭成員、身邊親友的生活實況,瑣碎,零落,掙扎,溫暖,寒涼,沒有偽飾,一切自然流露。有時,為接近理想中的真實,不管拍攝現場發(fā)生什么突發(fā)狀況,他都盡量克制,保持最大程度的冷靜,為此有觀眾覺得這很“無情”。
“80后”導演魏曉波的《生活而已》系列,可看性、沖突性更強烈一些,2011年完成第一部,目前已經拍到第四部。從大學畢業(yè)同居、結婚、生子,到中年危機,基本概括了這代人的生存處境,像一套影像日記或一個人類學標本。導演在片子里成長、成熟,在鏡像中兩個我互相審視,直至果熟蒂落,經年日久,簡單的生活因為攝像機的介入慢慢變得豐饒凌冽。
臺灣女導演黃惠偵的《日常對話》(2016),可能是華語圈影響力最大的一部“私影像”作品。帶著對母親為什么要生下自己,是否愛女兒這些困惑,對她的私人生活進行一次追尋和拷問?;厮菽赣H隱晦的性取向、顛簸的人生,對話,交談,放下心結,某種意義上完成了母女的釋放與和解,眾生皆苦,唯有自渡,導演也打開了坦然面對陳年傷疤的一扇小窗。
私影像以自己或身邊人為主角,“自拍”的方式開啟故事。第一道難關是,打開攝像機之后,如何將鏡頭對準自己,對準身邊的人。一個影像作者能不能像24小時不息的監(jiān)控攝像頭,作壁上觀,保持冷靜,力求客觀,不為尊者諱,不為自己加濾鏡,真切呈現作為人活著的多面性,麻木與脆弱,自信和自棄,一切照單全收。
拍攝別人簡單,質詢自己不易,要把攝像機當成手術刀,自我解剖,袒露內心,邁出這道坎很難。這無關技術與手段,只在于創(chuàng)作者的決心和覺悟。可以說,這是“自曝隱私”的行為,和追尋真善美的主流創(chuàng)作理念似乎相悖。在民風保守、溫和的地方始終帶著一些侵入和冒犯的色彩,打開攝像機就等同于打開一個未知的魔盒。
私影像很干凈,質本潔來還潔去,只要愿意,只要打開攝像機、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開機進行自拍。不過,真實情況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導演的時代,真正有意義的私影像反而稀缺。怎么自拍,怎么揭開覆在沉重肉身與脆弱靈魂上那一層薄膜,把自己全然裸裎在帶著監(jiān)視意味的鏡頭下面,依然是叩擊心靈的問題。
再見文藝女青年
“文藝青年”已成損人稱謂,四個字前面加上性別,損量級加倍,約等于罵人。真是這樣嗎?可能趕時髦湊熱鬧的偽文青太多,攪渾了一潭原本平靜自洽的清水。真文青唾面自干,不需同情,基本不理會揶揄。不然,十年前我在某平臺寫下的《文藝女青年需要什么樣的生活》,不會至今還被人轉載評論。
放眼華人世界,三毛無疑是第一文藝女青年,白羊座,敏感,多思,癡情,浪漫,熱衷冒險,向往遠方,陶醉于愛戀與自由。按她說法,寫作只是抒發(fā)心緒的業(yè)余愛好,沒想到隨手寫寫成全了聲名與榮耀。周游世界,去熱愛去經歷,當一個小女人,跟愛人結婚生子才是她的理想。
三毛血液里流淌著波西米亞的不羈靈魂,去世三十多年來沒有一部像樣的紀錄片為她精彩倉促的一生做結。直到2020年,由瑪塔·阿里巴斯、安娜·富恩特兩位導演聯合完成的《三毛:沙漠新娘》,才算誕生了嚴格意義上的第一部關于三毛的紀錄片。兩位導演西班牙人,都是女性,熱愛三毛,是她生前愛人荷西的同鄉(xiāng)。
囿于時代局限,三毛生前留下的影像資料稀少,需要找尋部分80年代社會風貌的紀實影像打底,一些地方還需補拍,進行詩化的空鏡頭處理。兩個導演展開了想象力,虛實迂回,進退自如,黏合度很高,蒙太奇剪輯符合影片氣息。深海潛水的鏡頭宛如通靈,斑駁恍惚的湛藍深處似有神秘吸力,隨時會有美人魚劃水而來,拽走你的魂魄。
《三毛:沙漠新娘》有一定祛魅效用,還原了一個熱愛生活、享受生命的女性,像一匹不受束縛的野馬,縱橫天地間,活出了奇特色彩。兩個女導演為了拍攝,萬水千山走遍,沒有在眾多傳說之間添油加醋。從臺灣到拉帕爾瑪島,再到西班牙馬德里,純粹記錄她的人生軌跡,看似吉光片羽卻自有真意,一個叫三毛的女子漸漸顯形。
三毛選擇“三毛”做筆名,因為她認為自己是一個小人物。不是自謙,三毛只想做一個被愛包圍的小女人,可惜夙愿難圓,最終變成了讀者心中的奇女子。當下,跨境游、背包族與驢友滿天飛,三毛給人的啟示,也許是如何在短暫生命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前往遠方的機票看似易得,沙漠與季風、海洋與島嶼、異域與愛人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邂逅和領受,頭也不回地走出去,需要一點涉險的勇氣。
在學校圖書館翻到《雨季不再來》《撒哈拉日記》《哭泣的駱駝》,我才十多歲。這些出版于90年代初的圖書流轉到我手上,封皮、書脊、內頁早已臟污疲軟,泛著霉味,殘破損壞嚴重,借書卡密密麻麻地填滿借書人、借出和歸還日期。只想知道,數量龐大的前輩讀了三毛的著作,往后的人生是不是放下了成功發(fā)達之類的俗世執(zhí)念,像一道春天的閃電穿過人群,瀟灑率真,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看完《三毛:沙漠新娘》,耳畔會響起三毛寫過的歌詞“鑰匙在你緊鎖的心里,左手的機票右手的護照是個謎,一個不想去解開不想去解開的謎。前程也許在遙遠的地方,離別也許不會在機場,只要你說出一個未來我會是你的”(《飛》,作詞三毛,作曲李宗盛,原唱潘越云,出自1985年《回聲-三毛15號作品》專輯)。
不一定每個文藝女青年都非要活成三毛的樣子。有人困在廚房與廳堂,弱小身軀常常淹沒在一日三餐的辛勞里,忙完鍋碗瓢盆,在無人看見的時刻,直起腰身,也會想起自己執(zhí)拗過的青春,在針尖麥芒的微渺中,擠出一點時間,重新編織遺失的夢想。
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2013)追憶了一個平凡女性不為人知的一生。薇薇安83歲的生命里有一半時間都在替人當保姆、管家、照看孩子,工作專注,認真細致,待人接物甚少出錯,對雇主、小孩富于同情心,直到去世這家人也不知道她的另一面。她足以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生前卻沒有任何人看過她的作品。
每周難得放松的休息日,薇薇安·邁爾背著沉重的相機,沿著大街小巷,漫無目的地走,去偶遇陌生面孔,抓下一幀幀她認為值得記錄的瞬間,前前后后拍下了數十萬張芝加哥街景和路人的照片,為一個城市留下了鮮活的記憶。薇薇安生于上世紀20年代,終生未婚,是一個專注的攝影愛好者,個人積蓄私人時間幾乎全部花在了愛好上,卻從不影響工作。
薇薇安從不講述自己的事情,去世后,被她帶大的孩子們整理家務,在閣樓上發(fā)現了一卷卷塵封的底片。好奇地拿去沖洗,等到這些底片全部沖印出來,一個陌生又迷人的薇薇安·邁爾翩然而出,她的城市、她的審美、她的凝視、她的沉思一起和照片被攤開。薇薇安孤獨一生卻五彩斑斕,比很多人活得細膩精彩。
巴黎五十歲的荷妮女士,同樣五十出頭寓居日本某個小山城的大場美奈子女士,她們生而為人形如草芥,兢兢業(yè)業(yè),平平無奇,生活瑣碎沉悶,全然不能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三毛、薇薇安·邁爾相比。兩人都有一個司空見慣的愛好:熱愛閱讀。一個人坐擁書房,埋首卷帙繁浩,讀著睡去,醒來再讀,這是她們最幸福的獨處時刻。
荷妮是法國電影《刺猬的優(yōu)雅》(2009)的女主角,大場美奈子是日本電影《何時是讀書天》(2005)的主人公。前者是門房,看守一座公寓大門,孤僻沉寂,少言寡語,每日重復幫人開門、關門,沒人知道她蝸身的地方像個寶庫,身后那道門通往一個巨大的書房;后者是小鎮(zhèn)上一名送牛奶的女工,每天天不亮就騎車出門東奔西走,把鮮牛奶送到每家每戶門前,忙完回家,小憩,書房就是臥室的延伸。
她們讀《安娜·卡列尼娜》《陰翳禮贊》《卡拉馬佐夫兄弟》《狂人日記》這些艱深難啃的名著,專心,沉浸,有時似懂非懂,有時面露喜色。她們沒創(chuàng)造什么,閱讀只是與世俗世界的隱形隔離帶,書籍與文字卻塑造了她們沉著、淡泊的內在。借此,暫時忘記肉身的勞役,生活之苦消解在紙張背后,書房就是一片純凈安謐的雪原,潛入進去,可以自由游弋。
荷妮和大場美奈子不是沒想過找一個男人,去過世俗的生活,陰差陽錯,愿望最終只是愿望,年紀越大,期待越少。荷妮在遇見知音之后,生命戛然而止,大場美奈子在終于可以放下芥蒂和初戀共譜佳話時,姻緣猝然中斷。十二歲的早慧少女芭洛瑪洞悉了荷妮的隱秘生活,看到她的幸與不幸,作為一個熱愛閱讀的人,耳濡目染下,誰說她不會是下一個女文青呢。
《何時是讀書天》的開頭很寫意,山城拂曉,天色將明,藍色天際線淡漠無邊,人們還未醒來,空闊的道路,沿途路燈點點,女主角騎著單車去牛奶店取奶,然后一路爬高上低去逐戶投送,在她的呼吸聲中天色一點點變亮變暖。結尾也不錯,依然以送奶途中的喘息聲結束。來來回回,周而復始,道路盡頭等待她的只有一個闃寂的書房。
被開光的導演
拍電影不比寫作,一個人無法完成。通常一個有才華的導演需要一個繆斯女神加持,籍籍無名時,她們像一束強光打開導演的氣脈,升華創(chuàng)作水平;一個內秀的女演員也需要一個導演男友慧眼識珠,激發(fā)表演潛能。兩兩相遇,彗星撞地球,火花四濺,也許杰作與佳話就出來了。
1895年電影發(fā)明以來,導演和女主角愛恨糾纏、喜結連理的故事就從沒斷過,尤其法國電影新浪潮之后,這類故事多如牛毛。戈達爾與安娜·卡里娜,羅伯托·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大島渚與小山明子,約翰·卡薩維蒂與吉娜·洛蘭茲,吉田喜重與岡田茉莉子,等等,不可勝數。
哪怕近二十年也有賈樟柯與趙濤、園子溫與神樂坂惠這樣的神仙組合,在貢獻優(yōu)質電影和娛樂話題。不是迎合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淺陋說法,這是必要的珠聯璧合。畢竟一個作者導演,一輩子都在拍同一部電影,一個優(yōu)質演員一輩子也可能在演同一個角色。拍藝術電影,即常說的文藝片,不像商業(yè)片,有大投資、大明星,高回報,必須找到一個懂導演、懂戲,有藝術追求,甚至不圖錢的演員出演。
才華相吸,一眼定情,如果第一部合作成功,以后可能就欽定為御用女主角了。天長日久,認準一個人就可以用一輩子,人戲合一并蒂蓮,導演與演員也就順理成章變?yōu)樨鴥=晔澜缬皦?,洪常秀導演和金敏喜一定是個默契十足的存在,年齡差距沒造成代溝,相反帶來了一個接一個的驚喜獎項。
一個男人可以為一個女人做任何改變,一個導演也可以為一個御用女主角調整風格。洪、金兩人婚戀美滿,電影也在精進,《獨自在海邊的夜晚》(2017)為金敏喜摘取了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桂冠,在獲獎感言中她開頭就說“尊敬并深愛的洪尚秀導演”?!短幼叩呐恕罚?020)獲得了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至此,兩人成為了得獎專業(yè)戶。
影迷應該注意到了,2014年《這時對,那時錯》啟用金敏喜以來,洪常秀的電影愈發(fā)恬淡自如,突出故事、人物的自然質地,超過了對戲劇性和拍攝手法的追逐?!督吢灭^》《引見》等由金敏喜參演的片子,都把簡潔做到了接近極致。這種風格看似簡單,純粹,統(tǒng)一,其實帶著某種偏執(zhí)的潔癖屬性,只有高手才有心力來玩轉。遇見金敏喜,洪常秀的電影生涯推向了新境地。
2022年《小說家的電影》,再次續(xù)寫兩人的合作佳話。電影延續(xù)了洪常秀小成本、短周期、單機位、數碼變焦、獨立制片的拍攝方式,故事洗練如初。中年女作家俊熙在業(yè)內享有盛名,也有一定的讀者群,新書剛出版不久卻發(fā)覺自己厭倦了寫作。一個偶然機會,她遇見了金敏喜飾演的放棄表演事業(yè)的女演員,一番閑聊后靈感迸發(fā),重拾寫作信心,決定現寫一則故事,去拍攝一部短片,邀其主演成全美事。
以接近真實生活的故事進行微妙變奏,幽微人物內心,這是洪常秀的特點?!缎≌f家的電影》92分鐘,一點不復雜,只有書店、觀光塔、公園、餐廳、電影院、電影院樓頂幾個場景,平鋪直述,沒有劇烈沖突,只有清淡的小尷尬、小曖昧。這種尷尬和曖昧,在洪常秀導演認識金敏喜之前,還會追求一些帶著反轉的調性和抖包袱的戲謔,繆斯女神出現后風格隨之漸變,趨近淡而有味。
比起那些名滿天下、獎牌累累、活在聚光燈下的導演和繆斯,那些帶著風塵味、江湖氣的小導演、小演員的故事,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閱歷。不久前,徐童導演和女主角唐小雁訂婚拜見父母的視頻火了,他的母親毫無偏見,就像見到女兒,說要給她挑點首飾,盡管是閱人無數的老江湖,唐小雁還是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自己這是高攀了。
十年前,徐童獨自一人拿著攝像機,拍出《麥收》《算命》《老唐頭》為代表的“流民三部曲”,唐小雁只是其中的主角之一,活在滾滾紅塵中。她十多歲就被人侵犯,沒有自暴自棄,崩潰邊緣硬起頭皮,野蠻生長,混跡在底層社會,撈偏門,走刀尖,混的是朝不保夕的灰色行業(yè),夾縫求生,絕望的日子需要算命先生來占卜未來與姻緣,獲得一點慰藉和希望。
徐唐聯姻,不是同情,是被打動,江湖兒女不帶偏見,杯酒之間見性情。徐童出身知識分子家庭,是科班畢業(yè)的影像工作者,早年毅然辭掉正式工作走南闖北,只拍自己想拍的東西;唐小雁十多歲出來闖江湖、混社會,有獨特眼力勁,重情重義,有打不倒的生存能力。徐童在唐小雁老家發(fā)現了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富礦”,相繼拍出了《老唐頭》《挖眼睛》《兩把鐵鍬》,主角都是唐小雁親人,他們活得頑強生動,棱角分明,有十分外露的表現力。
徐童日常也教唐小雁攝影技巧,讓她自己找題材,放手去拍攝,慢慢上道獨當一面,兩個人成了戰(zhàn)友。電影讓他們的人生也變成了一部電影,一部無需過多闡釋的電影。
那些迷路之人
有人說,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路電影,拍這種電影需要心境,看這種電影更需要心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有時心太急,急于奔赴目的地或趕著回家,從A點到B點再到C點,越快越好,沒時間欣賞路邊風景,去留意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攤地圖,黃黃綠綠的高原、平原、盆地、沙漠、森林、河流、草原、海洋切分不同區(qū)域,道路猶如毛細血管橫七豎八互相交纏,可以想象車流、人流、物流在永不停歇地驅馳,前往城市,前往故鄉(xiāng),前往工地,氣勢剽悍,不顧一切地往前趕,生存的現實里所謂遠方并不詩意,奔赴者們我行我素,冷暖自知。只要有心,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段道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拍一部特色鮮明的公路電影。
要不到工錢的民工一路討說法,最后上演“跳樓秀”,進退失據;為省錢,回家過年的打工仔從南方步行千里回家,一點盤纏捂出了汗味;追求窮游生活的女孩,只身一人前往高原,途中神秘失蹤,留下很多秘密;絕癥患者臨終前幾個月獨自驅車去南方看海,領悟人生意義。凡此種種,你來我往,這些社會新聞、身邊的故事都是上佳的公路電影題材。國內大銀幕上卻鮮少公路電影去映照現實,不論是勵志治愈,還是疲脫奔逃,抑或眾神狂歡。我們的生活和公路電影相去甚遠。
公路電影作為一種以汽車、摩托、火車、自行車,甚至雙腳為主要交通工具,以公路為故事發(fā)生的主要場景,旅途中人物為敘事對象的電影,主人公的境遇、命運都是以公路為背景展開。但公路電影只是用故事發(fā)生地點、發(fā)生方式來確立影片的分類屬性,放大開來看,這是一個外延很大的類型模式,警匪、愛情、科幻、史詩、冒險、旅行這些情節(jié)可以隨意灌裝,按導演的個人趣味自由混搭。
2011年蔡尚君導演憑著獨立執(zhí)導的第二部電影《人山人?!帆@得了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是國產公路電影在三大電影節(jié)受到的最大表彰。陳建斌飾演的民間“神探”老鐵,為給遇害的兄弟討說法,騎著摩托從貴州六盤水出發(fā),闖蕩重慶山城搜遍城中村出租房,再到北方礦井里找人,難掩滿面塵煙。
老鐵義無反顧地排除險阻,不達目的不罷休。從村莊城鎮(zhèn)到礦井,都按自己的方式探尋、排查。他追蹤殺人兇手的過程,并不酷,也不好看,灰頭土臉,皺巴巴的,泥土氣十足。這種底色有一種天然親和力,迎著冷風與驕陽,突突突地加大馬力狂奔,這人似乎就出沒在我們周邊。
喜歡《人山人?!返慕Y尾,礦井爆炸,灰頭土臉的童工夢游一般走出屋外,天空霎時煤灰漫天,恍如冥紙亂飛,地下暗火熊熊,吐出一股猙獰之氣。
蔡尚君的處女作《紅色康拜因》(2007)也是公路電影,中國西部麥收時節(jié)的父子關系僵硬如鐵,猩紅大地,金黃麥田,一眼望不到盡頭。他們駕駛著大型收割機,為別人收割麥子,也收割橫亙在父子之間的憎惡和親情,勞動強度大,常常饑渴難耐,他們泛白的嘴唇翕動著活下去的欲望。
國產公路電影幾乎都在煙塵滾滾之中展開劇情,魔幻且寫實,卑微者殘喘,傲慢者喧囂。偶爾耽溺于罕見的溫情,很快被人物的走向打斷,朝著粗礪,野蠻,角斗,逃跑,逃避靠攏。這些人,顯然不是高速公路、高檔轎車、高速鐵路上的旅行者,是真正為討生活背井離鄉(xiāng)的平民百姓,走走停停身無分文的盲流。
公路對于文化不高,生活愿望單一的進城人員或許不具有太多宏大的概念,不管是灰撲撲的雞鴨牛橫行的土路,還是時有意外事故出現的國道,對他們而言,都只意味著可以通過這條路去遠方的大工地賺生活費,最終傷心或喜慶地返鄉(xiāng)回家。
中國第一部公路電影,應該是四十前的《愛情啊!你姓什么》(1980),這個春天般和煦的片子,健康,寫實,人們神清氣爽,一派生機勃勃,有一種新生的希望與破鏡重圓的期待。這個幾乎包括工農商學兵的旅行團,人人懷著心事,明亮的大巴去往江南水鄉(xiāng),大家心花怒放,途中解決了愛情問題、家庭矛盾、人生大事。剛從“十年浩劫”回過神的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之后,國產公路電影一度稀缺,直到世紀之交,山西青年賈樟柯在《站臺》(2000)中,用一首歌來為一個大時代素描,再次顯現國產公路電影的凝重背景。翻開個人記憶和父輩履歷往回走,昨日故鄉(xiāng)是一張遙遠的黑白照片,昨日之人要么老去,要么失聯,最終揉成了即將啟程的火車汽笛的長鳴。青年們回來又離開,在黃土高原的公路上唱著“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離開又回來。后來,荷爾蒙燃燒成灰燼,徹底放棄外出闖蕩的意氣,昏昏沉沉地悶在家里午睡不醒。
賈樟柯的“故鄉(xiāng)三部曲”不自覺地流露出公路電影傾向?!缎∥洹罚?998)在鄉(xiāng)村客車上操練吃飯“手藝”的主角,從縣城到老家必須搭乘班車,為母親盡 孝心被數落,為兄弟新婚賀喜遭敷衍,為愛情等待深陷尷尬;《站臺》后半段已經是真正的公路電影,你在故鄉(xiāng)值班,我在異鄉(xiāng)放浪;《任逍遙》(2002)太原的兩個落魄少年,騎著摩托橫行街道,最后實施打劫,未遂,一個迅速被捕,一個狼狽出逃,腳下的公路沒有盡頭。
賈樟柯為自己曾經的副導演韓杰監(jiān)制的《賴小子》(2006)是標準的公路電影,鄉(xiāng)村叛逆青年,不知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黃土和煤灰覆蓋了他們僅存的一點希望和心氣,公路上的背影就是他們苦澀且短暫的青春縮影。2011年,兩人再次搭手的《hello,樹先生》也沒抹去公路的痕跡,一身泥土,神經兮兮的樹先生,是城鄉(xiāng)兩地的“通靈”人,最后也沒跑出命運已經劃定好的包圍圈。
一些時髦起來的國產公路電影,有一股后現代的奇怪范兒。讓城市青年穿一雙運動鞋,帶著搖滾樂出走,這樣的電影深得歐美公路電影的模板,和凌亂的國產公路電影氣色貌似相去甚遠。仔細看,本質上都是同一片天空下的“混不吝”。《愛噪音》(2008)是著名運動品牌“匡威”拉著后海大鯊魚、P.K.14兩支中國最有活力的樂隊,乘著大巴從北京出發(fā)南下,在全國五大城市進行跨度5768公里的公路巡演的紀錄片。
兩支樂隊貫穿2008年夏天的巡演,公路串聯起了一個個燈火迷離的城市,為一些文藝青年樹立了出走的航標?!稅墼胍簟冯m然作為匡威運動鞋的一部準宣傳片,但是卻對品牌本身不著一字,而以比較開闊的氣度,真誠地紀錄了該品牌庇蔭下雅痞色彩濃厚的中國搖滾和時髦青年。
夏天飛紅流綠,祖國山河一片好,那些踩著摩登膠鞋的青年,奔騰著向前的熱量,城鄉(xiāng)結合部的二手時髦,也許有那么一點矯情,但他們狂野的心呼之欲出。
尾隨大客車一路行進,杭州、武漢、長沙、成都、西安眨眼就晃過去。有一個細節(jié),演出大巴到達湖南長沙,兩支樂隊在長沙郊區(qū)人來人往、灰塵漫天的公路邊搭建了簡易舞臺,沒有幾個觀眾,也要自娛自樂地演出。
路邊群眾對搖滾樂、對這群時髦青年一無所知,紛紛前來圍觀,阿伯、大嬸、大姑娘、小媳婦全都伸出了好奇的脖子。有一個阿姨,以為他們是窮苦賣唱人,還掏了10塊錢買票。這個片段和賈樟柯《站臺》里劉娟、劉娥雙胞胎姐妹在80年代末的北方公路上,吃著灰塵和尾氣,伴著1987年著名的迪斯科舞曲《路燈下的小姑娘》,爬上??吭邳S河邊的大卡車臨時舞臺,表演霹靂舞的情節(jié)形成了一種對仗。
二十多年過去,鄉(xiāng)土中國的宿命仍是每個人的宿命,工地上忙碌的民工是典型的中國式的面孔。
范立欣導演聯合加拿大、英國電影人拍攝并揚名國際的《歸途列車》(2009)是好看的公路電影。簡單地把《歸途列車》歸納為反映春運的紀錄片并不準確,這只是串起故事的一條線索。
片子圍繞四川農民張昌華、陳素琴夫婦南下打工經歷,映射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規(guī)模掀起的打工潮對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人倫關系的破壞和影響。年輕人拋下家人、田地、祖屋,前往東南沿海打工,以為從此能過上幸福生活,卻不知道走上了和土地決裂的道路。
一方面他們不甘于耕種薄田寡土,厭倦保守落后的傳統(tǒng)鄉(xiāng)土生活,故鄉(xiāng)經濟欠發(fā)達,一輩子沒出頭之日。另一方面,他們以打工賺來的錢養(yǎng)家糊口,希望子女過得更好,擺脫父輩命運的循環(huán),長期的遠離導致和子女之間的感情維系單薄,融洽、親昵的天倫之樂成為奢望。
夫婦倆常年在外,只有過年才趕回來吃一次團圓飯,沒發(fā)覺和孩子們筑起了心底的高墻。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女兒張琴早熟固執(zhí),和父母沒有多少感情交流。父母覺得很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在外賺錢,就是希望孩子們聽話,好好上學,別再淪為農民,她們卻不懂珍惜。
父母的愿望樸素美好,但過于一廂情愿,這是窮怕了之后,把一切典押在物質基礎上的倉皇,對著青春期叛逆少女輸出價值觀,勢必事與愿違。從小缺少溝通,沒有親情呵護,張琴非但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還愈發(fā)忤逆,輟學之后迷茫,冷漠,初中沒畢業(yè)就像父母一樣獨自去沿海打工,只為花花世界著迷。
影片高潮,一家人圍桌吃年夜飯,因為張琴的輟學問題,父女倆吵了起來,父親順手教訓了女兒。女兒毫無退縮和父親廝打成一團,對著鏡頭吼出了一句:“這就是你們要的真實。”這種親人的撕扯容易牽動觀眾感情,讓人揪心,不忍直視。無盡的沉默中,老家清幽的田園,無人守護的老人,隱約地不斷消逝。
有一種公路電影,用幽默化解苦澀,細心包裝的現實題材,變形成一面啼笑皆非的哈哈鏡,只是笑中帶淚,久了傷神。曾經拍了《洗澡》《昨天》等經典的張揚導演,取材自社會新聞的《落葉歸根》(2007)讓很多人又哭又笑,趙本山飾演的主人公“千里背尸”走上歸途,兜兜轉轉,遭遇離奇,“忠義”兩個字在歸鄉(xiāng)民工肩頭隆起。
“情義”也是國人愛用的詞匯。2018年上映的《未擇之路》,把外景放在了茫茫大西北,一個躲債的落魄男人,一個開卡車的女司機,一個流浪的小孩,莫名其妙地相遇,一起穿越戈壁。從隔閡防備,互不信任,到漸漸親近,形如家人,寂寞的公路是長長的紐帶。汽車旅館的夜市燒烤攤,大人教孩子學鴕鳥拳,三人假裝在熱帶沙灘上的合影,女司機在小旅館洗澡后,穿過綠意盎然的午后走廊,這些段落都意外地美好。
《未擇之路》參考了歐美公路電影的范式,故事有伊斯特伍德《完美的世界》(1993)的痕跡,口紅的細節(jié)借鑒了沃爾特·塞勒斯的《中央車站》(1998),倒也活學活用,有些青澀但也漸漸熬出該有的國產氣韻,溢出了久違的人情味。
“元電影”是個什么鬼
“元宇宙”一詞流行之后,跟風叫“元”的東西多起來,元小說、元繪畫、元科幻、元像素、元智能,加個元字好像就給老事物賦予了高級的新概念,順帶頑童一般完成了后現代拆解,把一個東西順勢推回到返璞歸真的初始。那么,元電影是什么東西?
有一些說法,元電影就是關于電影的電影,比如以電影為載體、在電影中拍攝電影的電影,在電影中直接引用、借鑒、指涉另外的電影文本,或反映電影制作過程的電影。有些繞口了,直白地說,就是用電影來解構電影,一部關于如何拍電影的電影,劇情可以是戲中戲或嵌套結構,也可以用別人的電影片段來拼貼、異化傳統(tǒng)電影,二次創(chuàng)作再加工,完成自己的電影。
元電影看似真實,實際上都是人造幻像,導演一上來就告訴你他要開始催眠了,假戲假做,一切都是虛構的,你正在觀看一部關于電影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設計好的,只是看上去很像那么回事。這么說,元電影古而有之,早就有大師在反復實踐,有更高級的元電影,可以反復觀看,拓展其外延和內涵。
意大利大師費里尼的代表作《八又二分之一》(1963),可能是最早的元電影之一。這部被傳為世界上最難懂的電影,幾乎就是影史的《尤利西斯》,帶著神經質的情緒,無限發(fā)散的思維,把觀眾帶進影像的迷宮巡游。故事很簡單,一個導演江郎才盡,拍片不順,生活和心理失衡,焦慮癥激發(fā)了“超我”的反抗,另一個自己在潛意識里放飛激蕩。
特呂弗的《日以作夜》(1973),講述了一個劇組的故事,在亂哄哄的拍攝過程中,導演既要和演員溝通,調和關系,又要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旨,凌亂得快要抓狂,完成一部電影就是一次體力活。北野武的《導演萬歲》(2007)是一個導演遭遇創(chuàng)作瓶頸的無謂掙扎,想要嘗試各種題材、風格來證明自己重獲雄風,每一種口味都試過了,也沒找到法門。
大師們在托著下巴嚴肅思考電影藝術的竅門,面向普通大眾的商業(yè)娛樂電影,則以另一種元電影的方式去刺激觀眾麻木的神經,吸引眼球。自從1999年小成本恐怖片《女巫布萊爾》用新穎的方式以小博大,賺得盆滿缽滿,一種叫偽紀錄片(Mockumentary)的電影開始風靡,漸成氣候,這是最常見的元電影。
大多數人不相信鬼魂、幽靈這些東西,所以偽紀錄片的手法在恐怖片領域尤為常見,以紀錄片的方式去探險、揭秘,最后遇到神秘事物,險象環(huán)生,不信邪而撞邪,嚇死人不償命,且屢見不鮮。美洲、歐洲、亞洲互相借鑒不斷改良,都有類似片子不斷上映,拍出新意的倒是不多。
國內類似小成本元電影翹楚是2016年的《中邪》,大學生丁鑫和劉夢拿著攝像機到處游蕩,想拍一部農村風俗的紀錄片,路遇鄉(xiāng)下請神送鬼的習俗,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欲。兩人有幸跟著一對夫婦去到一個廢棄山莊拍攝驅邪的全過程,背后一股陰風來襲,又怕又好奇,看不見的角落似有隱形之物在干擾他們,事情朝著難以控制的方向發(fā)展。
導演馬凱是橫店影視城的一個龍?zhí)籽輪T,混跡多年只能混個溫飽,鉆不進影視圈,愛電影的激情沒熄滅,就自己動手寫劇本,買了攝像機,掏錢請了一群業(yè)余演員來拍這個片子,沒想到意外走紅。緊湊的故事、自然流暢的手法、沒有矯飾的業(yè)余演員,沒有任何配樂和音效,以單純寫實來講故事,打動了觀眾的心,在一些影展上連連獲得掌聲。《中邪》這種玩法國外不罕見,在國內卻是頭一遭。
《中邪》出名后,被制片商看中,獲得了一定投資,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順利,原本要在幾年前清明節(jié)定檔公映的,后來因為一些不可抗力,只能臨時取消。每隔一段時間,要上映的傳說還時不時在流傳,只能說這部元電影的能量有些強勁,很多人期待一睹真容。
同是驚悚片,同樣以元電影的方式尋找民間失傳的靈異元素,一心只為驚嚇觀眾,2022年熱賣的臺灣電影《咒》,打著真實事件改編的旗號,干的卻是觸怒觀眾的事情。在解開核心謎團時,導演用電影給所有觀眾下了一道符咒:你必須跟著主角一起比劃手勢、念誦咒語,借此讓邪氣與惡意流轉出去給其他人,才能破解魔咒,免受厄運,獲得解脫。這個套路像病毒營銷,觀影就是一次冒險,刺激了人們的好奇心勝負欲。
《咒》這個路數并非原創(chuàng),借鑒了日本著名驚悚片《午夜兇鈴》(1998),里頭的人們通過不斷復制附著有怨念的錄像帶給別人觀看,人傳人,心連心,無限接力下去,惡靈才不會侵擾無辜凡人,每一個事主才能幸免于難。
很多人覺得看《咒》有些晦氣。這個問題,我的朋友、前影評人劉強有一番高論,他說:“生活中的所謂晦氣,都是建立在真實之上的,比如門口掛個死羊,錢里夾張冥鈔,但電影是假的,就失去了產生晦氣的基礎,而且,許多人注意不到的是,看戲時的我們也是假的,是所謂文化意義上的完美觀眾,對故事的觀感并非是自己的觀感,而是作為文化產物的假性自我的觀感……假對假,逢場作戲而已,真有晦氣還好了,順藤摸瓜,要么能除外魔,要么能除心魔?!边@也是對元電影的一種犀利解讀。
元電影雖然是電影,但為了元而元的電影漸漸泛濫,時間長了,也難免讓人審美疲勞,歸結起來就是,底蘊單薄,制作簡陋,模仿復制很容易,人造痕跡太濃。有些片子誠意不足,顯得很粗暴,擺拍變成擺造型,假裝真實紀錄卻沒有真實只有假裝。販賣“晦氣”的《咒》也有這個問題,土不土,洋不洋,創(chuàng)意不足,驚嚇來湊。
《詩人出差了》(2015)披著公路電影的外衣,本質上更像“低保真”的元電影。2002年,新疆籍導演雎安奇,把詩人豎拉到了新疆的荒天野地,一場行走的詩歌實驗正式開啟,四十天走遍大半個新疆,十六首詩鋪滿全片。導演主演,兩個人,一個手持DV,鞍前馬后地跟拍,一個似醒非醒,精疲力盡地走。
往新疆深處走,往沒有道路地方走,路過的公路,村莊,招待所,湖泊,廢墟,田野,沙漠,保持著千百年來的模樣,比詩歌更接近詩歌。渾渾噩噩,無數次上路,無數次昏睡,無數次興奮,無數次萎靡,畫外音的詩歌念白像寒床夢話,實錄的曠野風聲像亡靈哭訴。旅程結束,如同《監(jiān)督失格》里的那一對戀人,導演雎安奇和主演豎也鬧僵了,隔了很多年才達成和解,拖延到2014年《詩人出差了》定剪完稿。
《詩人出差了》文本意義略大于電影,卻是國產公路電影、元電影里的佳作,虛構非虛構、劇情與紀錄無邊界混淆,有劇本沒劇本,擺拍還是跟拍不再重要,假亦真時真亦假。本片不是主題先行追求所謂意義的電影,從始至終都松散懈怠,看似沒什么意義,直白怪誕的詩歌無意義,蒼白枯瘦的詩人無意義。最后的擁泣是惺惺相惜,也是無處訴衷腸的宣泄。詩人和詩歌一起出走,過了這么多年,時間證明是真的,“真”這很重要也很難實現,就像眼前聳立起一座風化中的死火山,盯著它,眼睛發(fā)澀發(fā)酸,可以發(fā)呆一下午。
責任編輯?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