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中存在一定的隱形攻擊。隱形攻擊,指的是關系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比起直接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被動攻擊的人選擇了用消極、隱蔽的方式來發(fā)泄壞情緒,而承受的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被點燃怒火,逐漸變成施虐者,而對方卻成為了那個好脾氣、和善的人。
1.沉默回避。面對沖突,伴侶總是沉默。當你嘗試詢問伴侶的想法,或要求他直面問題時,他或沉默,或轉(zhuǎn)移,或逃離,或翻身睡著,或忙于其他事情,既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也不嘗試解決問題。
當你把對方抓住,不讓他逃走,他表面上愿意和你談談,但交談中的態(tài)度,又讓你感到自己如同面對一潭死水,無論投下什么都無法泛起波瀾,讓人抓狂,情緒失控。
2.假意妥協(xié)。這也是被動攻擊的一種。但你一定要相信對方的真誠,因為在意識層面,他們也勸自己暫時妥協(xié)、讓步,答應你、滿足你,以避免沖突和承接你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
只是潛意識里,對方感到憤怒、委屈,于是在實際行動中依舊本能地忠誠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你感到自己完全不被重視,需求被忽視,難以在關系里獲得滿足,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3.依賴,不負責。這種被動攻擊方式,經(jīng)常發(fā)生在子女和父母之間,以及伴侶之間。
當你責備了你的伴侶,過了幾天,你發(fā)現(xiàn)他變得更加抑郁、無力,如同死魚,毫無生機,你氣憤不已,卻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擠出一絲的溫柔和耐心,去關心他怎么了。
4.“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沒辦法做”。這類人很愿意滿足身邊人的期待,但卻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讓你感覺他靠不住。
比如,讓他洗碗,他卻手滑摔盤子;回家過年,讓他搭把手干活,他卻扭傷腰或重感冒……此時,你感覺很憤怒,但對方的誠懇道歉和無辜模樣,又讓你覺得他確實沒做錯什么,只能自己憋著一口氣。
5.拖延。這是最常見,也是大多數(shù)人會無意識使用的一種隱形攻擊。在拖延過程中,你在等待回應中走向失控,而對方則以“無反應”來控場。
以上這幾種隱形攻擊模式,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童年時期,是孩子為了應對沖突不斷的家庭,控制欲過強或不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的父母的策略。那些壓抑的憤怒和恨意,經(jīng)過變形,逃過了父母的監(jiān)察,以隱晦的方式表達著。而早期的童年經(jīng)驗,又影響著成年后的親密關系。
1.覺察你們的關系是否重現(xiàn)了對方早年的經(jīng)驗。當對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時,我的反應是怎樣的?允許對方充分表達了嗎?有下意識否定批判對方嗎?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對方,讓對方感到被控制嗎?
2.學會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鼓勵對方正面表達? “我感覺自己被敷衍了,如果你有什么想要說的,或有更好的安排,可以說出來,這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情,我希望你也能享受到快樂,而不僅僅是在遷就我”。
不加批判的表達方式,既能表達我們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也能讓對方知道你很珍惜這段關系,且不會有極端嚴重的后果。這樣,他便會逐漸愿意表露真實的自己。
3.共同構造關系里可充分表達的空間。當關系里,彼此都擁有可以自由表達、不被否定打壓的空間時,才能更坦誠地吐露心聲。
因此,在與對方的相處中,理解對方的想法,營造出包容的氛圍,重建更健康的親密關系,是應對伴侶隱形攻擊的有效途徑。
朋友們都說我的丈夫很優(yōu)秀,性格溫和、踏實顧家。但我卻常常對他有莫名的憤怒。
比如,他每次吃完飯就窩在沙發(fā)里玩手機。有時我忙著照顧孩子,叫他收拾一下碗筷,雖然他也會干,但最后不是碗筷上有殘留的污漬,就是滿灶臺都是水,這讓我非常惱火。有時我晚上加班,囑咐早下班的他回家給孩子做飯、輔導作業(yè),他滿口答應。結(jié)果,他不是給孩子點外賣,就是讓孩子吃冷飲,孩子的作業(yè)是一點也沒寫,父子倆還樂呵呵的。
這幾年,我感覺自己的抱怨越來越多,對他也越來越失望,并且我倆也無法溝通。當我憤怒地說出這些問題時,他卻表現(xiàn)出一臉無辜。我很困惑,難道是我錯了嗎,是我太敏感嗎,還是我要求得太多了……
責編/劉璐
E-mail:76864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