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霞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控制,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fā)展。任職班主任工作已近四年,這四年的工作經歷刻骨銘心,在摸索中、學習中跌跌撞撞地與學生們一同成長,左手是“情感”,右手是“理智”,通過“情感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集體的關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通過實踐智慧、理性思維管理班級讓學生明確班級約定,約束自身行為,在充滿關愛和規(guī)則的世界中茁壯成長。
一、悉心教育,培養(yǎng)班干
班級管理中的重要角色、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就是班干部,精心培養(yǎng)一支出色的班干部隊伍對班級建設、班主任工作有巨大作用。
(一)明確職責,調動班干部工作的主動性
班干部確定之后,班主任要在班級中介紹班干部的工作職責,學生共同討論確定班級成長計劃、奮斗目標、具體做法,最終確定班干部的具體職責,讓每一位班干部清晰地知道自己負責的任務。
(二)經驗分享,提高班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班干部都是全體學生選出來的,一般有很強的責任心、上進心,力求將班級管理的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但是他們缺乏一定的管理經驗,可能會在處理班級事務時不敢做或者做不好,需要班主任手把手地傳授管理方法。
班長是除老師之外班級領導的核心,班主任不在時負責管理班級事項,課間協(xié)調同學之間的摩擦并及時向班主任反映班級情況、組織本班學生準時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并維持本班紀律;副班長負責每天班級考勤記錄;值日組長負責協(xié)調本組值日人員打掃衛(wèi)生并檢查打掃情況,確保班級衛(wèi)生區(qū)干凈、整潔;科代表登記每組作業(yè)完成情況、幫助老師傳達作業(yè)內容和要求。
(三)巧妙處理問題,保持與同學間的親密性
每一位班委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也接受著其他同學的監(jiān)督,因此他們經常處在班級矛盾的交叉點上。權衡好權利與責任是班委成長的關鍵更是與其他同學保持親密關系的關鍵。班委在工作時要認真負責,公平公正,行使相關權利時要本著尊重同學的原則,不能給同學帶來緊張感和壓力;在生活中應當以身作則,高標準要求自己,不能濫用職權。
二、構建培育,規(guī)范習慣
好習慣應當與學生共生共長,使之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班集體的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班主任宏觀把控,微觀調整。
(一)外顯的成長力量——學習習慣
1.細節(jié)落實好習慣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進班上課,看到有些學生在書桌上玩弄筆、橡皮、紙等,聽課狀態(tài)不佳。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這個班級的聽課狀態(tài)該怎么提升?這些現(xiàn)象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并用明確的規(guī)定約束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讓學生對自己上課不專心聽課的行為進行客觀認識、分析,如果上課經常做小動作,注意力就容易分散,重要的知識也可能在玩弄中錯過;接著對全班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課堂上應該認真聽課,手中不能玩弄任何物品,要求提得清晰明確,課堂上有人再做小動作時可以走到學生座位旁邊采取直接沒收、眼神關注的提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最終,經過兩個星期的行為管理,學生上課做小動作的行為基本消除,整體聽課狀態(tài)良好。
2.鼓勵發(fā)展優(yōu)生
優(yōu)生的教育重在平時、重在細節(jié)、重在積累。課堂上引導他們多思考并回答拓展型的題目,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教育他們課下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練習;讓優(yōu)生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能加深他們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更應該關注他們的業(yè)余生活、心理狀態(tài),作為班主任應該具備敏銳地感知學生情緒變化的能力。班里有個程度較好的學生有一段時間聽課總是不在狀態(tài),郁郁寡歡。我第一時間察覺到后便主動找他談心了解原因、對癥下藥,及時鼓勵、不斷鞭策,課堂上積極暗示,課下多次心理輔導,這個學生最終調整好了狀態(tài),又變得活潑開朗,積極上進了。
3.積極肯定潛能生
班級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群體——潛能生。對于潛能生教育,班主任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愛、鼓勵,從生活中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班里有一位賈姓的女生,學習水平不佳,上課不敢回答問題,或者指名回答問題時聲音極其小。全面了解這個學生的性格后,我發(fā)現(xiàn)她性格有比較內向。潛能生就要進行個別輔導,私下談心是了解學生暫時落后原因的良好方法,從她的談吐發(fā)覺這個學生對待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于是我抓住機會,因勢利導,對于她身上的這一閃光點立即給予表揚,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她能克服膽怯的心理在課堂上將自己獨特的見解說給其他同學聽。談話后,課堂上她舉手的次數(shù)逐漸變多,聲音一次比一次洪亮,能勇敢、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能將自己的繪畫特長展現(xiàn)在創(chuàng)作黑板報上。這樣她為自己給集體做出貢獻而自豪,課下也結識了很多興趣相同的朋友,多次鍛煉她樹立了自信,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內隱的成長力量——德育教育
1.培養(yǎng)全面的道德品質
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小學階段,學生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在日常的游戲中發(fā)生的,例如:說話方式不文明、做事不考慮當事人的心理感受、撞到別人沒有及時道歉、制造惡作劇戲弄別人等。由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對于是非觀念尚不明確,做事情緒化,所以班主任不僅要上好每周一次的班會課、道德法治課,更應針對學生校園生活中發(fā)生的事進行教育。班主任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不偏不倚處理問題,既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又要教給學生面對類似問題的正確做法——遇見矛盾客觀分析、主動承擔錯誤,寬容對待同學。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需要確立科學的學生觀、多角度評價學生。用關愛學生的心態(tài)對待所有學生,一切的教育都應是“愛的教育”,讓學生在春風化雨中汲取人生道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獨特的人,要在交往中讓學生感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上進心,為班集體的成長貢獻力量。多角度評價學生,不能漠視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有一位徐姓學生,學習能力一般,但是他在生活中與同學能和諧友好相處,主動幫助老師拿上課需要的教學書,書面作業(yè)整潔、美觀。針對這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我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并在私下指出他的不足并給出改正的方法和建議。不斷我的鼓勵下,他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越來越高,并且有了很大的進步。
3.創(chuàng)建和諧的生生關系
生生關系是同班同學之間的水平交往的人際關系,淺顯一點講即伙伴關系、同學關系。學生需要在競爭中增加對彼此的了解,學會欣賞別人、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找到提升的方向;需要在合作中為解決同一問題出謀劃策增強歸屬感,達到實現(xiàn)自我的奮斗目標;需要在課間的交往中接觸不同的性格同學,以學到和別人相處的方法,找到心靈默契的朋友,塑造自己的品格。學生交往難免會發(fā)生矛盾,引導學生正視矛盾,不逃避、主動溝通,寬容對待朋友才是解決矛盾的方法,也正是“矛盾”才讓彼此的關系更加親密。朋友有做得不恰當?shù)牡胤揭赂摇⑽竦靥岢?,也要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這是一種勇氣,是能讓自己進步的最寶貴的方法。
三、家校合力,共筑未來
教師和家長就是學生成長的“合伙人”,雙方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期待學生成長為一個有獨立性格、自信、自強、擁有愛與主動愛別人的能力的人。教師和家長的關系要平等,要相互理解,更要彼此尊重,借助彼此的優(yōu)勢共同合作。班級參加活動的圖片要經常和家長分享,讓家長知道學生在校表現(xiàn)、班集體的重要活動、班集體發(fā)展的特點;班級獲得的榮譽要及時告訴家長,讓他們從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并產生集體榮譽感;要經常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將學生進步的好消息告訴家長,讓家長內心能更加欣慰,對學生近期的不良表現(xiàn)委婉地告訴家長,讓家長配合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教育,共同擔負起讓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
四、凝聚力量,鑄造班魂
班主任要設計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借助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相應的黑板報、朗誦、手抄報、繪畫等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開放性思維中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長處;勞動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的有效方法,組織全班學生參與班級衛(wèi)生打掃;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習傳統(tǒng)文化,塑造學生品格;開展讀書分享會、辯論賽、制作詩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組織植樹節(jié)“愛花護草”活動、走進紅色基地學習革命精神等。我班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比賽中也獲得了眾多榮譽,大課間比賽優(yōu)秀獎、春季運動會二等獎、“書香班級”榮譽稱號等。這些榮譽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為班集體的發(fā)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用語言教育和情感共鳴的教育方法熏陶學生。班主任工作需要我不斷學習、用心總結,澆灌出更多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