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
《一切皆被照亮》是新生代美國猶太裔作家喬納森·薩弗蘭·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創(chuàng)作的一部“后大屠殺”小說,講述了一位第三代大屠殺幸存者尋根的故事?!兑磺薪员徽樟痢肥撬麆?chuàng)作的第一部小說,出版于2002年。小說的創(chuàng)作與福厄的親身經(jīng)歷密切相關,他的祖父是猶太大屠殺的幸存者,祖父早已去世并留下了一張照片。據(jù)說照片上的女人從納粹手中救了祖父的性命。22歲時,福厄前往烏克蘭探尋家族歷史,但無果而返。回到布拉格后,他開始了這本小說的創(chuàng)作,塑造了同名主人公喬納森。同時,這部小說也是猶太民族“記憶之場”的一個縮影。
本文采用揚·阿斯曼(J.Assmann)的“文化記憶”理論,從主人公的個人記憶、交往記憶以及文化記憶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一切皆被照亮》中猶太民族身份困境、民族身份建構與認同之路。作者建構的文化記憶在猶太移民及其后代追尋身份認同感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 概念釋義
“文化記憶”一詞近年來頻繁地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之中。20世紀80年代,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和妻子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在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的“集體記憶”概念基礎之上,提出了“文化記憶”的概念,將集體記憶分為交往記憶和文化記憶。阿斯曼指出:“文化記憶是關于一個社會的全部知識的總概念,在特定的互動框架之中。這些知識駕馭著人們的行為和體驗,并需要人們一代一代反復了解和熟練地掌握它們。[1]”無論是個人記憶、交往記憶還是文化記憶,都無法脫離記憶主體,在記憶的建構、傳承與延續(xù)中,揭示了對自我的審視與反思以及自我身份或文化的建構和認同。
2 陰霾籠罩——個人記憶的模糊
揚·阿斯曼認為,個人身份的形成,有時肇始于個體講述的關于自己的故事[2]。在這種交流中,記憶主體不斷審視與反思自我。但在《一切皆被照亮》中,無論是大屠殺幸存者還是其后代,都深受記憶的折磨。災難親歷者嘗試模糊這段記憶,擺脫自己的猶太民族身份,但其后代因此成為了間接受害者;由于個人記憶的缺失,他們陷入了身份困境。
在小說中,亞歷克斯的祖父作為大屠殺的親歷者,試圖用遺忘和壓抑的方法來掩蓋過去,對大屠殺記憶及家族歷史保持緘默。亞歷克斯的祖父聲稱自己是盲人,但他旅途中承擔著司機的職責,顯然他在說謊。原來在大屠殺中,納粹要求他指認出一個猶太人,為了保護家人和自己,他“謀殺”了好友赫歇爾。他擔心內疚感代代相傳,給后輩帶來創(chuàng)傷記憶,于是,他隱藏自己的猶太身份并將他的后輩撫養(yǎng)成“非猶太人”。他“恨那個猶太人”[3]。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祖父的反猶主義,但這可能是他的另一種手段,把自己置身于“他者”的角度,與猶太民族劃清界限,強化自己的“非猶太”身份。另外,主人公喬納森的祖母也是一位試圖遺忘和壓抑這段記憶的大屠殺幸存者,喬納森的尋根之旅并沒有告訴祖母;他的祖母也沒有告訴他關于過去的任何事情,大屠殺記憶承載著痛苦,所以她拒絕接受自己的猶太身份,試圖模糊個人記憶。同時,她也反對后輩們回歸猶太身份,希望他們能夠融入美國社會。但由于大屠殺幸存者們對這段記憶的疏離與逃避,后輩面臨著更嚴重的身份困境。
“然而最慘的莫過于孩童了……他們的繩子甚至不屬于他們自己,而是由父母和祖父母捆繞到他們身上——這些繩索沒有系在任何東西上,只是從黑暗中松松垂下。[3] ”后輩們在面對新世界和新生活的時候,顯得無所適從。破碎的個人記憶使喬納森很難建構起猶太身份,這促使他展開尋根之旅,“想看看查欽布洛德是什么樣子?外祖父是怎么長大的?如果不是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他現(xiàn)在會在哪里?[3]”在真相照亮一切之前,喬納森面臨著嚴重的身份危機。一方面,雖然喬納森出生在美國,但并沒有被美國文化同化。作為猶太裔美國人,他對于自己的身份認知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他缺失大屠殺的記憶,看起來似乎不會被過去的記憶所纏擾,但是他們甚至比長輩還要渴望擁有這段記憶。
個人記憶的缺位,使亞歷克斯缺乏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他的父親在文化遺產游覽公司工作,起初他不理解猶太人到烏克蘭旅游的行為。祖父閉口不提過往的記憶,他本人對直系親屬的過去知之甚少,所以,他賦予了美國神話般的地位,想要追求自由和繁榮的移民夢想,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亞歷克斯猶太身份的喪失。
從個人記憶書寫中,可以看到大屠殺幸存者對記憶的逃避以及對自我認知的障礙,對于猶太后裔來說,他們面對的是自我身份的不確定性?!兑磺薪员徽樟痢凡粌H僅是關于個人記憶的個體表達,作品涉及的主體和時代都賦予了比文本更深層次的交往記憶和文化記憶內涵。
3 微光閃爍——交往記憶的延續(xù)
“個體的記憶和回憶是在與其他成員相互作用和交流過程中對過去的一種重構,是建立和確認身份并強化身份認同的過程。[4] ”根據(jù)揚·阿斯曼的觀點,交往記憶存在于個體和群體對過去事件的回響、互動的實踐過程之中。交往記憶在這趟尋根之旅中、在老一輩和年輕一代之間得到了延續(xù)[5]。
面對身份困境,年輕一代一般會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擺脫傳統(tǒng)束縛,融入現(xiàn)代;另外一種是復歸傳統(tǒng),增強民族身份意識。喬納森選擇了后者,這一行人僅帶著幾張地圖和一張喬納森祖父的救命恩人的照片,想要到達祖父年輕時居住過的地方——查欽布洛德,尋找照片上的女人——奧格思婷,詢問了許多人后仍沒有答案,“仿佛查欽布洛德已經(jīng)消失了,連帶著關于他的記憶一起消失了”。幾經(jīng)周折,他們誤認了唯一的大屠殺幸存者莉斯塔為“奧格思婷”,莉斯塔對他們講述了大屠殺的記憶,他們在短暫地停留后便離開了,這次旅程到這里結束。只有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向現(xiàn)在和未來。他們在這段尋求真相的經(jīng)歷中,加深了對民族記憶的理解,超越了自我身份的禁錮。
在莉斯塔講述與查欽布洛德相關的記憶時,祖父不斷打斷她,說她是個騙子。但后來,祖父和她在私下里談了很久。正是這段交談鞏固了祖父的交往記憶,最后坦白了自己的秘密。他在寫完給喬納森的道歉信后,在黑暗中自殺。雖然祖父的結局有些殘酷,但在人生盡頭,他敢于直面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創(chuàng)傷記憶。
“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人類活動,記憶塑造了我們與過去的聯(lián)系,而記憶方式定義了當下的自我。[6]”在不知不覺中,喬納森和亞歷克斯已經(jīng)完成了他們作為年輕一代的任務,他們彌補了記憶的缺失,以便將其傳承下去,形成集體記憶。喬納森通過莉斯塔的回憶,了解到大屠殺的過程,間接見證了家族甚至是民族的過去。1942年,納粹入侵查欽布洛德,殘忍地殺害了小鎮(zhèn)的居民。對話使主人公喬納森構建了交往記憶。亞歷克斯也得知了祖父的過去,放棄了去美國的夢想,決定接替父親在旅行所的工作,承擔起自己在家族和民族中的責任。
在這趟旅行中,與莉斯塔的對話使得大屠殺創(chuàng)傷成為了交往記憶,調節(jié)著猶太人的身份。交往記憶延續(xù)的過程,也是年輕一代猶太后裔民族意識強化和民族身份建構的過程?!敖煌洃洝请S著它的承載者而產生并消失的。當那些將它實體化的承載者死亡之后,它便讓位給一種新的記憶。[7]”這種新的記憶就是文化記憶。
4 前路光明——文化記憶的構建
如果想要將記憶延續(xù)下去,就需要將其轉化為文化記憶,這一過程需要依賴于實踐和媒介。阿萊達·阿斯曼指出:“文字不僅是永生的媒介,而且是記憶的支撐。一個對于記憶媒介的研究必須從文字出發(fā),在字母上附著的想象、希望和失望對于近代文化記憶的結構轉型是一個重要的索引。[5]”
第三代人需要保存記憶,但如何記住自己未經(jīng)歷的事情呢?“書寫具有記憶文本的功能,是對歷史的重構。重構創(chuàng)傷事件是為了哀悼過去的創(chuàng)傷,幫助自己釋放悲情、擺脫創(chuàng)傷而變得堅強和勇敢,恢復生活信心。[8]”旅途之后,喬納森決定在創(chuàng)作中構建文化記憶,結合旅途中的歷史見證,用想象填補空缺記憶,重構1791至1942年間的家族歷史和猶太民族歷史。
在旅途中,他們參觀了一個小型的“大屠殺紀念館”,其中整齊擺放著有標示的盒子,上面寫著“筆記/日記/素描本、銀線/香水/紙風車、手表/冬天、衛(wèi)生/線軸/蠟燭、人偶/眼鏡”,這些是受害者的遺物。莉斯塔帶領他們參觀了為遇難者設立的紀念碑,這一切都是“證據(jù)、文件、證詞”,它們的意義就是為了銘記和延續(xù)民族歷史。在他們離開之前,莉斯塔送給喬納森一個標有“以防萬一”的盒子,歷史事件可能無法言說記憶,但可見可感的物品可以。這些過去的物品使他們鞏固這段記憶。在想象的片段中,文字材料也反復出現(xiàn)?!斗磸统霈F(xiàn)的夢境之書》和《祖先之書》是查欽布洛德歷史的象征和文化記憶的載體,原本是記錄戰(zhàn)爭、自然災害等大事件,后來納入了寓言、諺語、家譜,甚至囊括私人日記,“無事可記的時候,就記錄他們的記錄動作,只為了讓這本書繼續(xù)進行、擴張,愈來愈像生命。”
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記憶是節(jié)日與儀式。在集體層面上,喬納森虛構了“查欽節(jié)”,納粹軍隊在查欽日入侵猶太小鎮(zhèn),但猶太人仍不顧危險地慶祝節(jié)日,這說明納粹無法征服他們的民族記憶。除了虛構節(jié)日外,安息日、贖罪日、逾越節(jié)等猶太傳統(tǒng)節(jié)日也被多次提及,“猶太人被認為是記憶的民族……猶太教祈禱充滿了牢記歷史、反思過去和永不忘本的需求。[9]”另外,作品中也涉及個體層面的儀式活動,“七段祝禱詞的誦念由拉比主持,在合適的時候,祖父……一腳踩碎水晶杯。那其實不是真正的水晶,而是玻璃。”猶太傳統(tǒng)婚禮尾聲的重要傳統(tǒng),是新郎用右腳踩碎一只玻璃杯,有一種說法,這是為了紀念耶路撒冷圣殿被毀。即使到了今天,人們仍履行著固定的習俗和儀式,在儀式中傳承內在的文化記憶。
文化記憶具有身份認同的作用,“身份認同其基本含義是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在更廣泛的含義上,主要指某一文化主體在強勢與弱勢文化之間的集體身份選擇?!毕胂笈c現(xiàn)實微妙地交織在一起,這些文化記憶的載體有助于猶太人繼承和弘揚猶太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從而鞏固自我身份和促進民族認同。
5 結語
猶太裔美國人這一群體,面臨著身份的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一切皆被照亮》文本中存在著作者身份困惑的投射,人物塑造也暗含了作者身上的某種人格。小說以豐富的敘事方式,建構了多層級的記憶種類。首先,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了大屠殺親歷者對個人記憶的疏離以及他們后輩個人記憶的缺失,身份困境問題隨之而來。通過與群體中其他人的交流,他們儲存和延續(xù)了交往記憶,了解到確立民族身份的重要性。但集體記憶存在時限,文化記憶以多種形態(tài)的符號呈現(xiàn),最終指向群體的身份歸屬問題,是對特定文化的認同建構。文化記憶最重要的部分是對該民族的現(xiàn)在和將來產生的意義,通過借助共同文化記憶,有利于構建自我身份和民族認同。
引用
[1] Assmann, J. & John Czaplicka.“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J]. New German Critique, 1995 (Spring/Summer): 125-133.
[2] Assman, J.“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A]. Astrid Erll and Ansgar Nunning (ed.), Cultural Memory Studies[C],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10:109-118.
[3] [美]喬納森·薩弗蘭·福厄.了了(又譯作《一切皆被照亮》)[M].楊雅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金壽福.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J].外國語文,2017(2): 36-40.
[5] [德]阿萊德·阿斯曼,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M].潘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6] Huyssen, A. "Monument and Memory in a Postmodern Age"[J]. 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1993(6.2):249-261.
[7] [德]揚·阿斯曼.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與政治身份[M].金壽福,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8] 蔣棟元.為了忘卻的記憶——《第十九個妻子》的創(chuàng)傷敘事研究[J].當代外國文學,2016(2):31-37.
[9] 魏新俊,張國申.記憶、忘卻、追夢——論《了了》的主題呈現(xiàn)[J].當代外國文學,2015(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