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云松
遼寧關公故事傳播考
華云松
(沈陽大學 師范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1)
關公故事在遼寧的傳播可以上溯到唐代,并興盛于清代至民國時期,包括英雄故事、神異故事、衍生故事三大類型,傳播內容真實性與多義性并存。遼寧民間藝人是關公故事傳播的生力軍,文人則充當了把關人的角色。關公故事在遼寧的傳播具有強大的地域文化認同功能,主要體現為與當地民風民俗、歷史事件的巧妙融合。
關公故事;遼寧;故事類型;傳播群體;文化認同
關公故事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至今未見對“關公故事”這一概念的明確界定,但有相關概念可以借鑒。例如《關公的民間傳說》共有8輯,分別為神奇誕生、紅臉關公、桃園結義、忠義大將軍、關公磨刀與風物傳說、關公與周倉、關帝廟的傳說、青龍刀與赤兔馬的傳說[1]1–8,其中有的以關公作為傳說主人公,有的與關公形象有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鑒于此,本文對“關公故事”的概念界定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從廣義上來看,關公故事指與關公有關的所有故事,其中既包括以關公為主人公的故事,也包括以關公為次要人物甚至背景陪襯的故事。從狹義上看,關公故事則指以關公為主人公的故事。
關公故事肇始于陳壽的《三國志》,從魏晉至民國皆有不同程度的傳播,至今仍有余響。其傳播地域不僅包括歷史人物關羽生前活動的山西、四川、湖北等地,也擴及中原及邊疆地區(qū),甚至遠至海外。關公故事傳播歷史之久、范圍之廣,使其成為體現關公文化的獨特載體。歷史上的遼寧是東北重鎮(zhèn),關公文化在清代至民國時期曾一度鼎盛,關公故事也曾在當地廣泛傳播,故本文從廣義的關公故事概念出發(fā),對遼寧的關公故事傳播展開研究。
據《盛京通志》記載,在沈陽城北二臺子建有關帝廟,“大殿三楹,耳房四楹,大門三楹”,乃系名剎[2]?!渡蜿柨h志》載城北二臺子關帝廟為唐時所建[3]595。沈陽傳說《沒山門的關帝廟》述沈陽城北二臺子有名剎關帝廟,為唐李世民征東時下令所建[4]126。這三則資料所記很可能是同一座關帝廟,則關公故事在遼寧的傳播應當可以追溯到唐朝。又據《沈陽縣志》載:清太祖曾向明朝請求神像,明與其觀音、伏魔畫像,故清對觀音、伏魔“宗祀之”[3]515。由于關公在明代有“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的封號[5],故此處的“伏魔畫像”當指關公的畫像??梢婈P公故事在努爾哈赤入關前,很可能在遼寧已經流傳。清代至民國時期,遼寧的京劇、二人轉、東北大鼓、子弟書等戲曲與講唱中皆有大量的關公故事,是當時遼寧廣泛傳播關公故事的明證。另據學者李福清考證,20世紀80年代全國搜集民間傳說故事時,曾采錄了不少關公顯靈的傳說,這些傳說“大部分不是那么古老的,大概是清代或民國時期之作”[6],當時在遼寧也搜集到了此類傳說,為關公故事在遼寧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傳播提供了佐證??梢姡P公故事在遼寧的傳播應當可以上溯到唐代,在清軍入關前就已經在滿族中流傳,在清代至民國時期則有大量傳播。這些關公故事根據主角設定和敘事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英雄故事、神異故事、衍生故事三大類型。
第一類是英雄故事,敘關公生前殺伐征戰(zhàn)的歷史。此類故事以小說《三國志演義》為藍本,在遼寧的戲曲、講唱中有大量的搬演,京劇中呈現的最為全面?,F據遼寧各地戲曲、曲藝志,歸納遼寧搬演的關公英雄故事有:關羽出世、斬華雄、困土山、贈袍賜馬、掛印封金、灞橋挑袍、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華容道、單刀會、戰(zhàn)長沙、水淹七軍、刮骨療毒、失守荊州、走麥城等。另外,在流行于遼寧的東北大鼓傳統(tǒng)短篇曲目中有《臨江會》[7]183,敘關公赤壁大戰(zhàn)前保劉備會周瑜事。以上故事完整演繹了《三國志演義》中關公生前的英雄事跡。
第二類為神異故事,敘關公生前神異傳說或死后成神事。此類故事大量存在于遼寧的民間傳說中,在戲曲與曲藝中也有少量搬演?,F據遼寧民間傳說、戲曲志、曲藝志等文獻,歸納出如下子故事類型:一是關公生前神異故事,如關公出世故事、結義故事、關公與貂蟬的故事、關公與周倉的故事等;二是關公死后的神靈故事,如關公死后復仇呂蒙故事、關公保駕明清故事、關公顯靈懲惡揚善故事、關公指導周倉管理人間風雨故事、關公預言金圣嘆之死的故事等,還有個別對關公神靈的迷信或調笑故事。
第三類是衍生故事,主要集中在民間傳說部分,如假借關公聲望抗倭故事、關帝廟故事、赤兔馬顯靈故事、關公戲搬演軼事、關公夫人神靈故事、關平與周倉故事、周倉懲惡故事等。
上述三大故事類型形成了三條敘事脈絡,彼此之間均有聯(lián)系,其中英雄故事與神異故事之間的交匯較多,神異故事與衍生故事之間的交匯較多,英雄故事與衍生故事之間的交集最少。三大敘事脈絡彼此勾連,形成了一個復雜而獨特的故事群,重在塑造關公正面英雄或神靈形象。從中可見關公故事內容地域化傳播的一大特點,即傳播內容的真實性與多義性共存。在傳播過程中,真實性與多義性是重要的變量:真實性越強,受眾在構建和分享其含義時的限制就越大;多義性越強,則越有可能從同一訊息中生產出更多的文本版本以及不同含義[8]131。傳播中內容的真實性與多義性本是一組矛盾的存在,但在關公故事傳播中卻和諧共存。這是由于自《三國志演義》問世以來,各地流播的關公英雄故事皆以其為依托,已形成敘事的經典化、固定化,這種傳播中的真實性追求是難以改變的,并在遼寧搬演的關公戲曲、曲藝中有充分的體現。同時,關公神異故事、衍生故事具有極強的多義性色彩,民間對此有大量的想象與生發(fā),并與地域文化密切聯(lián)系,這在遼寧民間傳說中體現得最鮮明。如沈陽傳說《白臉關帝廟》敘滿族老罕王努爾哈赤自比為關公事[1]399,《倒座關帝廟》敘回族百姓在建關帝廟前智斗王爺親信事[1]409,《蒙古人為什么供關公》敘關公神靈封蒙古善良的小伙牧斯根丹巴為仁義之神事[9]351,體現了滿、回、蒙古族對關公故事的接受與生發(fā),藝術想象力極為豐富。關公故事多義性傳播現象在其他地域也存在,如回族、蒙古族在正月二十三放火的習俗,即附會于關公是為救百姓而轉世的火德星君的傳說,該傳說流傳于寧夏靈武縣一帶[1]7–8。
在古代文化傳播體系中,官方傳播系統(tǒng)占據主導位置;由歷代文化精英形成的、介于官方與民間之間的傳播系統(tǒng)涵蓋面最廣泛,也最為久遠;民間傳播系統(tǒng)雖受主流傳播系統(tǒng)的影響與制約,但同時也具有獨立的價值取向。對關公故事來說,歷代統(tǒng)治者對關公的神化無疑把持著主導話語權,而介于官方與民間之間的文化精英在傳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就是明證[10]。
從現存資料看,在遼寧傳播關公故事最有力的是民間藝人群,并主要體現在京劇、二人轉、子弟書、東北大鼓的搬演中。通過對遼寧各地戲曲、曲藝志的考索,可見搬演關公故事的諸多戲班,如山陜梆子怡春和班、建昌王老景班、營口蓋平鄭家班、大連興亞大舞臺戲班、旅順上溝京劇班、大連中和戲院戲班等,也有諸多伶人留名,如王鴻壽、程永龍、唐韻笙、周信芳、白玉昆、田子文等,尤其唐韻笙更是遼寧唐派關公戲的杰出代表。關公故事在遼寧的二人轉中也有諸多搬演。二人轉中的對口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當時代表的書段就有搬演關公英雄故事的《灞橋》《古城會》[11]48–49。通過對遼寧各地戲曲志的搜集,可見曾搬演關公故事的二人轉藝人有劉萬年(1865―1939)、梁子文(1881―1932)、程喜發(fā)(1889―1977)、陳子良(1890―1961)、史連元(1900―1982)、林玉普(1903―1973)、王殿卿(1909―1986)、徐小樓(1909―1969)等。由于二人轉長期活躍在鄉(xiāng)村,故這些藝人與眾多未能留名的藝人一起,為關公故事在遼寧鄉(xiāng)間的傳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遼寧的子弟書與東北大鼓也搬演關公故事。子弟書約形成于清代乾隆初年,首創(chuàng)于八旗子弟,嘉慶三年(1798)隨北京清室人員傳入東北,并在嘉慶年間傳入民間而產生了職業(yè)藝人[12]619。遼寧在子弟書中傳播關公故事者,很可能既有貴族八旗子弟,又有民間藝人。東北大鼓中的三國段曲目有一半演西蜀故事,其中搬演關公故事的“關公段”最多[7]55。搬演或編寫過東北大鼓關公段的著名藝人有鮑延齡(1875―1957)、任占魁(1888―1970)、周之岐(1890―1941)、周之豐(1899―1969)、霍樹堂(1902―1973)等。其中霍樹棠較為著名,他的表演僅在沈陽就涉足小河沿的凝香榭、中街路北的公余茶社、小北門的福臺茶社、大北門的九清茶社、北市場的裕民茶社、小西門外的祥云閣等多地[13]67–68。以上民間藝人在遼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關公故事傳播群,成為關公故事在遼寧廣泛傳播的生力軍。
遼寧的文化精英對關公故事的傳播也頗有貢獻。劇評家李浮生曾在《盛京時報》刊發(fā)過48期的藝評,記錄了1907至1917年數百名藝人在沈陽的演出活動,其中就有對關公戲藝人搬演水平的評價。他曾云:“余之迷于戲也,不但觀之以目、聽之以耳,而又讀之以口、評之以筆”[11]448。他評價京劇南派關公戲的創(chuàng)立者王鴻壽的表演:“能將關公當日威武莊嚴、光明正大之氣像,描得出惟妙惟肖”,也批評技藝較差者“每一出場,則聲嗓粗亂,唱白、工架一無足取”[11]481–482。此類評價無疑有助于提升關公戲的搬演質量。另有朝鮮使者記載了與沈陽文人張裕昆的筆談,其中也涉及關公故事的傳播問題。張裕昆是一位57歲的旗下漢軍布衣,雖家境貧寒但較為博學。張裕昆與朝使筆談內容如下:
(朝使—筆者注)書問曰:“關帝是漢人助漢,明朝則固也。緣何助本朝耶?”(張裕昆)書答曰:“國初有一老儒,曾在廣東理事官具呈控告,內言:‘關圣受我明朝二百余年香火血食,今何不顯圣助一臂也?’理事官即懸牌遣衙役到關帝廟,持牒訊關帝。香爐下忽飄一紙,言明朝當到公堂面告此事。至次日午刻,果理事官堂前見帝現形,云霧間言:‘本圣奉上帝玉音,扶助清朝,亦系天運不得不然’云云。此系真語,并非傳訛?!盵14]
這段對話中包含一則關公保駕明清的故事,是遼寧民間文士對明清易代解讀的珍貴資料。清代崇奉關公最大的糾結點即關公受明崇奉而明亡,因此清代崇奉的理由就必須更具合理性。張裕昆向朝使講述了一則清初老儒向官府起訴關帝不能靈佑明朝的故事,并從“上帝玉音”“天運不得不然”的角度闡釋了明清易代的必然。不得不說,這種源自于君權神授的天運觀在宗法制社會中極具說服力。張裕昆認為“此系真語,并非傳訛”,更加重了對明清易代合理性的認可度。庫爾特·盧因認為,在信息流動的渠道中,“把關人”的意見決定了信息是否可被允許進入渠道,或繼續(xù)在渠道里流動[8]148。劇評家李浮生、文人張裕昆在關公故事的傳播中無疑均擔任了把關人的角色。他們的闡釋或有助于提升關公故事的傳播質量,或有助于擴大關公故事的傳播范圍,皆起到了明顯的把關作用。
關公故事在其他地域的傳播也大致相仿??偟膩砜?,由于官方主導全局性的話語權,故傳播群體的地域化特征主要體現在民間藝人與文化精英層面。地域民間藝人的搬演活動貢獻至多,僅以關公戲而論,四川的川劇、河南的豫劇、陜西的秦腔、海南的瓊劇、廣東的粵劇、湖南的湘劇、云南的滇劇等皆有關公故事搬演,而京劇關公戲更是傳遍大江南北。各地的民間藝人依托于地域搬演藝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關公故事民間傳播群。文化精英對關公故事的把關則具有精英解讀意味,其解讀成因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地域文化的影響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民國時期沈陽曾盛演京劇關公戲,故李浮生對其搬演藝術能夠精細琢磨;也由于沈陽是清代的陪都,下層文人、漢軍布衣張裕昆又對關公神助清廷深信不疑,故將關公故事傳播擴展至朝鮮。同時,從地理位置來看,遼寧是朝使陸路出使清廷的必由之路,且朝使對中華之繁華又仰慕有加,在出使過程中頗樂于沿途尋訪名士,故關公故事通過沈陽文人張裕昆之口,經由遼寧向朝鮮傳播,這實是遼寧的地理優(yōu)勢使然。關公故事向蒙古、俄羅斯、越南、日本等地的傳播亦如此。
歷史上對關公形象的塑造以正面的英雄、神靈形象為主,關公生前的忠義故事、逝后的顯靈救世與造福蒼生故事,在傳播中具有鮮明的道德教化意味。同時,關公故事的審美屬性也使其具有濃厚的世俗娛樂功能,這一點在神異故事、衍生故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藝術想象力也最為豐富。除了教化和娛樂的傳播功能,關公故事還具有地域文化認同的功能,這是其在地域傳播中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如前文所述,地域文化認同功能在關公故事傳播內容、傳播群體中皆有體現,故此處主要探討關公故事在傳播過程中對遼寧民風、民俗和歷史進程的融合與呈現。
遼寧漢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朝鮮族等多民族共存,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漁獵文化并立,整體民風崇尚勇武、豪放,自然對關公的英雄故事喜聞樂見,而搬演此類故事的戲曲、曲藝有很多藝術特性也契合了這種民風。以京劇而論,關公戲的搬演歷來有南派、北派之別,南派火爆而北派肅穆,在遼寧搬演的關公戲主要是南派,即使是北派的代表、素有泥胎老爺之稱的程永龍,在做派文雅的同時也“趟馬火爆”[15]。又如子弟書分為東、西二韻,西韻流傳在北京,常唱才子佳人曲目,東韻流傳在沈陽,常唱金戈鐵馬的故事[7]3,這一現象也可見當地對子弟書審美接受的偏好。由于子弟書詞婉韻雅,后針對“其詞雅馴,其聲和緩”而產生了硬書,針對其節(jié)奏之慢又產生了快書[16]。在車王府舊藏的清鈔本中,就有快書《虎牢關》《古城相會》《華容道》《戰(zhàn)長沙》,也有硬書《三戰(zhàn)黃忠》《單刀會》[17],這些作品很可能也在遼寧傳播過,其比東韻更為剛勁的風格也更易于在遼寧的流播。
戲曲、曲藝以剛勁硬朗的風格在遼寧傳播關公英雄故事,民間傳說則多在故事講述中融入當地民俗特色。如在衍生故事中,有一則在本溪市流傳的《大鐘和王先生》的故事,敘關帝廟的大鐘化為大漢向教書的王先生要煙抽,他幫助王先生將小草房換成了當地祝員外家的三間大瓦房,還助王先生不慎摔死的妻子借祝小姐之身還魂。祝員外發(fā)現后將王先生告到了官府,大漢被官府捉拿。但他被縣官打了兩槍后神清氣爽,自此再不顯靈向王先生要煙抽了[9]715–718。從民俗角度來看,這一傳說即涉及了東北地區(qū)好煙的風俗。東北各地都產關東煙,再加上冬季漫長,男女老少都會“貓冬”,抽煙就是消遣。而且舊時的東北在串門時互相敬上一袋煙,也是日常普遍的生活事象[18]。在《大鐘與王先生》中,大鐘化身成的大漢因要煙抽與王先生相交,因被縣官打了兩槍后神清氣爽,皆是當地好煙民俗的折射。故事中雖然沒有關公的形象,但主人公是關帝廟嗜煙而又仗義的大鐘,可以想見這則傳說該是多么為遼寧人所喜聞樂見。
在關公民間傳說尤其是神異故事和衍生故事中,多有對遼寧歷史的藝術呈現。如初唐時期曾有著名的唐太宗征高麗事件,當時著名的大將尉遲敬德曾隨軍參戰(zhàn),太宗令其“以本官行太常卿,為左一馬軍總管,從破高麗于駐蹕山”[19]。在衍生故事《沒山門的關帝廟》中,敘沈陽城北的二臺子關帝廟就是李世民征東時下令修建的,并派了尉遲敬德做修廟的總監(jiān)。尉遲敬德為了使用上好的石料,先在關內雕鑿好廟的山門,但將山門運到河北滄州時,石頭山門卻無法抬動了,故該廟的山門只好建在了滄州[4]125–126。這是一則典型的風物傳說,根據沈陽二臺子關帝廟的建筑特點構思故事,并將民間熟悉的尉遲敬德設計為線索性人物,體現了對唐太宗征高麗這段歷史的民間記憶。
關公保駕明清帝王的故事在遼寧也傳播較多,有敘關公保駕萬歷皇帝的,有敘保駕康熙、乾隆帝的。這些傳說采用的是相同的情節(jié)線索,敘帝王聽見身后有腳步聲,詢問得知是關公保駕隨行,且張飛轉世鎮(zhèn)守遼東,帝王急征調遼東守將要親近一番,遼東守將卻因不明圣旨意圖而恐懼喪命。此類故事不僅折射出明清帝王的政治策略:宣揚關公是帝王的保駕護航者,也隱晦地體現了遼東在明清統(tǒng)治中重要而敏感的位置。明代在遼寧曾建立遼東都司,并形成了以遼陽為中心的都司衛(wèi)所統(tǒng)治體系,遼東都司是遼東地區(qū)的最高軍政機關。清代則以盛京為東北的政治經濟中心,并在盛京設盛京將軍和奉天府,對遼寧實行旗民分治制度[20]。如此重要的政治、軍事要地,駐守大臣勢必為帝王所顧忌。在此類故事中,由于關公忠義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故講故事者將虛構的著眼點放在張飛轉世上,如北鎮(zhèn)的《三調李成梁》即敘遼東總兵李成梁為張飛轉世,但因其得罪了朝廷宦官最終吞金自盡[9]45–47,生動折射出遼東鎮(zhèn)守重臣敏感的政治地位。這種與遼寧歷史事件的融合在流傳于綏中的《演武臺和萬歲松》[9]266、流傳于遼陽的《關老爺顯圣》[1]323等故事中皆有體現,如前者在關帝廟傳說中融入了明代戚繼光修長城事,后者則敘述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遼寧的沖擊與當地人的奮起反抗。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本質是一種文化生產,這種文化生產是在文化空間的磁場中進行的,具有文化的磁石效應,即在地方文化認同的實踐中,具有地方標志性和強大生命力的文化符號,能夠對其他文化質素進行吸附和融合的文化現象[21]。關公故事在地域傳播過程中對當地各種文化元素的吸附與融合,正體現了該故事的文化磁石效應。這種磁石效應使其成為地域文化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關公故事也因之具有了更為強勁的傳播力。
2008年,關公信俗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現了國家對關公文化的重視與保護。通過對關公故事在遼寧傳播的研究,對當代關公文化的弘揚當有三點啟示。一是應深入挖掘各地優(yōu)秀的關公文化資源,并將之應用于當地的文化旅游建設,增強旅游服務的文化厚度與人文趣味。以遼寧而論,龐大的關公故事群為當地的文化旅游提供了豐富的敘事資源,在一系列清代名勝古跡的旅游開發(fā)中,即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如沈陽故宮中清太宗與皇后居住的寢宮——清寧宮的西墻上,即供奉著關公像,由此可引入《白臉關帝廟》的傳說,通過老罕王努爾哈赤自比為關公的故事[1]402,使游客進一步體會到清代統(tǒng)治與關公形象的密切聯(lián)系。二是形成國內乃至海外的一體化關公文化旅游網,以關公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河南、湖北為點,其余地域為面,在旅游中既突出關公文化的共性特點,如忠義精神、濟世情懷,又突出關公文化的地域特色。遼寧的關公文化旅游特色,即可通過京劇唐派關公戲、東北大鼓、二人轉等藝術形式的搬演,彰顯當地的清文化韻味與滿族風情。三是加強對當代關公文化的在地化研究,進一步引導關公文化服務于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契合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從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角度,對當代關公文化展開在地化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建設策略,仍具有學術引領價值與文化建構意義。
[1] 劉錫誠,馬昌儀.關公的民間傳說[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
[2] 永瑢,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3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91.
[3] 趙恭寅,曾有翼.沈陽縣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4] 劉振操.沈陽傳說故事選:風物集[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
[5] 歷代學人.筆記小說大觀:第13編[M].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84:3511–3512.
[6] 李福清.古典小說與傳說[M].李明濱,編選.北京:中華書局,2003:87.
[7] 耿瑛.東北大鼓漫談[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7.
[8] 麥奎爾,溫德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9]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遼寧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遼寧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4.
[10] 荊學義.經典的傳播:關羽形象傳播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9–10.
[11]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遼寧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遼寧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4.
[1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戲曲曲藝》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13] 金儼.東北大鼓藝術論輯[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8.
[14] 弘華文.燕行錄全編:第2輯第10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70–271.
[15] 陳欲航.沈陽市戲曲志[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600.
[16] 陳錦釗.快書研究[M].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12.
[17] 黃仕忠,李芳,關瑾華.新編子弟書總目[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5–94.
[18] 楊太,楊路平.遼海講壇:第6輯(民俗卷)[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0:29.
[19] 永瑢,紀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9冊[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636.
[20] 崔桀,魏福祥,杜尚俠.遼寧地方史[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239.
[21] 朱鵬,劉鐵梁.地方文化認同實踐中的傳說建構:以河南登封大禹傳說為中心[J].民族文學研究,2021(6):139.
J821
A
1006–5261(2023)04–0115–06
2023-03-21
2020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L20BZW005)
華云松(1973― ),女,天津人,副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