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凌
那一年我正上中學(xué),放暑假時要幫家里干農(nóng)活。我們家七口人,有八九畝耕田,夏季主要以小麥為主,秋季則是大豆、玉米,兼有諸如棉花、紅薯等,都是種在河渠旁、樹林地邊以及家門口零散的小塊田地。我們家有三大塊完整的土地,有兩塊二畝多的、一塊三畝多的,還有一塊一畝的田地,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糧,每年繳納公糧之余,剩下的就是全家的口糧,勉強維持一大家人的溫飽。
到了麥?zhǔn)占竟?jié),父母和大姐是主要勞力,我們其他幾個兄弟姊妹也都跟著到田地里幫忙。我偶爾會留在家里做飯,以我的年紀(jì)也就是燒一鍋稀飯,抓半碗干麥仁在碓窩里搗個半碎,再把碎麥仁放到水里,那時候米很珍貴,我們家附近沒有水源,不能種水稻,吃米只能花錢買,平時哪里舍得吃大米。水燒開后,用舀子和些白面水倒進鍋里,攪一攪,再燒開。等母親從地里干活回來后再炒菜,用辣椒、茄子、豆角、土豆之類,做一鍋雜燴菜,這就是一家人的口糧。農(nóng)忙季節(jié)趕著收麥,吃成了最無足輕重的事,能填飽肚皮就滿足了。
一家人在田地里辛苦地勞作,我也成了半個勞力。父親把磨好的鐮刀交給我,這就好比上戰(zhàn)場,搶收還要搶種,我揮起鐮刀,彎腰抄起麥稈割了起來。一開始是父親幫我打起麥秸,捆成一攏,我有樣學(xué)樣,很快熟能生巧,農(nóng)村有句古話:莊稼活不用學(xué),人家咋著咱咋著。我跟在大人的身后,深深淺淺,身后也留下了一行行麥茬。彎腰、起身,彎腰、起身,動作不停地重復(fù),前方金黃的麥田望不到盡頭,也只能硬著頭皮一步步前進。累了,就坐在麥捆上歇歇,喝口茶水。臉上、脖子上、腳脖上,以及褲腳、鞋子上,都是麥銹的污垢,混著汗水,一道道黑黑的汗痕順著臉頰、脊背、前胸淌下來,雖然隔著一層衣服,但胳膊上都是麥芒的刺痕,細(xì)細(xì)的血痕一道道,刺疼刺疼的。
六月,太陽毒辣,一絲微風(fēng)都不見,不禁讓人感嘆,豐收的喜悅是由農(nóng)人的汗水織就。我干完活,到河水里沖洗一番,晚上回到家,拖著沉重的雙腿坐在凳子上,四肢已經(jīng)不聽使喚,只想倒頭就睡。晚上我被母親叫醒,迷糊著爬起來吃了幾口不知啥滋味的飯食,又迷糊著爬到床上睡了。第二天一早,又被大人喊醒。父親已經(jīng)磨好了鐮刀,母親準(zhǔn)備好了早飯,就這樣,我再次跟著大人下田勞作,飽嘗暴曬和汗水的侵蝕。兩畝麥田大概要兩到三天時間才能收割完畢,這是遇到好天氣。農(nóng)民種田是靠天吃飯,六月的天,說下雨就下雨。麥?zhǔn)涨昂?,農(nóng)民最擔(dān)心的就是刮風(fēng)下雨,風(fēng)能把成熟的麥子刮倒,下雨更是無法進入地里收割。印象最深的一年,連續(xù)下了幾天的暴雨,眼看著成熟的麥子由金黃變黑,成片的麥子倒在地里,最后麥子在地里生生長起了麥芽。沒辦法,我們還是要把它們收回家。那一年,我們吃了一整年發(fā)黑的麥芽面,黑面黏黏的沒了勁道。
搶收搶種,保障顆粒歸倉,這是農(nóng)人最大的希望。收完麥子,父親套起馬車,用叉子挑起一捆捆麥子,甩上馬車,一捆捆麥子摞起來,高一些,再高一些,哥哥在車上碼好。我有時會跟著牽馬,馬甩著頭,呼呼喘著熱氣,它很想低下頭尋找吃的,無奈嘴上套著罩子,我用小手撫摸著它頭上長長的鬃毛,它果然溫順多了,向我偎過來。父親和哥哥一車車裝滿麥垛,用繩索勒結(jié)實,一趟趟趕著滿載收獲的莊稼送到打麥場。我則繼續(xù)守在麥田里,這是我自由快樂的一段時間。地邊的田壟上,我偶然發(fā)現(xiàn)一窩白底灰紋的鳥蛋,不清楚是什么鳥留下的,我也不知該如何對待這窩鳥蛋,只好把它們連窩移到地頭的草叢里,以防別人不小心踩到它們。有時我會順著麥茬再去尋找一些什么,然而什么都沒有,無聊的我只好在地頭樹蔭下擼下一根青麥穗在手里搓著,拋一顆綠色的麥仁進嘴,滿口清香,我像一只小蟲子一樣滿足地躺在麥秸垛上,望著藍天白云,美美地睡著了。
割麥子,對我是一場耐力的考驗,而打麥場,卻真是艱苦的任務(wù)。過去是用馬、牛等牲畜套著石磙磙麥,一圈又一圈,然后再翻場、揚場、凈麥,曬干后,顆粒歸倉。牲畜打麥,是最原始的效率低下的勞動手段。幾年后,我們家添置了拖拉機打麥,再后來用小型脫粒機到打麥場脫粒,現(xiàn)在更是有大型脫粒機直接進入麥田。我跟著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親歷了農(nóng)村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搶收搶種莊稼的歲月。
我最難忘的是一段至暗的光景,那時剛剛擺脫最傳統(tǒng)的牲畜石磙打麥模式,拖拉機脫粒進場。這是一場速度與時間的賽跑,一臺拖拉機脫粒,需要至少五六個人共同運作才能完成。首先要有人運送麥捆,有人挑起麥垛運送至脫粒機,有人挑麥穰,有人在機器前方扒麥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輕松。而我,不是運送麥捆,就是挑麥穰(輕松但緊張,速度要跟上,機器下面不能堆積麥稈)。我父親是打麥場的主角,挑送麥捆進機器脫粒是他的活計,后續(xù)的揚場、壘麥垛,也是父親的拿手活。最繁重的活毫無疑問都攤在了父親的頭上,父親就像一座大山,是我們家的核心力量和主要勞動力,有他在,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緊張的勞作中,每個人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誰都沒有料到危險的一幕即將發(fā)生:脫粒過程中,父親不慎把手伸進了脫粒機器里,情急之下,身旁的哥哥扯了一把父親,也不知是誰把機器弄停了下來,一切都發(fā)生得猝不及防,鮮血瞬間淌了一地,父親的手腕和手背嚴(yán)重受傷,哥哥抱住了父親,用衣服捂住他流血的右手,堂哥開著拖拉機把父親緊急送去鄉(xiāng)醫(yī)院。一切靜止了下來,我不知等待我們家的是什么。我害怕極了,母親和哥哥陪同父親去了醫(yī)院,直到晚上傳來消息,母親讓我在家好好待著,看好打麥場,她在醫(yī)院陪護父親。父親的手腕斷了,經(jīng)過緊急救治,斷了的幾根筋被接上,醫(yī)生叮囑,以后不能再干重活,不能承受太大的重力。對我們家來說,這幾乎就是天塌下來的壞消息。那幾天,村里人都忙碌于繁重的麥?zhǔn)?,我們家重要的勞力卻躺在了醫(yī)院,家里只剩我和哥哥守望著這個夏季。母親中間回來過一次,為父親拿換洗的衣服。她顧不上家里的一切,只是一再叮囑我們,在家自己做吃的,其他暫時不用管。我和哥哥淚眼相望,不知我們還能干些什么。好在,村里左鄰右舍忙完自家的麥子后,來了幾個大叔大伯幫我們家把剩下的小麥脫粒,剩下的就是我和哥哥看著曬場。我和哥哥替換著看場,我回家做飯,哥哥在臨時搭的秫秸棚里看著小麥,吃完飯,我再去替換哥哥。哥哥叮囑我,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小麥翻一遍。赤腳踩在滾燙的麥粒上,用木掀推著小麥翻身,推著推著,我的眼前就浮現(xiàn)了打麥場父親手受傷的一幕,父親怎么就把手塞進了機器呢?偌大的打麥場,我感到孤單極了,心里空蕩蕩的,更多的是害怕。躺在秫秸棚里,中午的陽光直射在麥粒上,有幾只麻雀飛來,啄了幾粒麥粒,我也懶得動彈,眼淚卻“唰”地流了出來,委屈和傷心一起涌上心頭。
半個月后,父親出院了,胳膊綁著繃帶,但家里總算有了人氣,一下子就消除了那種冷清。盡管父親的胳膊不能出力,但他能指揮我們干活,我也比以前干得更加賣力了。從此,父親的右手腕至手背凹進去一塊。多年后,父親經(jīng)常會用左手托起他的右手,說:看,我的手還是不能使上勁。他那根斷了的筋骨最終沒有完全接好,傷殘的后遺癥伴隨了父親的后半生,直至去世。
我的暑假生活,一年年都在繁忙的勞作中度過,對農(nóng)村生活的繁重和艱辛、農(nóng)人的堅韌和不易我也知之甚深,因此我想要走出農(nóng)村的想法愈加強烈。事實上,我也真的走出了那片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和土地。每年麥?zhǔn)占竟?jié),我都會回憶起我的過往和曾經(jīng)走過的路。我一次次回到過去,走到麥田中,我的腦海浮現(xiàn)的依然是二十多年前我度過的暑假生活,雖然很苦,卻能夠讓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