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徐棟
摘 要:新課標的推進和實施,讓教師認識到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這一要求迫在眉睫,教師要運用讀寫結(jié)合的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升讀寫能力、培養(yǎng)主體意識,從而實現(xiàn)閱讀課堂的教學任務,為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育工作提供建議。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為何“云里霧里”,并詳細分析了打破“云里霧里”的具體做法,旨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關鍵詞:語文閱讀;讀寫結(jié)合;突出主體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7-0121-0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一些小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相對較弱,閱讀時常常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tài),他們陷于聽不懂、讀不懂的困境中,難以高效參與教學,這導致語文閱讀課程效果較差。因此,探索如何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對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語文學習成效以及閱讀教學課堂質(zhì)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筆者分析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為何“云里霧里”,再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從讀寫結(jié)合和突出主體兩個方面展開來談一談如何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最后對本文進行總結(jié)。
1.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為何“云里霧里”
(1)閱讀與寫作分離
讀寫分離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通病,在閱讀課堂,部分教師側(cè)重于讓學生一味進行閱讀訓練,以此加深閱讀理解能力。這種過于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難以起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作用,反而會使學生覺得閱讀課程枯燥乏味,降低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zhì)量大打折扣。而在寫作課上,部分教師給出一個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缺少閱讀量使小學生覺得習作非常難,習作教學目標難以達成,學生甚至會對寫作產(chǎn)生抗拒心理。讀寫分離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閱讀教學質(zhì)量效果難以保證。
(2)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當前,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出是閱讀教學中非常明顯的問題,但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較為缺乏,很難取得較為理想的閱讀效果。導致這種情況產(chǎn)生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教師為了快速完成教學任務,占據(jù)了閱讀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內(nèi)心越來越排斥,不愿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也可能是學生自身對語文不感興趣,缺乏語文學習熱情和自信,這就需要進行情景教學和互動教學。
2.打破“云里霧里”之讀寫結(jié)合
“讀寫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學科領域,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效果以及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有效打破語文閱讀“云里霧里”的困境。部分小學生由于閱讀面狹窄,閱讀量比較少,閱讀時感覺云里霧里,理解不了文章,導致作文素材儲備量不足,寫作時常常無處下筆,而讀寫結(jié)合非常有利于解決這種問題。讀寫結(jié)合能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面,在提高閱讀量的基礎上通過寫的要求為學生提供自我思考的條件,讀和寫并用的情境下,學生既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也對閱讀課堂產(chǎn)生了更大興趣,化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提高了主動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jié)合方法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先讀后寫,共同促進
寫作的前提是閱讀,學生首先要做好閱讀任務,在深入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在開闊視野和豐富思維的條件下,感受語文的魅力,理解文章的立意和表現(xiàn)手法,再進行抄寫或者仿寫,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通過解讀優(yōu)秀例文并進行寫作訓練,品讀中學會寫作,寫作中再回味閱讀,能有效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困境。
例如,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落花生》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閱讀和寫作巧妙結(jié)合,讀作者如何敘事、如何描寫,在讀中學寫,二者共同促進?!堵浠ㄉ酚涗浟俗髡咝r候一家人品嘗花生的經(jīng)過,課文借花生不圖虛名來講如何做人,文章風格非常生活化,淺顯易懂,貼近實際,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和學習。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并提問學生閱讀感受。有的學生回答:“《落花生》寫花生寫了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在第一自然段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后幾個自然段接著寫吃花生,談花生,作者是按照這樣的發(fā)展順序?qū)懙?。從贊揚花生品格中作者對花生產(chǎn)生敬佩之心,懂得做人要默默奉獻,不為名利的道理?!睂W生通過閱讀從總體上把握了文章的寫作脈絡,并且領會了作者的感情。另一個學生回答:“這篇文章作者用到了很多觀察的方法,有用眼觀察,運用視覺,如‘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有用耳觀察,運用聽覺,如‘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jié),請你們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落花生,好不好?。也有用心觀察,運用感覺,如‘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還有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感受等這些方法,非常貼近生活,描寫真情流露。”在學生閱讀和分享閱讀感受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落花生》真實樸素的文筆,自己寫一篇記錄生活的習作,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表達真情。在習作中又增強了對文章的理解,促進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綜上所述,用讀寫結(jié)合來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應該要先讀后寫,共同促進,先閱讀學會寫作,再寫作幫助閱讀,共同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課堂質(zhì)量的提升。
(2)讀寫多變,創(chuàng)新形式
用讀寫結(jié)合來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讀寫形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教師要能靈活運用多種讀寫形式和方法,如縮寫、仿寫、隨筆寫作等,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依托于課本內(nèi)容,通過多變的讀寫形式促進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可有效改變“云里霧里”的閱讀狀態(tài)。
例如,縮寫是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概括,用簡短精練的語言表達文章的主旨。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宇宙生命之謎》作為一篇說明文,篇幅非常長,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進行縮寫,帶著問題去閱讀,進行準確的縮寫,知道《宇宙生命之謎》介紹了科學家艱難的探索,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仍然是個謎,掌握課文內(nèi)容。
又如,仿寫考查學生對語言結(jié)構的組織和運用,學生需要先分析題目要求,展開想象,選定修辭手法按照規(guī)定的句式模仿寫作。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場景歌》時,筆者讓一名同學作畫,另一名同學看著畫并根據(jù)課文句式結(jié)構進行仿寫,然后兩人再反過來訓練。小A同學畫了一家三口在開心地玩游地玩游戲,畫面非常溫馨。小B同學寫道,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一個孩子,一片歡樂。小B同學也畫了一幅畫,畫面中是一個文具盒,里面有很多文具用品,小A同學快速地作答,一塊橡皮,一根鉛筆,一把尺子,一盒文具。學生在合作活動中鍛煉了仿寫能力。
綜上所述,用讀寫結(jié)合來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要注意多變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不能局限于一種方法,要用合適學生的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3.打破“云里霧里”之突出主體
在當前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突出主體是指閱讀教學中教師進行引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建立主體意識,參與到閱讀課題和互動中,這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那要想幫助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情景表演,突出主體
小學語文課文內(nèi)容的敘事性和故事性都非常強,非常合適進行情景表演活動。而且小學生有非常重的好奇心,對情景表演是很熱衷的。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演繹,體會課文故事和人物經(jīng)歷,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容,建立主體認知,提升自主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云里霧里”的課堂情況。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狐貍分奶酪》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所寫的角色讓學生自主選擇扮演熊哥哥、熊弟弟以及分奶酪的狐貍,學生在演繹這三個角色之前會主動了解全文內(nèi)容,記住自己的臺詞,設計自己說話的語氣和動作,大家一起合作表演。故事中,小狐貍假裝好心幫助小熊兄弟分奶酪,因為狐貍自己想獨吞掉奶酪,給小熊兄弟分奶酪的時候每次都分得不均勻,小熊兄弟因為斤斤計較,讓狐貍繼續(xù)分,狐貍分一次吃一口,最終把奶酪吃光了。通過表演活動,親身演繹,學生親身體會到同伴之間不要斤斤計較,要互相謙讓,否則會失去更多。又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筆者讓一個學生飾演善良的老屋,第二個學生飾演找地方安心睡覺的小貓,第三個學生飾演找地方安心孵蛋的老母雞,第四個學生飾演找地方安心織網(wǎng)抓蟲的小蜘蛛,學生都親身感受到老屋的樂于助人,對老屋的喜愛和贊美更深。整個閱讀課堂學生自主發(fā)揮,主體參與度非常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用主體參與來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可以運用情景表演,讓學生親自演繹課文內(nèi)容,更為直觀具體地進行閱讀教學,突出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有了主體參與感,閱讀課堂學習中就不再“云里霧里”。
(2)有效互動,突出主體
有效互動可以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激發(fā)興趣,解決閱讀教學中學生不愿提問題、不想表達等問題,且有效互動可操控性強,對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閱讀教學質(zhì)量具有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祖父的園子》時,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互動。《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充滿童趣,富有詩意,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針對課文內(nèi)容的疑問,如提問小C同學關于文章脈絡的問題和疑惑,“祖父的園子有什么”“我和祖父在院子里做了什么”,小C同學的回答是,“祖父的園子有樹、有花、有莊稼、有螞蚱、有風、有雨、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我在祖父的園子觀賞小昆蟲,跟著祖父栽花、澆菜,睡覺”;提問小D同學關于文章語言形式的問題和疑惑,“《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哪些地方運用修辭手法展開說一下”,小D同學的回答是,“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比喻體現(xiàn)在: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反問體現(xiàn)在:蜻蜓飛那么快,哪里會追得上”。提問小E同學關于文章內(nèi)涵和深意的問題和疑惑,“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體會和感觸?”,小E同學的回答是,“我感受到作者很幸福、快樂的心情,作者的祖父非常慈愛,作者的童年自由美好,我還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學生的回答十分積極和踴躍,閱讀課堂的互動氛圍高漲。
又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白鷺》時,文章對白鷺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寫,語言短小精煉,適合進行賞析。筆者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以下互動問題,“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白鷺的”“白鷺是否真的 在‘望哨”“課文描繪了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通過互動問題讓學生幫助教師找到答案,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自信和主體參與意識,讓學生敢于并積極參與到閱讀學習的教學活動中。
綜上所述,用主體參與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要讓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引導學生自發(fā)參與,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化被動閱讀學習為主動閱讀學習,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打破“云里霧里”的狀態(tài)。
4.結(jié)語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云里霧里”的現(xiàn)狀,本文分析了這一現(xiàn)狀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認為讀寫分離和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出都會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課堂質(zhì)量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一個策略是讀寫結(jié)合,具體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先讀后寫,共同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還需要變換讀寫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讀寫方法,如縮寫、仿寫、隨文寫作等。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另一個策略是突出主體,讓學生占據(jù)閱讀課堂的主體地位,可以采用情景表演、進行有效活互動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培養(yǎng)閱讀自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讀寫結(jié)合和突出自身主體地位,有利于自身能力提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高效教學活動,打破“云里霧里”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馬玉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的特殊性及教學分析[J].教育藝術,2023(05).
[2]王雪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