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品評
一蓑煙雨任平生
程云蝶
出走半生,歷經坎坷,來到黃州時,蘇軾已然成熟。人生只需一件蓑衣便可抵御風雨,瀟灑前行?!臼锥魏魬}目,直接入題,引起下文。】
老天似乎與蘇軾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給了他過人的天賦,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奪走他施展才華的機會。然而,仕途的不順、人生的坎坷,陰差陽錯地拓展了他生命的寬度,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恰如那風雨之后的彩虹,無比絢麗?!揪o承首段,亮出中心,并以比喻的修辭贊美了這種有寬度的人生?!?/p>
一生遭貶三次,反而成就了蘇軾的無數(shù)千古詩作名篇。年老的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中總結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余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睘跖_詩案,千古奇冤,最終以蘇軾被貶黃州告終。于是,誕生了前后《赤壁賦》,有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有了《定風波·三月十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九死一生的蘇軾完成了他文學上的華麗轉身,這一時期成了蘇軾文學發(fā)展的最高峰,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成就。正如余秋雨在《黃州突圍》中所寫“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一次次被貶的經歷,使蘇軾慢慢成熟起來,也成就了他的文學?!疽锰K軾的詩、羅列蘇軾有名的作品,是用來說明被貶的不幸遭遇成就了蘇軾的文學,拓展了他的生命寬度?!?/p>
蘇軾是個樂天派,他積極入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徐州任上,抗洪搶險,加固、加長防洪堤;定州任上,整治軍隊;登州任上,鞏固海防。其間,流傳著許多有關蘇軾的傳說、佳話,最有名的是蘇軾與西湖的傳說。在蘇軾任職的地方,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東坡處處有西湖?!庇袚P州瘦西湖、惠州西湖、潁州西湖等,當然,最著名的還是杭州西湖。蘇軾在杭州時,疏浚西湖,并用淤泥筑成長堤,這就是“蘇堤春曉”的由來。如今,它仍以“十里長虹”的風韻位于西湖十景之首,被人稱道?!倦m然仕途受挫,蘇軾仍然積極有為,在地方上的功績也同樣顯著。】
未曾得到世界善待的蘇軾,卻依然熱情、執(zhí)著地愛著這個世界。他把這種對世界的熱愛融入到一日三餐中,吃出了面對不公命運時的豁達、坦然與豪邁。被貶黃州,他發(fā)明了“東坡肉”的吃法,還作詩自嘲被貶生活:“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在蘇軾眼里,黃州到處是美食啊。再貶“瘴氣之鄉(xiāng)”的惠州,他竟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還發(fā)明了“羊蝎子”這道美食。生活的不易、世事的無常并沒有打倒蘇軾,他用美食來消解這世間的苦難。甚至在蠻荒之地儋州,他發(fā)現(xiàn)了美食“烤生蠔”這道美食,還在家書中寫道:“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边@既是在寬慰家人,也是自我寬慰?!驹诒毁H的日子里,蘇軾用美食來寬慰自己,一個士人竟成了美食家?!?/p>
且行且吟,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無意間活成了千年文人的偶像,他是詩人、詞人、散文家、實干家、美食家……有如此生命寬度的人生,無疑是精彩的?!菊諔_頭和題目,前呼后應,同時也對主體部分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結構清晰、完整?!?/p>
【陜西渭南市尚德中學】
技法提純
這篇作文中心明確、立意深刻、結構清晰,行文過程中引用大量詩句,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增加了文學色彩,有許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
1.前后呼應,結構清晰
作文首段中的“人生只需一件蓑衣便可抵御風雨,瀟灑前行”呼應題目“一蓑煙雨任平息”。第二段點出中心:拓展生命寬度,成就精彩人生。中間段落從“文學成就”“功績”“美食家”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最后一段照應題目和開頭。前后呼應,結構清晰?!耙簧赓H三次,反而成就了蘇軾的無數(shù)千古詩作名篇”,是從蘇軾的文學成就的角度闡述;“積極入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從蘇軾的功績的角度闡述的;“把這種對世界的熱愛融入到一日三餐中”,是從蘇軾作為美食家的角度闡述。這樣多角度闡釋中心論點,使中心明確、立意深刻。
2.內容豐富,語言優(yōu)美
敘述蘇軾的人生經歷、羅列蘇軾的作品、引用詩句,都使作文的內容更為豐富、語言更為優(yōu)美,增強了作文的可讀性。讀者可以從作者羅列的蘇軾人生經歷中感受到他的豁達心胸,也能從詩句中得到文學的享受。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材料一: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蘇軾《石鐘山記》
材料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見解與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材料一中蘇軾質疑: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根據(jù)主觀猜測去推斷它有或沒有,可以嗎?這句話告訴我們,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輕信,不可臆斷,肯定了眼見為實的價值,強調要親自考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
材料二中蘇軾的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
綜合起來,兩則材料都指向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客觀事物。既不能憑空想象,主觀臆斷,要求真務實,又要深知視角對事實的限制,盡可能通過全面的觀察視角還原真相,去偽存真,去蕪存菁,在多元化中為事實畫一幅全景象。前者講的是態(tài)度,后者講的是方法。兩則材料為互補關系。
態(tài)度貫穿整個認識事物的過程,當我們站在某個角度有所認知的時候,同樣需要警醒自己是否已經認識得全面真切了。
寫作時要緊扣命題要求,從“以上材料”中獲取理性認知,而不是單方面就某一則材料生發(fā)議論,否則,難免有失偏頗。充分思考,辨明兩則材料內在的邏輯關系,才有助于寫出思想較為深刻的作文。
具體到寫作實踐,要遠離堆砌論據(jù)的誤區(qū)。議論文的本質是擺事實、講道理,關鍵還是要落到一個“理”上,要加強對論據(jù)與論點之間關系的分析議論,以理服人,而不是割裂論據(jù)論點的聯(lián)系,奢望通過論據(jù)的列舉來彌補思維分析的不足。
【劉婷、周文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