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故事并不復雜:一個叫阿里薩的年輕人,20 歲的時候愛上了一個小姑娘費爾米娜,費爾米娜當時才16 歲。阿里薩用盡心力,想方設(shè)法不斷給她寫信,兩個人很簡單地相愛了。但是費爾米娜的父親粗暴地拆散了他們,把費爾米娜帶回老家,在山里的鄉(xiāng)村生活了一年多。當這對年輕人久別重逢的時候,費爾米娜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愛他了。后來她就嫁給了社會名流烏爾比諾醫(yī)生,這個醫(yī)生從法國留學回來,家境很好,是上流社會的精英。他們結(jié)婚的時候,彼此的感覺都很清楚,烏爾比諾其實一點也不愛她,而費爾米娜不久就發(fā)現(xiàn)自己也很鄙視他。
兩個人就這樣生活了52 年。終于有一天,烏爾比諾意外去世了。老年的阿里薩又向費爾米娜表達了愛意,兩個人毅然決定走到一起。他們乘坐在一條船上,船上飄著一面代表霍亂的旗幟,這樣別的人都不敢上船。他們同眠在那條飄著霍亂旗幟的船上,順流而下,再也不畏懼世人的眼光。小說結(jié)尾,兩個人心里發(fā)出一生一世在一起的誓言,這時候兩個人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
這個故事聽上去與常見的愛情小說不一樣,很熱烈,很浪漫,但又有很深切的痛苦,痛苦的成分遠遠大于浪漫。這里面的痛苦,用費爾米娜的話來說,就是“年輕的時候,上一代說你不懂愛情,所以不能決定自己的感情。老了的時候,年輕人又說你們太老了,已經(jīng)不應(yīng)該再談愛情了”。費爾米娜這番話,說出了生命里極具悲劇性的感受。
這讓人想起思想家盧梭的話:“人生而自由,但無處不戴著枷鎖?!痹诂F(xiàn)代社會,愛情是一個人最大的自由,誰也不能把你捆著去結(jié)婚。但精神的枷鎖無時不在,很多人年輕時難以承受形形色色的壓力,放棄了愛情這個最大的自由,用內(nèi)心的枷鎖重重地毀滅了青春。很多小說就寫到這里,寫成了悲劇。但《霍亂時期的愛情》不同,這部小說把生命的暮年寫成了愛情的黃金時段,青春復活了,年輕時代所有的顧忌都被拋棄在河水中,只有愛情的旗幟高高飄揚。這就把盧梭的話反過來了,可以說是“人生而戴著枷鎖,但無處不存在著自由”。
費爾米娜和阿里薩分手52 年之后,在七十多歲的高齡,終于又走到一起。這是一種脫離常規(guī)的愛,比他們年輕時候的戀愛更有銳度,就像霍亂一樣令人高熱,神志不清,卻開放出最絢爛的野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