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怎么成為一個說服高手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春秋時候,魯定公十年,齊國和魯國的國君組織了一場高峰會談。這次會談上的明星人物是大名鼎鼎的孔子,怎么回事呢?
原來,齊國國君齊景公勾結(jié)了一些當?shù)赝林柯?,要趁這次開會的時候搞恐怖活動,劫持魯國國君魯定公。結(jié)果,孔子一邊掩護魯國國君撤退,一邊跟齊景公說了一段話。
他說,你這個事不能干啊,三個原因,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民為失禮。在神靈上天看來,你這叫不吉利;在道德上,你這叫不仗義;在民間習俗上,你這叫不講禮儀。齊景公一聽這話,馬上就罷手了。
從這段話里,總結(jié)出三個關(guān)鍵詞:最高主題、最低主題和中間主題。
孔子拿神靈上天來說事,這是訴求于最高主題;拿道德來說事,這是訴求于最低主題;拿禮儀規(guī)范來說事,這是訴求于中間主題。天下所有的說服術(shù),本質(zhì)上就是要湊齊這三個主題。
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首先,什么是最高主題?就是那些最崇高、最普世的價值。比如和平、正義、平等、自由、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世界大同,等等。這些價值,不用再論證為什么,只要一喊出來,聽眾自然就知道,這是天然正確,不容褻瀆和冒犯的。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國人提出的一個宣傳口號是,“為人類的最后一次戰(zhàn)役而戰(zhàn)”。你看,打完這仗,人類就永久和平了,因為我們要打敗專制的德國。這是英國宣傳的最高主題。
但是德國這邊的戰(zhàn)爭動員,也有自己的最高主題。
1918年7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最后時刻。這一天,正好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登基30周年的日子。凌晨1點,威廉二世趕到德軍前線,發(fā)表了一份公告,宣布這場戰(zhàn)爭是“世界上兩條道路之間的沖突,要么是普魯士-日耳曼的道路:公正、自由、體面、道德,繼續(xù)受到尊重;要么是盎格魯-撒克遜的道路,這條道路意味著崇拜黃金”。這是德國人的最高主題。
接著再來說“最低主題”。其實也不是低的意思,而意味著最大公約數(shù),是沒有受過教育、不需要有崇高理想的人心中也會有的東西,也就是那些原始、樸素、本真的情感和價值。比如,做人要誠實、忠貞,要有愛、有友誼,要顧及彼此的面子和尊嚴等。
最高主題和最低主題,一個來自我們對人和世界關(guān)系的認知,一個來自人性深處的底線。但是它們的特點是一樣的,有超驗性和不可顛覆性。
所謂“超驗性”,就是不用討論,也不需要討論,它就是絕對正確的。所謂“不可顛覆性”,就是指應該堅決捍衛(wèi)它。
在最高、最低主題之外,還有一類叫“中間主題”,這就是直接號召行動或者訴求于利益了。比如,戰(zhàn)爭動員的時候說:“小伙子來當兵!”“把糧食捐給前線!”或者商家對消費者說:“我這個東西質(zhì)量好、價格低,你快下單。”
提到說服技巧,大家一般以為都是這些“中間主題”。具體玩法包括:訴求于某種利益,某種差異,某種風潮,某種誘惑,某種恐懼,某種權(quán)威……
只有讓這些中間主題、最高主題和最低主題結(jié)合在一起,才是說服技巧的最高境界。
在成功的政治、商業(yè)、文化、宗教宣傳中,通常都是這么混搭的。比如,中世紀的羅馬教廷,一邊喊著你要信上帝,一邊讓你做具體的行動,買贖罪券。這就是最高主題和中間主題的混搭。
再比如,洗衣粉的廣告,一邊喊著你是個愛心媽媽要呵護全家,一邊讓你馬上下單買某種殺菌洗衣粉。這是最低主題和中間主題的混搭。
當然,最好是這三個主題全有。比如雅典奧運會,它的主題是“回家”。你看,短短一個詞里面,既有奧運會回到自己的發(fā)祥地、自己家園的最高主題;也包含有每個人眷念家園的最低主題;當然,還有號召大家到雅典看看,這個具體行動的中間主題。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這三個主題,其實是各有分工的,最高主題征服你的信念,最低主題激發(fā)你的情感,中間主題訴求利益,直接讓你行動。我們都是普通人,怎么受得了這樣的轟炸?
這里面有兩個常見的誤區(qū)。第一個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只講中間主題,只拿利益和行動說事,這就顯得沒有靈魂和溫情。這樣的宣傳太過粗暴,很難成功。
第二種,就是只講最高主題和最低主題,沒有中間主題。那就會流于空洞和煽情,也很容易讓聽眾覺得疲勞。
舉個例子,選美大賽。姑娘們都很漂亮,你問她有什么理想,她會說“世界和平”,最高主題有了。
你問她當選后會做什么,她會說我要做公益,灑遍人間都是愛——最低主題也有了。但如果僅止于此,你可能還是會覺得這個姑娘普通了點。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爆料,說這個姑娘還是個學霸,有博士學位,這說明她還有行動能力,那不得了,馬上魅力爆棚。中間主題也不能缺。
做最好的說服、做最好的生意和做最好的自己,其實道理是相通的。
(秦堅薦自《領(lǐng)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