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蓓蕾
古人讀書勤奮好學(xué),手不釋卷,寒窗苦讀本想登科造福百姓,但卻有很多“天才型選手”面對的卻是被貶,降職,離京。
有才華的詩人沒有遇上“伯樂”,萬般辛酸也只能是通過文字表達,流傳千古的作品也就更多了。柳宗元被貶永州十年作《永州八記》;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寫下了《琵琶行》;蘇軾更是被貶無數(shù),有詩曰: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王勃像
王勃,字子安,唐朝著名的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公元649年生于絳州龍門(山西河津)。王勃的才華在當(dāng)時無人能及,無論是駢文還是詩歌,都堪稱一絕。
“王勃是個天才”,大家都這樣說。他寫過太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千古絕響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彼蛣e絕唱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p>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時年17歲的王勃由于寫了《檄英王雞》一文,獲得了沛王李賢的贊美,可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禍端,惹怒了唐高宗李治,隨后便被趕出了沛王府。為了排解苦悶的心情,王勃決定一人前往四川游歷散心。在四川旅行時,他就以這首《早春野望》,將孤獨的心境,還有對于人生的感悟,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所以使得整首詩意境凄美,字里行間充滿了憂愁。
《滕王閣序》部分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xiāng)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江面上空曠無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濤,一波高過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一片青綠。我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xiāng)極目遠望,看見江邊紅花綠樹掩映著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這首詩沒有細致的動態(tài)描寫,詩人只是縱目遠望,以描寫遠景的方式描寫春光。詩渾厚開闊的氣勢,充滿著淡淡的鄉(xiāng)愁。詩人野望,首先看見江湖、青岫,但這不是野望的最終目的,因而詩人就登高極目遠眺,望見的只有“花柳映邊亭”。王勃并沒有直接提到思鄉(xiāng),只是描寫一望再望,可是思鄉(xiāng)已從一望再往的字里行間里反映出來了。
失落的王勃在蜀中整整漫游了三年。重返長安以后,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虢州參軍的職位,又很快因擅殺官奴曹達事件,被判了死刑。就在他以為自己命將休矣的時候,恰逢國號改立,天下大赦。王勃僥幸撿回了一條命,但父親還是受他的牽連,被貶謫到了僻遠的南海交趾。此時的王勃,失落、悔恨、迷茫與自責(zé)種種情緒交織。
在這樣的情境下,王勃寫下了一首被調(diào)侃為最“懶”的詩。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fù)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fù)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院中的花兒紛紛墜落,無聲無息。不遠處是金碧輝煌的樓閣,有著高高的臺階,鋪設(shè)著華美的筵席。衣香鬢影間,無人注意那悄悄飛進樓閣的落花。院中的花兒紛紛墜落,濃郁的香氣縈繞著高高的樹木。華麗精美的樓閣里,眾多美人來回穿梭其中。在人們還沉浸在美好的春光里,目不暇給,忘了歸家的時候,春已悄悄遠去。青春年華一去不復(fù)返,一如花兒凋零便無法再重回高枝?!?/p>
整首詩中,“落花”二字足足出現(xiàn)了9次。鬼門關(guān)前走過一朝,王勃不再執(zhí)著于功名仕途。朝廷曾宣布恢復(fù)王勃舊職,卻被他拒絕了。上元三年(676),王勃至南海交趾看望父親?;厝ネ局?,不幸溺水,驚悸而死,年27歲。
王勃的郁郁不得志,憤慨而又失望,都書寫進了他的詩中,他先后撰寫了《周易發(fā)揮》五卷、《唐家千歲歷》《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并寫了大量詩文。其中就包括那篇震古撼今的《滕王閣序》。
皆言“江南出才子”,自古以來,江南地區(qū)出來的才子的確很多。特別是蘇州,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應(yīng)該就是影視劇里“點秋香”的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蘇州人士。與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并稱為“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他曾中解元,也就是唐代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的第一名。他不僅會作詩,連字、畫也是一絕;他的畫,兼并南北畫派的風(fēng)格,以畫山水見長。
唐寅雖博學(xué)多才,可仕途卻并不順利。弘治十二年,他因卷入徐經(jīng)科場舞弊案而入了獄,被貶為浙藩小吏。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他看破了紅塵之事,于弘治十八年,作下了這首詩。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fù)日,花落花開年復(fù)年。
醒時花前坐,醉后花下眠;半醒半醉間,開落年復(fù)年。在桃花遍布的美景下飲著自己最愛的美酒佳釀,想想都覺得很愜意。唐寅的“醒”與“醉”的狀態(tài)好像有意無意地在配合著花的“開”與“落”。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賤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qū)馳我得閑。
唐伯虎像
詩中唐伯虎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間”與“鞠躬車馬前”分別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貴與貧賤的各有所失,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nèi)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
他寧愿在這桃花和美酒的陪伴下孤獨地老去,也不愿意違背自己的本心,在那些人的車門前鞠躬行禮。人各有志,有人愛車水馬龍,有人愛閨中佳人,而有的人只與花、酒、詩有緣。那些看起來的“貧者”,實際上內(nèi)心和精神上都十分富足。每日為權(quán)貴奔走效力的那些人,哪個能體會到唐寅的那份閑情樂趣呢?
別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這幾句能讀出唐寅的清醒,同時也讀出了他的孤獨。我們現(xiàn)在也常說,清醒的人往往最孤獨。可這種孤獨,卻很高貴。
在經(jīng)過大風(fēng)大浪的磨礪之后,一個人才能逐漸回歸自己的本心、看清世界的本質(zhì)。浮沉起落,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在人世間的位置,和來此一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