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令旺,仉 偉,孫 曉,孟令軍,傅苗裔,董宜新
(濟南市公園發(fā)展服務中心,山東濟南 250031)
熱射病多發(fā)于炎熱的季節(jié)。因外界環(huán)境氣溫高,濕度大,加之動物籠舍通風不良,天氣潮濕悶熱等諸多因素,導致動物機體產熱增加和散熱減少(即產熱大于散熱)而發(fā)?。换蛞蜷L途運輸,空間擁擠,飲水嚴重不足等,最終引起心跳中樞和呼吸中樞衰竭而發(fā)病。日射病是由于強烈日光直接暴曬。尤其是直接暴曬頭頸部而突然發(fā)病,引起的中樞神經機能嚴重障礙紊亂的熱應激性疾病。熱射病、日射病在獸醫(yī)臨診上統(tǒng)稱為中暑性疾病。
根據天氣炎熱,外界環(huán)境氣溫高,濕度大,產熱多,散熱少,體內積熱,引起特有的典型神經癥狀。日光直射暴曬及長途運輸擁擠。動物籠舍潮濕、久關通風不良、窄小、悶熱、通風不佳的籠舍,致使體溫升高40℃~43℃,導致體溫調節(jié)中樞紊亂,出現重度的神經癥狀等癥候群,即可確診。
日射病是由于日光直射暴曬而突然發(fā)病。初期的患病動物,精神沉郁,四肢無力,步態(tài)不穩(wěn),共濟失調,突然倒地,四肢作游泳狀劃動,運動中樞機能紊亂,甚至出現麻痹癥狀。常發(fā)生劇烈痙攣或抽搐而迅速死亡?;疾游锍霈F結膜潮紅、充血,高度興奮不安,狂躁痙攣,牙關緊閉和嘔吐等癥候群。有時未見臨床癥狀而突然死亡。
熱射病常在悶熱的環(huán)境或運輸途中突然發(fā)生。突然發(fā)病,目赤紅,全身體表發(fā)熱,體溫急劇升高,皮溫升高至燙手,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不振至廢絕,精神沉郁,興奮不安,陣發(fā)痙攣抽搐,伸腿伏臥或側臥,鳴叫等癥候群。患病動物表現不安,四肢無力,行走搖擺,兩后肢站立不動,或突然倒地張口喘氣,兩鼻孔流出粉紅色帶小沫的鼻液,四肢劃動,呈嗜睡、昏迷狀態(tài),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中暑多見于高溫季節(jié),尤其是被關在室內的,缺乏通風場所以及在高溫天氣做劇烈訓練和運動并飲水不足時。主要癥狀包括呼吸急促、心跳過速、精神沉郁、腹瀉、嘔吐脫水、神經癥狀和虛脫嘔吐等一系列的全身癥候群。體溫升高常超過42℃以上。常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當動物見有黏膜出血斑點時,一般預后慎重。常隨神經癥狀而死亡,如意識水平降低、角弓反張、眼球運動異常等神經癥候群。
給患病動物行冷水浴或擦拭酒精。采用冷水(冰水最佳)澆淋頭部及全身。在胸部和心區(qū)用冷水袋、冰袋降溫,交替更換,并用吹風扇加快熱量的蒸發(fā)。當溫度降至40℃時,停止吹風扇。1 h檢查1次動物體溫直至情況穩(wěn)定。在熱衰竭(熱休克)后,體溫調節(jié)中樞常發(fā)生紊亂。因此,當發(fā)現動物體溫降低時,需采取適當的保溫措施。
采取相應的藥物達到降溫之目的。如給予含乙酰丙嗪(Ayerst)的鎮(zhèn)靜劑,按0.5 mg/kg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鹽酸氯丙嗪注射液,因其有中樞降溫、鎮(zhèn)吐的作用。治療以血針為主。如靜脈放血:耳靜脈、尾尖,或腳趾放血等部位的放血。用眉刀,眉刀形狀,形似人眉、又似大寬針從中淺劈開的一半,有大小兩種。針術:取穴胸肘、胸肋、腹肋放血。針三根、太陽、血印、天門、涌泉、滴水、尾尖等穴位。酌情試用冷泥療法,起到物理散熱的作用,配合中藥清熱解暑如藿香正散、液、湯或膠囊,亦可口服1%濃鹽水20~50 ml,生綠豆粉碎后加冰糖沸水沖服(候溫灌服),肌肉注射樟腦磺酸鈉5~10 ml;25%~50%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注射或灌服給藥。酌情,用適量冷水反復清理胃腸道,直至體溫凈值降至正常為止。
為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適時肌肉或皮下注射強心劑(安鈉咖、樟腦磺酸鈉等藥物)。靜脈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亦可用冷生理鹽水灌腸。過度興奮時,可肌注氯丙嗪注射液。也可試用安宮牛黃丸(中成藥)、小兒金丹片(散或丸)、綠雪(中成藥)等中草藥物治療。也可使用抗熱應激的藥物,如速補14、電解多維、多種維生素、維C、復合VB等維生素制劑。此外,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控制繼發(fā)感染,加強護理、消炎和對癥治療等一系列防治措施。
外界環(huán)境氣溫高,濕度大。天氣炎熱時,應將動物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避免熾熱陽光暴曬,防止日光直射暴曬頭部。應及時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籠舍需通風良好,減少飼養(yǎng)密度。炎熱季節(jié)、悶熱天氣運輸動物時,防止擁擠,必須通風透氣,供給其充足的飲水。此外,本病起病急,死亡快,平時需注意預防。視情供給清潔的飲水和適當水浴。加強飼養(yǎng)管理,及時調整飼養(yǎng)管理方案,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1)黑豹、狼、猞猁、赤狐等野生動物,因無汗腺或汗腺發(fā)育不完善,散熱能力較差,發(fā)生熱休克比人普遍得多,故引起重視。因熱的產生超過熱的散發(fā),超過了體溫調節(jié)的調節(jié)能力,致使體溫升高,當體溫升高達40℃時,會引起器官組織一系列的損傷。體溫升高超過42℃時,常出現彌漫性血管凝血。當動物見有黏膜出血斑點時,一般預后不良,應慎重對待患病動物。當患病動物體溫高于43℃時,高溫使蛋白質變性、凝固、壞死,酶失去生物活性,為防止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發(fā)生,可用肝素鈉作預防性治療。
2)熱應激性疾病易引起胃腸黏膜出血、壞死,繼而引發(fā)肺和腎的損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防止中暑性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此外,應密切監(jiān)視尿的排泄情況。如果發(fā)生少尿性腎衰,腎衰一般發(fā)生在熱衰竭(熱休克)最初的24 h內,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
3)采取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降溫方法。結合中西獸醫(yī)的治療方案,加強飼養(yǎng)管理,及時調整飼養(yǎng)管理方案,是成功治愈中暑性疾病的關鍵。
4)炎熱季節(jié),堅持“預防為主”方針。以防暑降溫工作為主,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特別是頭部)及長途運輸動物。防止熱應激性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損傷動物機體。籠舍、運動場應合理通風,如搭涼棚如防曬網、遮陰棚、降溫棚等、種植被如大、小喬木和灌木(即植物降溫法)。屋頂、活動場所應設置冷水噴淋裝置,舍內及時添加冰塊。酌情安裝冷風裝置,如內籠舍安裝空調或中央空調裝置等。實踐證明,“地下引風”裝置的設置,曾在大熊貓、靈長類等野生動物館舍中試用,降溫效果較佳,在野生動物飼養(yǎng)管理工作中,發(fā)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此法安裝、操作簡單,值得推廣試用。
5)臨診實踐中,日射病、熱射病常常同時存在,有時不易區(qū)分。應酌情及時調整飼養(yǎng)管理、治療方法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