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永祥
鋪路
自古以來,住在拒馬河兩岸的人民,就以“交通閉塞,行路艱難”而著稱。一座座高山峽谷,一條洶涌奔騰的拒馬河,無情地阻擋著人們的腳步。
1959年初,拒馬河邊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沿著河灘中的馱運舊路,加以裁彎取直,起高墊低,開拓成4米寬的河灘道路。并加固了沿線的木便橋,使汽車能從張坊通到十渡,結束了“半年不能出山”的閉塞狀態(tài)!
但由張坊到十渡,需十次涉渡拒馬河方可到達。臨時性木便橋,為了雨季不被沖走,只能秋后搭,入夏拆。一年中,兩岸人民仍有5個多月的時間,不能相互往來,嚴重影響著山區(qū)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
1965年初,拒馬河人民在一渡的片上村劈山開路,使張坊到十渡減少了兩次跨河之苦!
然而,從一到十渡,仍需八渡拒馬河。每年八座木橋的拆搭,不僅國家需要及時準備近千立方米的木材,而且成為這一地區(qū)人民的沉重負擔。
為了解決人民無橋斷路之苦,市區(qū)政府于1981年和1982年兩年中,在拒馬河上建成了8座永久性鋼筋混凝土漫水橋。呈現(xiàn)出了“八虹跨拒馬”的獨特景觀。1983年10月,又改建成了三級標準公路。
最讓人稱道的是,2009年10月,拒馬河上又添了10座高架橋!
今天的拒馬河,公路縱橫交錯,鐵路穿越而過,兩岸近百個自然村,村村通公路,過往車輛川流不息。
游山
拒馬河的山,把中國的畫家陶醉,使各方游人如癡。
為了振興山區(qū)經(jīng)濟,拒馬河兩岸的人們充分利用了拒馬河的山奇、野、雄、險、怪的獨特自然風光,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加快了山區(qū)人民脫貧致富的步伐,為首都人民提供了新的游樂場所。
1978年,還在沉睡的拒馬河山、水,被一些好奇的人們看中,他們被這塊寶地吸引了。1980年,拒馬河山終于正式開始接待游客,轟動了北京、天津、河北,迎來了渴望已久的拒馬河熱。
每天成千上萬的游人潮涌而來,似從天降,京原鐵路增加兩列旅游專車,往返于永定門至十渡之間。永定門火車站增開了5個拒馬河售票處,仍擠得水泄不通。一些高鼻梁、黃頭發(fā)的洋人也到拒馬河逗留。
拒馬河一掃過去寂靜之氣,山上山下、溝里溝外,河里岸邊、車站路上,到處是喧囂的人群,到處是人歡馬叫。裝上花布棚的馬車、小驢兒車川流不息,一排就是幾里地,馱客的馬匹成群結隊為游客服務。茶棚、飯鋪、家庭旅館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路兩旁出售土特產(chǎn)品的小攤兒望不到頭,應有盡有,農(nóng)民們笑逐顏開,心里樂開了花。旅游市場涉及30多個村,投入旅游市場活動的農(nóng)民達1萬人。
1984年,最先想起賺旅游錢的七渡村老隗家,拴起毛驢車,騰出了房間,天天到車站招引游客。“去我家住吧,包吃、包住、包馬車、包導游,包您滿意?!薄叭ノ壹野桑蚱抻袉伍g。吃風味有野雞、野兔…… ”這一年,他家收入兩千多元。1986年,他家又買了一匹大白馬,兒子天天接送游客,一天最多賺到七八十元,老伴兒把煮好的雞蛋、老玉米在路邊出售。老隗一家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專業(yè)戶。昔日的“土刨子”實現(xiàn)了他們多年的愿望。他逢人便講:“旅游使拒馬河兩岸的人民致了富,翻了身?!爆F(xiàn)在七渡村家家開展旅游服務,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據(jù)統(tǒng)計,從1989年至今年30多年間,拒馬河共接待游客上億人次,社會經(jīng)濟效益連年遞增。
水音
側耳聆聽,嘩嘩的拒馬河水在奔騰。
拒馬河穿越河北,流過太行山,進入京郊房山。在這里,曲折九回的拒馬河,繞山奔瀉、清澈透底。每拐一道彎就是一塊開闊的河灘,每塊河灘上坐落著一個村莊,每個村莊以村為名,從張坊一直到十渡。
解放前,拒馬河兩岸人民飽受河水沖擊之苦,別說發(fā)電,連點煤油燈用油都接不上。解放以后,在黨的領導下,拒馬河兩岸的人民有能力根治這條害河了。他們治荒灘,修建水泵站,巨龍被征服了,開始為人民造福。
1977年春天,七渡村首開第一仗,在拒馬河上建成了第一座水電站,它像一顆夜明珠照亮了山川,照亮了山區(qū)人民的心。電站發(fā)出的光對世世代代用煤油燈照明的山民來說,其新奇不亞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他們紛紛塞上一管旱煙,湊到燈泡上去點燃,可那燈泡摸摸是熱的,看看是亮的,卻怎么也點不著。而且不用加油,亮上3天3夜仍不會熄滅。山民們的眼睛濕潤了,心更加熱了,勁兒也更大了。從此,冷落的拒馬河沸騰了,灰暗的谷底閃亮了,一顆顆不落的夜明珠紛紛從這里升了起來。
到1985年,拒馬河人民在兩岸相繼興建了16座水電站,裝機32臺,總容量4910千瓦,累計發(fā)電1億多千瓦時,總收入近千萬元。滔滔的拒馬河水,如今成了當?shù)厝嗣竦拿?,一座座小水電站的建成,改變了兩岸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給拒馬河人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你瞧,清清的河水被引上了高山,滋潤著塊塊梯田,澆灌著片片果園,靠天吃飯已經(jīng)成為歷史。場院上毛驢拉碌碡的現(xiàn)象不見了。聽吧!電閘一合,那一臺臺脫粒機、揚場機的轟鳴,就好像奏出現(xiàn)代化的交響曲。
是啊,小水電給山區(qū)人民帶來的好處,真好像拒馬河畔的山峰一峰更比一峰高,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更讓人驚喜的是,拒馬河人已經(jīng)認識到了拒馬河水是一盆兒寶水,正在得到進一步的開發(fā)和利用。
1984年以來,在市、區(qū)水利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又是七渡村打頭陣,在村邊挖坑、筑墻、引水,建成了流水養(yǎng)魚池。吃慣了拒馬河自生自長魚的拒馬河人,誰都不相信人工能把魚養(yǎng)好。可經(jīng)過飼養(yǎng)試驗,到頭來六七斤重的活鯉魚從魚池里撈了出來,從而告訴人們,拒馬河流水養(yǎng)魚成功了。且肉質鮮美,無污染,無泥腥味,并被譽為健康食品聞名首都,北京一些大飯店點名要拒馬河的魚。
現(xiàn)在,拒馬河有養(yǎng)魚專業(yè)戶近百個,水面近千畝,養(yǎng)殖品種達20多個。讓人驚奇的是俄羅斯鱘魚游到了拒馬河畔,許多村戶戶開辦了流水養(yǎng)殖鱘魚特種項目。
“百里鱘魚養(yǎng)殖一條溝”是拒馬河人又一得意之作,他們率先引進了鱘魚養(yǎng)殖,并舉辦了首屆流水養(yǎng)魚烹飪邀請賽。
“吃農(nóng)家飯、住農(nóng)家院、觀光采摘、垂釣燒烤”已成為拒馬河又一旅游熱點,使拒馬河形成了一業(yè)帶動百業(yè)興的好局面!
果香
拒馬河的山清水秀,可更讓人陶醉的還是那些成熟的果兒,紅澄澄的柿子,粉紅清脆的桃,圓溜溜的大紅棗,還有那滿山清香的花椒。秋后的拒馬河,漫山遍野壓彎枝頭的果實,好像在向您招手致意。
拒馬河有“椒鄉(xiāng)”之美名。花椒遠銷全國各地,拒馬河的大紅袍花椒,色澤鮮艷,麻香味濃。花椒主要用作調料,椒紅可整用,焌鍋兒做菜,燉魚燉肉等風味猶佳;整椒紅可袋裝,放入衣物、米袋或書柜內(nèi),香氣宜人、驅蟲防蛀;花椒籽可榨油、清香適口;花椒葉與豆角、黃瓜、辣椒等腌菜,風味別具一格;花椒樹枝可做手杖,風濕患者用之,可減輕病痛?;ń诽幪幨菍?,處處為拒馬河邊的人民做著貢獻。
拒馬河的柿子是北京磨盤柿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十渡的柿子靠蒂部有盤座如蓋,形如有蓋的瓦盒,故稱“蓋柿”。又由于果實腰部有一道溝,似磨豆腐的磨盤,故又稱“磨盤柿”。十渡柿子,果肉橙紅,個大無核,一般每個重200克左右,大者一個達500克。柿子含有大量維生素、蘋果酸、木糖醇等營養(yǎng)成分,且還有藥膳價值。
現(xiàn)在,到拒馬河游玩的城里人,不光是游山玩水,還有想嘗鮮兒的愿望。他們看到拒馬河一年一變樣,心情是那樣高興。他們來到樹下,吃上幾個烘柿,摘上幾把大棗兒,把花椒裝進口袋里坐車讓人家聞味兒都感到自豪。
菜甜
拒馬河的山民換了腦筋,把野菜當成“黃金”。舊社會,靠挖野菜生存的拒馬河人,已擺脫了野菜果腹的歷史,如今又興起一股挖野菜熱。許多農(nóng)民抄起小鋤頭,背上小背簍,滿山遍地東尋西找。今天,野菜也成了寶貝。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人到拒馬河旅游,飲食結構發(fā)生了變化,營養(yǎng)價值觀念在不斷提高,藥膳、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拒馬河人把野菜端上飯桌,出乎意料,吃慣了精米細面、雞鴨魚肉的城里人,居然特別歡迎,并且還列出許多野菜,還是防病、治病的良藥。純樸的山里人這才發(fā)現(xiàn),原本一錢不值的東西也能賺錢呢?于是家家旅館、飯店紛紛效仿。
拒馬河邊的山野菜種類繁多,味道各有特色。山菜主要有野茼蒿、胡蔓青、椴葉、山菜、木嫩芽、山榆葉、霸王,等等。均在春季和初夏季采食。這些山菜生長在山澗、荒山、野嶺之中,是拒馬河人尤為喜食的山菜,拒馬河的野菜遍地都是。刺兒菜、苦菜、車前草、馬齒莧、蒲公英,等等。均有其明顯的藥膳功能。
鳥園
走在拒馬河邊,時不時會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鳥在河里玩耍,更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在等待拍攝!
在十渡拒馬河發(fā)現(xiàn)的國家珍稀鳥類黑鸛,成為國內(nèi)重大新聞。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是一種體態(tài)優(yōu)美,體色鮮明的大型涉禽,喜歡棲息于河流沿岸。全國只有一千只左右,北京周邊也只有近百只,在拒馬河發(fā)現(xiàn)實屬罕見。此外,在拒馬河流域還發(fā)現(xiàn)震旦鴉雀。震旦鴉雀,為中國獨有,是一種體型長約18厘米的中型鴉雀,數(shù)量稀少,是全球性瀕危鳥類,已被列入國際鳥類紅皮書,被稱為“鳥類大熊貓”。
近幾年,十渡拒馬河人民,把綠水青山看成是金山銀山。努力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拒馬河河道進行了清淤整理,對影響鳥類繁衍生息的娛樂項目全部取消。通過綠化和濕地保護,促進生態(tài)平衡?,F(xiàn)在拒馬河流域出現(xiàn)了許多少有的鳥類:綠頭鴨、翹嘴麻鴨、針尾鴨、鴛鴦、蒼鷹、鳳頭麥雞、大斑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四聲杜鵑、珠頸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