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紅來自兩個采集地,云南保山和甘南的迭部。保山老南紅礦料于清晚期絕跡。迭部的老南紅零散原料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基本絕跡。佩戴南紅琢磨的飾珠在西周戰(zhàn)漢就已經(jīng)盛行。如今流傳下來的老南紅,或者是文物,或者是保山和迭部料。這些老南紅的質(zhì)地極佳,由內(nèi)而外,肉道,筋道,骨道,渾厚飽滿,色澤油潤,皮色有天然的風化紋包漿和佩戴所摩變的包漿。此種自然力道,是老南紅的魅力所在。
追溯發(fā)現(xiàn),保山和迭部的南紅,都有籽料。尤其是迭部。同和田玉一樣,籽料比山料品質(zhì)優(yōu)異許多,總是經(jīng)得起幾千年的時光拷問。這些經(jīng)歷過摔打,滾動,風蝕,月照的礦料,在漸漸形成的圓滿的皮層里,成為一個個獨自的精靈。它們堅韌,凝神,凝萃,每一個都獨一無二。
保山南紅主要是崖礦。徐霞客先生寫過:上多危崖,藤樹倒罨,鑿崖迸石,則瑪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紅,皆不甚大,僅如拳,此其蔓也。隨之深入,間得結(jié)瓜之處,大如升,圓如球,中懸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養(yǎng)之,其晶瑩緊致,異于常蔓,此瑪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積而市于人者,皆鑿蔓所得也。
石頭神奇如瓜地生長——天工所為。
進入兩千年后,四川涼山和宜賓發(fā)現(xiàn)南紅。然而,如同俄羅斯料和青海料也是和田玉這個概念一樣,終究,一種叫作內(nèi)質(zhì)神韻和神采的衡量指標,后者遠遠落后于前者。即使它們的物質(zhì)成分完全一致。涼山有南紅籽,宜賓的是水籽料。
市面上偽造南紅也甚多。淺色或者灰色瑪瑙用火燒的方式,成其為大紅色。兩點可辨識。一是打光見珠子表面有火劫紋——細短如毛,交錯縱橫。二是珠子穿眼的口有色差層。這種火燒瑪瑙價格在幾百元到一兩千元。而真正的南紅瑪瑙,尤其是老南紅,是絕對不菲的,同優(yōu)良的和田玉籽料的市場價格。
甘南迭部的南紅是火山料。就是火山噴發(fā)的時候從前的瑪瑙石變?yōu)橐后w騰起空中,再次墜落后形成的瑪瑙礦或者散落在外的瑪瑙籽。和田玉籽料形成的機理也是這樣的。它們因為熬煉得徹底而天然老熟。玉就是講老熟。赤玉之所以能命名為玉,就是因為它熬煉到家了?,旇У某煞质鞘⑹吞镉竦某煞质峭搁W石陽起石交織結(jié)構(gòu)。雖然它們成分不同,但大自然鬼斧神工熬煉到家,則品質(zhì)不分高下。
和田玉中的紅玉只有籽料,而這種籽料早已絕跡;南紅在古代稱為赤玉。中國人自古以來崇尚紅色,老南紅彌補了和田玉玉種里國人對吉祥的渴愿和濃烈喜慶的宣泄。
涼山的美姑縣發(fā)現(xiàn)南紅之后,貧窮的人們涌來翻遍大山尋找寶物。植被和山體破壞,山神不語,天地山川黯淡。
對美麗石頭的渴求和占有、賦予美麗石頭德的比擬,教化人類。然而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性也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近百年被挖掘機破壞得滿目瘡痍,已經(jīng)潰爛不成河谷。
甘南迭部縣。曾經(jīng)我覺得這里離我很遙遠。就如良渚,后者我因與野馬先生相識的機緣深扎兩個月。而迭部,曾經(jīng)寫到南紅時遙思過——那是神秘的藏地,赤玉來自這里,后隱蹤。市面上講的老南紅珠子,古書里講的赤玉,就是指甘肅迭部的南紅。這個地方現(xiàn)在不產(chǎn)南紅,只是有文獻記載曾經(jīng)產(chǎn)南紅。
甘肅迭部的老南紅珠子的特點:包漿、有風化紋,密度異乎尋常的高,質(zhì)地厚實,色域窄,基本只有大紅和橘紅,已經(jīng)無再生資源。
就如唯有老和田玉籽料乃真玉,能被稱為赤玉的瑪瑙唯有迭部南紅和保山南紅。其他產(chǎn)地的瑪瑙只是瑪瑙,都無法升級為赤玉,即使是古文玩,只能稱為糖球或其他?,旇Мa(chǎn)地有新疆、內(nèi)蒙、甘肅、寧夏、河北、四川、云南等很多地方,還有國外的印度巴西墨西哥美國。
自戰(zhàn)漢至明清,甘肅南紅瑪瑙一直被皇家、佛家、藏民所珍視。稀世的珍品、極品主要用作皇家的玉管、活佛的念珠、清代的朝珠等。
甘南赤玉成分是二氧化硅,即石英??箟喉g度相比和田玉的100,是5。但赤玉的優(yōu)勢不在韌度,在于硬度,密度,色澤和油潤度。能夠與和田玉的油潤度比肩的唯有赤玉。古人熱愛赤玉的原因,一是紅得濃而盛,二是潤得厚而貴。正大莊嚴吉祥穩(wěn)重,是藏人生活中熱愛的色調(diào)。
我2018 年去甘南講座,華燈初上的時候自己去街上,我是在找古玩店。也就是說我是在找甘南紅。為什么呢?因為我見過祥夫先生照片里戴著的一串老南紅,他的手串應(yīng)該很多,但他常年就戴這一個。祥夫先生是古董專家,我就知道甘南老南紅是最好的。
那個店是一對青年藏族夫妻開的,我遇見了屬于我的甘南南紅。它們一共六顆,橄欖樣,我加了一顆回紋銀珠,串成手串。一年卻難得戴一次,大約歲月再靜好些我才覺得配戴。又過了幾年,我很想用甘南南紅鑲嵌一對銀戒指,就在微信上聯(lián)系店主。這個叫蘇奴卓么的藏族青年快遞給我一顆切珠。這顆橘紅色珠子分成兩半,做成兩個戒面。至此對于老南紅我的心可以滿足了。
新的赤玉果真再也沒有了嗎?甘南畫家王先生突然打開話匣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迭部開采鈾礦,遇見赤玉。懂的人紛至沓來。一小塊可以賣到十塊錢。開挖的,撿拾的,收購的,一時熱鬧非凡。礦脈很快就堅定地填埋了,因為當?shù)夭刈迦说姆磳?。理由是不可在神山挖出赤玉?/p>
王先生說,甘南處處有神山。
那么,我和阿舍安紫在甘南州黑措遇見的赤玉,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采出來的。它們打磨得隨意甚至過于粗率了,南瓜型,圓珠型,桶型,柱型,刀劈斧砍,不古不今。但是它們確然擁有歲月積淀的濃紅,玉的油潤光澤,撫之滑簌,包漿濃郁,磕紋風化紋滄桑。南紅瑪瑙古人用之入藥,養(yǎng)心養(yǎng)血,信仰佛教者認為他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寶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紅瑪瑙。今天的南紅瑪瑙,已經(jīng)同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赤玉沒有了。我們因為來到甘南,而遇見六七十年前世間最后掘出的赤玉。我們在拉卜楞寺遇見的屋墻,就是赤玉的顏色,橘紅偏向大紅。張存學老師說,倉央嘉措的老師一世嘉木樣活佛后來就回到故鄉(xiāng)甘南夏河,1716 年68 歲時建成拉卜楞寺。再也沒有離開。
甘南是君子和赤玉同生之地。甘南位于甘肅南部和四川阿壩交界處。迭部在甘南的最南,屬青藏高原東部,最高海拔近五千米。甘南到迭部兩百多公里,迭部到阿壩六百多公里。
我很小的時候第一次看見瑪瑙,是一顆純凈明黃色的桶珠,記得上有白色纏絲,摩擦發(fā)出脆響。鄰居小男孩們從河岸東面墓地拾來的。我們躲開這種極其好看的珠子。大人說這叫瑪瑙。
新疆的戈壁灘上常見瑪瑙,不值什么。十多年前流行徒步,很多人開車去撿。北疆戈壁上的黃色粉色寶石光,不知是不是屬瑪瑙。東疆哈密有一種葡萄干似的瑪瑙原籽,串成一大串,大巴扎有賣,那時候都不貴,現(xiàn)在也貴起來了。
大巴扎也賣瑪瑙手鐲,紅色的,玻璃透感,后來知道都是燒色瑪瑙。就是雜色灰色瑪瑙高溫燒制后變紅。這種鐲子很便宜,十多年前五六十塊錢一只,一個夏天的午后我和翅膀在大巴扎一人買了一只。她歡天喜地的,我也是。那時候我們二十七八歲,又清寒又寂靜,善于喜滋滋。
瑪瑙給我的印象總是單薄簡素、玻璃感琳瑯感十足。即使哈密小原籽外面一層天然風化皺皮,我也覺不出它的滄桑貴重。后來見到云南那邊的瑪瑙,說是名字叫南紅,云南的紅瑪瑙之意。我得的那一串紅瑪瑙珠手串是姐姐去云南買的,她說如今南紅大熱買一串研究研究。她轉(zhuǎn)手送給了我,她沒有研究我卻研究了起來。那是我第一次見南紅,這一整串朱紅我卻沒怎么喜歡。為什么呢?它們不透氣,就是不活;它們整齊劃一,不見一絲自然變化紋理或者斑痕;它們像油漆刷出來的,呆板。天然紅色的瑪瑙量并不多,許多云南紅瑪瑙被優(yōu)化,就是高溫或注膠。如何辨認呢?珠子內(nèi)口會有火劫紋,細羊毛樣,天然的則不會有。
于是我對南紅就很警惕。但也由此注意云南的瑪瑙究竟有什么特點。如果你看見一塊瑪瑙有飄冰,那一定是云南的,云南瑪瑙里的白色是冰種、水晶花、霧感。云南瑪瑙的紅色太多樣,櫻桃紅、大紅、粉紅、西瓜紅、水紅、玫瑰紅、酒紅,我的一位朋友他有一串紅瑪瑙手串,那個紅色就是西瓜紅,有血點霧,白色的隔珠則是乳狀冰感,很絲滑。云南的紅瑪瑙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種明亮的水透力、紅色很水果。當然保山南紅里朱紅色是極其濃艷的,它在我眼里還是太像漆了,太整齊劃一,像是墩墩的料器。遼寧的戰(zhàn)國紅也像料器?;鹧婕y和直角紋雖艷麗,但光亮咄咄逼人。這就如同老和田玉和俄料青海料的區(qū)別,前者溫潤內(nèi)斂,后者們拋高光刺人眼。
但是到了甘南的南紅這里,我就被收服了。自古以來,唯有和田玉被稱為真玉,唯有甘南州迭部縣的紅瑪瑙被稱為赤玉。別的瑪瑙都不能稱為玉。它有多好看呢?真像一襲袈裟的金紅,在光照下獵獵。對,它是活的,紅色宛若密密朱砂傾瀉。它的樣貌渾厚沉穩(wěn),它的密度是瑪瑙之最。它是大紅或橘紅,有夾白,這白不是水晶花或玻璃感,這白比牛奶還濃白,亦是渾厚相。它也會有纏絲紋和縞紋。
甘南南紅膠感十足,玉化十足,老熟十足,絕不玻璃。我不大欣賞云南南紅的整齊劃一,其實就是石相重,缺乏靈性。甘南紅似乎生下來就自帶包漿了,和田玉的溫潤也是這個意思。老甘南紅散發(fā)臺灣紅珊瑚的柔光和珠光。草原上的人們熱愛紅珊瑚,綠松石,青金石,甘南紅,黃蜜蠟。用銀鑲嵌,就是最貴重的信物。
現(xiàn)在流傳的甘南南紅基本都是古董,就是戰(zhàn)漢至清代民國鑿磨的珠子。它們都有了包漿,或有風化紋,開孔大而不規(guī)則,艷卻收斂,精光內(nèi)蘊,縝密油潤。
有一種叫作紅碧石的石頭,因成分與南紅無二,所以常常被商家用來假以老南紅來賣。紅碧石其實是南紅的伴生礦,皮色一致,肉色一致,那么如何分辨呢?紅碧石無南紅的纏絲紋,無南紅的膠質(zhì),無南紅的玻璃光感。也就是說,紅碧石雖然也是紅彤彤的,但是石性十足,不溫潤,不凝萃,不透光。紅碧石的籽皮光滑且有指甲紋。這與卡瓦石相同。而南紅的籽皮只是有坑點。紅碧石是石,粗厚若雞肝。南紅是玉。
我家離重慶大禮堂古玩城步行五分鐘。我有時候去裱一幅畫,那匹名叫白銀河的白馬,有時候去看瓷罐,抱一個民國青花大罐回來插臘梅,有時候去那家綠松石和南紅店左看右看,保準買個什么。
這個店的老板娘真是一個大美人,白膚朱唇,顧盼生姿又沉著有度,早年是在北京做和田玉的。她家賣剩下的僅一串碧玉圓珠項鏈,我買下,前端配一顆藏傳高瓷藍老松石,尾端兩顆實心銀珠,就令碧玉項鏈不老氣還頗有古雅味道。她說,和田玉在重慶不好賣,南紅和綠松石賣得好,和田玉現(xiàn)在也收不起了。
我每次去外套和包都擱椅子上,坐在玻璃柜臺旁的高圓凳上和她說話。她做保山南紅和四川南紅,川紅分為九口料瓦西料聯(lián)合料。雖然我只認為甘南的南紅才是古書記載的赤玉,但我也想知道保山川紅包括遼寧的戰(zhàn)國紅都是什么特點。
老板娘戴著一枚南紅包金戒指,一串大圓珠手串,總有兩厘米直徑。質(zhì)地是冰透,顏色是櫻桃紅,有影影綽綽的冰裂,這是正常,無裂不保山。打燈看保山南紅的朱砂點密集,是地道的南紅該有的樣子。
川紅特點很明顯,一種是玫瑰紅柿子紅赤紅的集體亮相,像重漆刷在玻璃上,也就是說它雖濃墨重彩但缺乏靈氣,各路紅色匯聚美其名曰火焰紋。甘南最靈,保山次之,川南太硬。還有一種川南是冰飄,拋高光,冰也不夠潤澤,越看越呆。試想一下冰種翡翠的感覺,那才是靈而潤的。至于戰(zhàn)國紅,老板娘找出來一個珠子給我看,簡直是黃紅攪和出來的紅碧石。見過赤玉的人,會覺得除了甘南和保山,別的南紅都是紅碧石。雖然格調(diào)比北方戈壁瑪瑙高一點點,但石相重。
依然買了20 顆川紅珠子,回家配色相如天的青金石和實心銀棗珠串了一個手串。川紅珠子雖和甘南紅完全無法比擬,但它畢竟是真品。這個又美又颯頗經(jīng)世事的老板娘只賣原礦。
一年一年串手串和項鏈,藏傳老松石,青金石、水晶、老赤玉、南紅、珊瑚、蜜蠟、琥珀、籽料、黃玉、碧玉、青花、檀香,我簡直懷疑自己過幾年退休就開個小店,名叫忽蘭真玉工作室。但是干嗎要出售自己親手積攢和串起的這些小可愛呢。
《紅樓夢》老老實實的刊印本,是戚本。浙江德清人戚蓼生不主張續(xù)書,親自作序刊出。共八十回目,乾隆年間。他在序中說道:蓋聲止一聲,手只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之齊下也。噫!異矣。
奇書!戚蓼生的判定。此時曹雪芹已離開人世十多年。
加了脂批的,叫脂戚本。也是八十回目。從脂批里可以預見到人物后來的命運。
有心計并失相的刊印本,是去掉脂批、高鶚續(xù)寫后四十回、由程偉元刊出的程高本。時間是乾隆后期。
他們和曹雪芹都是1715 到1815 這一百年里存在的人。
再向后半個世紀,到了1862 年時段,穆宗同治年間,有一個叫江順怡的人,他寫了一個八頁紙的文章,叫作《讀紅樓夢雜記》。這是較早的、很優(yōu)秀的對紅樓夢的書評。
他說:《紅樓夢》悟書也。其所遇之人,皆閱歷之人。其所敘之事,皆閱歷之事。其所寫之情與景,皆閱歷之情與景。正如白發(fā)宮人,涕泣而談天寶,不知者徒艷其紛華靡麗,有心人見之,皆縷縷血痕也……
這個觀點來自脂批在開篇里所言: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至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云龍霧雨,兩山對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萬染諸奇,書中之秘法,亦復不少,予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釋,以待高明,再批示謬誤。
脂批曾有斷語:真有是事,真有是事。
脂硯齋定是當年大觀園里存在過的一個女子,后來成為曹雪芹的伴侶、孀婦。不然何來親見親聞。
她每每的判斷,頗有英氣。說賈雨村乃奸雄,連用三五個奸雄來批注。說了襲人諸多好處,但也斷然說她乃背信棄義者。說到小紅,肯定小紅有志,而被晴雯秋紋等輩所壓制。寫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此處側(cè)批:少年色嫩不堅勞,以及非夭即貧之語,余猶在心,今聞此放聲一哭。
只有女性動輒放聲一哭。男性似乎喜歡悲戚哽咽。
民國上海晶報《紅樓軼話》里有說:
某筆記言,寶釵早卒,寶玉淪為擊柝的役卒,史湘云則為乞丐,后乃與寶玉為婚。
脂硯齋,含胭脂之音,有書香之氣。第二十一回寫寶玉到黛玉、史湘云那里玩,看到桌上的胭脂,又習慣性地拿了起來,結(jié)果史湘云看到,從他手中將胭脂打落,說道: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
所以脂硯齋定是一個女性,其次脂硯齋是一個懂得寶玉并管得住寶玉的人。所以堂堂然用脂硯齋做自己的別名。
兩百多年前,曹雪芹和脂硯齋先后下世之后,有一個叫畸笏叟的老先生,繼續(xù)下筆閱批紅樓。
脂硯齋多是夾批?;僳哦嗍敲寂?。
有人推敲,畸笏叟也許就是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曹家最后一任江寧織造官員。雍正六年(1728 年),曹頫因騷擾驛站、經(jīng)濟虧空、轉(zhuǎn)移家產(chǎn)等罪革職沒收家產(chǎn),舉家遷回北京,后事不詳。
后事不詳,可也是住在了北京西郊的黃葉村,目睹愛子曹雪芹淚血砌紅樓。
第十六回甲戌本有他的前總批:借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心中多少憶昔感今。
畸笏叟以著在官場驚濤中茍保性命的小心,命芹溪刪去天香樓一節(jié),甲戌本十三回回末總批有: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是安富尊榮坐享人不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行,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通回將可卿如何死故隱去,是大發(fā)慈悲心也,嘆嘆!壬午春。
史筆——真有是事?
與紅樓夢這部書有關(guān)的軼事還有一件,顧頡剛先生給俞平伯先生的信里寫道:《晶報》上《紅樓佚話》,某言,其祖少時居京師,曾親見書中所謂焙茗者,時年已八十許,白發(fā)滿頰,與人談舊日興廢事,猶泣下如雨。
軼話還說:書中的焙茗,據(jù)他說,秦可卿是與賈珍私通,被婢撞見,羞憤自縊死的。
半部紅樓,人間恨事。但或許也正是此書的命數(shù)、作者的意圖所在。絕代的風華已經(jīng)演繹完畢,人物終究會怎樣,通過前八十回埋伏的文字和脂批畸笏叟批,已可一窺。以一窺代替全豹,同兩山對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一樣,是使用的一種文學手段也未可知。
紅樓夢開篇第二回賈雨村無意間走到的小廟。
第一次經(jīng)歷官場風波而解職游覽天下的賈雨村,因盤纏澀滯,去給淮揚鹽政林如海的女兒林黛玉做席教。暇余之時,偶至郊野,遇見智通寺。
那個著名的對聯(lián),就是這里的: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賈雨村暗自思忖: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
翻筋斗,何意?我們常用的表達有:跌過跟斗,摔過跤。如果把一輩子連著摔過的跤,連綴起來,可不就是翻筋斗,而不是跌跟斗了。
曹雪芹在紅樓開篇第一回里說: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雖我之負罪固多,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則一并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傷于我之襟懷筆墨者……
走入寺廟,有一個燒飯的聾且昏的龍鐘老僧,他的生活:茅椽蓬牖、瓦灶繩床,風晨月夕、階柳庭花。
正是作者中年的生活自我寫照。曹雪芹潦倒之后移居北京西面香山一帶。關(guān)帝廟旁小屋里十年披載,放下紅樓夢,四十五歲去世。
這里先切入雪芹在西山紅葉村留下的印跡,再去說那賈雨村。
曹雪芹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作紅樓夢期間有知己:愛新覺羅氏的敦敏和敦誠兄弟二人,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的五世孫。
需要有所知的是,阿濟格在多爾袞死后,因急于謀取輔政王之位,曾被奪爵,后又抄沒家產(chǎn),全家革除宗籍,直至賜死。乾隆時期,敦敏家族恢復了皇室宗籍,但仍處于被排斥的地位。家世際遇在其心底留下的深深烙印,使他們一生沉浮在郁郁寡歡之中。為排遣心中苦悶,常寄情山水,縱情詩酒。
敦敏和敦誠親眼目睹了曹雪芹的西山生活。有贈詩為證:
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何人肯與豬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敦誠《贈曹雪芹》。
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敦誠《寄懷曹雪芹》
現(xiàn)在回到開篇里賈雨村晃晃悠悠驀然遇見的荒寂小寺廟破對聯(lián)和老和尚。
曹雪芹想說什么?
他是驀然思悟到了一個集多少人的影子于一人之身的自己。
集于當日在黃葉村著書的一介貧窮落拓書生身上。
被脂硯齋數(shù)次評為奸雄的賈雨村,何嘗不是黃葉村著書人身上的一個分身。愚賢愚忠的賈政又是一個。又老又聾的智通寺老和尚是一個。超然世外不入仕途但也每每難耐凄涼的自己也是一個。那跟著跛足道人趔趄小跑而去的甄世隱是一個。
曹雪芹形容寶玉,也正是在說自家。他說: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但他也清醒地想到,奸雄如此的賈雨村官場沉浮數(shù)次,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忠良如是的賈政因數(shù)次接駕巨大虧空慘遭沒籍并至蕭條。
即使如賈蘭科舉中第,不過是: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
把各種可能命運的路徑探看了一遍的人,下筆豈有果真的褒貶。
引春江花月夜詩句: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所以那賈雨村,擔著清風兩袖,被一對破對聯(lián)唬住,且在心里思忖,這里面必定有個翻了筋斗過來的也未可知。
紅樓夢里每個人的無數(shù)筋斗,交織的筋斗,就從這里開始了。賈雨村在小廟遇見冷子興,嘎吱推開榮寧二府的朱紅大門。
滿床笏。最大的跟斗。
賈母某年五月初一日奉元妃旨意在清虛觀里打平安醮時在神前拈的戲目。滿床笏后的戲目是南柯夢。
賈母聽了拈戲的結(jié)果,便不言語。
笏,指的是古時候朝廷里的大臣上朝的時候雙手所持的板子。
這個戲說的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皆來祝壽,由于他們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壽時把笏板放滿了床頭,傳為佳話。共十二回。第十一回是賜婚。旦曰:夫人親子年方一十三歲,我的升平公主今年亦是十三歲了。再遲兩載,正好成婚。今日與夫人面定了罷。
估計黛玉聽見拈了《滿床笏》這出戲,靜默無聲。后文有交代,黛玉回家中了暑。意思就是她身體不適。觸動了心事便懶怠起來也在情理中。第二十九回的回目叫:多情女情重愈斟情。情重?病重?
滿床笏還出現(xiàn)在第七十一回中,賈母八十大壽,甄家送來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刻絲《滿床笏》。賈母說,好生擱著,我要送人。
送誰?
送一對新人。寶玉是賈府新一代蟾宮折桂的希望。
王熙鳳說過,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體己拿出來。
沉默的王夫人薛姨媽和薛寶釵襲人。
元妃在平安醮這一回里已經(jīng)以“禮物的分配”從宮中遙遙地表明了態(tài)度:寶釵許配給寶玉。
賈母在清虛觀對張道士的蹊蹺提親一口回絕。張道士,是賈代善同時代的人。當年賈代善的替身。與貴妃元春的私交一定甚好。他是可以有資格約略介入寶玉的婚事的。他和賈母說過,只寶玉身上有當年賈代善的影子。
諸多跡象表明,寶黛的婚事爭鋒已有,“風霜刀劍嚴相逼”的關(guān)頭已到。
賈氏家族的滿床笏未來,可否能實現(xiàn)。寶玉,賈環(huán),賈蘭。在第一回里甄世隱的好了歌里就已斷出: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金滿箱,銀滿箱,輾眼乞丐人皆謗……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
一把辛酸淚。所以曹雪芹的父親曹頫落魄之后給了自己一個別名:畸笏叟。畸,殘余,零星的意思。
如秦氏托夢給鳳姐所說: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世詩書舊族……然登高必跌重,倘若一日樂極生悲、樹倒猢猻散……
秦氏最后交代的話是,多置祭祀產(chǎn)業(yè),家塾設(shè)在其中,便是有罪,不入官。即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wù)農(nóng),也有個退步。
聽見此話,鳳姐詫異,詫異之后是未放心中,只當是陳腐勸誡老話罷了?;丶易x書務(wù)農(nóng),對應(yīng),滿床笏。
曹雪芹晚年住在西山一個非常僻靜的地方,單門獨戶,此地名曰黃葉村。
敦敏在一篇訪曹雪芹記里注云:其地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間,斜向西南,筑石為壁,斷枝為椽,垣堵不齊。而院落整潔,編籬成錦,蔓植杞藤,有陋巷簞瓢之樂,得醉月迷花之趣。
這一日,黃葉村的布衣曹雪芹提筆如此寫下: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lǐng)。正尋思從哪一件事自哪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
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看客每每讀到這里,何嘗不鼻酸?
皇城之外,鄉(xiāng)野村戶里的一個老嫗領(lǐng)著小孫兒,天剛漸亮便徒步摸索著往皇城根來,來到與皇帝有姻親關(guān)系的官宦豪門前,可不是千里之仰?即使只是自北京西面的香山一帶而來。
北京曹雪芹學會成員樊志斌說過:香山正白旗村有一個傳說,是一位九旬老人曾經(jīng)講過的。他稱自己家里三代都是給關(guān)帝廟看門的。當年他想把廟門口鏟平,種點東西。結(jié)果他姥爺說了句,你知道嗎你鏟的就是當年曹雪芹住過的房子。
敦敏《贈芹圃》:尋詩人去留僧舍,賣畫錢來付酒家……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留僧舍,大約就是指這個關(guān)帝廟。
在劉姥姥“略有些瓜葛”處,脂批:是數(shù)十回后之正脈也。真千里伏線。
曹雪芹19 歲時,家族沒落。跌宕飄零16 年后,入香山,毗居關(guān)帝廟旁,寫作紅樓夢。35 歲的他,所經(jīng)歷,所目睹,所回溯追思,所嘆悟,終于把一段巫山濃云撥開,將世道的種種機關(guān)暗線撥理成一個有序有律的宏大八音盒。
在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里脂批:
口聲如聞;如何想來,合眼如見;赧顏如見。
若非劉姥姥原有真身,就不會有口聲如聞、合眼如見的說法。
此回還有一條脂批:老嫗有忍恥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
何為恥?
巧姐兒被愛銀錢的狼舅奸兄(王仁和賈蓉)賣入煙花柳巷、抑或是富豪人家為妾。劉姥姥和板兒出手相救,并令板兒娶巧姐兒為妻。
此即為忍恥。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
第五十七回里,薛姨媽在瀟湘館對寶釵和黛玉說: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究有機會作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同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紅樓夢里最大的姻緣奇?zhèn)?,偏偏落在了芥豆之微人家的板兒身上來了。想當年,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那板兒還是個小兒童,吵著要肉吃,見人就躲在劉姥姥背后,百般地哄也不出來;二次來的時候進的是大觀園,在這里終于逢著了他未來的妻,巧姐兒。
“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大姐兒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給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給他才罷。那板兒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又見這個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玩,且當球踢著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p>
柚子和佛手。板兒和巧姐兒。脂硯齋曰:柚子即今香團之屬也,應(yīng)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巧姐兒的名字是鳳姐從劉姥姥這里求得的。劉姥姥如是闡釋: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業(yè),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鳳姐說,貧苦人起的名字方能壓得住。
鳳姐和貧苦二字不期然地在這里擺置在了一起。板兒和巧姐兒的姻緣不期然地被月老就此牽了線。黃葉村的劉姥姥不期然地成為整個曹氏家族沒落之后胸中尚且能夠懷著的那點子溫暖燭照。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保苎┣墼邳S葉村、人生的最后十年,完成奇書紅樓夢,后在貧窮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