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滄口,一個在行政區(qū)劃上已經(jīng)消失,但又是每個青島人都十分熟悉的地理名詞。
滄口,原屬于即墨縣仁化鄉(xiāng),長期以來是鮮為人知的小小漁村,明代建浮山所時下轄十八個墩堡,在煙墩山設(shè)烽火臺。有說法認為滄口原名為“海滄”,意思是河海交匯之處,隨著后來“滄口水道”的繁衍,這里逐漸成了膠州灣的一個貨運碼頭。滄口也是“海滄口”的簡稱。
明代中期,海禁有所松動,滄口這個小漁村開始成為了貿(mào)易港,在即墨各港口中是先行發(fā)展的港口。明代中期,滄口逐漸形成港口小鎮(zhèn)。清末,下街一帶有燒鍋(白干酒作坊)、豆腐房、紙房(木刻印刷品)、織房(織布)等手工業(yè)作坊和飯店、酒館、客棧、貨棧、雜貨店等商業(yè),漁民、船員云集。
1898年,德政府與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規(guī)定在膠州灣以東以白沙河為界,滄口劃入租借地。1899年修膠濟鐵路時設(shè)滄口火車站。即墨縣周邊的人乘火車多從滄口火車站上下火車,這時海運業(yè)被青島港代替,只余漁業(yè)和近海港口運輸,但滄口仍保持了市鎮(zhèn)的繁榮。
發(fā)展至今,滄口兩個字對于許多老一輩的青島人來說,停留在印象中的,是一個很遠的地方,每次來回大概需要半天的時間,知名度最高、最繁華的還是四流中路,在當年曾是僅次于中山路青島第二繁華的地方。
如今的李滄區(qū),在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嬗變中,迭代升級了老滄口的城區(qū)樣貌和區(qū)域經(jīng)濟繁榮。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天之計在于晨,從一個小小的局部看李滄,或許早市是一個特別親切的視角。
1997年,交運集團青島市場開發(fā)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興山路早市。當?shù)厝烁矚g稱這里為“汽車四隊菜市場”??耧L(fēng)暴雨除外,平日每一天攤主們都會如約出攤,售賣不一而足的各色早餐、面食、副食品、海鮮、蔬菜瓜果,等等。
出入早市,香味撲鼻,令人垂涎。雞蛋漢堡一定要趁熱吃才是最香的,雞蛋和肉餡混合加上酥脆的餅皮,配上喜好的醬料組合起來,握在手里的這道美餐,即刻給你提供滿滿的能量和滿心的幸福感。
炸物對味蕾的誘惑力總讓人欲罷不能。要說整個早市最具特色最有人氣的早餐,不消說,自然是蜂蜜油條。因為用的食用油品質(zhì)較好,所以炸油條很香且十分勁脆,一口咬下去,酥脆炸裂的美味四散,在唇齒間飽滿充盈,一秒入心,超級滿足!心情好到要起飛。若是不趕時間,不妨搭配一碗地道的豆腐腦或甜沫,美好的滿足感瞬間加倍。
久居城市之中的我們,生活壓力、工作壓力逐漸增大。找一個空閑的日子,看完清晨海上的日出,再扎進人潮熱鬧的早市,在煙火鼎沸的人群之中尋找一些小驚喜和小美好,體驗一番愜意溫馨的人間煙火氣,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