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吳洪成 閆 倩
井陘縣位于河北省西部邊陲,冀晉兩省接合部,太行山東麓,因地勢“四方高,中央低,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名“井陘”。清代,井陘隸屬直隸省真定府管轄,今屬石家莊市。井陘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興學育才、創(chuàng)辦書院的風氣卻十分濃厚,皆山書院就創(chuàng)建于此。
皆山書院前身為陘山書院、東壁書院,位于井陘縣縣城東三里之東山巔文昌閣旁。書院最初依縣名及地勢稱“陘山書院”??滴醵吣辏?688 年),知縣周文煊增改擴建,取名為“東壁書院”,成為該縣邑中最高學府。東壁書院具有學術研究及科舉考試的強烈期盼及追求,力圖成為一方著名書院。1701 年,知縣高熊征重修東壁書院,委托新任山長郝赟監(jiān)督管理,盡心籌劃,改書院名為“文昌書院”。
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鑒于文昌書院距縣城較遠,又間隔河道,生徒來往不便,知縣周尚親決定將書院遷建于縣城東門內(nèi)節(jié)孝祠,擇地營修。遷建后的書院有前后三進,房30 余間,占地面積20 畝,古樸美觀,建筑考究,靈巧秀氣,南北建筑風格融匯,設計樣式獨特。書院內(nèi)有月洞門、屏門、魚池、荷蓮、后花園,校舍寬敞,環(huán)境清雅爽朗,還配有閣樓、甘林寺、馬王爺廟等建筑,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因井陘城四顧環(huán)山,書院正中講堂定名為“見山”,遂從此更名為“皆山書院”,流傳至今。
皆山書院的前身東壁書院立學田之法,初創(chuàng)時有學田40 頃,為入院學生中志向遠大及貧困者提供贍給費,并以此作為敦促院生好學向上、奮發(fā)有為的有力措施。辦院數(shù)年間,由于經(jīng)營不善,原書院學田僅剩10 頃左右。為保證在院生員生活和書院開支,必須加強經(jīng)費管理。學田租息收支均需記錄在案,以絕貪腐侵吞。
1700 年,知縣高熊征(后擢升為兩浙鹽運使)到任,捐俸40 兩,先后置田139 畝,以資諸生膏火。道光四年(1824 年),知縣林清光注重興學育才,為皆山書院延師主講,每月3 課,薪資膏火之費有所寬裕,院內(nèi)生童肄業(yè)者,一時稱盛。咸豐六年(1856 年),知縣羅錦雯,同治年間(1862-1874 年),知縣張光鍔、常善,對皆山書院舊基宅院廳舍各有修葺。同治六年(1867 年),知縣張光鍔延師主講,每月官師各2 課。管理經(jīng)營方面:擇紳士14 人,以2 人為經(jīng)理,其他12 人輪流值年;并廣為勸捐,所籌款項、每年收租的利息及脩金獎賞悉數(shù)交由書院經(jīng)理紳士經(jīng)管,量入為出,逐一登簿清查;又于書院后買民地一畝六分,周圍修筑石墻,作為書院儲備的建設用地。光緒年間,書院增田至446 畝,所增學田數(shù)目、坐落處俱詳載于志,以垂久遠。
皆山書院作為清代地方書院的冰山一角,主要是封建基層社會實施儒學教育的基地,是科舉教育體制的落實場所,其授課內(nèi)容和組織方法完全由官府控制,為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服務,與地方官學幾無差異。書院以儒家學說書籍為教材,以“四書”、“五經(jīng)”、詩賦、經(jīng)史及制藝(又稱“時文”“八股文”)為主要教學和訓練內(nèi)容。晚清時期,受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教育改革大潮的驅(qū)動,書院教育也能夠零星反映西學及時務新知識(科學技術、思想觀念等)。
皆山書院的主持人稱“山長”,亦稱“洞主”,一般都是書院的主講者,皆由井陘縣知縣聘請當?shù)赜袑W識、有聲望的紳士充當。教師由山長延聘在籍的學行素著之舉人、進士充任。書院自創(chuàng)辦以來,本著“士不可以無志,既有志儒學矣,又不可以無養(yǎng)”的精神,招收生員,傳道授業(yè),培育后人。
皆山書院學生稱“生員”,亦稱“諸生”,習慣上稱“秀才”。書院錄取秀才,由國家規(guī)定學額。清朝末年,本縣每年錄取文童15 名,武童12 名,廩膳生12 名,增廣生1 名。廩膳生又稱“廩生”,經(jīng)過歲科兩試列入高等者,方可取得廩生名義,成為資深生員。生員每月可領到六斗米的儒學津貼。增廣生又稱“增生”,即廩生定額外錄取者,地位次于廩生。每隔2 年,書院選拔1 至2 名生員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被選拔者稱“貢生”。皆山書院教學程度、水平均已達到府級書院層次或規(guī)格,非一般縣域?qū)哟瓮悤嚎梢云蠹啊?/p>
皆山書院十分重視教學組織管理,要求生員在院求學期間必須遵守院規(guī),違者受罰。書院在學業(yè)、人品上對生員提出全面要求,規(guī)定生員“涵濡道德”,學習孔孟程朱思想,熟讀《左傳》《國語》《莊子》《離騷》,以及《孝經(jīng)》《太極》《名臣言行錄》等,力求做到“見諸文,為有用之文,措諸事,為垂世之事”。系列規(guī)章制度和條約充分體現(xiàn)了書院服務科舉的功能,可以說是古代傳統(tǒng)書院逐步走向科舉化的一個縮影。
皆山書院在井陘縣的存在時間堪為持久,總共有200 余年。書院經(jīng)歷了兩個多世紀的歲月滄桑,飽經(jīng)憂患,卻又一路奮進。書院無負于時代使命,辦學成績卓著。這里曾造就了9 位進士、63位舉人、255 位貢生,孕育出官至三品通政使的霍叔瑾、以武舉封榮祿大夫的許國壁;近代則涌現(xiàn)出傅汝鳳、焦實齋、霍濟光、梁恒昌等名人志士。
1898 年,光緒帝接受康有為等維新派主張,下詔通令各省級書院改辦高等學堂,府州級書院改辦中等學堂,縣級書院改辦高等小學堂,此為第一次書院“近代改制”。但因慈禧太后蓄意發(fā)動“戊戌政變”,改制未及推行就遭廢除。1901年,“新政”推行,書院“近代改制”的上述規(guī)定得以落實貫徹。1903 年,井陘縣知縣歐陽繡之奉令改皆山書院為井陘縣立高等小學堂。次年,知縣謝鑒禮用書院多年積蓄存款,擴建高等小學講堂5 楹,另建配房20 余間作為學生寢室。民國元年(1912 年),“學堂”一律改稱“學?!?,隨后“高等”改為“高級”,“官立”改為“省立”“府立”“縣立”。井陘縣立高等小學堂遂更名為“井陘縣立高級小學?!?,在當時算得上是縣內(nèi)最高學府。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幾度搬遷并易名,先后改設為井陘師范學校、井陘縣第二中學,培育了眾多為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作出貢獻的棟梁之材,后因井陘縣治遷至微水,學校遂更名為天長鎮(zhèn)中學。
回望歷史,皆山書院不僅是古老縣城文脈的傳承者,更是石家莊地域社會歷史滄桑巨變的見證者,歷經(jīng)200 多年風雨不改初心。書院舊址西側不遠處,新建的中學教學樓里傳來瑯瑯書聲,訴說著書院教育弦歌不輟。古老書院優(yōu)秀文化薪火傳遞,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