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萱
昏暗的房間里只看得見一小片慘白的燈光,那是我得知期末成績的第二天清晨醒來時看見的景象。這挫折就像一塊巨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心情如同一個沒有天窗、沒有門的房間,暗得徹底,恐慌和無力席卷而來。
一束耀眼的光晃了眼,是母親拉開窗簾。我昏昏沉沉地下了床,立在陽臺邊,傻傻地看向窗外。
立春剛過,草木果然有些動靜。它們披著庭蕪綠、湘葉黃,在清晨賦予的微光時,書寫著春意。不經(jīng)意間,我瞥到了一棵被矯正過的樹,它歪斜的枝干、蔥綠又微小的葉子,與其他同伴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正是它獨特的綠吸引了我。別的葉郁郁蔥蔥,可它卻是斑駁的綠。一點點陰影投在它的葉片上,有些不似綠了,令人聯(lián)想到多次漂洗過的舊衣服,泛著白。這棵小樹與滿窗春色不搭,與我此刻的心情甚是和諧。
母親見我遲遲沒動靜,走了過來,順著我目光看去,喃喃一句:“這小樹嫩得很哪,矯正好了,也會長成綠茵茵的大遮陽傘吧,畢竟現(xiàn)在才是春天?!?/p>
這句話令我的心湖起了波瀾。再看那棵樹的綠意,它不是無心生長,而是不在意挫折。我在腦海中憧憬著它蓬勃生長的樣子:枝干會如何繁茂呢?樹葉會如何翠綠欲滴呢?枝芽茂密,在陽光下綠得發(fā)亮,全海門最美、最綠的枝葉,當屬它吧!滿目的綠、滿目的希望,使這棵小樹不僅長在窗外,更將綠意蔓至我心底。點點綠意仿佛蘊藏著一個即將開啟的夢想,在春天悄悄蓄勢。
與窗外那抹綠的邂逅,不禁讓我感到幸運。春意悄然而至,我細細品咂,讀那一抹色彩的深意。待綠滿枝頭之時,它必將化作陽光般的指引,領著我,將這一抹執(zhí)著的綠意,鋪滿青春的征程。
評語文章從生活中汲取靈感、選取素材,語言清新自然,景物描寫恰到好處。構思精巧,別具一格,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深入挖掘,拓展意蘊和情感;以“綠意”這一意象穿插全文,通過遷移,寫出“我”與“小樹”的“同病相憐”?!靶洹毕褚幻骁R子,仿佛讓“我”看到了自己,是它的“綠”給予了“我”光明與勇氣,讓“我”最終豁然開朗、重拾信心。文章結尾,“將這一抹執(zhí)著的綠意,鋪滿青春的征程”,既照應了題目,又升華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