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彤,彭陟焱
(1.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青海西寧 810000;2.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 陜西咸陽 712082)
西藏歷來作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清代與中央的交往較其他朝代更為頻繁、關(guān)系更加密切,在雙方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方式多種多樣。其中貢賜往來作為一種較為獨特的互動交往模式,期間伴隨大量貢賜物品雙向流動,對西藏與內(nèi)地的工藝水平、宗教文化、審美情趣均產(chǎn)生深遠影響。目前學界關(guān)于清代西藏地區(qū)朝貢活動的研究多集中在年班制度的政治實踐層面及對五世達賴、六世班禪、十三世達賴的個案研究。本文從貢賜物品入手,分析清代中央與西藏地方互動,以物質(zhì)文化層面為切入點探究清代西藏與內(nèi)地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
早在清順治帝入關(guān)之前,西藏地方格魯派宗教首領(lǐng)就曾與清朝統(tǒng)治階級上層進行交流。清太宗崇德七年(1642),五世達賴喇嘛曾遣使伊喇固克散呼圖克圖等人前往盛京(今遼寧沈陽),并將達賴喇嘛之書信及“緞布、腰刀、順刀、豹皮、水獺皮、胡椒”[1](P8)等物獻給皇太極。自順治朝至雍正朝前期,中央并未對西藏地方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遣使進貢的時間進行明確規(guī)定,有時一年一貢有時隔年一貢。直至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明確規(guī)定“達賴喇嘛、班臣①額爾德尼來使堪布,著間年一次”[2](P2362),并在乾隆二年(1737)加以重申,標志著西藏地方年班制度正式確立。“西藏只有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派遣堪布,進京朝覲賀元旦之輪班,才能稱之為年班”[3]。清代西藏地方除規(guī)定的年班朝覲外,還包括賀謝朝覲和臨時朝覲兩種類型。
年班朝覲即例貢,歷輩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按照清廷規(guī)定輪班遣使“于新正呈遞丹書克”[4](P537,朝覲皇帝并恭賀元旦,來使除攜帶賀文“丹書克”外還進貢大量物品,如咸豐八年(1858),十二世達賴喇嘛成烈嘉措“年班遣使堪布囊素,恭請圣安……恭遞丹書克,呈進貢物”[5]。
此外,如遇新皇繼位、皇帝或皇太后壽辰等重要節(jié)慶日,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遣使朝覲并獻禮以表示慶賀;或逢達賴喇嘛或班禪額爾德尼坐床、受戒或受朝廷賞賜等情況,其亦要將謝恩之貢品遣使或轉(zhuǎn)交駐藏大臣等呈獻皇帝,是為賀謝朝覲。如雍正二年(1724),“班禪額爾德尼遣使來賀登極。上召見,賜茶”[6];同治元年(1862),八世班禪額爾德尼“因坐床,差巴雅爾堪布噶曲羅布藏曲批恭請圣安,呈遞奏書”[7]。
所謂“臨時朝覲”是指除上述兩種原因而臨時遣使進貢的朝覲行為,本文暫且將其稱為“臨時朝覲”。如乾隆七年(1742),本應(yīng)是達賴喇嘛遣使進貢之班次,班禪額爾德尼卻因“感戴國恩,亦遣使堪布赴京進貢”[8];嘉慶二十五年(1820),因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聞皇考大行皇帝大故”,在率眾喇嘛念經(jīng)后,“特遣堪布等,來清朕(即道光帝)安”[9];道光三十年(1850),達賴喇嘛“聞大行皇太后慈馭升遐,不勝哀泣,叩請圣安,呈進佛尊、哈達”[10],并率眾喇嘛盡心誦經(jīng);光緒元年(1875),時駐藏大臣希凱“代奏達賴喇嘛圓寂時呈進貢物”[11]。
清代,中央對西藏地方年班所進貢品的種類與數(shù)量“亦無定數(shù)”[12],為清楚分析西藏地方年班貢品的種類與特征,茲以順治、康熙、乾隆、光緒四朝廣儲司上奏的八份較有代表性的貢單為例進行分析。
根據(jù)清單(見表1),西藏地方的貢品具體分為以下五個種類:
表1:清代西藏地方部分貢品清單
其一,宗教用品,主要包括佛像、唐卡、哈達、藏香、佛教典籍、銀曼達、海螺、七珍、八寶、八吉祥、數(shù)珠、法輪、佛塔、銀瓶、鈴杵、舍利子等16種。
其二,特色紡織品,主要是花色和規(guī)格不等的氆氌。②
其三,藥材及食品。該類貢品數(shù)量較少,藥材包括藏紅花、白蕓香、黑蕓香三種;食品則主要包括藏核桃、冰糖或糖果、杏干、棗及葡萄等5種。
其四,生活用品,主要有木碗和靠背坐褥兩種。
其五,特殊貢品,主要有馬匹、催生石、青金石、玻璃和獸皮。
清代中央對西藏地方年班賞賜的物品種類較繁雜,為明確賜品種類及數(shù)量分布情況,仍以順治、康熙、乾隆、光緒四朝的賜品清單為例進行分析。
從清單(見表2)可以看出,中央對西藏地方的賞賜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種類:
第一,冊封印信。清代西藏地方歷輩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呼畢勒罕在坐床、受戒后均由中央頒發(fā)冊封印信以取得合法地位,冊、印質(zhì)地一般為金制。但在乾隆朝時,由于皇帝“特加殊禮”[35],曾賜八世達賴喇嘛及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玉冊、玉寶。
二,生活用品。清中央賞賜歷輩達賴喇嘛及班禪額爾德尼物品的主要組成部分,且數(shù)量最多、種類繁雜,主要包括各類綢緞布匹、金銀茶桶、杯盤、玉瓷器擺件、鼻煙壺、琺瑯制品、服飾及配件、坐褥靠背及馬車、馬鞍等。
第三,宗教用品。該類貢品數(shù)量僅次于生活類用品,主要包括哈達、佛像、佛經(jīng)、數(shù)珠及八供等。
第四,食品。該類賜品在六世班禪晉京途中出現(xiàn)的最為頻繁,多為肉食茶果等吃食。
第五,其他賜品。該類賜品內(nèi)容龐雜,主要有金銀、御制匾額、皇帝畫像茶葉及奶牛等。
1、金屬造像
藏民族是宗教造像的偉大創(chuàng)造者,西藏地區(qū)擁有一流的造像工藝和優(yōu)秀匠人,清帝經(jīng)常命西藏地方按照要求鑄造佛像并送往清宮佛堂供奉,如乾隆十二年(1747),理藩院奉旨遣驍騎校一名將三塊青金石送至侍郎玉保處,命其至藏地后交與灘第吾等優(yōu)秀匠人,要求“按貼簽所示尺寸,將兩塊大青金石分別雕為九面三十六手大威德金剛立像與四面十二手勝樂金剛立像……另一小塊雕刻為密集金剛坐像”[36](P190),造像雕刻完畢后交返京之人帶回。這種由西藏工匠奉旨鑄造后交回清宮供奉的行為,不僅推動了清宮造辦處匠人團體技術(shù)水平的提升,更在客觀上深化了西藏與內(nèi)地在金屬造像技術(shù)方面的融合。
乾隆四十四年(1779),隨著六世班禪攜帶大量貢品前往熱河為乾隆帝祝壽,西藏與內(nèi)地進入造像技藝、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時期,主要表現(xiàn)為宮廷造像對藏地佛像的仿制、再創(chuàng)造以及清宮造紫金琍瑪佛像技術(shù)的產(chǎn)生、改良和成熟。單純記載于史書中的民族交往史料不再是激活物品價值與意義的唯一方式,在不同時空和新的語境下,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的物質(zhì)文化(文物)則被視為文化交融與認同的新的證據(jù)來源。[37](P148)現(xiàn)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年制“宗喀巴佛像”就是造辦處根據(jù)六世班禪所獻“金宗喀巴佛像”仿制而成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禪于熱河“進金宗喀巴佛一尊”,內(nèi)務(wù)府奉旨對該佛像進行補配后“在佛日樓中間供奉”,而后乾隆帝又令造辦處“照樣準做”[38](P170)。這尊仿制“金宗喀巴造像”通高58 厘米,底徑19×28 厘米,所用“高紅銅二十九斤四兩、自然銅五斤七兩七錢五分,赤金八兩七錢七分五厘,紋銀十七兩五錢五分,錫五兩八錢五分、鋼五兩八錢五分,鉛五兩八錢五分,水硍(銀)五兩八錢五分,五色玻璃二十九兩二錢”[39](P115),它不僅是清宮仿制西藏金屬造像的重要實例,更是西藏和中原多民族間文化交融的物質(zhì)載體。
圖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時期內(nèi)務(wù)府造宗喀巴佛像
“紫金”是純銅中加入金、銀、銅、白鐵、水晶、白鉛、黑鉛、水銀等八種金屬的合成銅;[40](P179)“琍瑪”是指一種銅合金所造的器物。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在熱河期間獻數(shù)尊紫金琍瑪佛像作為乾隆皇帝的壽禮,乾隆帝見該種佛像色澤與眾不同,下令造辦處仿制,由于該種工藝為藏地尤其是后藏扎什倫布寺所掌,故六世班禪的隨從仲巴呼圖克圖將配方交與內(nèi)務(wù)府,后造辦處根據(jù)該配方又加以改良,最終摸索并鑄造出符合乾隆帝審美的紫金琍瑪佛像。宮廷造紫金琍瑪佛像極為珍貴,除大部分供奉于清宮內(nèi)各個佛堂及各皇家寺院外,只有少數(shù)作為賞品賜予西藏地方。
圖2:扎什倫布寺藏乾隆帝賞七世班禪紫金琍瑪無量壽佛
2、唐卡
與金屬制佛像一樣,乾隆皇帝認為北京地區(qū)繪制唐卡的能工巧匠甚少,而“西召畫匠所繪者精湛”[41](P211),故多次命西藏地方畫師按照要求繪制唐卡送往宮內(nèi)佛堂供奉,并在唐卡繪成之時“照原先請佛像之例,獻達賴喇嘛哈達一方”[41](P211)。
圖3: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時期之繡像千臂觀世音菩薩
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帝為迎接六世班禪來京,“于熱河度地建廟,備其居住”[42],為裝潢該寺,特命造辦處仿照宮中原藏的十二幅班禪源流圖唐卡重新墨刻五份于“法藏樓樓上樓下安供”[43](P95)。此外,又命蘇州織造以宮內(nèi)舊藏“千臂觀世音菩薩畫像”為藍本,采用刺繡、堆繡、緙絲等組合技法制成“繡像千臂觀世音菩薩”一軸懸掛于熱河須彌福壽之廟佛堂內(nèi)。該幅織繡唐卡長76 厘米,寬51 厘米,色彩明快,針法精細,屬于較為珍貴的唐卡品種,更是中原地區(qū)傳統(tǒng)紡織手工藝與藏地唐卡繪畫藝術(shù)的完美融合。
1、西藏上層人士日常生活及審美中的宮廷文化印記
制作精美、造型別致的清宮賜品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西藏上層僧俗官員的審美情趣。其中,在西藏地區(qū)流行的鼻煙壺就是貢賜物品文化交流的縮影,更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西藏上層僧俗官員獲得地位、名聲、頭銜等社會核心價值的象征。鼻煙壺于明末自西洋傳入,到乾隆時期常作為中央賞與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及外國使臣的賜品[44](P15),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賞班禪額爾德尼“水晶鼻煙壺二對”[45](P215);乾隆四十五年(1780),賞班禪額爾德尼“西洋鼻煙盒二個”[46](P159);乾隆五十七年(1792),賞達賴喇嘛“玻璃鼻煙壺四個”[47]。不僅如此,鼻煙壺也作為中央官員與西藏僧俗官員社會交往中的禮節(jié)性物品,如道光四年(1824),駐藏大臣保昌為恭賀策墨林攝政呼圖克圖受封“獻鼻煙壺一個”[48](P137-145);大學士長齡送諾門罕“鼻煙壺一個、鼻煙一瓶”[49](P275)。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三世達賴喇嘛貢使堪布桑皆挪布曾“至正陽門外賓宴樓購買鼻煙、瓷器等物”[50](P318),可見鼻煙壺深受西藏上層人士的喜愛。另一方面,清宮造鼻煙壺在藏地本土審美的影響下,在材質(zhì)和造型方面也發(fā)生了變化,如西藏博物館館藏的清宮賞鼻煙壺,其質(zhì)地除水晶、翡翠、瑪瑙外,更有珊瑚和牛角;造型上在兼顧漢式傳統(tǒng)紋飾的同時融入藏族元素,尤其在鼻煙壺蓋的設(shè)計上采用藏族人較為喜愛的鑲金紅珊瑚或鑲綠松石紅珊瑚。
2、宮廷陳列及審美中的藏文化印記
西藏地方年班所進之宗教類物品,最初僅作為宗教供器于清宮內(nèi)各佛堂供奉,隨著兩地在手工業(yè)方面交流的愈加深入,清宮造辦處無論物品式樣或工藝水平均勝于初期。隨著清宮內(nèi)仿制藏式器具技藝水平的提高,經(jīng)過改良后造型精美的藏式器物逐漸脫落了其作為佛事用品的傳統(tǒng)宗教功用,開始轉(zhuǎn)變?yōu)楣┣逋⑸蠈尤耸抠p玩或生活之用的器具,如盛京內(nèi)務(wù)府“有鑲嵌銀練鍍金銅梁金多穆二件……系皇上駕幸盛京應(yīng)用之物”[51](P355);造辦處琺瑯作奉旨照之前所得景泰款掐絲琺瑯賁巴瓶的樣式新做一件,“得時在博古格換擺”[51](P433)??梢姡厥狡魑镩_始被皇室人員用作室內(nèi)陳設(shè)或日常生活物品。
代表西藏與內(nèi)地當時最高水平的器物在清代西藏地方與中央的貢賜交往中不斷交換、影響和融合,并在實際的日常使用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上層人士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這種文化侵染憑借其廣泛性和深刻性在促進文化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上發(fā)揮巨大作用。
“所謂情感認同,是主體在社會交往交流中對客體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礎(chǔ)上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體驗?!盵52]清代西藏地方對中央的情感認同隨雙方的交往及政治治理的愈加深入,從初級的感性情感認同發(fā)展為穩(wěn)定性更高的理性情感認同。事實上,在有關(guān)人與物的現(xiàn)象背后,物品交換的內(nèi)容與形式可以在推動不同類型社會關(guān)系運作的同時構(gòu)建情感認同。[53](P2)
乾隆五十七年,廓爾喀二次入侵西藏,乾隆帝派兵入藏,廓爾喀稱臣請降。事后乾隆帝認為在該次戰(zhàn)役中雖然藏地僧眾缺乏戰(zhàn)爭經(jīng)驗,但面臨“盜匪愈發(fā)囂張,直抵扎什倫布寺”的關(guān)鍵時刻,八世達賴喇嘛強白嘉措仍堅守于布達拉宮,特“賞賜珍貴物品,長哈達一條及稀有珍珠制成念珠等”[54](P198)。八世達賴喇嘛亦因乾隆帝派兵捍衛(wèi)西藏地方的行為,特上感恩折稱“吾小喇嘛為主之西方眾生惟仰賴大皇帝慈恩,復(fù)乞皇上仍舊常賜訓(xùn)旨”,并隨折進獻“吉祥哈達、古俐瑪響銅佛像、琥珀念珠等物”[55](P61)。中央通過賞賜物品表彰和嘉勉八世達賴在教化衛(wèi)藏、靖安邊圉方面的努力;八世達賴感受到來自中央和皇帝的護衛(wèi)與呵護,亦通過進獻哈達、佛像等物品的方式,表達西藏地方對中央信任和情感認同。貢賜物品成為雙方關(guān)系與情感的重要表達,借助物質(zhì)文化完成“內(nèi)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轉(zhuǎn)變,同時也在助力國家發(fā)展與邊疆安全方面發(fā)揮作用。
“文化認同是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性共識與認可。”[56](P4)它包括三個層面,即各民族的自我認同、各民族間的相互認同和中華民族的一體性認同。[57]清代,西藏地區(qū)選擇代表本民族最高水平的物質(zhì)本體進獻給中央,表達對清中央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權(quán)威的認可和自身臣子身份的恪守。在此基礎(chǔ)上,中央與地方的貢賜物品的物質(zhì)文化交流,是雙方主動、有意識、創(chuàng)造性參與的行為,交流雙方彼此欣賞、互相借鑒,一方通過實踐融入“他者”,進而產(chǎn)生出融合多民族文化特色和風格的新事物,這個過程就是民族間文化認同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清代,西藏地方向中央所進之貢品具有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雙重性。清朝作為歷史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為內(nèi)地與西藏地區(qū),漢族、滿族與藏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良好、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盡管清代規(guī)定西藏地方定期進獻方物的年班制度是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一種政治手段,但頻繁的物品交流不可避免地推動多民族文化的互動與共融,是文化認同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文化認同支撐著包括國家認同在內(nèi)的政治認同,使西藏地方主動接受中央通過各種手段對自身的“處理”,實現(xiàn)國家層面的一體化。
一件物品的屬性與價值并非一成不變,它因不同語境而產(chǎn)生不同的價值政治和文化邏輯。[58]那么,在新的時代主題和語境下,收藏于各地博物館中的貢賜物品更具備了禮物、文物、藝術(shù)品及文化遺產(chǎn)等多重屬性,是包括藏族在內(nèi)的各個民族文化始終根植于中華文明沃土的實物見證。充分挖掘和認識清代中央與西藏地方交往中貢賜物品的價值內(nèi)涵,確保它作為優(yōu)秀中華文化遺產(chǎn)的文化延續(xù)性,從而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不同民族文化間的交融與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之間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59],不同民族文化在接觸、交流和互補歷史進程中,即遵從各自民族文化特質(zhì)又始終秉承共同的價值認同,最終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整合與提升。承認各少數(shù)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均作出貢獻,更是從文化層面建構(gòu)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路徑。清代,中央與西藏地方交往中貢賜物品的文化交融成果與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化共同注入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形成、中華民族的未來走向奠基。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不是某一民族或幾個民族的單向鑄牢,而是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互相認同、雙向鑄牢,在充分認識與尊重彼此差異基礎(chǔ)上的文化間的互補、互聯(lián)、互融,“形成富有活力、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民族生態(tài)”[60],清代中央通過貢賜物品在強化西藏地方情感認同的同時,實現(xiàn)了不同民族間文化上的深度互聯(lián)與認同,成為穩(wěn)定邊疆、治理國家的情感基礎(chǔ)和文化動力。同時,在西藏與內(nèi)地流動的貢賜物品不僅是歷史上民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更是傳達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維系和增強中華文化情感與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zhì)載體,這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我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相關(guān)借鑒及啟示。
[注 釋]
①“班臣”即“班禪”的漢譯異用字,在乾隆時期及以后清朝官方文書中不再使用。
②根據(jù)西藏自治區(qū)檔案館館藏一份達賴貢單記載,該次達賴所進氆氌花色有紫色、藍色花紋、綠色花紋、紅色、黃色、白色等共計65件。原文為?????????????????????????????????????????????????????????????????????????????????????????????????????????????????????????????????????????????? ?? ??????????????????????????????????????????????????????????????? ??????????????????????????????????????????????? ?? ???????????????????????????????????????????????????? ?????????????????????????????????????????????? ?? ??????????????????????????????????????????????????????? ?????????????????????????????????????????????? ?? ????????????????????????????????????????????????????????????????????????????????????????????????????????? ?? ????????????????????????????????????????????????????????? ???????????????????????????????????????????????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