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課標導覽
通過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多樣性。
知識架構
【參考答案】
6世紀前的日本:大和政權
大化改新:646年? 中央集權制
幕府統(tǒng)治:幕府將軍
溫故知新
日本自漢以來與中國有過的交往
拓展延伸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就是武士階層奉行的準則。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在江戶時代最終成型。它不僅有日本神道教的“忠君愛國”思想,還吸收了儒釋道三家思想以及日本傳統(tǒng)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在武士道的義、勇、誠、名與忠等準則中,武士的名譽與忠誠是最重要的。武士道精神穿越千年,生命力極端頑強,對日本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積極方面,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擴展。消極方面,經(jīng)歷了一次次畸變,成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工具,成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隨堂練習
1. 7世紀后半葉,日本遣唐使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此前,日本曾把國名定為“大和”?!按蠛汀钡淖罡呓y(tǒng)治者稱()
A. 大王 B. 封君
C. 天皇 D. 皇帝
2. 日本社會矛盾的尖銳、中國唐朝的統(tǒng)一和興盛,以及朝鮮半島上新羅國家的崛起,強烈刺激了大和統(tǒng)治者。在此背景下,日本統(tǒng)治者推行了()
A. 明治維新 B. 幕府統(tǒng)治
C. 殖產(chǎn)興業(yè) D. 大化改新
3. 觀察下面古代制度示意圖,它體現(xiàn)了()
A. 古代印度森嚴的種姓制度
B.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C. 日本大化改新的政治內(nèi)容
D. 日本封建等級制度
4. 7世紀有個國家進行了一場改革,向中國學習政治制度和經(jīng)濟制度,改變了這個國家的社會性質(zhì)。這個國家是()
A. 朝鮮 B. 查理曼帝國
C. 日本 D. 阿拉伯帝國
5. 1185年關東源氏擊敗平氏,1192年源賴朝當上“征夷大將軍”建立幕府。據(jù)此可知,日本歷史上的武家政治開始于()
A. 室町幕府時期 B. 鐮倉幕府時期
C. 江戶幕府時期 D. 德川幕府時期
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日本本州中部興起了一個叫作大和的古代國家,它大量吸收中國大陸的先進技藝和大批移民,并憑借肥沃的土地,迅速發(fā)展起來。
材料二 公元6世紀下半葉,日本國內(nèi)出現(xiàn)統(tǒng)治危機,掌權的圣德太子主持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來加強中央集權,并派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國,并向中國送去大量留學生等,全面學習中國先進文化和政治經(jīng)濟制度。
(1)根據(jù)材料一、二,請你談談日本是通過什么方式吸收中國大陸的先進技藝的?
材料三 下面是日本大化改新內(nèi)容與唐朝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比較表
(2)根據(jù)材料三中的表格,對比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與中國唐朝的制度,你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大化改新給日本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國的影響,請你列舉一例。
(4)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有限,資源匱乏,但日本為現(xiàn)今世界第三經(jīng)濟大國。從今天學習古代日本這段歷史中,你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