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英 李林蔚 李梓萌 黃天敏 楊明珠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shè),多次強(qiáng)調(diào)要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shí)、立體、全面的中國?!蹲T振山故事精選》作為遼寧省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外譯研究也十分契合當(dāng)前我國提升的文化“軟實(shí)力”和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要求?!蹲T振山故事精選》中收錄了民間故事家譚振山的部分口頭文學(xué),反映了遼河平原農(nóng)耕民眾的生產(chǎn)與生活、知識與智慧、理想與愿望,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在國內(nèi),《譚振山故事精選》的英譯以及對外傳播還沒有受到廣泛重視,關(guān)于它的外譯研究仍大有空缺。此外,由于民俗故事語言大多具有口語化的特性,其中蘊(yùn)含了大量的文化負(fù)載詞,也給其外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本文將以深度翻譯理論為指導(dǎo),研究如何精準(zhǔn)翻譯書中的民俗文化負(fù)載詞,為其外譯研究做出貢獻(xiàn)。
深度翻譯理論最先由夸梅·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于1993年發(fā)表的一篇名為《深度翻譯》(Thick Translation)的論文中提出,“在翻譯文本中添加序言、注釋、腳注、評注等詮釋性內(nèi)容將譯文置于深厚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中”[1]。國內(nèi)學(xué)者對深度翻譯理論的研究成果頗豐,其中針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翻譯作品的研究不在少數(shù),如胡琪、朱寶鋒對深度翻譯視角下戴維斯《太極拳經(jīng)》英譯本的探析,發(fā)現(xiàn)運(yùn)用深度翻譯的方法通過對文本信息的補(bǔ)償,降低了目標(biāo)語讀者理解《太極拳經(jīng)》的難度,有助于太極拳典籍的跨文化傳播,這對其他武術(shù)典籍外譯亦有啟示[2];再如官文娟對辜鴻銘《中庸》譯本的深度翻譯的研究,對譯本中的注釋進(jìn)行歸納和分析,并探討辜鴻銘采用這種深度翻譯的思想動機(jī)和現(xiàn)實(shí)意義[3]。然而針對中國現(xiàn)代民俗文化作品的英譯研究,尤其是對于東北地區(qū)民俗文化與深度翻譯理論的研究卻屈指可數(shù)。
本文以深度翻譯理論為指導(dǎo),采用對民俗文化負(fù)載詞進(jìn)行分類、運(yùn)用深度翻譯理論中添加注釋的方式,闡釋《譚振山故事精選》中文化負(fù)載詞背后所蘊(yùn)含的深層文化信息或其代表的特殊含義,以幫助目標(biāo)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促進(jìn)中華優(yōu)秀民間文化、民俗故事的傳播。
1.特殊人稱稱謂
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語言群體,不同語言群體在相互交流的過程產(chǎn)生了詞匯空缺,即無法在非本族語言的范圍內(nèi)尋找到能夠表達(dá)其意思的相對應(yīng)的詞匯。在漢語特有詞匯中,人物稱謂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a.這張畫像刮哪去了呢,碰巧被皇帝的御林軍撿去了。
b.Where did the portrait go ? Coincidentally,it was picked up bythe Imperial Guard.
Note:The Imperial Guard is the army that belongs to the emperor directly in feudal times and serves as the guard for the emperor or the palace and the capital.
“御林軍”是民間對皇帝禁衛(wèi)軍的俗稱,指古代護(hù)衛(wèi)皇帝及皇城的軍隊。一般來說,御林軍中的士兵都是層層選拔的精銳,絕對忠于皇帝本人。英文中沒有直接對應(yīng)的詞匯,所以這里譯為“the Imperial Guards”,即“皇家護(hù)衛(wèi)”。通過深度翻譯“御林軍”的含義,可以幫助讀者進(jìn)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皇朝的軍事體系,體會中國古代文化的宏大。
2.特殊事物稱謂
不同的社會制度會造就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會創(chuàng)造出只在本文化背景中有意義,與其他文化無對等含義的詞匯。這類詞匯中主要用于指代事物的詞匯被稱為特殊事物稱謂。
a.男婚女嫁那是大事,過去一般都拿媒人保媒。
b.The marriage of a man and a woman is a major event,and in the past,matchmakers were usually used tosearch for a match.
Note:Searching for a match is a process in that matchmakers select proper marriages for the hostess.
古時,人們稱婚姻為姻緣,與當(dāng)代婚姻含義相同,結(jié)婚一般通過媒人介紹,而媒人為主人家挑選合適的姻緣的過程叫作保媒,因此這里將“保媒”譯作“search for a match”。通過深度翻譯理論,讀者可以了解到“保媒”指的是為主家挑選合適姻緣,從而讓讀者了解到中國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
1.俗語類
由于民俗故事大多具有口口相傳得以流傳百世的特性,其中不乏有許多口語化的民俗詞語,因此在翻譯民俗故事的過程中,遇到此類詞語不僅要使譯語語言的讀者能夠流暢地進(jìn)行閱讀,也要保留源語詞匯中蘊(yùn)含的深層意境。
a.俗話說“救急救不了貧”,你這可怎么辦???
b.As the saying goes“help the urgent but not the poor”.What are you gonna do?
Note: Jiu Ji means help someone out of temporary distress.
“救急救不了貧”是中國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只能解除他人短暫的急難,但是不能解決其長時的貧困。這里把“救急”譯為“help the urgent”,旨在表達(dá)可以幫助解決迫在眉睫的困難。同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考慮到此句中的“貧”不僅包含“貧困、貧窮”的意思,更是指代“不幸”以及“可憐”,因此將貧困譯為 “poor” 而非“poverty”。
2.成語類
“成之于語,故成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中國人對于語言的運(yùn)用已經(jīng)達(d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上千年之久的漢語言文字發(fā)展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許多長期沿用至今的固定短語,它們大部分來自古代經(jīng)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具有語言簡潔、結(jié)構(gòu)緊密、含義深刻等特點(diǎn)。
a.在他家門口有棵大柳樹,長得枝繁葉茂的,青得邪乎,特別好。
b.There was a big willow at this family’s gate.It was extremely green with luxuriant foliage.
Note: Zhi Fan Ye Mao is an idiom in Chinese,that first appeared in the Qin Xin Ji by Sun You,a drama writer of the Ming Dynasty.It can be used to indicate luxuriant foliage.
“foliage”指的是植物的葉子(總稱),偏書面語;“l(fā)eaves”指的是一片片葉子的總稱,偏口語。所以翻譯的時候會用“l(fā)uxuriant foliage”而不是“l(fā)uxuriant leaves”。
a.李白出生之后,他父親可高興了,喜得貴子嘛,他想,我生的這個兒子,將來能不能成才呢?
b.Li Bai’s father was soecstatic to have a son.He wondered,“will my son grow up to be a talent?”
Note: Xi De Gui Zi is used to congratulate others to have a baby.In ancient times,it only refers to someone who has a son.While in modern times,it indicates both girls and boys.
“喜得貴子”舊時用于祝賀他人生子,特指兒子,因此譯為“ecstatic to have a son”。古時,由于男女社會地位不等的原因,“喜得貴子”僅代表祝賀男孩的出生,人們常常將“喜得貴子”替換為“弄璋之喜”,“璋”有美玉的含義,旨在寄托這個男孩子能夠像玉石一樣具有溫潤謙遜的品質(zhì)。
古詩詞的引入是本書的一大特征。古詩詞本身具有語言凝練的特點(diǎn),可以用盡可能少的語言表達(dá)盡可能多的意思。除此之外,古詩詞還具有朗朗上口的韻律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以及“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美。
a.春風(fēng)送暖花盛開,萬物迎春桃李來。火燒杏林紅霞落,李花怒放滿樹白。
b.Spring breeze blooms flowers,all welcome itfrom peaches to plums.Fire clouds illuminate apricots red,and plum flowers fully bloom white.
Note:Tao and Li are the Chinese words for peach and plum respectively.The two items are typical images of spring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滿園春色,是春風(fēng)吹綻。既然是“萬物迎春”,翻譯時便不能只有“桃李”,所以用“from peaches to plums”,從“桃”至“李”,才能姑且包涵萬物。后兩句在原文中顏色對比十分鮮明,顏色在翻譯過程中不能丟失,最后一句“怒放”其實(shí)是表示李花已完全綻放,所以用“fully bloom”。
漢族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過程度不同的遷移分化和統(tǒng)一,因而使?jié)h語逐漸產(chǎn)生了方言。方言,也稱土話、地方話,是指在某一區(qū)域使用的地方語言,而且大多只通行于這一特定地域?!蹲T振山故事精選》具有鮮明的區(qū)域色彩,蘊(yùn)含著遼河流域獨(dú)有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和文化特征,其中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北方官話,尤其是東北方言的大量使用。
a.過村的路上讓雨水沖出了個大河溝,車馬都過不去,到這就打誤……
b.The heavy rain washed out a big ditch on the way into the village,and the carriages and horses could not pass through it because they would getstuck in the ditch…
Note: Da Wu is a dialect in northeast China,which means the car is stuck (because the roads are bad or the cars are overloaded)and can't move.
“打誤”,又作“打窩”,是東北地區(qū)的方言,意思是“車被陷住、卡住了而無法移動”,形容車子(包括畜力車或載人載物的車輛及運(yùn)輸工具)由于道路不好而不能前進(jìn)或者因超載而使車滯行。這里指的是車馬被河溝卡住了無法通行,所以這里翻譯成 “stuck in the ditch”。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方言的特點(diǎn),譯者在此處加注,補(bǔ)充了背后的文化知識,使其讀起來更原汁原味。
中國對外文化傳播戰(zhàn)略的開展,賦予中國文學(xué)更多的時代使命,使其英譯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地域文學(xué)作為中國文學(xué)中極具代表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文化對外交流中發(fā)揮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翻譯民間地域文學(xué)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文化壁壘,而采用深度翻譯策略能夠在保留原文意義表達(dá)前提下有效減少中西方文化的代溝。通過為翻譯文本提供解釋性的材料,將文本置于大的文化語境中,能夠有效進(jìn)行翻譯補(bǔ)償,促進(jìn)文化原汁原味進(jìn)行傳播,對中華特色民族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流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