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55歲的雷雙英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最早一批走出大山的人。她說,這要歸功于一張小小“培訓券”。
常山所在的衢州市,是浙江經濟后發(fā)展地市之一。時任常山縣就業(yè)局局長的蔣建才回憶,當時全市120萬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村的有66萬人,初中及以下的農村勞動力比重高達84.7%。
如何讓農民走得出、站得?。?003年,常山縣推出“勞務培訓、農民點單、政府買單”的培訓券模式。據(jù)了解,最早推出的“勞務培訓券”面額分為150元、200元、300元等。農民可以到縣就業(yè)局、鄉(xiāng)鎮(zhèn)等部門免費領取,憑券到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各培訓點就近參加培訓。培訓的內容緊扣農村居民需求,包括縫紉、電腦設計、來料加工、家政服務等。
“我們農民沒啥收入,鎮(zhèn)政府就召集我們學做穿珠。”雷雙英回憶,第一次培訓只持續(xù)了四五天,卻讓她大開眼界。之后,她開始慢慢走上來料加工之路,并辦起了工廠?!岸嗵澚四菚r學到的技術?!彼f。
“勞務培訓券”也經歷了多次升級。常山縣錦繡職業(yè)培訓學校負責人王喜梅說,以前的家政服務培訓,人們只要聽幾堂課就可以上崗。如今,同樣的培訓已分門別類細化為育嬰師、催乳師、菜肴燒制等不同專業(yè)課程?!罢n程越專業(yè),吸引來的人越多。”
20年來,常山縣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6億元,組織農民培訓累計25萬多人(次),推動農民轉移就業(yè)約10.5萬人。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