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一個面向21世紀的中國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計劃正式公之于世,這就是開啟新中國科技騰飛歷程的863計劃。863計劃是怎樣出臺的?其中飽含著科技工作者與國家領導人怎樣的奉獻與求索、使命與擔當?
平生第一次“走后門”
1986年3月5日,82歲高齡的鄧小平久久凝視著一份題為“關于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技術發(fā)展的建議”的建議書。建議書由“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執(zhí)筆,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無線電電子學家陳芳允、航天技術及自動控制專家楊嘉墀聯(lián)合簽名。
建議書提出:“我們4位科學院學部委員關注到美國‘戰(zhàn)略防御倡議,即星球大戰(zhàn)計劃,對世界各國引起的反應和采取的對策,認為我國也應采取適當?shù)膶Σ?。?/p>
“星球大戰(zhàn)計劃”是美國總統(tǒng)里根在1983年為改善美國同蘇聯(lián)的軍備競賽中的守勢,強力推動出臺的計劃,其實質是以軍備發(fā)展帶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jīng)濟的全面振興,進而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搶占戰(zhàn)略制高點。
美國這個極富野心的大動作一出籠,立即在全世界掀起了狂瀾。各個國家紛紛制定多個“計劃”,這背后是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技術的全面升級。而此時的中國科技界,卻依舊令人不安地悄無聲息。
1986年年初,國防科工委召開國防科技計劃會議,就此事展開了討論。因為意見無法統(tǒng)一,無法形成實質性的方案。
“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和“兩彈一星”元勛的陳芳允經(jīng)過長談之后,達成了讓人振奮的共識:中國不能再沉寂下去了!如何促成高層決策,啟動中國的高科技進程?王大珩激動地說:“干脆直接給鄧小平同志寫封信吧!”
1986年3月,一份《關于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技術發(fā)展的建議》完成。在對建議書進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后,4位科學家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讓建議書盡快進入領導人視線,王大珩等人沒有通過正式渠道,按部就班地一級一級往上呈報,而是走了生平難得的一個“后門”:請鄧小平的女婿,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工作的張宏,將信直接呈交給了鄧小平同志。
想不到中央能批100億元???/p>
兩天之后,即3月5日,鄧小平就在建議上作出批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p>
3月8日,國務院便召集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對建議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會議最后決定,由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牽頭組織討論我國高技術發(fā)展計劃的具體事宜。
經(jīng)費問題,無疑是最棘手的問題。會議結束后的第三天,國務委員張勁夫在約談王大珩等4位科學家后,終于問到了這個最關鍵又最敏感的問題。沉默了許久后,王淦昌才艱難地說了一句:“能省就省吧。我看,一年能給2個億就行。”
此時的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后來鄧小平和中央批的專款竟是100個億!而中國當年全國財政總支出約2000億元。
為了把經(jīng)費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從1986年3月到8月,國務院先后召開7次會議,組織124位專家分成12個小組,進行了反復的探討與論證。最后,通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綱要》(下文簡稱《綱要》)。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擴大會議,批準了《綱要》,這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個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通過的科技計劃。
1986年11月18日,一個面向21世紀的中國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計劃正式公之于世。因為4位科學家上書的時間和鄧小平指示的時間都是1986年3月,所以該計劃簡稱“863計劃”。
863計劃15年投放約110億元人民幣,培育出了高技術產業(yè)生長點,不僅極大地帶動了中國高技術及其產業(yè)的發(fā)展,也為傳統(tǒng)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高技術支撐。成果的大量轉化,讓“高科技”滲透進了每一個尋常百姓家庭的生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863計劃承載了中國幾代科學家的激情與夢想,也讓曾經(jīng)輝煌的古老中國在21世紀終于再次在世界科技領域獲得了矚目與榮光。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