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寶峰
天門冬科蒼角殿屬(Bowiea)有2種,即蒼角殿及鹿角蒼角殿,原產(chǎn)南部非洲,鱗莖圓潤青翠,莖蔓自然飄逸,是鱗莖類多肉植物的代表鐘,在愛好者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另外還有其他屬稱為蒼角展的種類,如絲葉蒼角殿、小蒼角殿等。
蒼角殿
蒼角殿(Bowiea volubilis)原產(chǎn)烏干達至南非一帶,國外稱“海洋蔥”“攀援洋蔥”。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形鱗莖,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表皮綠色,光滑。藤莖綠色,有分枝,幼株有對生的細長葉子。夏季休眠期藤莖枯萎,鱗莖外層的鱗片自上而下干枯,呈紙質(zhì)??偁罨ㄐ?,花被黃色或淺綠色(圖1-4)。
鹿角蒼角殿
鹿角蒼角殿(Bowiea volubilis subsp. gariepensis)別名寶嘉麗仙鞭草。是蒼角殿的亞種。產(chǎn)于納米比亞至南非開普省的西北部。莖枝顏色略白且更加粗壯,分枝短而粗,似鹿角;花被白色。冬型種,夏季休眠(圖5-8)。
另外民間栽培的還有奇力文蒼角殿(Bowiea kilimandscharica),目前已并至大蒼角殿,但本種為夏型種,冬季休眠,與蒼角殿明顯不同,歸并可能并不合理。
養(yǎng)護
蒼角殿、鹿角蒼角殿等冬型種喜涼爽干燥的半陰環(huán)境,怕積水,不耐寒,耐干旱。秋季至暮春是其主要生長期,可將植株放在光照充足之處養(yǎng)護,溫度宜在10℃以上,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以免因水大造成球莖腐爛,但也不易長期缺水干旱,否則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完全停止。此外,還要注意澆水時不要將水澆入生長點,以免鱗莖腐爛。
每年的5月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藤莖逐漸變黃枯萎,生長完全停止,鱗莖外層干枯,呈紙質(zhì),可剪除枯萎的藤莖,將植株放在通風(fēng)干燥處養(yǎng)護,不要澆水,更不要施肥。到了秋天,開始萌發(fā)新芽,可進行正常的水肥管理。由于大蒼角殿是攀援植物,可用鐵絲等物品設(shè)立支架供其攀爬。
每2~3年換土一次,一般在秋天進行,換盆時將腐爛的老根剪去,再用新的培養(yǎng)土栽種,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透氣排水性。
繁殖
蒼角殿的繁殖以播種為主,由于其種子不大,可直接播于盆中,而不必覆土,播后保持土壤濕潤,約2周左右出苗,小苗管理需要謹(jǐn)慎,避免過于干旱和積水,以防球莖腐爛,當(dāng)球莖永久時進行分苗移栽。生長多年的大蒼角殿球莖旁邊會長出小球莖,可將其掰下晾2至3天,等傷口干燥后另行栽種,即成為新的植株。此外,還可在生長季節(jié)掰取鱗莖片進行扦插。
奇力文蒼角殿為夏型種,與蒼角殿習(xí)性相反,生長期在4~10月或更晚,休眠期在11月至翌年4月。生長期宜保持正常的水肥管理,在休眠期則要嚴(yán)格控制澆水。
絲葉蒼角殿
絲葉蒼角殿(Drimia intricata)為天門冬科銀樺百合屬植物,具鱗莖,易群生。表皮灰綠色,在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棕紅色,半埋入土中,直徑 2.5~6 厘米;莖枝直立,質(zhì)硬,有分枝。小花白色至淺黃色,春末至初夏開放,可自花授粉結(jié)實,果實橢圓形,成熟后裂開,迸出黑色種子(圖9)。
養(yǎng)護與繁殖
絲葉蒼角殿主要分布于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區(qū)。喜涼爽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半陰,也耐干旱,怕積水,夏季和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
絲葉蒼角殿可用播種或分株繁殖。絲葉蒼角殿可自花授粉結(jié)種子,而且種子有相當(dāng)強的自播能力,在其花盆及周圍的花盆常有小苗長出,可將其移栽,另行培養(yǎng)。
小蒼角殿
小蒼角殿是對哨兵花(Albuca humilis)俗稱。為天門冬科哨兵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不大,易群生。葉細長,中間有凹槽,花白綠色,有清香(圖10)。
哨兵花屬植物有60 余種,產(chǎn)于南非和納米比亞,北非和阿拉伯半島也有少量的分布。具鱗莖,葉細長,或直立或彎曲,或扭曲盤旋,其代表種是彈簧草。
小蒼角殿喜涼爽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半陰,怕積水,夏季休眠不是很明顯。用播種或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