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yè)——大眾的事業(yè)是不死的,他會領(lǐng)略“永久的青年”。
——瞿秋白《兒時》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宴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
謙虛有它消極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識;也有它積極方面,就是高遠(yuǎn)的瞻矚與恢闊的胸襟。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活著”,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因為忍受了人生帶來的苦楚,所以當(dāng)我們享受幸福時才會那么快樂。
——余華《活著》
我們常常羨慕有些人那么輕松自在和收放自如,我們不知道怎樣獲得這樣的自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全面地接受自己的情緒,做一個率真的人,學(xué)會和自己的心靈對話。你不可要求自己的臉上總是陽光燦爛,你不能掩蓋和粉飾心情,你必須承認(rèn)矛盾和痛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成為駕馭自己的主人。
——畢淑敏《你要好好愛自己》
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為我們?nèi)绻@樣做,我們幸福所依靠的基礎(chǔ)就變得廣大了。依靠如此廣大的基礎(chǔ)才可以建立起來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因為遭遇變故的機會增多了,而變故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
——叔本華《叔本華人生哲學(xué)》
因為我既不生活在過去,也不生活在未來,我只有現(xiàn)在,它才是我感興趣的。如果你能永遠(yuǎn)停留在現(xiàn)在,那你將是最幸福的人。
——保羅·戈埃羅《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心若改變,你的態(tài)度跟著改變;態(tài)度改變,你的習(xí)慣跟著改變;習(xí)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
希望一人獨處的念頭,始終不變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于自己的沉默的時間。至少在跑步時不需要交談?wù)f話,只需眺望風(fēng)光,凝視自己便可。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村上春樹《當(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
如果花兒常開不敗,我們能永遠(yuǎn)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會引人如此動情。花開花落,方顯出生命的燦爛光華;愛花賞花,更說明人對花木的無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緣相遇,定會在人們的心里激起無限的喜悅。
——東山魁夷《一片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