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瑋
童年和兒童形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或許因為中國哲學對兒童純真品質的高度重視,古往今來,兒童題材一直是中國美術史上一節(jié)明快的樂章。不同于古代的嬰戲圖,現當代美術作品中的兒童形象隨著時代變遷呈現出了更加豐富多彩的面貌。當代的藝術家們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家庭情感和社會生活的把握,描繪了夢幻溫馨的童年時光和趣味盎然的兒童形象。
在現當代美術作品中,豐子愷充滿童趣的兒童漫畫最為膾炙人口。他把兒童特有的真、善、美化為詩意的筆墨,描繪了一種尤為溫馨親切的美好童年,獨具東方魅力。在《子愷漫畫自序》中,豐子愷寫道:“我做這些畫的時候,是一個已有兩三個孩子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親一樣,疼愛我的孩子,我真心地愛他們,他們笑了,我覺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我當時對于我的孩子們,可說是熱愛,這熱愛便是作這些畫的最初的動機?!痹诰壘壧眠@個人間樂園里,豐子愷用漫畫的方式記錄著自己與孩子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納涼》《腳踏車》和《軟軟新娘子,瞻瞻新宮人,寶姐姐做媒人》等一幅幅兒童漫畫簡單詼諧、充滿童趣,以淡雅、簡樸的色彩和構圖方式,于最平凡的生活場景中表達了藝術家對孩子的熱愛、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和眷戀。
版畫家李平凡的作品同樣蘊含了對童年和兒童的熱愛和關注。1950年歸國后,李平凡的作品從表現勞苦大眾的生活轉向歌頌和平、描繪幸福生活。李平凡對兒童題材情有獨鐘,他筆下的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兒童生動、活潑、可愛,通過一雙雙純潔、明亮的大眼睛,流露出對幸福美好的世界的向往與熱愛?!段业暮⒆印贰逗门笥选贰豆?jié)日》《大鴿子》《和平笛聲響遍全中國》等兒童題材版畫作品清新純樸、筆法洗練、線條流暢、色彩明快,富有濃厚的趣味性。其套色木刻作品《我們要和平》于1959年在萊比錫國際版畫競賽上榮獲銀質獎。1985年1月,中國少年兒童版畫研究會(原中國少年兒童版畫學會)在北京成立,由李樺擔任首任名譽會長,李平凡任首任會長。此后,李平凡致力于推動少兒版畫教育學術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少兒版畫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任《版畫世界》主編期間,他還發(fā)表了大量兒童版畫作品。其中《小姑娘》系列作品形象天真可愛,成為人們印象深刻的兒童版畫作品。
畫家周思聰在1979年至1989年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了大量兒童題材的繪畫作品?!豆摺贰栋沤蹲x書圖》《自得其樂》《午覺》《小鳥來了》《處處聞啼鳥》等作品樸素、自然、純真,畫面流露著安詳恬淡的氣息。周思聰以女性特有的敏銳和母性關懷,通過獨具特色的筆墨語言、具有強烈形式感的構圖,將兒童的稚嫩、笨拙、懵懂的形象表達得淋漓盡致。在《兒戲圖冊》的《上市》中,一個兒童頭頂一盤水果,表情略顯緊張,身后跟隨著兩只奔跑的小豬,趣味性十足。
此外,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也通過自己的方式,表現了對孩子的熱愛,以及對童年的思考和感悟。
雕塑家張德蒂的代表作《小達娃》創(chuàng)作于1978年,她在創(chuàng)作手記里寫道:“藏族小男孩的名字很有趣,如小尼瑪是小太陽、小達娃是小月亮……我們每到一處草原,都能見到孩子們以這樣的頑皮表情來歡迎我們?!睆埖碌俨蹲降竭@個藏族小男孩害羞又調皮的表情,塑造了這件經典之作。這是她“文革”之后重拾雕塑創(chuàng)作后的一件重要作品,她希望通過兒童題材的創(chuàng)作,以孩子的純真為當時的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撫慰。
雕塑家吳為山的《睡童》是另一件人們熟知的兒童題材雕塑作品。這件作品誕生于一次瞬間的情感升華。據吳為山回憶,一位朋友請他為自己四歲的孫子做一個腳模,但孩子的腳皮膚很嫩,讓人不忍心用石膏在上面翻模,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由于大人們老是在摸他的腳,孩子很緊張,哭起來了,哭著哭著又睡著了。孩子睡著以后微微張開了嘴,可愛至極,吳為山希望留住這個瞬間,就抓起一把泥開始為他塑像。雖然這件作品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但吳為山認為這件作品非常有價值,因為它把人類童年的感覺、人們對童年的回憶,還有人們寄托在兒童身上最美好的情感塑造出來了。這件作品后來獲得了英國皇家“攀格林獎”,也成為了吳為山的代表作之一。
隨著藝術向多元化的趨勢發(fā)展,許多當代藝術家也借助兒童的形象隱喻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表達對社會的現實思考。如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被驚醒的女孩》,張曉剛的《男孩》《我的理想》,喻紅的《目擊成長》系列等。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被困在新加坡的藝術家曹斐和九歲的女兒一起創(chuàng)作完成了影像作品《不安之島》。在作品中,女兒“生活”在曹斐用睡袋堆出的小島上,慢慢寫出“I am Here,I am Alone”。創(chuàng)作過程中,母女一起構思畫面,一起采購道具,獲得了一段難忘的親子時光?!恫话仓畭u》則通過一個九歲女孩的天真演繹,給人類的“孤島困境”帶來了一絲希望之光。
無論我們身處哪個時代,生活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每個人都無法忘記亦真亦幻的童年時光。而正是藝術家們用最美好的方式將我們帶回了童年夢境,讓人們重見純真的一念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