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基建水平的提高,公路橋梁工程越來越多。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使用材料及技術影響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為消除質量通病,需加大控制力度。
本文結合房山區(qū)良常路南延項目, 開展預制小箱梁施工工藝研究,并歸納施工要點。 房山區(qū)良常路南延項目中常舍村大橋長405 m, 橋梁上部結構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結構為樁柱一體墩、柱式墩。 該工程中共有160 榀預制小箱梁,采用后張法建設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其中混凝土強度等級C50,實際用量3 564 m3,預制小箱梁長20 m,工期要求4個月。 為使該工程如期竣工,專門在現(xiàn)場建設預制場地,實現(xiàn)預制小箱梁及時加工。 在實際施工中,為使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與預制小箱梁結構順利建成, 還需配備充足的人力與設備資源,包括混凝土工20 名,鋼筋工80 名,模板工60 名,電工與機修工2 名;張拉設備2 套,壓漿機及龍門式起重機(跨度46 m,15 t)1 臺,插入式振動棒10 個,3 kW 鋼筋切斷機及5.5 kW鋼筋調直機。
在預制小箱梁實際施工中,需先行在預制場地生產臺座,為模板等結構提供可靠依據(jù)。 結合模擬仿真算法,以Revit 工具、REX 可延展編輯插件等軟件系統(tǒng)繪制臺座施工圖,進而在圖1 所示的模型圖展示中掌握結構細節(jié)。 為保證該工程在多工藝輔助下有序完成階段性施工任務,要在每次構圖、建模后,注重模型信息的保存,以RFA 格式為主,繼而達到留存目的。
圖1 預制箱梁模型演示圖(來源于廣州君和)
在臺座施工環(huán)節(jié),依據(jù)臺座模型圖紙加強荷載控制,保證臺座施工后無開裂風險。 需將該工程中臺身及其基礎部分建成鋼混結構,保持其處于均衡張拉狀態(tài)。 上下兩個部分需加強鋼板材料的合理布置,鋪設寬度進行“等梁”處理,并使用直尺、水準儀等工具檢測平整度,若臺座鋼板施工后與梁體底端寬度一致,且未出現(xiàn)不平整現(xiàn)象,表示該結構相對穩(wěn)定。 施工人員需增設拉桿孔, 起到規(guī)范臺座作用范圍及固定模板結構的作用。 另外,需保證鋼板厚度保持10 mm,以500 mm 距離布置拉桿孔,以楔形槽口為預制箱梁構件提供所需連接空間[1]。
在開展鋼筋連接工藝前, 需將加工好的鋼筋半成品進行分類,設標記牌進行有序存放。 再將臺座面打磨平整,涂上脫模劑,鋼筋在綁扎時需在臺座上進行作業(yè),其具體綁扎步驟為底板鋼筋→腹板鋼筋→布置底、 腹板束波紋管→制作安裝芯?!壴敯邃摻睢贾庙敯迨y管。
在綁扎小箱梁預制鋼筋過程中, 施工人員應充分考慮現(xiàn)場梁的布設形式, 合理安排綁扎區(qū)域, 利用胎膜進行精準定位,再使用底腹板和頂板鋼筋骨架進行綁扎作業(yè)。 當通過龍門式起重機后,需對鋼筋整體進行吊裝入模安裝作業(yè)。 為保證綁扎鋼筋在運輸過程中不受外力等不確定因素影響, 需為其設置相應的保護層墊塊,墊塊規(guī)格為標準混凝土墊塊,可有效避免梁體外觀出現(xiàn)變形與磕碰等問題, 在設置過程中需調整墊塊間距,使其始終保持在1.0 m,并采用梅花狀布設。
在綁扎鋼筋的同時,還應考慮相關構件的預埋問題,在預應力孔道預留過程中,可采用后張法鋼波紋管成孔技術,并要注意縱向及橫向曲線參數(shù),必要時進行鋼筋優(yōu)化布置,如圖2所示,以此滿足設計要求。
圖2 鋼筋布置連接優(yōu)化前后對比效果圖
小箱梁施工工藝對模板質量要求較高,模板設計必須具有較強的剛度,以保證在安裝過程中不出現(xiàn)變形,同時方便施工人員拆卸。 模板制作通常使用鋼材,其側模應采用大塊定型鋼模,平整度與光潔度需達到設計標準。減少焊縫數(shù)量,部分表面焊縫可通過后期打磨,拋光平整。當不同模板之間連接時,可將接縫做成平縫或企口縫狀,以提高美觀度與連接質量。 模板質量檢測完成后,具體安裝步驟為:底、腹板鋼筋綁扎成型→預應力孔道穿入支立→預應力孔道布置、檢測完成→芯模支立。
如果在拼裝過程中模板出現(xiàn)生銹、 變形及缺損等情況應及時更換,避免在吊裝過程中出現(xiàn)二次污染,最大程度上保證梁體外觀質量。 當外側模板安裝完畢后,需將底部模板及外側模板打磨平整,均勻涂刷相應的脫膜漆,切忌使用廢機油或柴油,當模板板面產生一定的油感,說明達到既定標準。 拼裝模板時可以借助卷揚機等設備吊運模板及所需材料, 如圖3 所示,保證拼裝結構與施工方案一致。
圖3 預制小箱梁模板拼裝示意圖(來源于路橋隧干貨渠)
安裝模板后,還需應用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混凝土施工工藝。 在工程澆筑混凝土環(huán)節(jié),需要先行從攪拌站運輸商用混凝土,以專用泵車為主,待順利運輸至現(xiàn)場后,借助龍門式起重機,將其吊運至材料暫放區(qū),等待施工人員進行澆筑。 為促使該工程預制小箱梁形成整體結構,理應進行一次性澆筑,在12 cm 或16 cm 高度下澆筑混凝土, 按照底板四邊→底板中間→腹板的順序進行。
需注意: 施工人員于腹板澆筑作業(yè)期間應按50 cm 層距加以布置,盡量嚴控不同層級澆筑時間,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30 ℃,需在1 h 內完成澆筑;若環(huán)境溫度低于30 ℃,可考慮在1.5 h內完成澆筑(見圖4)。
圖4 腹板施工時間距參數(shù)控制示意圖
澆筑后,施工人員還需預留寬5 mm 左右的接縫,并應用插入式振動棒實施振搗處理, 以梅花點分布方式按30 cm 間距對預制小箱梁底板加以振搗,以快插慢拔標準,觀察振搗后氣泡是否完全消除,直到表面未見明顯不均勻或氣泡現(xiàn)象,即可進入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
選用的養(yǎng)護技術以灑水養(yǎng)護與蓋膜養(yǎng)護為主。 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 ℃時,可在其表面進行灑水作業(yè),以此維護混凝土表面濕潤度,并可借助塑料薄膜進行遮蓋,要求在相對濕度低于60%情況下,養(yǎng)護28 d 以上,反之養(yǎng)護14 d,每隔0.5 h 測溫一次,以測溫結果控制養(yǎng)護水量,便于優(yōu)化預制小箱梁結構性能。于養(yǎng)護作業(yè)中,養(yǎng)護人員還要準確記錄混凝土表面測溫結果,并在現(xiàn)場執(zhí)行責任制,督促相關人員認真履行養(yǎng)護職責。 而且在橋梁高處予以養(yǎng)護時,養(yǎng)護人員要身穿防滑鞋、佩戴安全防護帶,以免出現(xiàn)安全事故。 在選擇養(yǎng)護方案時,注重其適用性,多選用自然養(yǎng)護法,如若應用蒸汽養(yǎng)護,還需將混凝土溫度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小時10 ℃以下,對應的濕度要求在90%以上,且內外溫度不可超出20 ℃差距,便于在養(yǎng)護技術的輔助下,澆筑后混凝土裂縫病害發(fā)生風險可得到有效控制,保障施工質量。
養(yǎng)護后預制小箱梁需應用張拉灌漿工藝。 施工人員在拆模后使用張拉設備將該結構張拉至指定位置, 并結合預應力筋伸長值(ΔL)控制張拉力道。
式中,Np為平均張拉力,N;L 為曲線長度與直線段長度和,mm;Ep為彈性模量,N/mm2;Ap為鋼筋截面面積,mm2。
平均張拉力則需要借助式(2)求值:
式中,σcon為張拉控制應力,N;k 為孔道局部偏差摩擦影響系數(shù), 取0.015;L 為預應力筋曲線段水平投影長度,mm;μ 為預應力筋同孔道壁摩擦系數(shù),取0.25;θ 為曲線轉角,(°)。
在綜合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后,借助千斤頂?shù)容o助工具,在預應力鋼絞線助力下張拉預制小箱梁。 要求逐漸增加張拉力,并根據(jù)ΔL 數(shù)值確定張拉狀態(tài),在滿足±6%條件時持續(xù)張拉。 在灌漿操作中,施工人員需保持0.5 MPa 灌漿壓力,且泥漿材料不宜高于3%泌水率,持續(xù)攪拌120 s 后將其用在孔道內,促使灌漿后整個孔洞結構抗壓強度在30 N/mm2以上[2]。
為保證上述施工工藝在預制小箱梁中體現(xiàn)出應用優(yōu)勢,充分提升施工質量, 項目經理等負責人需從材料質量檢測環(huán)節(jié)給予密切關注。 特別是混凝土質量檢測,要求攪拌站內配制的混凝土材料,保持2∶5~9∶20 的水灰比。 確保混凝土材料符合既定要求后,可在進場后建設實驗室,用于檢測預制小箱梁各預制構件的尺寸、規(guī)格及其相關性能參數(shù),以同批次抽樣檢測方式維護產品質量,促使各施工工藝均能得到可靠保障[3]。
將預制構件拼裝成箱梁結構后需展開完整性檢驗, 以模板安裝工藝為例,相關人員需對模板浮沉、拉桿緊固度、混凝土坍落度及澆筑質量進行逐項檢查, 尤其是對模板進行澆筑時,其材料凝結狀態(tài)及其后期張拉拱起現(xiàn)象均為檢驗重點,自此在全面檢驗中提升結構完整性。
在采用模擬仿真分析法構建預制小箱梁結構模型時,還需對照模型細節(jié)指引施工人員嚴格遵照標準步驟完成施工任務。 一方面,從臺座施工開始,需結合模型參數(shù)映射現(xiàn)實施工活動,并在底端2m 左右位置拓展基礎結構,用于改善臺座穩(wěn)固度。 另一方面,依照模型可對實際施工行為進行碰撞檢測,從預防碰撞層面使各構件以相對協(xié)調的狀態(tài)準確分布在箱梁結構上,體現(xiàn)箱梁耐用性價值,每項施工工藝均需注重仿真模型,以此優(yōu)化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