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同棱型大麥品種不同混種方式及增產(chǎn)作用研究初探

2023-07-27 07:08趙加濤劉猛道付正波楊向紅字尚永
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 2023年20期
關(guān)鍵詞:單種矮稈大麥

趙加濤,劉猛道,付正波,楊向紅,字尚永

(保山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云南保山 678000)

0 引言

作物間、混種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tǒng)精細(xì)農(nóng)業(yè)的精華,合理的間、混種能高效利用光、熱、水分和養(yǎng)分資源,具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優(yōu)勢[1]?;旆N是將生育期相近,農(nóng)藝性狀相似,抗性基因不同的品種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種植[2]。作物多品種混種具有減輕病蟲害、穩(wěn)產(chǎn)和增產(chǎn)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是一種潛在的可以提高作物群體產(chǎn)量的栽培技術(shù)[3]。不同高矮作物混種以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空間、利用光能,提高作物整體產(chǎn)量,已被廣泛應(yīng)用[4-6],采用同一作物不同抗病性品種混種以提高作物產(chǎn)量的穩(wěn)定性,國內(nèi)外已有研究和報道[7-8]。玉米不同品種合理間種和混種能增加群體受光面積、增強(qiáng)冠層內(nèi)光照、改善通氣環(huán)境等[9-10],比單種具有增產(chǎn)作用,增產(chǎn)幅度可達(dá)5%~10%[11-12];不同株型大豆品種混種能增產(chǎn)12%~40%[13-14];高中稈小麥品種混種單產(chǎn)比單種提高3.9%~10%[15-16];旱地小麥與大麥行比2:1 間(混)作比單種2 種作物的平均產(chǎn)量增35%[17]。大麥高中稈2 個品種按3:7 比例混合種植,比單種增產(chǎn)顯著[18];二棱矮稈品種‘82-1’混種多棱高稈品種‘保大麥14 號’最佳基本苗比例為6:4(種子重量比≈7:3),比單種增產(chǎn)1%~13.9%[19-20]。同時,混種還能減輕病害發(fā)生率,大麥和小麥連續(xù)2 年混作比單作控制根腐病和莖腐病的效果顯著提高[21];不同小麥品種混種,能降低銹病病情指數(shù),防效達(dá)57.7%[22];不同小麥品種混種對白粉病防效達(dá)1.23%~56.65%[23]。作物混種存在增產(chǎn)潛力,但不同品種競爭力存在差異,導(dǎo)致各品種在不同組合下產(chǎn)量表現(xiàn)存在差異,為了選擇出不同棱型大麥品種混種的最優(yōu)組合,選用不同二棱矮稈品種與多棱高稈品種按照此比例進(jìn)行混種,選擇最佳品種的混種模式,以達(dá)到高產(chǎn)高效的目的,為合理搭配不同棱型大麥混種組合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為保山市大面積推廣的多棱品種:‘保大麥8號’、‘保大麥14號’、‘保大麥15號’、‘保大麥25號’;二棱品種為‘82-1’、‘保大麥22號’。

1.2 試驗設(shè)計

設(shè)10個處理,處理1:單種‘82-1’;處理2:單種‘保大麥22 號’;處理3:‘保大麥8 號’混種‘82-1’(4:6);處理4:‘保大麥14 號’混種‘82-1’(4:6);處理5:‘保大麥15 號’混種‘82-1’(4:6);處理6:‘保大麥25 號’混種‘82-1’(4:6);處理7:‘保大麥8 號’混種‘保大麥22 號’(4:6);處理8:‘保大麥14號’混種‘保大麥22號’(4:6);處理9:‘保大麥15 號’混種‘保大麥22 號’(4:6);處理10:‘保大麥25 號’混種‘保大麥22 號’(4:6)?;久?00 萬/hm2,通過計算單位面積播種量后,種子重量比≈7:3,播種前按比例稱重種子后充分混合,3 次重復(fù),共3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0 m2,四周設(shè)保護(hù)行。

1.3 試驗實施

試驗田選于保山城郊板橋鎮(zhèn)小永村,前作水稻,土質(zhì)水稻土,肥力中等,海拔1665 m,常年年均溫15.6℃,常年降雨量974.2 mm。刨墑種植,拉線條播。2019年11月7日機(jī)械深耕,11月13日開溝平墑,11月15日播種。2020年1月2追肥。全生育期灌出苗水、分蘗水、拔節(jié)水、抽穗楊花水、灌漿水5次。2020年1月15日化學(xué)除草?;瘜W(xué)殺蟲2次。2020年5月5日收獲。

2 試驗結(jié)果及分析

2.1 產(chǎn)量結(jié)果

方差分析表明,區(qū)組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達(dá)極顯著水平(見表1)。由表2可知,處理6、處理10之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但極顯著高于其他8個處理;處理1、處理2之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低于除處理9以外的其他混種處理。不同處理之間單產(chǎn)變幅為8866.5~10134 kg/hm2,其中,處理1(單種‘82-1’)、處理2(單種‘保大麥22 號’)產(chǎn)量居后兩位,單產(chǎn)分別為8866.5、8886 kg/hm2。處理6(‘保大麥25 號’混種‘82-1’)單產(chǎn)最高,為10134 kg/hm2,比處理1(單種‘82-1’)增產(chǎn)1267.5 kg/hm2,增14.3%。處理10(‘保大麥25號’混種‘保大麥22 號’)單產(chǎn)為10063.5 kg/hm2,居第2位,比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增產(chǎn)1177.5 kg/hm2,增13.2%。處理3(‘保大麥8 號’混種‘82-1’)、處理4(‘保大麥14 號’混種‘82-1’)單產(chǎn)相近,分別為9494、9559.5 kg/hm2,分別比處理1(單種‘82-1’)增產(chǎn)727.5、693 kg/hm2,分別增8.2%、7.8%。處理7(‘保大麥8號’混種‘保大麥22 號’)、處理8(‘保大麥14 號’混種‘保大麥22號’)單產(chǎn)相近,分別為9426 kg/hm2、9403.5 kg/hm2,分別比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增產(chǎn)540、517.5 kg/hm2,分別增6.1%、5.8%。處理5(‘保大麥15號’混種‘82-1’)、處理9(‘保大麥15號’混種‘保大麥22號’)單產(chǎn)相近,分別為9237、9163.5 kg/hm2,處理5比處理1(單種‘82-1’)增產(chǎn)370.5 kg/hm2,增4.2%;處理9 比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增產(chǎn)277.5 kg/hm2、增3.1%。試驗結(jié)果表明,混種能增加產(chǎn)量,較單種二棱矮稈高產(chǎn)品種增產(chǎn)3.1%~14.3%;混種選擇品種時,最佳多棱品種為‘保大麥25號’、其次是‘保大麥8號’、再次是‘保大麥14號’,‘保大麥15號’不宜選擇作混種品種;最佳二棱品種為‘82-1’、其次是‘保大麥22號’。

表1 方差分析表

表2 產(chǎn)量結(jié)果匯總表

2.2 產(chǎn)量構(gòu)成因素

2.2.1 有效穗由表3可知,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有效穗最高,為940.5萬/hm2;其次是處理1(單種‘82-1’),為757.5萬/hm2。選擇二棱矮稈品種‘82-1’的4個處理中,處理3、4、5、6有效穗667.5萬~685.5萬/hm2,比處理1(單種‘82-1’)僅減少72萬~90萬/hm2,二棱品種貢獻(xiàn)403.5萬~418.5萬/hm2,多棱品種貢獻(xiàn)252萬~274.5萬/hm2;處理4(685.5 萬/hm2)>處理3(681 萬/hm2)>處理5(676.5萬/hm2)>處理6(667.5萬/hm2)。選擇二棱矮稈品種‘保大麥22號’的4個處理中,處理7、8、9、10有效穗690~744萬/hm2,比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減少196.5萬~250.5萬/hm2,二棱品種貢獻(xiàn)430.5萬~453萬/hm2,多棱品種貢獻(xiàn)259.5萬~298.5萬/hm2;處理8(744萬/hm2)>處理7(736.5萬/hm2)>處理9(706.5萬/hm2)>處理10(690 萬/hm2)。從有效穗角度分析,混種時,二棱矮稈品種‘82-1’競爭力優(yōu)于‘保大麥22號’;混種選擇多棱品種時,競爭力‘保大麥14號’>‘保大麥8號’>‘保大麥15號’>‘保大麥25號’。

表3 不同棱型混種方式對大麥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2.2.2 穗實粒數(shù)由表3 可知,處理1(單種‘82-1’)、處理2(單種‘保大麥22 號’)穗實粒數(shù)居后兩位,分別為24 粒、21.6 粒。選擇二棱矮稈品種‘82-1’的4 個處理中,加權(quán)平均穗實粒數(shù),處理6(35.6 粒)>處理4(34.3 粒)>處理3(33.8 粒)>處理5(31.5 粒);選擇二棱矮稈品種‘保大麥22號’的4個處理中,加權(quán)平均穗實粒數(shù),處理10(35.1 粒)>處理8(33.4 粒)>處理7(31.5粒)>處理9(30.5粒)。從穗實粒的角度分析,混種選擇二棱矮稈品種時,‘82-1’優(yōu)于‘保大麥22號’;混種選擇多棱高稈品種時,‘保大麥25號’最優(yōu),‘保大麥8號’、‘保大麥14 號’次之,不宜選擇‘保大麥15 號’。

2.2.3 千粒重由表3可知,處理1(單種‘82-1’)千粒重最高,為49.2 g;其次是處理2(單種‘保大麥22號’),為43.9 g。選擇二棱矮稈品種‘82-1’的4個處理中,處理5(43.6 g)>處理6(42.6 g)>處理3(41.8 g)>處理4(40.6 g);選擇二棱矮稈品種‘保大麥22號’的4個處理中,處理9(42.9 g)>處理10(41.5 g)>處理7(41 g)>處理8(39.2 g)。從千粒重的角度分析,混種選擇二棱矮稈品種時,‘82-1’優(yōu)于‘保大麥22 號’;混種選擇多棱高稈品種時,‘保大麥15號’>‘保大麥25號’>‘保大麥8號’>‘保大麥14號’。

2.3 抗倒伏性

由表3 可知,單種處理中,處理1 株高為81.7 cm,處理2 為79.2 cm;選擇二棱矮稈品種‘82-1’的4 個處理中,高稈品種和矮稈品種的株高差,處理3(25.2 cm)>處理4(24.5 cm)>處理6(21.7 cm)>處理5(20 cm);選擇二棱矮稈品種‘保大麥22號’的4個處理中,高稈品種和矮稈品種的株高差,處理7(23.5 cm)>處理8(22.6 cm)>處理10(19.2 cm)>處理9(18.8 cm)。處理1、處理2無倒伏;處理6、處理10倒伏面積僅為1.7%;處理3、處理7 倒伏面積相同,為13.3%;處理4、處理8 倒伏面積分別為20%、23.3%;處理5、處理9 倒伏嚴(yán)重,倒伏面積分別為31.7%、29.7%。從株高差及倒伏角度分析,混種選擇二棱矮稈品種時,‘82-1’優(yōu)于‘保大麥22 號’;混種選擇多棱高稈品種時,‘保大麥25’最優(yōu),其次是‘保大麥8 號’、‘保大麥14號’,不宜選擇‘保大麥15號’。

2.4 抗病性

處理2、處理6、處理9、處理10植株中部葉片有一些病斑(5級),中抗白粉?。黄溆嗵幚碇仓曛猩喜坑休^多病斑(7 級)感白粉病。從抗病性角度分析,混種選擇二棱矮稈品種時,‘保大麥22 號’優(yōu)于‘82-1’;混種選擇多棱高稈品種時,‘保大麥25’>‘保大麥15號’>‘保大麥8號’>‘保大麥14號’。

3 討論與結(jié)論

混種能充分利用空間,使群體合理分布,具有充足的“源”。前人研究了不同株高大麥品種混種時的增產(chǎn)效應(yīng)及混種比例,僅研究了2 個不同株高大麥混種的最佳比例[19-20],得出中高稈品種與矮稈品種的最佳混種比例為6:4(折合種子重量比為7:3),沒有對更多品種混種組合進(jìn)行研究。混種選擇品種時,一定要考慮品種間的合理搭配,本試驗按照前人研究最佳混種比例對不同品種混種組合進(jìn)行研究,混種較單種二棱矮稈高產(chǎn)品種增產(chǎn)3.1%~14.3%,混種的最佳組合是‘保大麥25號’混種‘82-1’,其次是‘保大麥25號’混種‘保大麥22號’。混種選擇二棱矮稈品種時,‘82-1’優(yōu)于‘保大麥22 號’,一是混種時,‘82-1’競爭力優(yōu)于‘保大麥22 號’,‘82-1’有效穗占單種處理的53.3%~55%,‘保大麥22 號’有效穗僅占單種處理的45.8%~48.2%;二是‘82-1’穗實粒數(shù)比‘保大麥22 號’多2.4 粒,千粒重比‘保大麥22 號’高5.3 g;三是混種時,相同多棱品種的處理中,‘82-1’的處理較‘保大麥22號’的處理株高差多1.2~1.9 cm,有利于空間分布。混種選擇多棱品種時,‘保大麥25 號’最優(yōu),‘保大麥8 號’、‘保大麥14號’次之,不宜選擇‘保大麥15號’,一是‘保大麥25號’屬大穗型品種,穗實粒數(shù)較多;二是‘保大麥25 號’千粒重高;三是‘保大麥25號’抗病性好;四是‘保大麥25號’株高適中,抗倒伏性好。

選擇不同棱型不同株高大麥品種混種時,二棱品種要選擇矮稈(株高80 cm 左右)、株型緊湊、分蘗強(qiáng)、千粒重高(48 g以上)、穗實粒數(shù)多(24粒左右)的大粒型品種;多棱品種要選擇中高稈(株高100 cm 左右)、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抗倒伏、分蘗適中,千粒重高(39 g左右)、穗實粒數(shù)多(55粒以上)的大穗型品種。同時,兩個品種必須生育期相近,株高差合理,才能充分利用空間和光能,具備優(yōu)良的受光環(huán)境;2個品種最好均為抗病品種,至少其中1個品種為抗病品種;矮稈品種所占比例要大于高稈品種,矮稈品種所占比例約60%左右。今后應(yīng)根據(jù)不同生態(tài)類型以及主推品種,加大不同高矮稈大麥品種混種試驗研究,選擇適宜的混種比例及品種搭配,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及種間互補(bǔ)關(guān)系,減輕病蟲害及倒伏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總產(chǎn)量,達(dá)到增產(chǎn)增效節(jié)本的目的。

猜你喜歡
單種矮稈大麥
我的大麥哥哥
小麥矮稈突變體je0098的遺傳分析與其矮稈基因定位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47份外引小麥種質(zhì)中矮稈基因的檢測及其降稈效應(yīng)分析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甘藍(lán)型油菜半矮稈細(xì)胞質(zhì)雄性不育系9162 A的選育及應(yīng)用
普通小麥品種陜農(nóng)33矮稈突變體的矮化效應(yīng)分析
天人菊與金雞菊幼苗生長生理特性比較
混種黑麥草和三葉草對假繁縷鉻、銅及鎳積累的影響
西山區(qū)不同玉米品種混種與單種的產(chǎn)量比較
清水河县| 巩留县| 西峡县| 旺苍县| 凌云县| 亳州市| 塔城市| 龙江县| 富顺县| 乌兰察布市| 交城县| 福泉市| 东乡| 阿荣旗| 巫山县| 临湘市| 乐昌市| 澳门| 马关县| 和林格尔县| 佛冈县| 梓潼县| 阿克陶县| 唐山市| 富顺县| 高安市| 花莲市| 衡东县| 肇州县| 太白县| 泰和县| 多伦县| 团风县| 德阳市| 平顺县| 广德县| 龙山县| 苍溪县| 西林县| 黄平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