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按]對于宰予是否屬于“學渣”,歷代爭議都很大,但多數(shù)書都把“宰予晝寢”定位為宰予不好好學習被孔子訓罵,和今天的中小學教師訓誡學生沒什么多大的區(qū)別。可史實確實如此嗎?如果宰予就像今天不好好學習的“差生”,他能名列孔門十哲而配享孔廟嗎?歷史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這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1
一夜的春雨,催開了枝頭潔白的杏花!
清晨,陽光普照,香氣彌漫,綠綠的草地像絨毯一樣鋪滿了整個園子。園子正中就是杏壇。
此刻的杏壇,傳來了陣陣吟誦之聲: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杏壇內(nèi),橙色的陽光透過東邊的窗欞斜照進來,灑在堆滿書簡的長幾上,長幾案邊,孔子正在批閱簡牘。
突然,不知誰喊了一聲:“魯公駕到!”頓時打破了園內(nèi)的寧靜。
眾人趕忙準備歡迎儀式,可還等沒準備好,魯公已經(jīng)走進了孔子的書齋。
大約半個時辰過后,孔子走出書齋,恭送魯公還朝。
“來人!把宰予給我叫過來!”孔子大聲說。
“回夫子,宰予不在!”子路說,“我讓大家分頭去找!”
不多會,高柴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說:“稟夫子,宰予正在杏園睡覺!”
孔子一聽,大踏步向杏園走去。
2
杏園內(nèi),一樹樹杏花爭相怒放,一團團,一簇簇,像云團,像朝霧。一陣清風吹來,花兒立刻飛開了,一片片花瓣如天女散花般紛紛落下,好像下了一場花瓣雨。
杏樹下,只見宰予安靜地躺在吊床上左右晃悠。他雙目微瞇,口中輕輕吟唱,渾身蓋滿了花瓣,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c衣若杏,聊樂我員。雖則我員,匪我思眠?!?/p>
高柴上前輕輕捅了捅宰予。
“誰呀?如此討厭!”宰予閉著眼睛大聲呵斥道,“大好春光不去好好欣賞,反來打攪我的美夢!你來到這世上就是白活一回!”
“宰予!”孔子大喝一聲。
只見宰予一個激靈一下子坐起來,趕忙下吊床行禮:“不知夫子來到,宰予失禮了!”
“呵呵!你還知道禮?我看你就是一塊腐朽潰爛的木頭,只配劈柴燒火了!”
“夫子,春光大好……”
“還想狡辯是嗎?還有什么可狡辯的呢?茅坑的糞墻,還有掩飾的必要嗎?”
“夫子,我是說……”
“有什么好說的呢?你的所作所為改變了我的認知觀。以前我看一個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也會這樣去做;現(xiàn)在我看一個人,聽了他的話還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這樣去做了……”
孔子越說越生氣:“我發(fā)現(xiàn)我之前真是太不成熟了,一直被你的花言巧語所欺騙!今天,我還要感謝你給我上的這一課!”
“夫子,我錯了!”
“你有什么錯呢!你又怎么會錯呢?你錯不錯的跟我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是我錯了,我改還不行嗎?”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薄墩撜Z·公冶長》)
印象中孔子一直給人的都是和和氣氣的小老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形象,但是,這次把宰予罵了個狗血淋頭,罵得鮮活,罵得暢快,罵得酣暢淋漓,罵得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了,這一罵,宰予就被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雖然這在《論語》中是唯一一次,但還是讓我們打破了孔子在人們心目中那個固有形象,看來這回是真的生氣了。
可是,按照笨理來推算,估計三千弟子在上課時間睡覺的也不止宰予一個吧,為什么孔子會對宰予發(fā)這么大的火呢,而且還要記錄在案?
錢穆先生說,孔子對宰予苛責似乎太嚴。
南懷瑾先生說,孔子才沒有生氣,為人師表的,怎么可能生氣?“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這根木頭的內(nèi)部本來就已經(jīng)腐壞了,你再去在它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沒有用的;‘糞土之墻’,經(jīng)螞蟻、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墻,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會倒的,這種里面不牢的墻,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沒有用的……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懂得他是說宰予的身體不好。只好讓他多休息一會,你們對他不要有太過的要求……所以孔子說:‘于予與何誅?’對于宰予不必過分誅求了……換句話說,你們對于宰予,何必要求太過呢?就讓他睡個覺吧……孔子這樣的話,是說他從前看到一個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這個人將來一定有成就——‘聽其言而信其行’。后來他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一個人即使有才具、有學問,但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充沛精力,也免談事業(yè)。一個人做事業(yè),必須要強健的體力,飽滿的精神。所以孔子說,我看了宰予,對人生看法有了改變,天下事實在并不簡單。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卻一輩子做不好事業(yè),因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夠。”所以,孔子其實是在關(guān)心宰予的身體健康、在表揚宰予的學術(shù)水平。
南懷瑾先生這是努力在給孔老夫子打圓場,不愿相信身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會這樣失態(tài)的,可事實卻偏偏如此,孔子確實是生氣了,也失態(tài)了。
為什么孔子寧可自毀形象也要發(fā)怒?為什么偏偏是對宰予如此嚴厲?是孔子極其厭惡宰予還是另有偏心?……
這一歷史懸案被歷代學者所津津樂道。
可是,事情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3
宰予(前522—前458),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魯國人,思想家、儒家先賢,“孔門十賢”之一。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游列國。游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齊國和楚國。魯?shù)抗拍辏ㄇ?58)去世,后世追封齊侯、臨淄公、齊國公。明嘉靖九年(1530),稱為“先賢”,從祀孔廟。
有人調(diào)侃說,“宰予”這個名字就極具個性和挑戰(zhàn)性,字面意思就是“殺了我”,換成今天的網(wǎng)絡(luò)用語就是“你弄死我啊”!一看就是個調(diào)皮搗蛋、玩世不恭的劣等生,事實果真如此嗎?有這種看法的人,其實是對姓氏和宰予本人沒有深入了解造成的。
我們先來說說宰予的姓氏問題。
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每個中國人對“姓氏”都有著極大的認同感和神圣感的。
為什么呢?
因為“姓”和“氏”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姓”最早是用來別婚姻的,這是人類社會由動物屬性到社會屬性轉(zhuǎn)變的一大標志。在母系社會,孩子只知道生母而不在乎生父是誰,所以,“姓”代表的是母親一系的血緣關(guān)系,因此,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是女字旁。
簡單地說,“姓”就是母系時代紀念家族起始婦女的符號。
社會發(fā)展到父系社會以后,男性占主導地位,這就要彰顯男性的戰(zhàn)斗力,并以此來確立自己在群體之中的威望,氏的甲骨文突出了強有力的上肢,金文則在手臂上打了一個著重符號,也是突出男性的戰(zhàn)斗力。
因此,在上古時代,男子稱氏不稱姓,比如黃帝稱軒轅氏,其實他姓姬;炎帝稱神農(nóng)氏,其實他姓姜。
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后,尤其到有了國家之后,搞分封制度,女子不分封,分封的是男姓貴族。
據(jù)《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的記載,周武王當初將自己的十五個兄弟都分封了出去,再加上其他的姬姓宗親,總共封了四十個姬姓諸侯國,如魯國、燕國、魏國、曹國、滕國等,那么,這些諸侯國的國君就分別是姬姓的魯氏、燕氏、魏氏、曹氏、滕氏,等等。
這些諸侯國的國君還會再生兒子,生了兒子還要繼續(xù)分,這樣又會產(chǎn)生出許多的“氏”,一直分到?jīng)]法再分了,那就會有一些后代成為平民,平民沒有“氏”。
總之,諸侯也好,卿也好,大夫也好,給你一片封地,建立一個封建實體,要有個標識,這個標識就叫作“氏”。并不是所有的男子都有“氏”,只有有土地的人才有“氏”,普通老百姓你沒有土地,你是平民、奴隸、農(nóng)奴,你就沒有氏,甚至連“姓”都沒有,只有一個“名”。
“宰”是殷商時期就設(shè)有的官稱,最初是對負責籌備祭祀品廚師的稱謂,后逐漸晉升為負責家事和家奴的管理,屬于奴隸主貴族的臣仆。到了西周王朝時期,“宰”成為王公貴族家務(wù)事的總管,直接聽命于王后,后來又逐漸晉級為在君王左右參與政務(wù)的大臣,如管仲曾任齊國宰相;到了春秋初期,各諸侯國均有設(shè)置,比如孔子曾任中都宰;再后來甚至在卿、大夫家中也設(shè)有這一職位,稱作“太宰”“家宰”等,比如冉求曾任季氏家宰。秦統(tǒng)一六國以后,宰相作為官制正式確定下來。
魯國始祖周公旦的后裔周公孔在周朝擔任太宰,所以被稱為宰孔、宰周公。他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官職作為“氏”,稱作“宰氏”。據(jù)《元和姓纂》記載:“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為氏?!彼裕子杈褪侵芄?。
名是用來被長輩和平輩作稱呼用的,后輩或者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是沒有資格直接稱名道姓的,這就要取一個“字”方便別人稱呼,因此,這個“字”要和名有聯(lián)系,比如關(guān)羽字“云長”,張飛字“翼德”,宰予字“子我”。
綜上所述,宰予的全稱應(yīng)該是“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在春秋時代,有姓有氏有名有字是貴族身份的象征,這叫出身不凡。
4
孔子門下弟子眾多,身份各異。據(jù)《論語·述而》記載,孔子教育學生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所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因此,后世學者將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視為“孔門四科”,并評出來各科最優(yōu)秀的學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予、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寫到這里,很多人會有疑惑:“孔門四科”中有語言和文學兩科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今天把語言和文學合稱“語文”,其實,“語”和“文”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簡單地說,孔學的“語言”科研究的主要是辯論和外交的學問,這一類學問后來發(fā)展為“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和“縱橫家”。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一種邏輯學,其中最有名的是惠施和公孫龍;而“縱橫家”重點研究的是國家之間的外交關(guān)系,他們在各諸侯國之間縱橫捭闔,憑一張利口左右諸侯國之間的利益關(guān)系,其中最有名的是蘇秦和張儀。
而“文學”科也和我們今天所理解的不一樣,所謂“文學”是研究章句、考證,包括歷史、掌故(典章制度風)等,略近于現(xiàn)在的“文史哲”的范疇,或者說類似于研究寫論文的能力。
由此可見,宰予的學業(yè)成績是非常優(yōu)秀的,甚至在“言語科”排在了子貢的前面,因此,后世很多人認為“宰予晝寢”是不好好學習才惹怒了孔子,孔子恨鐵不成鋼才罵了他。如果這樣理解,你就把孔子的緯度拉低了,你以為孔子會像今天的中小學教師那樣苦口婆心地勸你多考幾分嗎?這完全是曲解了宰予,更曲解了孔子。
宰予并不是我們俗人所理解的那種“學渣”,相反,宰予的才能有你想象不到的高度。
魯哀公六年(前489),孔子師徒一行被困于陳國和蔡國之間,史稱“陳蔡絕糧”,這是孔子周游列國中的一個大劫。幸虧駐守楚國邊邑的大夫葉公,聽說孔子被困,率軍隊前來搭救,殺退圍困孔子師徒的兵卒后,又護送他們平安經(jīng)過蔡國,來到楚國。
楚昭王見了孔子以后,覺得孔子很偉大,就打算重用孔子,想把書社這個方圓七百里的地方賜給孔子作為封地。
楚國令尹(相當于國務(wù)院總理)子西加以阻止,就問楚王:“楚國的官員中有沒有像宰予、子貢這樣的大才之人?”楚王說沒有。子西又說:“如果孔丘得到封地,他的眾多弟子輔佐他,這對楚國來說不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嗎?這可不是楚國之福啊。”
楚昭王聽后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重用孔子的打算。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薄巴踔o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薄巴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薄扒页娣庥谥埽枮樽幽形迨?。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shù)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jù)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闭淹跄酥??!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p>
楚國在當時是大國,土地遼闊,人才濟濟,而楚昭王卻承認自己的臣子里面,沒有誰的才能可以趕得上宰予的,由此可見宰予的才能的確卓越不凡,并且聲名遠揚,早就聞名于各諸侯國之間了。
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見,常與孔子討論問題,頗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他跟著孔子周游列國,其間孔子常常派遣他出使各國,可見對他的能力是非常贊賞的。
后世的孟子也稱贊宰予“智足以知圣人”。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宰予如此優(yōu)秀,孔子為什么還這么不留情面地罵他呢?
5
這就需要我們先來揭秘一下剛才魯哀公來找孔子做了什么。
孔子把宰予叫到辦公室,稍微壓了壓氣,問道:“你昨天到底給魯公說了什么?”
宰予說:“我沒說啥呀?昨天他問我,做社主該用什么木頭?”
“你怎么說的?”
“我說: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
要讀懂這幾句的含義,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社。
社其實就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社神,源于古人對土地的崇拜。古人認為,祭祀社神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它關(guān)系著國之興衰,所以國家又稱為“社稷”。
從宰予的回答來看,這里應(yīng)該指的是祭祀土地神用的木制牌位。還有一種說法是種一棵樹來代表土地神。三個朝代所用的樹不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木質(zhì)堅硬且壽命長久的樹種。
那么問題來了,魯哀公作為一國之君,難道不知道這個常識嗎?
孔子接著問:“你還說了什么?”
宰予說:“他問我為什么用栗木?”
孔子很著急地問:“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說……嗯……我說,周人用栗木,原因就是要使民戰(zhàn)栗!”
有心之人都來咂么咂么,什么叫“要使民戰(zhàn)栗”?這畫外音肯定是宰予的別有用心,有人說是宰予想讓哀公用嚴政治民,也有人說古代常在社祭時殺人,當時三桓專政,魯哀公想討伐他們,故意借問社來探探宰予的底。
孔子心想,完了完了完了!想?yún)⑴c權(quán)力斗爭,你這不是死路一條嗎?怪不得魯公一大早就過來找我要人,就憑你那腦子,抬個杠出個小花花點子還行,“三桓”那幫子人個頂個老奸巨猾,心狠手黑,就憑你?就憑你?是他們的對手嗎?毛還太嫩了點吧!
“做大事要秘而不宣,已經(jīng)形成既定事實的事就不要再去提供參考意見,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能再去糾纏,這些都不懂,你不是榆木疙瘩是什么?你不是茅坑的石頭又是什么?……”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zhàn)栗?!弊勇勚唬骸俺墒虏徽f,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對于那些政治上缺腦子的人,才華越大,就意味著危險越大,歷史上類似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孔子這是不愿意讓宰予去蹚這個渾水,這是惜才之心呀!
好在宰予運氣好,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許魯哀公也不敢貿(mào)然行事,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宰予算是躲過了一劫。
6
宰予絕頂聰明,總是不走尋常路,善于逆向思維。他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于提問,是孔門弟子中少有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
有一次,孔子講到“仁”這個問題,宰予說:“老師,您以前教導我們說:一個人,要處在一個‘仁’的環(huán)境里,才能體會到仁所帶來的美;但是,如果不知道‘仁’是什么,就無法選擇,所以,學習什么是‘仁’是需要有智慧才能辨別的?。ㄗ釉唬骸锶蕿槊?,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孔子說:“是??!我是這樣講的!”
可是我有一個問題:“老師您天天都講仁,如果告訴您,仁在井里,您會跳井嗎?”
宰予的意思是:井里掉下一個人,去救他就是仁,否則就是不仁,問這個問題孔子怎么看?這和我們今天很多人問的“老婆和娘同時落水先救誰”一樣無厘頭,屬于“挖坑”型提問。
依我看,宰予應(yīng)該去做蘇格拉底的學生,因為他是一個具有反思精神的人,在現(xiàn)代是值得學習夸贊的對象。但在春秋時代,這種提問是叛逆的,是離師背道的,估計顏回、子貢這一類的學生是不敢提出這種問題的,就算心里閃過這樣的念頭,也不會直接去問老師。
對于這樣的“挖坑”,普通人是不好回答的,按照今天的邏輯,可以選擇拒絕回答,但孔子沒有拒絕。
孔子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作為君子,可選擇的方式很多??!他可以去選擇去井邊救人,也可以選擇尋求外援救人,不一定非要自己也跳進去。所以,對于君子而言,他可能被引誘,但不可能被陷害;他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愚弄?!保ㄔ孜覇栐唬骸叭收?,雖告之曰:‘井有仁焉?!鋸闹??”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些報道:見有人落水,可是明明自己不會游泳,還是義無反顧地跳進河里去救人,結(jié)果人沒救成,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先不說救人者,就說有些新聞對此大肆渲染,這樣的做法就不可取。
宰予為什么非要和老師熗著來,總是這么刺兒頭呢?
首先,宰予是個高才生,思維活躍,對任何問題都想追根溯源搞搞清楚;其次,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拐彎抹角,自認為和孔子觀點不一致的時候,直接和老師辯論;最后,從實用主義出發(fā),經(jīng)常否定孔子一些理想化的觀點。
更直接的原因是,在此之前有一個關(guān)鍵問題沒和老師討論清楚,想借此機會用孔子之矛攻孔子之盾,結(jié)果卻被孔子輕松化解。
那么,是哪個關(guān)鍵問題呢?
7
有一天,宰予找準了機會問孔子:“老師啊,我覺得您說的那個為父母守喪三年,這個也時間太長了吧?你想想,君子三年時間不按照禮制行事,那還要禮制干什么?大家都輪流不按禮制,這個禮還有存在的意義嗎?這樣,禮儀必然遭到敗壞;三年時間不演奏音樂,音樂不也會荒廢嗎?到時候不都禮崩樂壞了嗎?”
“你覺得呢?”孔子瞅了他一眼。
“我覺得吧,一年就可以了吧?何苦要三年呢?”
再說了,這三年只顧著守墓悲哀了,莊稼誰來種?舊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收割了,連鉆燧取火的木頭,都換了一茬又一茬(過去取火,春天用榆木柳木,夏天用棗木杏木,夏末用桑木柘木,秋天用柞木楢木,冬天用槐木檀木),四時在變,天地也都在變,人怎么能夠永遠沉浸在親人去世的傷痛中呢?
宰予說的是現(xiàn)實問題,當時雖有丁憂三年之喪,但認真遵守的人有多少呢?與其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那還不如認認真真居喪一年呢!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活著的時候都這樣,人死之后還要三年,有誰能真心堅守下去呢?堅守下去又有什么更大的意義呢?
宰予所提出的問題,在今天來說也是適用的。
有的人,父母活著的時候不知道孝順,死了之后卻大辦喪事,裝出一副很孝順的樣子,這都是給誰看的呢?
宰予想就這個問題和老師討論清楚,希望老師給他個合理的解釋。
孔子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他:“如果是你的父母過世,你只守喪一年,然后就吃香的喝辣的,穿漂亮的衣服,演奏歡快的樂曲,你心安嗎?”
“安?。 ?/p>
孔子肯定想不到宰予會這樣回答,所以想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結(jié)果,宰予沒接招,又把問題推給了孔子。
估計孔子一時也沒想好如何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只能不快地說:“你心安,那你就照做嘍!”
宰予也沒想到孔子會這樣回答。宰予以為,他回答“心安”,孔子會罵他,然后再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復。
可孔子是誰啊?那可不是一般的老師,孔子沒有罵他,沒有說“你怎么可以這樣子?”之類的話,而是說:既然你心安,就這樣做唄。
這一下,該輪到宰予蒙了,無話可說,只能退下。
宰予出去之后,孔子說話了。
孔子說:宰予這個人啊,真是不仁!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守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他是孤兒?父母在他小時候沒愛過他?
其實,宰予的回答大概也是違心的。
違心為什么還要這樣答?辯論技巧的需要嘛!從這一點上看,宰予列“言語科”之首不是虛的。
宰予注重實際,孔子偏于理想。雖然辯論看似不相上下,但宰予到底是不是真的心安,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實,現(xiàn)實社會里,很多人是心安的,只不過不好意思承認。承認心安,就顯得自己不孝,然而他們的一切行為舉止,又時時顯露出心安的狀態(tài),既然這樣,又何苦再裝兩年呢?
孔子沒有斥責宰予,似乎默許了他。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薄芭玻瑒t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8
宰予看似贏得了這場辯論,但卻遭到了同門的排斥,所以,整部《論語》中宰予只出現(xiàn)了五次,而且每次不是挨罵就是抬杠,給人留下了“史上最強學渣”兼“千古第一杠精”的形象。雖然這些都是他自取的,但這對宰予本人和孔子來說都是極大的曲解,換句今天的話說“你們真的懂宰予和孔子嗎”?包括“史學之父”司馬遷,對宰予的記載也失之偏頗。
按照世俗的理解,歷史上凡是“不聽話”的,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史記》對宰予也是這樣描述的:宰我問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p>
什么意思呢?
有一次,宰予問孔子:“老師老師,你給我講講上古時代五帝(黃帝、顓頊、嚳、堯、舜)的高尚品德吧!”
孔子怎么回答的呢?
孔子說:“我又不是五帝,我怎么知道。(予非其人也。)”
言外之意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五帝之德”這種大課題,以我的水平,我是講不了的;第二層意思是說,我就是不想和你說話,哪涼快哪呆著去。
如果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理解,這時候,孔子已經(jīng)氣得不想和宰予說話了。讀者也覺得很解氣:對待杠精就應(yīng)該這樣。
可是,孔子是這種人嗎?孔子是這種小肚量的人嗎?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還有一段對宰予的描寫: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
大體意思是說,宰我在齊國做臨淄大夫的時候,和田常一起叛亂,后來被滅了族,孔子為有這樣一個學生感到恥辱。
果真是這樣嗎?
宰予有沒有去齊國為官,甚至參與齊國內(nèi)亂呢?
《左傳·哀公十四年》記載:“齊簡公之在魯也,闞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陳成子憚之,驟顧諸朝。諸御鞅言于公曰:‘陳、闞不可并也,君其擇焉?!ヂ?。子我夕,陳逆殺人,逢之,遂執(zhí)以入。陳氏方睦,使疾,而遺之潘沐,備酒肉焉,饗守囚者,醉而殺之,而逃。子我盟諸陳于陳宗。”
《左傳》記載得清清楚楚:文中的“子我”是闞止,而不是宰予,兩個人都是“字子我”,古往今來的《左傳》研究者都是同一的觀點。
闞止又稱名監(jiān)止,字子我,早在齊簡公流亡魯國時期,就已追隨在側(cè),深受其信任。公元前485年,齊簡公在陳恒(也就是田常)的支持下回國即位,不過雙方的蜜月期很快過去,為牽制日益強盛的陳氏,齊簡公任命闞止為相,與陳恒共掌朝政,由此引發(fā)陳恒的不滿與忌憚。
公元前481年,陳恒發(fā)動政變,殺死齊簡公和闞止,另立齊簡公之弟公子驁為君,是為齊平公,自任太宰。從此齊國大政徹底為陳氏所掌控,田代姜齊就此發(fā)端。
《左傳》既然記載這么清晰,《史記》為什么還要這樣寫呢?
原來,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就已將兩人混為一談,譬如《韓非子·難言》篇就提到“宰予不免于田?!保?,司馬遷就采用了錯誤的史料,這一點杜預(yù)、孔穎達、楊柏竣等史學家都做過更正,但由于《史記》的影響過大,以至于這一記載出現(xiàn)后,在很大程度上就被認定為史實。所以,唐代對孔門先哲進行追封時,追贈給宰予的爵位是“齊侯”,宋代在此基礎(chǔ)上又加封為“臨淄公”(后又改封“齊公”),這都是受《史記》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孔子對宰予的態(tài)度,是不是像《史記》中描寫的那樣用“予非其人也”搪塞和對宰予這種學生“恥之”呢?或者說,孔子有沒有因為宰予這個學生的狂狷而不待見他,進而又感到恥辱過呢?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再回到《論語》中去找答案。
9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保ā墩撜Z·先進》)
孔子說:“當年跟隨我在陳國、蔡國的那些學生,現(xiàn)在都不在門下了。德行見長的弟子是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見長的是宰我、子貢。政務(wù)見長的是冉有、子路。文學見長的是子游、子夏?!?/p>
晚年,回到魯國以后,孔子著書立說,弟子們也都各自發(fā)展,這時,孔子回憶起那些跟隨他周游列國的學生們,不禁感慨萬千:過去,雖然居無定所,但我們天天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現(xiàn)在,他們各奔東西,有的做官,有的教學,有的仙居,有的早逝……
孔子心中默默地念叨著他們的名字,并親點了最突出的十個學生,其中就有宰予,而且位列子貢之前。
孔子是理解宰予的,在所有弟子當中,只有宰予敢于和孔子爭論,雖然爭論時唇槍舌劍,但爭論的結(jié)果卻使得雙方的心靈越走越近,以至于最后達到惺惺相惜。
宰予和孔子爭論,是不是對夫子之道產(chǎn)生懷疑和否定呢?不是。
宰予對于夫子是崇拜的,對孔子的學說是信服的,《孟子·公孫丑》記載:“宰我曰:‘以予觀于夫子,賢于堯、舜遠矣?!?/p>
那宰予為什么還要和孔子爭論呢?
因為不盲從才會爭論,因為真理越辯越明才會辯論,因為對學問負責才會爭論……
這一點,也許只有孔子和宰予二者本人才會明白!
當其他弟子一齊排擠宰予,認為他是離師叛道之時,孔子卻漸漸地感覺到了孤獨。
因為,后來圍繞在孔子身邊的都是一些“聽話的”好孩子、好學生時,他再也聽不到宰予那挑刺、反對的不同聲音,一次竟然批評起他最愛的學生顏回來了:“顏回這個人對我沒什么幫助,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薄墩撜Z·先進》)
我想,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應(yīng)該也算是委婉地表達了對那個“千古學渣”宰予的無盡思念吧!
(本文寫作感謝“知乎網(wǎng)”呢呵呵喲、一沙鷗、紅云、喜喜魚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