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
秋雨連綿,山壑溪澗又復清流潺潺的景象,蜻蛉河水呈現了少有的大河奔騰的壯觀場面,心中突然涌起一睹瘋狂奔流四五十里洪流在三潭斷崖急墜狂泄壯觀場面的念頭。雨過天晴,我們便驅車翻山越嶺一路向北,只為飽覽三潭瀑布的狂野。
瀑布在地質學上又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經斷層、凹陷等地區(qū)時垂直地從高空跌落的現象。三潭瀑布又名“雙溝瀑布”,為古代大姚八景之一。三潭瀑布是一個瀑布群,在不足4公里長的河道內共有33級瀑布,以上游至下游為次序,第一級高19米,第二級高121米,第三級高82米,每級均與深潭相連,崖坎相依、潭水延連、一氣呵成、韻動無限,“三潭”由此而得名,三潭瀑布總落差為220.28米,為西南第一高瀑布。
俯瞰三潭瀑布可覽三潭狂泄歸谷奔流不息的全貌。車停公路隧道入口旁空地,四周峰巒疊嶂、群山巍峨、古木森森、林海蒼茫,不時顯現的一株株橄欖樹預示著我們進入了低熱河谷地域。人未到山頂觀景臺,谷底隆隆的水聲卻先聲奪人傳入耳中,似有千軍萬馬在峽谷中廝殺。站在觀景臺俯瞰三潭瀑布,那是一幅驚濤拍崖、心驚膽戰(zhàn)的畫面:只見下方深不見底的大峽谷兩岸均是懸崖,險巖峭立、怪石嶙峋,其驚險之壯岌岌可危,猿猴只怕也望而生畏。湍急的蜻蛉河洪流奔到懸崖面前一下子突然斷了去路,便化作了千百頭橫列的雄獅,身后跟著千軍萬馬,昂首怒吼著,奮不顧身地跳了下去,唯見飛流直下卷起千堆雪,水霧沖天而起,白白茫茫,三潭疊泄,仿佛在煙雨中的崖壁上掛著一簾長長的簾幕,壯觀至極,美得讓人窒息。
置身谷底沐浴瀑煙近觀三潭瀑布是我們此行終極目的地。車停大龍?zhí)洞逍〈蹇?,由于視覺的緣故一座峭崖突兀斜出遮擋了瀑布雄姿,但穿云裂石般的瀑布聲卻先聲奪人傳來更加清晰,讓人振奮,循濤聲沿田埂青石小徑,斗轉蛇行,至箐河邊,一幅激流滾滾的壯觀畫面展現在眼前:河水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中奔出,肆意的洪水夾雜著折斷的枝葉拍打著兩岸峭壁,勢不可擋、浩浩蕩蕩奔向遠方……
沿新修的游客棧道逆流而上,耳畔水聲如雷,腳下洪流滾滾,膽戰(zhàn)心驚間轉過一個河灣,忽見一條巨大的水龍從高高的絕壁上飛流直下,宛若銀河天降,濤聲震天如萬鼓齊鳴,疑是三潭之水天上來!急流從一潭泄出,奔騰澎湃,垂直跌落200多米直落潭心,形成三臺連瀑,綿延翻騰的“三龍”戲水壯觀場面,洪流跌落潭中毫無停留之意,噴絲吐霧奮不顧身涌出急奔,驚濤駭浪間水花飛迸、洪峰四竄,形成雨霧浩蕩、細雨紛飛、輕煙漫漫之景,稍作停留人便一頭霧水、細雨沾身,一陣寒意縈繞全身。那一刻我被飛瀑的磅礴氣場震驚了,我感到在大自然面前,個人是那么的渺小……
瀑布后面的崖壁上,由于瀑布長年沖刷塑形,布滿了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石灰溶洞,有的像城郭村虛,有的似飛禽走獸,巧奪天工、百態(tài)千姿、妙趣橫生。在懸崖峭壁上驚現三潭非人力所能及,在當地民間流傳的一首小詩卻道出了三潭的由來。小詩云:“太白金星趕馬過,凡人點石變三峰。仙怒三足成潭底,潭邊戶底影無蹤。造就人間一佛地,令旨黑龍居潭宮。掌管一方風水事,調來妙峰一金鐘?!贝笠庹f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太白金星趕著一群似羊、似馬、似牛、似豬的石頭,不知從何而來又到何方而去,匆匆前行間,一老農于月下勤作,突然聽見聲音大作,抬頭一看驚呆了,忙問:“老人家,你咋個趕著石頭跑,你要去哪里?”此話一出,原本奔騰如飛的石頭突然駐足不動了,變成了真正的石頭,太白金星長嘆一聲:“天不助我也,奈何!”接著連跺了三腳,消失在夜空中。原本平緩的河道便因太白金星連跺三腳形成了三個深潭,一潭比一潭險峻,河水直下變成了三潭瀑布,奔流萬古。
三潭瀑布是有個性的,它恣意、灑脫,雖狂野不羈,卻堅定而有夢想,日夜奔流只為遠方和大海;三潭瀑布是有智慧的,它跌落、升騰,雖粉身碎骨,卻無窮運動,無限推進,總能找到出路;三潭瀑布是無畏的,它淬煉自我,藐視著世間一切困難和阻力,越是艱險越向前,群山溝壑、萬丈深淵、懸崖峭壁、險灘暗礁,均不能阻擋勇往直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