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哲
回憶,或者說,回味旅程,似乎才是這段旅程的意義。當你按照既定的計劃,風塵仆仆,一飛就是十幾個小時,然而對于環(huán)境的變換已經是驚人的速度了,從下飛機那一刻起,語言、人物、氣候、貨幣,這些細節(jié)與表象,被更大的無形的某種氣氛所籠罩,像一種隱形的外衣,不僅對于這個城市,而且對于旅人,進入這個地方,某些東西被改變了,但是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也很難描摹這些“看見”對于自己充滿細枝末節(jié)人生的偶然意義是什么。只是在旅程的“此時當下”,從那一刻起,短暫地變成一個時空的觀測者,你所觀測的一切,帶著有意無意的目的,以及有意無意的后果。這些都是有著某種玄學和神秘意義??纱_實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能在旅程結束后,回味和回憶的時候,猶猶豫豫地觸碰到這些意識層面的、脆弱而半透明的翅膀,蝴蝶振翅的時空點點,非連非斷,這是有意思的。前一秒與后一秒,生活似乎沒有什么不同,但從某一個點開始,人生拐了一個大彎。然而也需要足夠的往回推算的耐心與定力,才能在一堆線索里找到一個提示。
數(shù)學里沒有兩個真正“在一起”的東西,時間,上一秒,下一秒,中間都是有間隙的,各自獨立,然而我們只能把它當成一條彼此相連的時間的河流,無法切割,不過是基于人,人的理解上的障礙。旅程有些時候可以更好理解時間。上個時間身在此,突然間時間軸的線索變成了另外一條,然后之后又回歸正常。是突然間多出來的一個“時間”,以及帶來的新的空間。
這些抽象的,近乎于漫無邊際的囈語,需要更多的實際的例子,才不至于變成虛無主義的漫游者。比如我剛剛在過去的近一個月內,像接力棒比賽似的,在全世界飛來飛去,跨越了各個時區(qū)和國家,因為時差的關系,有時候飛了一整天,到達的時候還是同一天,又或者很多“時間”就在無形中蒸發(fā)了。我看阿西莫夫的小說《永恒的終結》,我也想像某種時空觀測者,當然是非常有限的范圍內。然而我這樣的旅程,并不僅僅是觀測,更多是浸入。從到達的那一刻起,密密麻麻的行程,都是精挑細選的,有意思的安排,畫家的故居、博物館、島嶼、田野、街市。雖然有時候困卷達到了一個極限,在路上有一種身體與我毫無關系的幻覺,然而最終還是,身在此,心在此,身心與陌生環(huán)境有個默契,都是為了某一天反芻般的突然領域,一個畫面預示了另一個畫面。
在線性的人生時間里,一定是有著超越了從前往后,這種順序的某種力量、意識、經驗,使得現(xiàn)在的經驗,變得復雜和耐人尋味。我總是在陌生的地方有似曾相識之感,街頭突如其來的一張臉,不知哪里看到過,有些表情,混沌的喜悅和悲傷,如此歷歷在目。這些在墨西哥、洛杉磯、馬德里、法蘭克福、香港、米蘭、威尼斯,等等,在橫向與縱向的交織線,框出一個人的生活的軌跡,軌跡在幫助思考生活的初心,越走得遠離一開始的起點越近,其實就是一個圓。
旅程中的諸多細節(jié),那些精彩的地點、風景、演出,從瑪雅文明的文物,然后跳躍到米蘭附近靜謐湖泊的島嶼,私人的宮殿,或者是威尼斯的夜晚,霧氣籠罩著神秘而妖嬈的繁華,這些會接下來與大家分享,而此時卻直接跳到了旅程之外的意義,是關于未知的探索與永恒的重復,新鮮中帶著共同性,期待里也有疲憊的意外,那些大同小異的機場和休息室,混淆時空的酒店房間,趕不上的航班和丟失的行李,世界沒有驚奇可言,一切都是平凡與意外,唯一的不過與自我有一點關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