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在大敗楚國之后,晉國聯(lián)合秦國圍攻鄭國。鄭國危在旦夕。情急之下,鄭文公請求燭之武出山。燭之武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秦軍大營,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穆公退兵。晉國失去了盟軍的支持,無奈之下也撤離了鄭國。一場滔天危機得以化解。在整個事件中,燭之武的表現(xiàn)尤其出色。智勇雙全的他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著重探討燭之武之"智"。
一、對局勢的敏銳洞察
晉國與秦國聯(lián)合起來圍攻鄭國,鄭國必亡。這樣的局勢對鄭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燭之武心知肚明,但他沒有立即出面。他在鄭國長期不得重用,若非是秦晉大軍兵臨城下,加上佚之狐從旁推薦,大概也是"廉頗老矣"的結局。所以,在鄭伯第一次提出請求時,他婉拒了。直到鄭伯承認自己的錯誤,他才答應鄭伯的請求,之后趁著夜色只身前往秦軍的大營,面見秦穆公。君臣既是利益共同體,也是命運共同體,燭之武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鄭伯道歉之后便欣然只身赴敵營。
在見到秦穆公后,燭之武侃侃而談:"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這段話的意思是:秦國與晉國圍攻鄭國,鄭國知道自己必然會滅亡。如果鄭國滅亡對秦國有益,我也不敢多說什么。但是鄭國離秦國很遠,即使滅亡了,國土也不會歸秦國所有,秦國又何必滅掉鄭國來成全自己的鄰國呢?從燭之武的話中,我們不難推測出,在見到秦穆公之前,他已經(jīng)對當前的局勢了然于心,并且敏銳地抓住了秦、晉兩國聯(lián)盟的一個關鍵點——求利。秦晉兩國之所以結成同盟,共同攻打鄭國,是因為兩國都想要拓展疆土,稱霸天下。但是,鄭國離晉國更近。即使鄭國滅亡,國土和城邑也會被晉國吞食。秦國則很難從這場戰(zhàn)爭中得到好處。憑借著對局勢的敏銳洞察,燭之武緊緊抓住整件事情中的重點,成功說服秦穆公,使其完全放棄原來的打算。燭之武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確實是一位智者。
二、對人心的準確把握
燭之武固然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但在整個事件當中,其他人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如鄭伯、晉侯、秦伯、佚之狐、子犯等。其中,有兩個人與燭之武從正面打過交道,一個是鄭伯,另一個是秦伯。燭之武在兩個人面前的表現(xiàn)也截然不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燭之武非常了解這些人的心理。
鄭國遇到危難,鄭伯在情急之下找到燭之武。燭之武并沒有因此覺得受寵若驚。相反,他表現(xiàn)得十分冷靜。當著鄭伯的面,他以自己年老為由表示不愿意出面。燭之武是真的不愿意出面嗎?當然不是。他婉拒鄭伯,是因為自己在年輕時并未受到鄭伯的重用。如今形勢危急,鄭伯才想起他,他的心中自然有怨氣。在鄭伯承認了錯誤后,燭之武才答應出面。燭之武在秦伯面前的表現(xiàn)則不同。他在見到秦伯后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鄭國弱而秦國強??梢哉f,鄭國的命運(包括燭之武的生死)只在秦伯的一念之間。在這種情況下,燭之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怯意,而是侃侃而談,縱論天下,似乎早將自己的安危拋諸腦后。因為他非常清楚,秦伯是一個強國的君主,絕對不會喜歡畏畏縮縮的人。燭之武表現(xiàn)得越坦蕩,便越能博得秦伯的喜愛,他離自己的目標便越近。毫無疑問,燭之武最后成功說服了秦伯。在不同的人面前,他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這都充分說明燭之武善于洞察人心,能在談判的過程中拿出對方想要的"籌碼",順利達成自己的目的。
三、對辭令的巧妙運用
洞悉局勢,是完成任務的先決條件;洞察人心,是指向成功的一條路徑;而巧用辭令則是開啟成功之門的一把鑰匙。唯有三者兼具,燭之武才能成為歷史舞臺上的燭之武。
在見到秦伯之后,燭之武先分析當前的局勢,然后處處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并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一個"厭"字和一個"肆"字,生動地概括出了晉國的貪得無厭。然后,他將話鋒一轉,將矛頭直接指向晉國——當晉國把周圍的國家全都吞并之后,接著會怎么做呢?很簡單,晉國會進軍秦國,稱霸天下!燭之武的話語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插進了秦伯的心窩!根據(jù)晉國之前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燭之武的話很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說完這些,燭之武還未罷休,以一個"圖"字和一個"利"字來點醒秦伯,要他三思!諸國不斷開戰(zhàn),是為了什么呢?當然是為了利!晉國聯(lián)合秦國攻打鄭國,是為了什么?自然也是為了利!若是辛苦征戰(zhàn)卻無利可圖,誰還會這樣做呢?面對秦伯,燭之武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引經(jīng)據(jù)典,更沒有說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將自己的話語化為刀槍劍戟,字字戳中秦伯的心。燭之武的一番話的確勝過了千軍萬馬!
總而言之,燭之武是一位智者。他對局勢的敏銳洞察、對人心的準確把握、對辭令的巧妙運用,都令人欽佩不已。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