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婷 劉紅 閆瑞云
(延安市人民醫(yī)院,(1.中醫(yī)科;(2.神經內科,陜西 延安 716000)
目前,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經治療后,病情雖明顯好轉,但可能遺留較多后遺癥,其中以偏癱較多見,臨床表現以偏身麻木、半身不遂、口角歪斜、活動受限為主,直接影響日常生活,甚至降低生活質量[1]。早期科學、合理康復護理針對急性腦梗死實施靜脈溶栓治療患者可顯著降低其致殘、致死風險,且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預防再梗死發(fā)生,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2]。本文旨在分析早期康復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偏癱瘓患者肌張力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診的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150例,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各75例。試驗組男39例,女36例;年齡(58.67±5.28)歲;體質量指數(23.11±1.38)kg/m2。參照組男42例,女33例;年齡(58.54±5.05)歲;體質量指數(23.14±1.45)kg/m2。納入標準:研究期間依從性良好可積極配合;病歷資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者;均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未出現腦出血及低密度影像;均為單側偏癱。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視聽障礙或者癡呆患者;近6個月內存在外傷大型手術、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非急性腦梗死引起的偏癱。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研究內容,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號IRB-2020-019)進行審查通過。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一樣(P>0.05)。
1.2方法 參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治療方法。試驗組給予患者早期康復護理:(1)關節(jié)與肌肉康復訓練:①小關節(jié)訓練:入院后指導患者實施指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小關節(jié)康復指導,包括伸展、握曲訓練,對患者肌力進行評估,若評估結果≥3級,則增加訓練強度,15~20 min/次,2~3次/d;踝關節(jié)以踝關節(jié)向內與向外緩慢轉動交替實施,10~15 min/次,2~3次/d。②大關節(jié)訓練:實施屈膝屈髖被動運動,屈彎角度應<70°,禁止進行大幅度運動,應注意循序漸進增加角度;同時實施股四頭肌等長、等張交替訓練;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以屈伸訓練為主;上下肢大關節(jié)訓練應20 min/次,3次/d。(2)心理支持:應主動與患者交談,在交談過程中應對其心理情緒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疏導。(3)給予患者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康復訓練,如指導其自行進食、上下衛(wèi)生間、上下樓梯等日常生活訓練。
1.3觀察指標 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評價選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越低恢復情況越佳[3];自我效能評估使用一般效能感(GSES)量表,分值越大自我效能感越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價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4]。護理前后測評兩組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DS、SAS)[5]。護理前后調查兩組運動功能(Fugl-Meyer),包含上肢與下肢兩大項,得分越高運動功能越強[6]。
2.1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護理后,試驗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參照組,GSES得分及Barthel指數均高于參照組(t=11.942、11.990、14.01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評分、GSES得分及Barthel指數比較分,n=75]
2.2SDS、SAS評分 護理后,試驗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t=9.533、8.87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比較分,n=75]
2.3Fugl-Meyer評分 護理后,試驗組上肢、下肢評分均高于參照組(t=20.200、10.71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Fugl-Meyer評分比較分,n=75]
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治愈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效果,研究[7]表明30%~40%的患者可以達到恢復狀態(tài),另有50%左右的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這嚴重影響患者以及家屬正常生活。因此給予早期康復護理,進一步保障靜脈溶栓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速度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參照組,GSES得分及Barthel指數均高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試驗組Fugl-Meyer上肢下肢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表明對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提升神經細胞可塑性與功能重建,提升康復進展。有研究[8]指出,早期康復訓練能夠減少梗死灶區(qū)域面積,促進心血管的再生;還能對抗機體的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有效緩解腦局部缺血缺氧癥狀;上調腦重塑相關因子,幫助患者肢體功能重建。在早期康復訓練中,通過肢體體位擺放、肢體按摩、被動訓練及主動訓練等,可糾正患者的不恰當肢體姿勢,有效預防肢體痙攣甚至畸形;同時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可在滿足患者耐受的前提下進行患肢功能的鍛煉,符合個體的康復需求,使得康復方案更具科學、實用性,從而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在早期康復治療中,一方面利用科學合理的肢體功能訓練提升肢體功能,改善偏癱癥狀;一方面結合日?;顒泳毩曁嵘颊邔ψ陨淼墓芾?從而促進其生活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的疼痛有顯著作用,可明顯改善肢體功能、神經功能,避免負性情緒的發(fā)生,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