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調查研究助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具有極端重要性。教育又是民生之基,與每個家庭的幸福息息相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教育是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因此,針對教育領域的調查研究,要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為目標,排查難點堵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教育問題。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有助于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一方面,調研是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深入學校,了解和發(fā)現(xiàn)基層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發(fā)展中存在實際問題的必要過程,尤其是了解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重要過程。另一方面,調研也是基層教育部門、校長、教師、家長向相關部門領導干部反映新老問題,暢通溝通渠道,尋求解決辦法的有利時機??傊?,做好調查研究,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和學校,做到真調研、不作秀,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堅持調和研并重,調有所獲、研有所用。(孟久兒)
堅決向“校園軟暴力”說不
雖然近幾年社會對學生欺凌的關注程度迅速提升,但仍有一些人將學生的這種行為視為“玩笑”或者“小事”,不進行及時處理。且這類欺凌行為往往沒有明顯的現(xiàn)實表征和證據(jù),具有隱蔽性、私密性的特點,通常難以被發(fā)現(xiàn)且較難處理,未成年學生也常出于自尊或恐懼而不愿啟齒。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導致當下“校園軟暴力”并未得到有效治理。要防治“校園軟暴力”,需要依靠學校、家庭、社會等與學生欺凌存在密切關系的主體協(xié)同配合,要以“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的思路,著力補全保護漏洞,盡可能減少侵害發(fā)生,賦予各方在各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責任。一方面,教師和家長要以自身掌握防欺凌知識為前提,合力參與對學生社交能力和自護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知曉應有的行為邊界;同時及時排查“校園軟暴力”的隱患苗頭,在各種場景中準確把握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況,為其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一個“監(jiān)護網”。另一方面,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發(fā)揮學校、公檢法等部門在治理上的作用,采取綜合訓誡、警示教育等多種懲治措施,實現(xiàn)對欺凌者行為的矯正和受害者權利的保護。(任海濤)
全力保障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xù)深化中小學校安全教育,不斷提升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和能力,全力保障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印發(fā)通知,決定從3月27日起,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周”主題活動。提升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及能力需要落到實處、細處和微處。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機構要著力提升中小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切實幫助中小學生意識到自我安全保護的重要性。另外,各級各類中小學??梢越⑻嵘行W生安全防范意識及能力的監(jiān)測臺賬制度,培養(yǎng)中小學生在面對危險時的應急判斷能力、應急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從而夯實中小學生識別安全風險的能力,提升中小學生處理安全防范問題的行動能力。同時,提升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及能力需要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教學機構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幫助中小學生在實際學習生活中提升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李?。?/p>
編輯: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