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玉 胡慎之
社交沒有一定標準,只要自己的生活能夠快樂開心,無論是社恐還是社牛,都可以擁有幸福的人生。
在陌生的社交場合總是放不開,想交新朋友卻不知如何“破圈”,答應了別人邀約卻臨時變卦,勉強赴約卻各種不自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社交卡頓”。所謂“社交卡頓”,就是社會交往過程不順暢,表現為因某些原因而拒絕與他人交往、避免參與社交活動的一種傾向,包括社交回避或社交恐懼。
2023年5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4.2%的受訪青年感覺自己存在心理或行動上的“社交卡頓”,其中26.7%的受訪青年覺得自己在線下社交中有障礙,17.0%的受訪青年感覺線上社交時存在障礙,20.5%的受訪青年感覺自己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有問題,僅有三成青年認為自己沒有問題。
“社交卡頓”是心理疾病還是心理現象?它會對一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什么影響,需要如何改進?我們?yōu)榇瞬稍L了多名年輕人和著名關系心理學家胡慎之老師……
“社交卡頓”是一種矛盾沖突心理
28歲的辛威是某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妥妥的“996”一族。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的他,不僅對線下活動很排斥,就是在網上也不怎么跟別人聯系?!拔矣形⑿牛瞬坏貌惶焯齑蚩?、討論工作的工作群外,同學群甚至家族群里,我基本都是個隱形人。”
辛威還是單身,他也覺得線上交流和線下聚會對他來說都很有必要,但坦言自己不適合跟陌生人打交道。辛威只是在城市里有“社交卡頓”,每次回縣城老家,他都會非常樂于和兒時的小伙伴聚會。大家一起去網吧玩兒游戲、吃燒烤或結伴去看望小學班主任。誰掙多少工資、有沒有升職或什么時候結婚,他們都不聊,就著眼于當下,認真玩兒,好好吃飯。但辛威不愿意走親戚,家里來客人也找機會回避,因為他不喜歡被拿來跟其他年輕人比較,也不喜歡被問工資、婚戀情況,不想成為被人八卦的對象。
31歲的家居設計師程巖則表示,他對線上線下社交都很排斥。他是自由職業(yè)者,工作地點就在自己家中,而且基本都是在電腦上完成。所以他根本不用社交,餓了就自己做飯或點外賣;在家待煩了,他一個人去咖啡館,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爬山。興之所至時,程巖甚至還會一個人打籃球。
年輕人主動回避社交,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一是因為“一大群人的社交”讓人感到“吃力不討好”,出門前化妝、服裝搭配都要耗費時間與精力,對一些傳統社交禮儀也常不適應和恐懼;二是因為很多社交的目的性太明顯,比如剛見了一次面就有人求你幫忙;三是因為網絡語音、視頻聊天等社交手段,給年輕人的交流互動帶來極大便利,也反過來使他們主動回避、回絕現實社交;四是因為客觀現實環(huán)境如生活圈窄小、社交經驗不足或有過不好的社交失敗體驗,從而對社交抱有恐懼心理;五是因為懶。
“我們希望有機會更好地表現自己,但在一個陌生場合,可能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也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不好,從而不愿意社交?!薄?0后”殷閱說,“但這種想法未必是真實的,大家都覺得在社交場合,有很多人會看著自己,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只是關注自己的感受。所以,如果能放下對自己的評判,帶著好奇心去看一看周圍的環(huán)境,可能社交的壓力就沒那么大。”
關系心理學家、廣州向日葵心理中心創(chuàng)辦人胡慎之認為:“‘社交卡頓更準確的說法,其實是一種面對社交時的矛盾沖突心理,只是現代社會里一種特殊心理現象。它不是社恐,因為社恐是心理障礙。以前的社交是生存價值更多,托某個人辦事必須請吃飯,其實不是平等關系,但那時的我們覺得這就是社交規(guī)則,不喜歡也得去做?,F在的孩子渴求被平等對待,當然就會回避這種社交。”
胡慎之說,很多“70后”“80后”小時候,基本都是和小朋友約在一起玩兒。一起抓魚、游泳,也一起處理各種沖突,在兒時就體驗到了社交的諸多樂趣,所以在后來的成長過程中,對社交心懷憧憬而且愿意去做。而現在的“90后”“00后”,兒時的社交基本是跟父母一起走親戚,很少跟同齡人在一起玩兒,因而也體會不到社交的愉悅和情緒價值,反而多半是糟糕的體驗,比如被大人逼迫表演唱歌跳舞、背誦詩詞,跟同齡孩子比較學習成績;等到成年了,還是被父母帶著走親戚,只不過被關心的話題變成了薪水、私人感情。體會不到社交的真正價值和快樂,自然傾向回避社交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年輕人回避的不是社交本身,而是讓他們不舒服的社交方式。年輕人在社交中更加追求真實性,討厭虛假。一年前,辛威在家人的催促下和一個女孩相親。第一次見面,女孩就遲到了近一個小時。她在微信上解釋說是因為臨時加班,見面時卻妝容精致,打扮入時,辛威就覺得對方很不真實。聊天時,對方也一個勁兒問他掙多少錢,開什么車,打算什么時候買房。辛威很反感,吃飯時埋頭干飯,喝咖啡時一個勁兒刷手機?!拔乙仓啦皇撬信⒍枷袼粯樱@種不好的體驗會讓我對社交更回避。大不了這輩子一個人過唄!”
社交是個人選擇
在社交方面,陳曉薇和姐姐陳歡的選擇有著天壤之別。
武漢大學的“95后”博士研究生陳曉薇,每個月都會組織一兩次高中同學聚會。這種習慣已經維持了10年之久,聚會的同學從一開始的12名減少到現在的8名。“因為其他4名同學陸陸續(xù)續(xù)離開了武漢。”陳曉薇說,他們聚會的主題基本都是吃。誰的家人寄來老家特產,大家就去他家聚,幾個人一起做飯一起吃,吃完再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去森林公園或江邊,大伙兒把各自帶的食物放在野餐墊上,邊吃邊聊。六七八月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jié),聚會地點就在小龍蝦館或大排檔。
“除了上課,我還有導師布置的課題任務以及兼職,但這些基本都是獨立完成,而且基本上在電腦上進行,不需要和人交往。大多數時候,我都是孤獨的,所以與真實的社會發(fā)生連接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标悤赞蓖ㄟ^和高中同學的線下聚會為自己蓄能,同時也給同學減壓。
從上大學開始,陳曉薇就開始組織這樣的線下活動。每兩周左右見一次,話題沒有禁忌:在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個人感情動向以及家中父母的身體狀況,熱點八卦……無論聊什么,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
更多時候,陳曉薇的身份是“知心大姐”,這是她從高中開始就扮演的角色,大家也愿意跟她傾訴心聲,希望得到她的建議?!捌鋵?,我的建議未必專業(yè),他們也不一定會采納。身在異鄉(xiāng),我們最難抵抗的無非是孤獨和壓力。吐槽有人聽,掉眼淚時有人給你遞紙巾就夠了?!?/p>
在線下社交表現活躍的陳曉薇,在線上社交時反而有些“卡頓”。她很少在線上與人進行深度交談,更多是發(fā)一些八卦消遣的消息。她認為線上溝通無法真正地了解對方的狀態(tài)和個性,而面對面的社交才更加真實和生動?!坝袝r我們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擁抱。”陳曉薇說。他們幾個高中同學有微信群,但除了在里面商量聚會的事,其他話題基本不怎么聊。他們覺得線下聚會更解壓,更能為彼此提供情緒價值。
其實對于線下社交,陳曉薇也是選擇性地參與。如果要在參加一群陌生人的高端聚會和與高中老同學見面中做一個選擇,陳曉薇一定會選擇后者?!俺鞘菍熛逻_的命令、關乎我學業(yè)和工作的重大活動,否則,我還是覺得這種社交更有意義,值得我去做各種準備。”
和喜歡社交的陳曉薇恰好相反,姐姐陳歡對社交沒什么興趣。陳歡是自由職業(yè)者,先生在外地工作,一個月才回一次武漢。她平時一個月都出不了一次門,約出來見面吃個飯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拔覀兊慕涣骰径际峭ㄟ^微信和電話,我一個人去她家可以,帶男朋友就不行,帶其他同學更不被允許?!标悤赞闭f,有時輪到她請同學吃飯,姐姐寧愿給她報銷餐費,也不愿讓她去家里打擾。
同學或朋友從外地來武漢,陳歡一開始總是答應人家要見面,但很快就會以“突然接到工作”“很不巧我(孩子)生病了”等胡編亂造的理由臨時放人家鴿子。孩子的家長會,陳歡不是讓婆婆去,就是拜托妹妹。陳曉薇也一度覺得姐姐這樣很不好,但慢慢地,她發(fā)現姐姐自得其樂,很是享受宅家的快樂。
胡慎之認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避社交,其實也是社會變遷和進步的一種體現。當今社會,個人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比如原來我們想吃餐館的飯菜,得約幾個人一起出去吃;但現在,用手機點外賣就可以,吃飯這件最具有社交屬性的事,無需跟人合作就能獨自完成。
社交也是人生功課
北京郵電大學博士于曉蕊平時也會參加老鄉(xiāng)聚會,甚至男朋友的大學同學聚會也跟著去?!捌鋵嵏杏X不自在,去了以后不是吃吃吃,就是低頭刷手機。但有些社交,不能因為你不愿意就不參加?!庇跁匀镎f,她有時會一個人去新華書店看半天書,每天都去河邊散步一小時,她很享受這種孤獨。“我們不應該抗拒孤獨,就像不能回避和一群人在一起一樣?!?/p>
于曉蕊說,適度的孤獨感不是壞事,因為在孤獨中會自省、思考很多東西。我們應該擁有一種與孤獨相處的能力,即便這種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社交卡頓”。但不可否認的是,孤獨感和歸屬感都是我們身體中的重要力量,不能在這兩者中做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要努力去平衡和調解。
但是,如果只享受孤獨,不建立與他人的連接,我們就會喪失自己在人群中的定位和自我價值感;反之,如果把所有時間都拿來與人交流,我們就很難去聽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耙獙で笠环N平衡,當一個人待的時間太長時,要試著給朋友打個電話,或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當社交過度時,也要給自己找個獨處的時間?!毙睦碜稍儙煾呒t梅說。
生而為人,職場上的團隊合作或者和家人一起做一些事,這都是我們的人生功課。從這個觀點出發(fā),去思考人生中遇見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如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你就會發(fā)現:真正豐富的人生不是以你的想象為主,而是要真正地投入其中。
胡慎之說,就像職場上的合作,即便你不愿意,也要明白這是人生必修的功課和技能。你可以不把同事當成朋友,但必須和他們一起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積極參加團建活動,可以讓同事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工作中更好地合作,也可以讓我們去完成幼年沒完成的事情,如認識人的多種多樣,從而接受世界的多樣性。多與真實社會發(fā)生連接,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人生功課。
“走親戚在中國的人情世故里,是功課也是人生責任之一?!焙髦f,哪怕你覺得沒有樂趣,但也要告訴自己去做,因為這么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作貢獻?!澳愕母改感枰氵@么做,他們會因為你這么做感到開心?!焙髦J為,沒有貢獻和成就的成長是糟糕的,所以我們強調讓孩子做家務的必要性。孩子幫父母分擔家務,聽父母的話走親戚并因此被表揚,這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這就是作貢獻。否則,他就感受不到這么做的意義。
但說到底,“社交卡頓”只是一種矛盾沖突心理,既不是主觀意愿,也不是某些社會化功能的缺失,而是內在的深層次沖突影響了外在的表現,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阿德勒說,所有的生活方式為人生目標服務。他們喜歡社交或者回避社交,都只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已。
如果選擇某種生活方式,并未給本人和身邊人帶來太大的影響和困惑,那么,“社交卡頓”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問題。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該如何度過,都是由自己選擇并負責。在這個前提下,無論是社牛還是社恐,我們都可以度過有意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