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
本報訊 4月2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何香凝美術館、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的“藝無涯——周思聰、盧沉藝術回顧展”在何香凝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呈現了北京畫院珍藏的80余件周思聰、盧沉的代表作,時間跨度自1963年至2003年,以“闡釋時代”“以形寫神”“畫無偽飾”“自在水云鄉(xiāng)”四個單元,展現了兩位藝術家一生充滿求索真理的勇氣和推進藝術變革的熱情。
周思聰1939年生于河北寧河(今天津市寧河區(qū)),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作為中國當代水墨人物畫代表畫家之一,她既有徐悲鴻倡導的寫實主義精神,又有傳統(tǒng)文人畫筆墨間淡雅之情趣;盧沉1935年生于江蘇蘇州,師承蔣兆和、葉淺予、李可染、劉凌滄等人,有著扎實的傳統(tǒng)水墨畫功底和寫實基礎,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是一位極富創(chuàng)造精神的藝術家。兩位先生一北一南,曾先后求學于中央美術學院,是新中國藝術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畢業(yè)后,于1969年結為伉儷的周、盧二人以嫻熟的現實主義手法,合作創(chuàng)作一系列經典的人物畫作,如耳熟能詳的《清潔工人的懷念》《人民和總理》《機車大夫》等,這些作品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又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新中國初期的藝術變革與創(chuàng)新。
20世紀80年代,周、盧夫婦創(chuàng)作的《礦工圖》組畫將人物形象夸張、變形,以拼貼、肌理的藝術語言來呈現內心的震動和對歷史的深思。也許是創(chuàng)作中過于沉重的主題和情感,也許是巨大的體力和心力的消耗,《礦工圖》組畫成為中國畫史上未完成的“大愛悲歌”。但是周、盧二人并未停下對藝術的探索,周思聰開啟“彝族”和“荷花”系列,離開深沉的創(chuàng)作主題,轉向內在的精神探索,水墨的語言轉向空靈、自在;盧沉則在中央美術學院開設“水墨構成”課程,以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學習借鑒西方藝術,也使得該時期的作品呈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周思聰、盧沉真誠的藝術探索,其凝固下來的藝術語言,解決的是傳統(tǒng)人物處在時代變革之中,如何回應時代、社會、人民對于藝術的訴求。當我們將兩位先生置身于近現代美術史中時,便可以清晰發(fā)現在中國當代繪畫的發(fā)展中他們藝術創(chuàng)新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