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冉
慢慢地,我明白了你,更是深深地讀懂了你。
(開篇點題,引出下文。)
我和你——詩之間,有一段故事。
小時候,母親要我背詩,先背的是“鋤禾日當午”,接著背“汗滴禾下土”,我并不知道這兩句詩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只是懵懂地在平仄間游走。后來背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時,我也完全想象不到三萬里黃河向東流入大海的洶涌澎湃,以及五千仞華山與天相接的壯麗景象。母親只說這是一幅很壯觀的風景畫,讓我認真背,背熟了就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我常常在親戚的夸贊中認真地背誦一首首詩詞,雖然有的詩我根本不懂。像什么“三萬里河”“五千仞岳”“淚盡胡塵”在我心里只是朦朧的畫面,對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更是覺得模糊。
(寫出了小時候母親讓“我”背誦古詩詞時的感受,引發(fā)讀者共鳴。)
也曾,遠離詩詞。
“背詩真無聊,一點兒意思也沒有,為什么要天天背!”少年的心事總是難以捉摸。母親有時甚至把背詩與我的玩耍時間聯(lián)系起來,背不會就不準我出去玩。被逼著背詩的日子是黑暗的,會背詩并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在沒有鮮花、掌聲的日子里,背詩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有那么一瞬,我討厭過背詩,于是,我渴望擺脫詩詞的束縛,奔向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霸侣錇跆洹薄皟砂对陈暋保谝灰归g都變成了不堪的聒噪。
(把“背詩”比作“沉重的包袱”,生動形象地寫出“我”被逼著背詩時的苦悶心情,體現(xiàn)出小作者對背詩由懵懂的喜歡到討厭的心理變化過程。)
直到——
那天,我站在窗前靜靜地欣賞日出。當陽光穿透薄薄的云層時,我拿起了久違的詩詞,隨手翻看?!吧⒃谱黛F恰昏昏,收霧依前復作云。一面紅金大圓鏡,盡銷云霧照乾坤”“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爛錦飛千丈,金波涌萬棱”。這字里行間游走的,不正是窗外那輪光芒四射的太陽嗎?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詩詞獨有的韻味,開始用心體會詩中的美。
(寫了小作者心理的再一次觸動與變化,由景入詩,做到了情景交融。)
想象一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遼闊蒼茫的景色;“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中,又包含著多少留戀與不舍;那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更是將詩人中舉后的欣喜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排比句式的運用,增強了作文的氣勢,寫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小作者對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感多了一份理解和感悟的過程。)
與詩相伴的日子是那樣沉靜,那樣溫潤?,F(xiàn)在再來吟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我終于讀懂了小時候母親讓我讀詩、背詩時的眼神,這是天底下母親對子女最無私的關(guān)愛。而今,霜花已悄悄爬上了母親的鬢角?!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這樣,才無愧于父母的關(guān)心和愛護。
就這樣,我慢慢地明白了你,讀懂了你的優(yōu)雅,你的深厚,你的博大……
(收束全文,升華主題。)
【安徽桐城市第二中學,指導老師:王文淵】
作者自評
這是根據(jù)我的生活經(jīng)歷寫的一篇作文。從懵懂的孩童到朝氣蓬勃的少年,這期間的點點滴滴見證著我的成長之路。從不懂詩到漸漸明白詩的內(nèi)涵,這個過程讓我明白每一首詩都是一次美的邂逅,是一場美的相遇。因為是親身經(jīng)歷,所以寫起來情感真摯飽滿。
同窗互評
吳宇軒:小作者的寫作思路非常清晰,用生動的語言將自己對詩詞逐漸認知的過程娓娓道來。剛開始是母親讓“我”背,“我”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后來是被母親逼著去背,“我”有一種囫圇吞棗的感覺;再后來,“我”明白了詩詞的美,主動去背。我也要向小作者學習,更多地積累古詩詞,更好地傳播傳統(tǒng)文化。
教師總評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作文,有以下3點可供同學們借鑒——
1.審題準確。小作者抓住題目中的限制詞“慢慢”,寫出了“慢慢”的整個過程,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2.脈絡清晰。作文按照“小時候”“也曾”“直到”這樣的順序行文,使作文時間脈絡清晰,讓人一目了然。
3.選材典型,感情真摯。小作者選取自己背誦詩歌的一段經(jīng)歷,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選材與詩歌有關(guān),文中也多處引用了經(jīng)典古詩詞,增強了作文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