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帥
干事創(chuàng)業(yè),遭遇挫折不可避免,應對難題在所難免。唯有敢于求解、善于破解,方能獲得真解、贏得優(yōu)解,在攻堅克難、解題破局中略裕于學、膽經(jīng)于陣,實現(xiàn)工作進步和能力提升的“雙贏”。
面對困難挫折,有的人冷靜面對、沉著應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能夠把問題化于無形甚至做到防患未然。反之,有的人懊悔懊惱、推諉抱怨,甚至灰心喪氣、否定自我,不僅錯過彌補的時機、錯失成長的良機,還會挫傷個人狀態(tài)、影響同事團結(jié),造成更多損失。其中,既有能力水平的差距,更有思維方向的誤區(qū),遇到問題應當?shù)谝粫r間考慮“怎么辦”,以求解思維積極應對處置。分析“為什么”、厘清“誰的錯”,的確也很重要,但都是復盤總結(jié)、反思自省階段的后話。
求解問題的第一步是直面問題。今天不去解決問題,明天更多的問題就會找上門。回避逃避、推諉扯皮,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問題發(fā)酵、擴散,產(chǎn)生更大的負面影響。而且,舉重若輕也好,指揮若定也罷,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積累、在工作實踐中歷練形成的。實踐證明,不怕遇到問題,就怕回避困難,在挫折失誤的有效應對中“出出汗”,在困難問題的攻堅處置中“加加壓”,成長就不會缺鈣軟骨,成才才會有堅實基礎(chǔ)。因此,出現(xiàn)問題就要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干,攻堅克難、排除萬難。
用心思考、潛心研究是求解問題的關(guān)鍵。有的人嘴上喊著問題,本上記著問題,卻不用心琢磨問題,準備工作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問題推演敷衍應付、流于形式,面對突發(fā)情況自然很難拿出有力有效的處置措施。即使暫時把問題解決了,倉促之間的臨時決策從長遠看也容易回潮反彈、死灰復燃?!半y不怕”“難不倒”,表面是“一時一事”的應對處置,背后是“一生一世”的長期積累,把問題裝在腦子里經(jīng)常研究思考,對問題進行結(jié)構(gòu)性、系統(tǒng)性、深層次分析,從雜亂的表象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經(jīng)過艱苦反復的“備課”“彩排”“練習”。唯有如此,才能對問題可能從哪來心中有數(shù)、對出現(xiàn)問題怎么辦心中有招,才能在關(guān)鍵時刻拿出精準有效的破解之道。
求解問題,既要有態(tài)度,更要有辦法,還要見行動。要保持處變不驚的定力,通過科學謀劃、精準施策、靶向發(fā)力,及時防范化解風險挑戰(zhàn)。特別是要謀定后動,把情況弄清楚、問題琢磨透、對策想明白,然后再決策、再實施,以戰(zhàn)略謀劃和系統(tǒng)布局下好先手棋,牢牢把握住工作主動權(quán)。堅持好上加好的追求,將解題之策交換、比較、反復,既解決個性問題也探尋共性策略,既解決眼前問題也防止反彈回潮,既解決表面問題也糾治根源癥結(jié)。解題就要結(jié)題,完成更要完美。積蓄常態(tài)長效的韌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多問一問情況有沒有明顯改觀、工作有沒有實質(zhì)提升、群眾是不是真正滿意、常態(tài)長效機制是不是形成,求實效、顯良效、建長效,以問題的真正解決作為檢驗工作的根本標尺。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問題是工作的導向,解題是工作進步的路徑,也是能力成長的階梯。培養(yǎng)解題思維,敢解題、善解題、解好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攻堅拔寨”就會勢如破竹,美好藍圖才會日就月將。
(作者單位:中共宿遷市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