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學好語文知識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還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掌握語文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并掌握各項能力,從而實現(xiàn)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尊重學生個性,鞏固閱讀基礎
小學生年紀尚幼,思考尚處淺顯層次,對事物的認知也不夠深入。同時,每個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存在差異,造就了每個學生各不相同的個性。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教師也要明白教學的結果是多樣的。每個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學習效果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師不應過分追求學習結果的一致性,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自主學習上,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成長。而以上這些,需要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就充分考慮并付諸行動。
例如,在講解一年級的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使用圖片教學、畫畫教學、模仿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完成對詩歌的閱讀與理解。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強化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外知識的學習,拓寬閱讀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建立持續(xù)閱讀的意識,鞏固語文閱讀基礎。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古詩《七律·長征》時,教師可以引導知識掌握較快的學生進行毛澤東主席其他詩詞的學習,如《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等,幫助學生拓展詩詞閱讀范圍,拓寬閱讀視野,提高閱讀層次。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閱讀興趣
藝術源于生活,知識也同樣如此。如今,我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也開始轉變思維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手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活動。而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時,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生活中的語文元素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讓生活實踐與語文知識相結合,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與此同時,將實際生活引入課堂,不僅是賦予文本以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生活元素的引入也會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從生活中感受知識的妙用。在這樣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自然不會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厭煩感了。
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課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自己小時候的生活趣事講給學生聽,講一講自己和少年閏土一般年紀的時候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從而引起學生想要聽故事的興趣。學生還可以回憶一下自己以前做過哪些有趣的事,也可以與大家分享。在分享過程中,學生會對文本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對實際生活也有了更真實的感知,這對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增強閱讀能力
當前,語文課堂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學習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比如,對于一些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可由教師制定自學提綱,學生照此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點,學生可以用筆圈出來,與同學共同探討研究。如果自學和研討都無法得出答案,便可以向教師求助,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疑難問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得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潛力,通過思考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樹立了信心,而且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把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教師也可以提出“北京春節(jié)的隆重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人們過春節(jié)時會進行哪些娛樂活動?”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完成思考。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強化。在進行閱讀學習時,教師起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作用,為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強化對文本的感受和思考。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文本內容進行仔細閱讀,體會其中的情感和中心思想,從而提升閱讀學習能力。
四、通過拓展交流,提升閱讀素養(yǎng)
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不能只依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閱讀教學,更多需要通過大量課外閱讀的交流與學習來實現(xiàn)。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充分交流的機會,以達到提升其閱讀素養(yǎng)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進行書籍的推薦。學生在選購讀物時,可以基于教師的推薦,再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定期開展班級讀書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將自己的課外閱讀與同學分享、交流。在同學之間的不斷交流中,學生可以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閱讀素養(yǎng)也能得到不斷提升。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避免出現(xiàn)教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想的情況。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分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習作《家鄉(xiāng)的風俗》時,教師就可以采取互相交流分享的形式,讓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閱讀文本,并向自己的父母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是什么樣的、有哪些特色的活動等。在進行習作講解時,可以邀請學生到講臺前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對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擴大視野,增長知識。
綜上所述,閱讀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活動。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鍛煉、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必須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在當下強調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背景下,閱讀活動的重要性也已經(jīng)慢慢地顯現(xiàn)。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不斷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王惠娟(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土橋鎮(zhèn)三角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