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間鯉/文
人們在提到川渝地區(qū)的時候,常常會使用“巴蜀”這個詞。雖然巴和蜀總是形影不離,但實際上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其地理風貌、風土人情也大有不同。這兩個地方就像一對好兄弟,有時相親相愛,有時也會打鬧斗嘴。
巴蜀之間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翻開這本大西南的“雙城記”,一探究竟。
在古語中,巴的含義是“食象之蟒”,主要指以重慶古城區(qū)為核心,加上川東、鄂西、陜南這幾個地方。蜀的意思則是“葵中之蠶”,主要指以成都平原為核心,加上四川盆地的中西部一些地區(qū)。
在上古時期,巴國和蜀國是西南地區(qū)兩個強大的國家。秦朝統(tǒng)一六國后,分別建立了巴郡和蜀郡,它們逐漸引領了四川盆地一帶兩種同根同源又各有特色的文化。
首先來說說巴地。有句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出自《山海經》中對巴蛇的記載,說的是巴郡有一種很大的蟒蛇,能把一只大象吞下肚,三年以后才把象骨吐出來。古代的巴人把蛇作為部落的圖騰,他們的性情也像能夠吞象的蛇一樣,是一個“戰(zhàn)斗種族”。面對崇山峻嶺的環(huán)境、潮濕炎熱的氣候,他們勇敢地開荒漁獵,和毒蟲猛獸做斗爭,并且能在其他強大國家的包圍下征戰(zhàn)自保,建立起自己的政權。
而關于古蜀的印象,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李白的詩篇《蜀道難》了,其中有一句“蠶叢及魚鳧(fú),開國何茫然”,這里的“蠶叢”和“魚鳧”,就是神話中蜀人的祖先。他們一個教百姓養(yǎng)蠶,一個教百姓捕魚,體現(xiàn)了古蜀國鮮明的農桑特色。說起來,蜀國的蜀字就像一棵彎彎的桑樹加上樹下的一只蠶,在上古的傳說中,蠶叢王正是以農桑開辟了蜀地的百代基業(yè),后來才慢慢形成了富庶的天府之國。
歷史上一直有一種說法:巴人出將,蜀人入相。巴蜀文化分別形成了一武一文的人文品格,這和兩地的環(huán)境和歷史沿革有著莫大的關系。
巴國自古以來山高水深,以山地文明為主。巴人在被世人稱為蠻荒之地的大巴山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與天地相爭,和猛獸較量以圖生存,養(yǎng)成了質樸好義、勇敢尚武的民風。
所以,巴人自古就以能征善戰(zhàn)聞名于天下。三國時期孫吳的名將甘寧,明末的女將軍秦良玉都出于此。
蜀地則是典型的農耕文化,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孕育了發(fā)達的水利和農業(yè)。富庶的天府之國,讓蜀人在安居樂業(yè)的同時,也打造了根基深厚的文脈。司馬相如、陳子昂、李白、蘇軾……蜀地培育了數(shù)不清的文壇大家,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無比的文化財富。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文風景一直延續(xù)到了近現(xiàn)代,并且在漫長的歲月沉淀中積累了更豐富的內涵。
巴山環(huán)繞的山城重慶,擁有江湖氣濃厚的碼頭文化,人與人之間包容性強,用耿直、豪爽的方式交際和生活。蜀水之畔的蓉城成都,則養(yǎng)成了煙火氣濃郁的茶館文化,慢生活,慢節(jié)奏,崇文尚學,悠然自得。
巴蜀的地理位置臨近、文化同源,人們的飲食偏好也極為相似。但細究起來,還是各有各的特色。就拿火鍋來說,外地人可能吃不出太多的差異,但巴蜀本地的老饕們可以為哪邊的火鍋更好吃爭上一百年。
巴人的性情直爽潑辣,吃火鍋也是如此。重慶火鍋起源于碼頭文化,最早是由船工們發(fā)揚光大的,吃的就是一個過癮。所以重慶的火鍋以牛油鍋底為主,香味厚重、霸道,能夠很好地和食材的味道融合,特別是葷菜。
吃重慶老火鍋,最佳的涮菜除了牛羊肉,毛肚、鴨腸和黃喉這老三樣必不可少,因為濃郁的牛油底料不但能夠很好地去掉這些食物的腥味,還會附加辛辣鮮香的風味,讓人欲罷不能。重慶地區(qū)氣候潮濕,吃一頓正宗的重慶火鍋,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還有助于祛濕健體,可謂一舉兩得。
相比之下,蜀人的風格要溫和一點兒,在吃上講究一個精細。因此四川火鍋以清油鍋底為主,同時添加多種香料來增味。比起動物油底料來說,這種鍋底的包容性特別強大,不管葷菜還是素菜,食材的味道都能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而且,四川火鍋喜歡多放花椒,以麻辣為特色,更容易讓外地朋友接受。
叫上三五好友,找家正宗的四川火鍋店,選個剛剛好的辣度,五花八門的涮菜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喜好,大家邊吃邊聊,想想就覺得很開心。蜀人的溫情、精致,也融合在美食的滋味里,相當愜意。
巴和蜀這對“兄弟”,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各自的特質,它們在漫長的歲月里相互影響,彼此交融,共同形成了瑰麗迷人的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