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周金彪,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供職于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加格達奇車站。作品散見于《中國鐵路文藝》《北極光》《奔馳》《大興安嶺日報》等報刊。
朝陽升起,一如它那往日熱情洋溢的模樣,毫無保留地把光芒照射在大地上,也照在我生活著的鐵路小區(qū)。清晨起來,吃完了早餐,便坐到一邊玩起了游戲。母親對我說:“這段時間天氣太熱了,咱們把陽臺上的那個樟木箱子打開,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晾曬一下吧?!甭牭侥赣H這么講,我只好放下手中的平板電腦,隨母親走進陽臺。
多年前,家里搬遷到鐵路小區(qū)內(nèi),往樓里搬東西的時候,該扔的扔、該丟的丟,只剩下一個四四方方的樟木箱子,這個箱子還是父母結婚時母親的嫁妝,也是母親的心愛之物。隨著父親工作地點的變換,我們的家庭住址也變換了很多次。從荒無人煙的五等鐵路小站,到鐵路中心站的小鎮(zhèn),再到現(xiàn)在的居地住,多次搬家,母親都沒舍得扔下這個樟木箱子,像從小護著我們這些孩子一樣護著她的這個寶貝??粗赣H從箱子里翻找出來的東西,很多居然是父親留給母親的念想:成套的《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鐵路行車組織規(guī)則》,父親穿戴過的路服和大檐帽,還有野外作業(yè)時帶飯用的鋁制“豬腰子”飯盒。掏到箱底時,居然還有個手提式信號燈,看著這個曾經(jīng)給過我溫暖和快樂的手提式信號燈,我的思緒情不自禁地飛回到了童年時代。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是一名鐵路巡道工,他的工作內(nèi)容很簡單,就是在一段鐵路工區(qū)管理的線路轄區(qū)內(nèi),往來巡查線路上的設備,發(fā)現(xiàn)設備有損壞的現(xiàn)象,就要及時修復以保證列車運行的安全。在他工作的時候常常會提著一個信號燈,那個信號燈是黑色塑料外殼的,很大而且還很笨重,就像一個黑色的大頭怪獸。它前面有一個圓圓的、大大的玻璃燈頭,上面是一個塑料的手提把手,下面是一個可以裝充電器的盒子,別看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黑色物體,它卻有神奇的一面:塑料把手下面有個鐵制的機關,往右劃的時候,信號燈射出綠色的燈光;往左劃的時候,信號燈射出紅色的燈光;把機關放在中間,信號燈就會射出白色的燈光。
記得父親剛從單位領回來這個信號燈時,家里的孩子都很好奇,圍著這個黑色的信號燈,小小的臉蛋上生出一探究竟的想法。父親看到我們著急的模樣,主動把信號燈的功能演示給我們。看著這個黑色的信號燈發(fā)射出這么多的色彩,覺得這個“東西”真是一件有意思的“玩具”。于是,趁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就拿著這個信號燈,你往左劃一下,他往右劃一下,燈光一會兒紅、一會兒綠、一會兒白,在漆黑的小屋里閃爍著一道道炫目的光彩,我們看著這道道夢幻的燈光,常常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父親很“摳門”,看著我們把信號燈當成了玩具,就在一旁大聲呵斥,把這個帶給我們快樂的信號燈偷偷地藏了起來。我們就和父親玩起“貓捉老鼠”的游戲,常趁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找出來偷偷擺弄,一直到?jīng)]電為止,最后的結果就是父親再給信號燈充一次電。
父親出去巡查線路,有時候是白天,有時候是夜里。他在晚上出去巡查線路的時候,那個手提式信號燈就是父親最好的幫手,線路上的鋼軌、夾板、防爬器,線路旁的護坡、橋梁、溝渠,這些設備細微的變化都逃不出父親的眼睛。一個天氣陰沉的夜晚,電閃雷鳴過后,暴雨鋪天蓋地迎面而來,父親拿著手提式信號燈,披著雨衣艱難地行走在線路上,雨衣的衣擺不時地隨著狂風擺動,信號燈的燈光透過雨幕照射不出多遠的距離。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里,父親依然仔細觀察著線路的狀況。在一山坳處,他發(fā)現(xiàn)一片山體護坡有小面積塌方,很多碎石都堆積在線路上,父親急忙奔跑過去,他知道在那個時刻即將有一趟列車通過這個區(qū)段,萬分緊急的情況下,父親硬是用手把那些碎石清理了出去,看著列車從身邊安全駛過,父親緊張疲憊的身體終于得到了放松,整個人癱坐在了路基上。因為成功避免了一起列車脫軌事故的發(fā)生,父親還受到段里的嘉獎。
信號燈不僅是父親工作時的“貼心寶”,也是我們這些孩子放學歸家的指路燈。父親工作在五等小站,鐵路站區(qū)就那么幾戶人家,孩子們上學就要去林業(yè)學校讀書,學校位于山的那一邊,需要走很遠的山路。冬季的山區(qū),太陽落山早,沒有路燈的山區(qū)小道彎彎折折,暗影斑駁。到了晚上放學的那段時間,父親就會把信號燈打開掛在家門口的木柱上。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就能看到家門口的那束燈光,它像天邊的月亮一樣散發(fā)出銀色的光芒。那束燈光給了我們無限的希望,想起鐵鍋里一定會有我們喜愛的食物,收音機里也正播放劉蘭芳講述的評書……那時那刻我們的身體充滿了力量,渾身的寒氣也逃逸得無影無蹤,相互間停止了嬉戲打鬧,不約而同地加速了歸家的腳步。信號燈發(fā)射出的燈光仿佛父母的一雙手,溫情滿滿地把我們的心靈牽扯,領引我們找到歸家的路,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信號燈的蓄電池是靠加入硫酸溶液來充電的,如果在行走時拿持不穩(wěn),信號燈里的液體就會飛濺出來,特別容易燒壞衣服,父親的衣服尤其是褲子,總是有很多小窟窿,如同蜜蜂蜂巢上的那些窩眼。母親在給父親縫補衣褲時,常常念叨如果信號燈不是硫酸充電的該有多好,也省卻了縫補衣褲的麻煩。時光飛逝,終于在母親的念叨和期盼中,父親領回來一個信號燈,這個信號燈是銀白色的鋁合金外殼,外觀非常精致、漂亮,而且是用三節(jié)干電池充當電源,既干凈又輕便,還省了充電的麻煩,母親再也不用為縫補那些有窟窿的衣褲發(fā)愁了。信號燈的更新,不僅減輕了父親的體力,也減少了母親的勞動強度。
20世紀80年代,我走上了鐵路的工作崗位,也拿起了信號燈??粗依镞@個已經(jīng)珍藏了多年,成為“骨灰級”的手提式硫酸充電信號燈,想著工作中信號燈的升級換代,從硫酸溶液到干電池再到鋰電池,從手提式到手握式,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鐵路許多設備的升級換代:客票從人工到互聯(lián)網(wǎng)再到無人售票機;貨物票據(jù)從手工填寫到電腦打印再到電子貨票;線路從單線到雙線再到客運專線;機車從蒸汽到內(nèi)燃再到電力、動車組列車……這些設備的不斷更新?lián)Q代,讓我們感受到中國鐵路日新月異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