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非卯
現(xiàn)在,很多人因為怕“犯錯誤”,該說的不說、該做的不做。因此,一些不良現(xiàn)象沒能及時得到制止和批評,使一些人犯了錯還以為“沒有事”,得寸進尺,最終害人害己。
筆者認為,“犯錯誤”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因不知道、不了解客觀規(guī)律而犯錯誤;第二種是明知不合理,但仍為了個人利益去犯錯誤;第三種是得罪了不講道理、不按規(guī)律辦事的權(quán)貴,而被指責“犯了錯誤”。
對犯第一種錯誤的人,可以通過批評教育,使他們認識并改正錯誤。這些人,只要認錯、改錯,可以既往不咎。
對明知故犯的人,無論職位多高、功勞多大,都要實事求是地對其錯誤作出批評和處理。對批評教育無果或檢討陽奉陰違的人,要“究”到底,哪怕已經(jīng)“軟著落”、離退休了。
對為黨為國為人民大公無私、因此觸犯權(quán)貴而被指“犯錯誤”的人,要支持和保護。不能將“紅眼病”、“不服從領(lǐng)導(dǎo)”、“破壞和諧安定”等帽子強扣在他們頭上。讓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但是襟懷坦白的大度,而且是真正忠于人民忠于黨的睿智。
正確甄別、分析各種“錯誤”的實質(zhì),是需要思想水平和實踐檢驗的,是領(lǐng)導(dǎo)者和紀檢等部門的職責所在。此事是有難度的,但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