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之航 王德勝 董科陽
摘要:通過設(shè)計炭基肥和沼液配施的8種處理,測定分析棉花花期的葉片葉面積和葉綠素含量。結(jié)果表明:所有時期不同處理的葉片長寬葉面積基本無顯著性差異;單施炭基肥處理中16 g炭基肥+常規(guī)氮磷減量30%處理的葉綠素含量在每個時期均很高,葉綠素a/b含量最低;炭基肥配施沼液處理中施用32 g炭基肥+常規(guī)氮磷減量30%+267 kg/ hm2沼液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含量在每個時期均最大,葉綠素a/b含量最低。
關(guān)鍵詞:炭基肥;沼液;棉花;葉綠素
中圖分類號:S562;S1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3)01-0012-05
新疆是我國棉花產(chǎn)量最多的地區(qū),其棉花生產(chǎn)量可以占到全國棉花生產(chǎn)總量的85%,同時新疆地區(qū)的棉花也是世界上品質(zhì)最好的棉花之一。在新疆三大棉區(qū)中,南疆棉區(qū)是新疆主產(chǎn)區(qū),也是我國最適宜植棉的地區(qū),是長絨棉的生產(chǎn)基地,其棉花產(chǎn)量約占新疆棉區(qū)產(chǎn)量的80%[1]。近年來,為解決生物炭運輸和施用不便問題,將生物炭作為載體,與肥料混合制成炭基肥,符合當前國家提出的化肥“零增加”發(fā)展方向,并越來越受研究者的關(guān)注[2-4]。碳基肥料是以生物炭為基質(zhì),根據(jù)施肥地區(qū)土地特點、當?shù)刈魑锷L特點,按照科學(xué)施肥原則,添加有機或無機物質(zhì)配制而成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型肥料。研究炭基肥在棉花上的應(yīng)用效果符合國家倡導(dǎo)的減施化肥的發(fā)展目標[5]。目前,有關(guān)炭基肥配施沼液組合處理對棉花葉片葉綠素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少,通過測定不同處理下的棉花花期葉片葉綠素含量,研究3種化學(xué)調(diào)控濃度下不同比例炭基肥配施沼液對棉花葉片形態(tài)及葉綠素形成的影響,以確定合適的炭基肥濃度和沼液配比,為南疆棉花生產(chǎn)高產(chǎn)高效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2年4—9月在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xué)水利與建筑工程學(xué)院水利與灌溉基地實驗田(N40 °32′E81 °18′)進行。棉花品種為新陸中82號,所用炭基肥為高鹽排水耦合制成吸收氮磷的改性生物炭,沼液為豬糞沼液。4月29日播種,盆栽種植,常規(guī)栽培方式管理。供試氮肥為尿素(含氮>46%),磷肥為過磷酸鈣肥料(P2O5含量>12%),鉀肥為氯化鉀肥料(K2O含量>60%)。
1.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設(shè)計為8種處理,分別為不施沼液處理C1(只施常規(guī)氮磷鉀肥料),C2(施8 g炭基肥+常規(guī)施肥氮磷減量30%),C3(施16 g炭基肥+常規(guī)施肥氮磷減量30%),C4(施32 g炭基肥+氮磷減量30%)和施沼液處理C5(常規(guī)施氮磷鉀肥料配施267 kg/ hm2沼液),C6(施8 g炭基肥+常規(guī)施肥氮磷減量30%配施267 kg/ hm2沼液),C7(施16 g炭基肥+常規(guī)施肥氮磷減量30%配施267 kg/ hm2沼液),C8(施32 g炭基肥+常規(guī)施肥氮磷減量30%配施267 kg/ hm2沼液)。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每個處理種植4盆棉花。
1.3 植株樣采集
在棉花花期每個處理選取4片葉子,做好標記,測定葉面積數(shù)值;棉花開花后每隔15 d測定棉花葉綠素含量,分別在7月24日、8月8日、8月23日取3次葉片,從每株第4片開始取,所取葉片均為棉花正常全展開功能葉片,取完后測定其葉綠素含量。
1.4 測定方法
棉花葉面積采用量測法測定,棉花葉綠素采用丙酮提取法測定。用剪刀將采集的新鮮棉花葉片剪碎,分為3份,每份稱取質(zhì)量為0.33 g(使用千分之一稱稱取)。將稱得的葉片放入試管中,并往試管中滴加10 mL葉綠素浸提液。浸提液是將丙酮、乙醇和水按照4.5∶4.5∶1.0配制,加入浸提液后把試管套上黑色塑料袋并放入避光處提取,提取時間在24 h以上,提取期間應(yīng)搖動數(shù)次試管,直到葉片完全被提取成為白色為止,可得葉綠素提取液。把提取出來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中比色,測出每個樣品在663 nm,645 nm波長下的吸光度。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記下每次測得的吸光度,并計算出葉片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葉綠素a/b含量。
葉綠素含量計算:
Ca=12.7×OD663-2.69×OD645,Cb=22.9×OD645-4.68×OD663,葉綠素含量/(mg/g)=(葉綠素的濃度×提取液體積×稀釋倍數(shù))/樣重
1.5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0整理數(shù)據(jù),用DPSv9.01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Origin2022作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棉花葉面積的影響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重要器官,葉面積大小與植物光合速率有關(guān),可能影響作物產(chǎn)量。不同處理對棉花葉片長寬及葉面積的影響見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不施沼液4種處理(C1—C4)的棉花葉片長寬和葉面積均沒有顯著性差異。
由表2可知,在施沼液的4種處理(C5—C8)中,以7月24日C5,C7,C8處理的棉花葉片長度顯著高于C6處理,其余各日期的所有指標均沒有顯著性差異。
2.2 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含量的影響
葉綠素a含量是葉片光合作用的重要組分,用來反映葉片對長波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含量的影響見圖1和圖2。
由圖1可知,不施沼液處理中C3處理對棉花葉片葉綠素a含量影響最顯著,C3處理和C4處理葉綠素a含量在7月24日顯著高于C1處理,在8月23日高于C1處理,差異不顯著。各時期C2與C1處理的葉綠素a含量差異均不顯著,7月24日和8月23日葉綠素a含量低于C1處理,可見,單施炭基肥處理中C3對棉花葉綠素a含量影響最好。
由圖2可知,施沼液處理中C8處理對棉花葉片葉綠素a含量影響最顯著。C8處理8月23日棉花葉片葉綠素a含量顯著高于其他3種處理,C6處理在這3個時間與C1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2.3 不同處理對葉綠素b含量的影響
葉綠素b有利于吸收短波光,可以參與傳遞光能,是作物補光色素蛋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6]。如果作物含有較高的葉綠素b,表明該作物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傳輸陽光的能力,這也是獲得高產(chǎn)的先決條件。不同處理對葉綠素b含量的影響見圖3和圖4。
由圖3可知,單施炭基肥處理中C3對棉花葉片葉綠素b含量影響最顯著,C3處理濃度在所有時間的4個處理中葉綠素b含量均為最大。C3處理在7月24日和8月23日葉綠素b含量顯著高于C2處理,C3和C4處理在7月24日顯著高于C1和C2處理,可見,單施炭基肥處理中C3對棉花葉綠素b含量影響最好。
由圖4可知,炭基肥配施沼液處理中C8處理對葉綠素b含量影響最顯著,C8處理在8月23日葉綠素b含量顯著高于其他3種處理;8月8日C5,C6,C8處理均顯著高于C7處理,7月24日4種處理無顯著性差異。
2.4 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的影響
葉綠素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作物光合作用的強度[7],在一定范圍內(nèi),較高的總?cè)~綠素含量也反映作物吸收光能和積累干物質(zhì)產(chǎn)量的能力較高。光合強度隨作物葉綠素a+b的含量增加而加強,因此,葉綠素a+b含量也用來反映作物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指標。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的影響見圖5和圖6。
由圖5可知,單施炭基肥處理中C3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影響最為顯著,7月24日C3和C4處理顯著高于C1和C2處理,8月8日4種處理無顯著性差異,8月23日C3和C4處理顯著高于C2處理,但與C1差異不顯著。
由圖6可知,炭基肥配施沼液處理中C8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影響最顯著,4種處理在7月24日無顯著性差異,8月8日C5,C6,C8處理顯著高于C7處理,C8處理在8月23日顯著高于其余3種處理。
2.5 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的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葉綠素 a /b 與作物抗旱性呈顯著的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葉綠素a /b 比值可以反映作物對不飽和散射弱光的吸收情況,在一定范圍內(nèi)比值越低則吸收率越高[8-9]。在一定程度上,較低的葉綠素a /b值利于植物充分利用不飽和散射弱光來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a/b值低的情況下作物抗旱性能較好。不同處理對葉綠素a/b含量的影響見圖7和圖8。
由圖7可知,C3處理在這3個時間的葉綠素a/b含量最低。7月24日C3,C4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顯著低于C1,C2處理,8月8日和8月23日各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均無顯著差異。
由圖8可知,C8處理在這3個時間的葉綠素a/b含量最低。7月24日C8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顯著低于C7處理,8月8日C5,C6,C8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顯著低于C7處理,但C5,C6,C8處理無顯著差異。8月23日C8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顯著低于其他處理,其他各處理的葉綠素a/b含量均無顯著差異。
3 結(jié)論與討論
通過對8個處理的葉面積,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葉綠素a/b含量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所有處理的棉花葉片葉面積基本無顯著性差異。單施炭基肥處理中C3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含量在每個時期均為最高,葉綠素a/b含量最低;炭基肥配施沼液處理中C8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含量均為最高,葉綠素a/b含量最低??梢姡趩问┨炕侍幚碇?,施16 g炭基肥+常規(guī)氮磷減量30%處理為最佳選擇;在炭基肥配施沼液處理中,施32 g炭基肥+常規(guī)氮磷減量30%+267 kg/ hm2沼液處理為最佳選擇,這一結(jié)果可為施炭基肥提高棉花產(chǎn)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葉片光合作用是作物高產(chǎn)的重要指標,貢獻了作物干物質(zhì)中90%以上的物質(zhì),因此,研究棉花的光合作用特性對提高棉花產(chǎn)量影響很大。葉綠素參與光能的吸收、傳遞、轉(zhuǎn)換等過程,與植物的抗旱性密切相關(guān)[10]。葉綠體色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僅擔負著光能吸收與轉(zhuǎn)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環(huán)境變化過程中通過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葉綠體色素之間的比例關(guān)系,恰當?shù)胤峙浜秃纳⒐饽?,進而保證光合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zhuǎn)[11]。葉片葉面積的大小不僅與植物光合作用息息相關(guān),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棉花產(chǎn)量。在棉花花期3個時間測定不同處理下葉綠素的動態(tài)變化,對測定的不同處理葉綠素含量進行顯著性分析發(fā)現(xiàn),施加炭基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葉綠素含量。謝婷婷等[12]研究表明施用炭基肥能顯著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含量,可通過不同施肥處理的葉綠素含量及比值表現(xiàn)找到最適宜的炭基肥處理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雪穎,呂慧捷,袁小偉,等.新疆棉花產(chǎn)業(yè)鏈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山西農(nóng)經(jīng),2022(9):1-4+8.
[2] 高海英,陳心想,張雯,等.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評價[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3,41(4):69-78+85.
[3] 趙軍,耿增超,尚杰,等.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銨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報,2016,36(8):2 355-2 362.
[4] 李大偉,周加順,潘根興,等.生物質(zhì)炭基肥施用對蔬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以及氮素農(nóng)學(xué)利用率的影響[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6,39(3):433-440.
[5] 張云舒,唐光木,蒲勝海,等.減氮配施炭基肥對棉田土壤養(yǎng)分、氮素利用率及產(chǎn)量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20,29(9):1 372-1 377.
[6] 胡根海.短期水分虧缺對百棉1號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0,38(6):2 914-2 915+2 923.
[7] ESTK Z, ATSK J. Intensity of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as related to leaf age in Nicotiana Sanderaehort [J].Biologia plantarum,1962,4 (2) :131-140.
[8] 張明生,談鋒.水分脅迫下甘薯葉綠素a/b比值的變化及其與抗旱性的關(guān)系[J].種子,2001(4):23-25.
[9] 楊虎.水稻冠層葉片氮素分布變化及氮營養(yǎng)狀況快速診斷[D].杭州:浙江大學(xué),2014.
[10] 張紅萍,李明達.水分脅迫后復(fù)水對豌豆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2016,34(2):177-181.
[11] 胡根海,王清連,張金寶,等.早熟棉花新材料葉綠素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9,48(12):2 970-2 972.
[12] 謝婷婷.炭基肥對玉米-白菜生長、光合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研究[D].貴州:貴州大學(xué),2021.
Effects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arbon-based Fertilizer and Biogas Slurry on Chlorophyll of Cotton
SU Zhihang1,WANG Desheng1*,DONG Keyang2
(1.College of agriculture,Tarim University,Alar Xinjiang? 843300 ,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Tarim University,Alar? Xinjiang? 843300,China)
Abstract: The leaf area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otton at flowering stage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by designing eight treatments of carbon-based fertilizer and biogas slur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f length and leaf area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all periods.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carbon-based fertilizer,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16 g carbon-based fertilizer plus 30% reduction of convention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s high at each time, and the chlorophyll a/b content was the lowest.In the treatment of carbon-based fertilizer combined with biogas slurry,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b and chlorophyll a+b reached the maximum and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b reached the lowest at each time when applying 32 g carbon-based fertilizer plus 30% reduction of convention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4tons per acre biogas slurry.
Key words: carbon based fertilizer;biogas slurry;cotton;chlorophy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