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承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也引申為見識的廣度。一個人眼界的大小往往影響他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線
拓時局之眼,繪廣闊世界
“拓時局之眼”,搭配有點不當。
當今社會,許多人成天忙于生計,沒有目標,也沒有追求,這不得不令人深思。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拓時局之眼,繪廣闊世界,開胸中格局,懷為民雄心。社會現(xiàn)象太宏觀,缺乏一些具體的表現(xiàn),并且語言有些生硬。
個人開拓眼界方能實現(xiàn)更大的價值。憶往昔,煙雨樓臺,革命萌生,到處皆是星星之火,先輩們將眼界拓展到國家命運:魯迅勸青年“擺脫冷氣”,有一分光,發(fā)一分熱;胡適倡導白話文,“兩個黃蝴蝶”打破了傳統(tǒng);譚嗣同笑對屠刀;林覺民無畏生死;李大釗慷慨赴刑。他們的眼界超越了生死,跳出了傳統(tǒng)桎梏,在探索路上實現(xiàn)人生價值??慈缃?,春和景明,逢春蜇起,處處皆聞殷殷春雷,當代人們把眼界投向世界:陳貝兒用溜索滑過偏見,借鋼梯超越懷疑,用腳丈量無窮之路,回擊了外國媒體的偏見;鐘芳蓉毅然選擇考古系;黃文秀將生命之花綻放于扶貧土地;鄧清明二十余載備份航天,追夢者終圓夢。只因他們把眼界拓寬至世界、人民和夢想,所以說,開拓眼界能實現(xiàn)更大的價值。由于用例太多,有事例單純疊加之嫌疑,且例后分析較少,語言較平淡。
集體開拓眼界才有更大的發(fā)展??谷諘r期的西南聯(lián)大,同學們吟著校歌“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yè),須人杰”,在祖國邊陲弦誦不絕,筆耕不輟,他們關注中華的復興;華為投資高科技研發(fā),它關注國家的未來。他們擁有復興中華的眼界、心系社會責任的格局。眼界的開拓是集體發(fā)展的發(fā)電機。本段論述開拓眼界對集體的意義。但是所選的集體面不廣,有點單薄?!鞍l(fā)電機”的比喻不是很新穎、形象。
開放的眼界讓我們國家的文化更加包容,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倘若古人沒有接納胡服的心胸,我們現(xiàn)在的服飾是不是會很單調(diào)?倘若先輩沒有包容胡椒、胡餅的氣度,我們現(xiàn)在的飲食文化是不是會很單調(diào)?要知道,包子、餃子、漢堡、三明治都是美味的佳肴,中國的神仙譜系和希臘神話都是動人的傳說。面對外來的文化,我們應有開放的眼界:平等討論差異,允許差異并存;也要酌盈劑虛,吸納對方先進要素。拓寬眼界,放眼世界,才能讓文化逐漸多元與包容。一些表述有不妥,例如“開放的眼界”是否就是“拓寬眼界,放眼世界”呢?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切不可只顧眼前,而應放眼社會,心系世界,開拓自己的眼界,拓寬胸中格局,方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促進集體發(fā)展,達到文化包容。故當開眼界,繪世界!
全文都沒有界定什么是“眼界”,標題中的“拓時局之眼”也沒有太多體現(xiàn)。本文更多的是在寫眼界的意義、價值,少了一些方法論,即如何拓展眼界,如何緊扣“時局”來展開。另外,在行文中表達方式較為單一,需進一步豐富。
升格建議
這篇作文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語言表述有問題,不是枯燥,就是不妥,如果能在議論同時加入抒情,作文的質(zhì)量將大大提升。一是擬題要入情,可以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來擬題。二是引文要有情,好的引文有助于抒情,在寫作時多穿插一些典故、詩文,那么作文在典雅之余,還會別有情韻。三是敘例要入情,事例是我們論據(jù)的主要支撐力量,這篇作文之所以出現(xiàn)事例與觀點沒有融合的現(xiàn)象,主要原因就在于例子枯燥,缺少情境,敘議分離,缺少連接。因此,要增強事例論據(jù)的生動性和文學性。四是結尾要生情,不妨在結尾部分綜合運用抒情手法,在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結合中,彰顯含蓄美和直白美。
化蝶之作
把握時局拓眼界,增強實力譜新篇
標題為動賓結構,并構成了一定的條件關系,讓“時局”“眼界”“實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一定的抒情意味。
一考生
赫拉克利特有言:“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蹦敲矗劢绫闶沁@團活火的柴薪。青年者,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若能擺脫“佛系”“躺平”的思想,不為眼前短暫的利益所動,轉而放眼世界,博覽天下,收時局于心,增強實力,才可能為世界之火添一抹亮色。開頭引用名言切入,過渡到所要討論的話題,用到了一些社會熱詞,且多用短句,表現(xiàn)力更強。
個人開拓眼界方能實現(xiàn)更大的價值。憶往昔,孔夫子縱觀歷史,推崇周禮,豐富了華夏文明。《秋水》中的河伯,順流而東,來到北海,看見了大海景象,于是慶幸自己的出游,才不會見笑于大方之家……他們的眼界跳出了思維桎梏,在探索的道路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慈缃?,陳貝兒用溜索滑過偏見,借鋼梯超越懷疑,用腳丈量無窮之路,回擊了外國媒體的偏見;鄧清明二十余載“備份”航天,追夢者終圓夢……只因他們把眼界從個人利益與現(xiàn)實經(jīng)濟利益中移開,將格局拓寬至世界、人民和夢想。所以說,開拓的眼界讓人把握時局、增強實力,使人跳過個人的狹小領域,擁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式,是個人從平凡走向非凡的重要力量。本段主要從個人角度談開拓眼界的意義,在運用事例時,由古及今。敘述河伯事例時入情,使事例更具韻味。段尾回扣了段首,進一步升華了眼界之于個人的價值。
集體開拓的眼界才有更大的發(fā)展??谷諘r期的西南聯(lián)大,同學們吟著校歌“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yè),須人杰”,在祖國邊陲弦誦不絕,筆耕不輟,他們關注中華的復興;華為投資高科技研發(fā),它關注國家的未來;而“一帶一路”的提出,則關注的是世界的發(fā)展。他們擁有復興中華的眼界,心系世界的格局。開拓的眼界讓集體融入時局,錘煉出持續(xù)良性發(fā)展的實力。本段用“進一步說”來表明說理的層次遞進,由上段的對個人的論述到對集體論述,進一步體現(xiàn)了開拓眼界的意義,在用例時注重了角度的豐富性。
當我們拓展更大的眼界,放眼到這個世界時,我們的文化、民族會更加包容,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費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意義。倘若古人們沒有接納胡服的心胸,我們現(xiàn)在的服飾是不是會很單調(diào)?而中國的神仙譜系和希臘神話都是動人的傳說。面對外來的文化,我們應有開放的眼界:平等討論差異,允許差異并存;也要酌盈劑虛,吸納對方先進要素。我們要拓寬眼界,放眼世界,畢竟“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這樣才是把握時局,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國自信。引用了費孝通的名言,使“文化交流”這一話題更有底蘊。段尾結合了新時代領路人的相關表述,抒情味很濃。
蓬間小雀,飛行于草間蓬蒿,終日為覓食忙;南冥鯤鵬展翅九天,飽覽天地氣象。對時局的不同把握,產(chǎn)生不同的眼界,鍛造不同的實力,成就不同的生命格局。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作為新中國的新青年,我們切不可只顧眼前,而應放眼社會,心系世界,開拓自己的眼界,拓寬胸中格局,方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促集體發(fā)展,讓文化更包容。段首化用《逍遙游》中的典故,在對比中突現(xiàn)眼界的重要性,進一步點題。再回扣時代與青年,體現(xiàn)了寫作的任務和寫作者的責任擔當意識。段尾相當于綜合了三個分論點,直接抒情,強化了表達效果。
升格點評
標題以“新篇”作結,更顯大氣。開篇引用名言,注重引文入情。主體段落增加了敘例入情,讓一些例子更加豐富,富有畫面感,有“借景抒情”之感。結尾再次化用,增添了文采,總結了全文。整體而言,在議論之余,關注了抒情和敘述,綜合了多種表達方式,整體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