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延峰
[真題一]
誰錯過了這一瞬間,它絕不會再恩賜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一團火焰熄了,另一團火焰燃起?!_曼·羅蘭《名人傳》
經(jīng)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話語,總能激發(fā)讀者思維的火花。以上兩句話,給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真題二]
任務一任務二任務三寫作對象班級同學不愿做筆記的某同學剛進入初中的弟弟寫作目的分享說服提供信息文本類型敘事類書信說明類參考角度做筆記的經(jīng)歷和感悟/用筆記、讀筆記的發(fā)現(xiàn)……筆記的重要性/做筆記的樂趣/對筆記的辯證思考……如何做筆記/如何用筆記/做筆記的誤區(qū)……
上邊呈現(xiàn)的分別是溫州市2017 年和2020 年的中考作文題目。比較兩個題目,不難發(fā)現(xiàn):“真題一”指向傳統(tǒng)的材料作文,考生以寫成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好文章為目的,為誰而寫、為何而寫的意識比較模糊;而“真題二”是具體情境下的任務型寫作,有具體的寫作對象、真實的寫作目的和明確的文本類型要求等,這就是“交際語境寫作”。
近年,“交際語境寫作”在各地中考卷中頻繁出現(xiàn):如2017 年衢州卷,要求考生為朋友寫一封信幫其化解煩惱;2021 年紹興卷,假定一位熱愛中文的外國小伙伴向考生請教漢語學習的方法,為完成此任務需寫一篇建議性文章;2022 年山西省中考卷,要求圍繞話題“明天,我將遠行”寫一篇演講稿,在班級畢業(yè)典禮上演講……“交際語境寫作”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考查真實的交流與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考生們要對“交際語境寫作”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交際語境下進行寫作時,考生心中首先要裝著明確的對象,如“不愿做筆記的某同學”“剛進入初中的弟弟”等,然后在給定的任務情境中,基于具體目的和寫作對象進行交流與表達。
現(xiàn)在以“為想?yún)⒓釉瓌?chuàng)詩歌大賽卻苦于找不到靈感的表弟寫封信,分享自己的思考與認識”的“交際語境寫作”的優(yōu)秀作文《報之以歌——給表弟的一封信》為例,簡要說明“交際語境寫作”的基本要素。
報之以歌——給表弟的一封信 ◎邱子涵
親愛的表弟:
你好!
聽姑姑說你最近正在為寫詩而苦惱。我想此刻你或許正一只手撓著頭,另一只手翻動著《泰戈爾詩集》;或許正在電腦上搜索“如何寫詩”“如何寫好詩中的每一句話”之類的話題;或許正在求著父母帶你去偏遠的地方,一心想著找尋到或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場景或意象……但你是否真正想過:詩,其實就在你的身邊。或許,只要你抬起頭或俯下身,然后將你的所觀、所感報之以歌,就成詩歌了。李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魯迅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你看,他們在俯仰之間就釀出了詩史上的名句。
我還記得你曾跟我說過,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變化,但從未有美好寄居在你身旁,它們被放在了遠方——你永遠也觸不到的地方。但我在這兒想對你說,世界從未變過,也從未偏愛過誰,詩與美好一直在我們身邊,你可以低頭,抑或抬頭,找尋存在于你身邊的美好。
跟你講一下我的故事吧。兩年前的我也同你一樣迷茫著,不知如何才能寫成一首屬于自己的真正的詩。我翻遍了詩集,只為找到屬于自己的寫詩素材。我本以為找到素材后便可下筆成詩,但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被現(xiàn)實賞了一耳光——我寫了十幾張紙,可沒有一首像樣的詩。我困惑過,直到我聽到那句話:“星光島的星光照亮月亮航行的方向,眼淚做槳,努力地劃入海,破浪且起航,擲地有聲的狂響,曜為無名的力量,是否還記得霧的另一端是什么模樣?”它點亮了我,使我有了無限的靈感,最終創(chuàng)作出了你曾贊不絕口的《星光》。
表弟,我希望你能從我的經(jīng)歷中汲取經(jīng)驗——從生活中、從你身邊一切有可能的事物出發(fā),不必費力去想,只需用心體會,靈感自會悄然而至。
在信的最后,送你一句話吧:“時光不用雕琢,群星正在閃耀,一切事物都可報之以歌?!?/p>
祝
早日寫出屬于你的詩!
你親愛的表姐
2023 年2 月10 日
1.寫作對象。該“交際語境寫作”的對象是“表弟”。寫作對象的身份、年齡以及興趣愛好、文化水平、當下所求等,都會影響到寫作時的內(nèi)容選擇、措辭語氣等。如文中“跟你講一下我的故事吧”就很口語化,交流態(tài)度顯得非常真誠。
2.寫作話題。表弟的困境是想寫詩而無靈感,所以交流如何獲得寫詩靈感是主要話題,如果寫成詩歌的重要性、寫詩的意義等,就沒能準確抓住交際語境的任務。
3.寫作目的。給表弟寫信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他走出困境。具體而言,是告訴表弟如何找到寫詩靈感,所以需要結(jié)合自己或別人成功的經(jīng)驗,指出明確的方向和路徑,不能泛泛而談。相比而言,如果是自己的真實體驗,會更有說服力和實操價值,同時也會讓對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文中“從生活中、從你身邊一切有可能的事物出發(fā),不必費力去想,只需用心體會,靈感自會悄然而至”的語句,就指出了明確的路徑。
4.文章體裁。書信、演講稿等“交際語境寫作”都是與寫作對象交流意見、分享觀點等,所以寫作時要緊扣情境任務,時刻保持與對象溝通的意識。如“聽姑姑說你最近正在為寫詩而苦惱”“我還記得你曾跟我說過”等,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書信的親切感,而不是生硬地說理、高高在上地指點?!白T缛諏懗鰧儆谀愕脑姡 彪m是書信的傳統(tǒng)格式,但體現(xiàn)的是有針對性的真誠祝愿,而非籠統(tǒng)的“祝你心想事成”之類。
在追求“教—學—評一體化”的背景下,中考作文題也更大程度地體現(xiàn)課標與教材的精神,即考查內(nèi)容盡可能地與教材所學相一致。因此,在復習時應盡可能貼著教材內(nèi)容,進行梳理與探究。而最能體現(xiàn)“交際語境寫作”的典型樣式是演講稿和書信,教材中出現(xiàn)的書信類文章、名著有:《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論教養(yǎng)》《誡子書》《與朱元思書》《答謝中書書》《湘行散記》《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書信是人們之間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閱讀的目的也是為了明白對方“要說什么話”。以書信形式出現(xiàn)的文章,如《論教養(yǎng)》《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打破了書信是寫給私人的傳統(tǒng)認識,甚至在寫作時,還可根據(jù)表達需要虛擬“寫作對象”,如《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上尉,據(jù)考證,就是作者虛擬的人物。不妨試試,先將此文改成一篇傳統(tǒng)的論述性文章,然后再將其與原文進行比較,進而體悟交際語境下的寫作有怎樣的妙處,這對確定寫哪種文體有一定的啟發(fā)。
2021 年溫州市中考作文的話題是“解決問題”,提示學生可以敘述解決問題的過程,表達感悟;可以用書信的方式向某人尋求幫助;可以寫一篇演講稿,發(fā)表觀點和看法;可以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思考……有考生就選擇給市政府領導寫信,就人口老齡化時代里如何解決老人使用智能設備等問題,提出了可行的解決建議:
建議醫(yī)院掛號處增設“現(xiàn)金窗口”,讓病歷查詢更口語化,配上圖片與文字,并增配懂方言的志愿者與老人們交談,更加迅速、自然地獲得老人的需求,以便及時做出有效的反饋。另外,還可開設網(wǎng)絡教程等,鼓勵家中的年輕人主動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機點餐、網(wǎng)上訂票,支持并引導老人積極融入“智能化時代”的生活。外賣平臺也可設置具有語音播報功能、放大字體等“老人模式”,使服務更具有人情味,使老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
——《猶記慢行人——給市政府領導的一封信》
復習時,考生不妨對八年級下冊的“演講”單元和九年級上冊的《敬業(yè)與樂業(yè)》等演講類文章進行梳理探究,定能獲取一些“交際語境寫作”的啟示。如2022 年溫州卷作文話題是指向思辨的“一定是這樣嗎”,很多考生選擇了演講稿寫作。其中一名考生以《守質(zhì)疑之心,破生活之謎》為題寫演講稿: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大家應該有深切的體驗,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令自己困惑的事情或觀點,故也時常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一定是這樣嗎?”由于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透徹,總也會出現(xiàn)若干的謎團,進而才會有追問?!耙欢ㄊ沁@樣嗎?”實際源自我們的好奇心,它促使我們不斷發(fā)問,這也正是人類為何能夠不斷探索的根源。
作者在與讀者的交流中層層推進,與演講稿這種文體非常切合,若寫成傳統(tǒng)的論述類文章,其感染力便會遜色不少。
“交際語境寫作”能真實體現(xiàn)考生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與交流表達的能力,因此若要寫好這類作文,不僅需有“知”的儲備,還需有“行”的體驗?,F(xiàn)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例談:
首先,要審清題意,明確具體任務。有些看似傳統(tǒng)的題目,也可轉(zhuǎn)化為“交際語境寫作”,如2022 年溫州中考作文題要求圍繞“一定是這樣嗎”進行思辨寫作,有考生以《女性不只有一種顏色》為題撰寫演講稿,開頭部分如下:
請允許我詢問一下:你們的父母有向你們提過“長大后娶妻生子”或“長大后嫁個好老公,生個孩子”的“理想”以規(guī)劃你們的未來嗎?令我擔憂的是,傳統(tǒng)觀念中婚姻仿佛是女性被認定的唯一歸宿??墒?,他們所認定的“真理”,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請大家仔細想想,自古以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是否被嚴重地忽視了?大家想必都記得課文中的那句“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女性,似乎早已被貼上了順從的標簽,以至于因為長久而融于骨肉了。“女人”一詞似乎只是“女”被使用,而并非“人”。
從來如此,便對嗎?
其次,緊扣文體特質(zhì),力求完成任務。如“真題二”中的“任務二”寫信勸說不愿做筆記的某同學,文體是書信。書信不像面對面交流,它有延時性,因此能與對方共情就尤為重要。寫作時,如果從“不做筆記的弊端”對某同學進行指責等角度進行交流,不但無法實現(xiàn)“說服”的目的,還可能會讓對方焦慮或生氣。如果考生能巧妙地借助同理心,設想合理情形,跟對方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設身處地、多角度思考問題所在,再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可能會讓被勸說者以更為坦然的心態(tài)接受。且看下邊兩篇考場作文的開頭:
你寄給我的書我正在捧讀,卻無意間讓我發(fā)現(xiàn)你的一個特點。好白凈的一書,未留半點痕跡。我向來最愛批注,而今不由得想向你道幾點批注的妙。
——《記之趣》
或許你此刻正對著畫波浪線的書本發(fā)愁,感慨著知識的冗雜,遺憾自己生來沒有一個好腦瓜;或許你此刻正趴在書桌上,對剛看完的書本進行梳理,卻發(fā)現(xiàn)書中的內(nèi)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凈,無法下筆寫感悟;或許你曾經(jīng)也想過要做筆記,卻深感自己猶如無頭蒼蠅,不知寫下哪些知識。
——《跨過筆下的荊棘》
再次,立足真實體驗,進行真誠表達。如“真題二”中的任務三為剛進入初中的弟弟提供關于“筆記”的相關信息,其文體為說明文。需要注意的是,說明文不像記敘文那樣只要有一定的理解或情感就可寫作,而是要建立在懂門道的內(nèi)行專業(yè)的基礎上。教材中的《中國石拱橋》《大自然的語言》《蟬》等,都出自各自領域的專家之手。選擇完成這個任務的考生,一定要對筆記有著最為真實的體驗。如上文所舉《報之以歌——給表弟的一封信》,這篇優(yōu)秀作文就體現(xiàn)了作者對如何獲取寫詩靈感的真實體驗。
最后,關注任務目的,反思任務效果。如果說寫傳統(tǒng)的話題作文時,大家更關注文章本身的起承轉(zhuǎn)合的邏輯,那么“交際語境寫作”因其有明確的任務目的,考生在寫作過程中須不時將所寫內(nèi)容與任務目的進行對照,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元認知與反思。如有考生在勸說書信中這樣寫道:“其實反觀做筆記的人,在生活中也常是那些一絲不茍、敢于突破的人。他們會自己突破筆下的荊棘,追求完美與精確。做筆記,更是一種人生哲學?!?/p>
另外,最好擬定一個貼合文章內(nèi)容且能激發(fā)讀者興趣的標題。如題目擬為“給××的一封信”“在××上的演講”之類雖無不可,但如果擬寫一個巧妙的標題,從評價角度來說會更完整也更觸動人心。如前文提及的給市政府領導的信,題目是“猶記慢行人”,取了“已識長風疾,猶記慢行人”的后半句,很好地表達了關心老年人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