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為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fā)《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義務教育,學生免試就近入學,既是原則要求,也是剛性約束。促進教育公平,要從義務教育入學開始抓起,明確要求各中小學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確保學位資源供需平衡。
近年來,出于知名度乃至取得知名度之后的“利益”,一些地方和學校在義務教育招生階段下足了功夫,也頗費心機。比如有的地方將學生參加考試、競賽成績作為考試加分的項目;有的學校將考試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集中編入實驗班、宏志班,并集中優(yōu)秀教師、優(yōu)質教育資源甚至還實施單獨的課程編排;還有的學??绲貐^(qū)選拔“尖子生”,搶奪優(yōu)質生源;等等。
或許這些做法對一些學生來說,能讓他們如虎添翼,學習成績更加優(yōu)異,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但惡果也同時顯現(xiàn):導致更多學生無法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來的教育成果,讓多數學生失去公平的教育機會,甚至容易埋沒更多優(yōu)秀人才。這不僅損害教育公平,也損害社會公平正義。
教育公平,既是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也是培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助推器”。義務教育階段是每個學生的“黃金時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定型的重要階段,中小學招生不僅在其人生道路上留下濃重一筆,而且還會在其思想上和心理上烙下深深的印記。當不公平競爭或“特權思想”在孩子心中打上烙印,那么影響的將是孩子一生,甚至影響整個社會。
實施“陽光招生”,明確要求各地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一旦落實,無疑會讓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學生,讓更多家庭條件并不優(yōu)渥的學子有機會成為棟梁之材。
謹防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的方式爭搶優(yōu)質生源,相關部門和學校可以細化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切實做好學位供給保障工作,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qū),規(guī)范報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錄取機制,切實保障公平入學機會;全面落實相關政策,加快推進使用統(tǒng)一的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實行電腦隨機錄??;嚴格清理招生考試加分項目,加強省級統(tǒng)籌,市(地)、縣(區(qū))教育部門不得擅自出臺新的中考加分政策;統(tǒng)一招生時間、入學時間,嚴禁違規(guī)提前招生、超計劃招生、跨區(qū)域招生;招生工作公平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jiān)督……
義務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促進教育公平,首先要從中小學招生開始抓起,謹防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的方式爭搶優(yōu)質生源,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既為每名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為他們擁有更光明未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