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
大器晚成總被人稱道,卻沒人向往。
不知不覺,35歲被逼成了人生的懸崖邊,讓人只有焦慮,沒有樂觀。大器晚成更像是癡人說夢,遙不可及。但事實上,人們或許可以看到20年后的產業(yè)趨勢,卻難以描繪自己的人生前景。
現(xiàn)在已近耄耋之年的尹志堯,人生的前30年同樣充滿不確定。他更想象不到會在30年后以美國人的身份回到中國創(chuàng)業(yè),并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但樂觀的心態(tài)卻在支撐著他往前走,一直走到今天。
1944年出生的尹志堯,往上三代都是留洋學子,他本人也成績優(yōu)異,中學就讀于北京四中,本科畢業(yè)于中科大。不過之后他被分配到蘭州煉油廠,開始近10年的工作生涯。高考恢復后,尹志堯繼續(xù)求學,并在36歲這年獲得北大化學系碩士學位。這個年紀對現(xiàn)在的很多人來說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期待,學習也成了霧里看花,但尹志堯的彪悍人生卻剛剛起步。
從北大畢業(yè)后,尹志堯前往美國攻讀博士,開始了他的“第二人生”。1984年,也就是尹志堯40歲這年,他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從此開始了硅谷的傳奇之旅。
他先是到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工作。在進入英特爾中心研究開發(fā)部的第一天,他就被震撼到。
尹志堯曾在采訪中提到,研究開發(fā)部有兩個大部門,一個是單元操作部門,就是光刻機、等離子體刻蝕機、薄膜機能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另一個是工藝集成部門。原本尹志堯以為這里都是美國人在做,結果發(fā)現(xiàn)單元操作部門研究題目組的組長、經理絕大部分都是華人,工藝集成部門中幾位最主要的工程師多數(shù)也是華人。
從英特爾離職后,尹志堯加入了華人林杰屏創(chuàng)立的泛林半導體。此時的泛林還不是全球半導體刻蝕設備的龍頭,而是一個初創(chuàng)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林杰屏則出生于廣東花縣(現(xiàn)廣州市花都區(qū))。后來尹志堯離開泛林進入現(xiàn)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這是他在回國前在硅谷的最后一段打工經歷,做到了應用材料的副總裁。
在硅谷打拼近20年,尹志堯個人在半導體行業(yè)積累了86項美國專利和200多項國際專利,被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也被部分媒體稱為“硅谷傳奇”。
2004年,60歲的尹志堯原本可以籌劃安享晚年,卻做了一個令人驚訝不已的決定——放棄百萬年薪回國創(chuàng)業(yè)。在上海半導體靈魂人物江上舟的盛情邀請下,尹志堯帶領15人的團隊來到上海浦東,成立了中微半導體,開啟“第三人生”。
從北京到上海1,300公里的距離,尹志堯走了近20年。
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尹志堯被問及為何選擇在60歲回國創(chuàng)業(yè),尹志堯表示,“我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有十多年的生產和研發(fā)的工作經驗。去美國的時候已經36歲了,我總覺得缺些什么東西,對祖國的欠缺,應該給自己的國家做事情。我們家前面三代都是學成回國報效祖國的,參加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所以我一定要效仿前輩的精神。所以就回國工作了?!?/p>
在中國的半導體產業(yè),清華系占據了半壁江山,尤其是清華電子系85級,涌現(xiàn)了韋爾股份虞仁榮、兆易創(chuàng)新舒清明、卓勝微馮晨輝、格科微趙立新、隨緣科技趙立冬等上市公司創(chuàng)始人。
北大的代表就是尹志堯。不過雖然是北大碩士,但尹志堯渾身上下卻散發(fā)著清華的特質。除了工科背景,尹志堯還把中微公司精神文化的十大作風總結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巧的是,這也是清華校訓。
晶圓制造設備占整個集成電路設備市場規(guī)模的80%,而在整個晶圓廠的投資中,設備投資總額又占到75%左右。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光刻機和薄膜沉積設備是其中最關鍵的三大設備,其價值量占晶圓制造設備總價值量的75%左右。
尹志堯將芯片制造比作在人的頭發(fā)絲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面積上蓋大樓,而建設其中每一層就像剪窗花。負責鋪材料的薄膜機就像一張紅紙,光刻機在紙上畫各種花紋,等離子刻蝕機將不要的東西刻掉。隨著芯片制造工藝的進步,線寬不斷縮小、芯片結構3D化,“畫花紋”的光刻機受限,加工步驟增多,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二者也正是當前中微公司的核心產品。
不過,雖然擁有過硬的履歷,但尹志堯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依然步履維艱。他將困難總結為兩點:資金和人才。尹志堯提到,高端設備有3個共性特點:一是開發(fā)時間長,少則3年、5年,一般需要7~10年才能做出來的,長則可能10年、20年;二是投資需要幾十億元地投;三是每一個具體設備,國際上僅有兩三家能夠做,即高度壟斷。
因此,沒多久中微公司就把政府資助的5,000萬元啟動資金和團隊自籌的150萬美金用完。但當時中國的半導體投資遠沒有現(xiàn)在火熱,尹志堯在國內融資的想法破滅,最終還是來自硅谷的風投機構雪中送炭。后來隨著中國半導體投資環(huán)境的好轉,以及中微公司在CCP刻蝕設備(電容性等離子體刻蝕設備)等產品的突破,融資的問題得以解決。
人才的問題同樣嚴峻。集成電路大概要綜合50個學科兵種的知識,涉及機械設計、強電、弱電、軟件設計、工藝過程、材料科學等,而且需要光刻、薄膜等其他設備的支持與配合。但在20世紀前10年乃至15年,中國的半導體人才極度緊缺,中微公司只能自己培養(yǎng)。據尹志堯介紹,中微從物理、化學、機械、材料、自動化這些專業(yè)中進行招聘,經過了十幾年的培養(yǎng),不少人已經成了頂梁柱。
高科技領域頻現(xiàn)的專利戰(zhàn)卻沒有對中微公司造成困擾,因為尹志堯早已做好準備。剛回國時,尹志堯所帶領的15人團隊,不帶任何文件,為的就是避免法律糾紛。在此后的新產品研發(fā)時,中微也會研究行業(yè)現(xiàn)有專利,不僅在專利上不違反,而且在具體設計細節(jié)上也不按照原來公司的方案。這樣一方面避免專利糾紛,另一方面也構筑自身的專利護城河。
因此,雖然后來面臨老東家泛林半導體和應用材料的專利訴訟,中微均安然度過,從未敗訴。
2015年2月,美國商務部宣布解除對中國出口等離子體刻蝕設備的限制。其公告中如此顯示:“在中國已經有一家非美國的公司有能力供應足夠數(shù)量及同等質量的刻蝕機,繼續(xù)現(xiàn)在的國家安全出口管制已達不到其目的了?!边@家公司,就是中微公司。
2022年,中微公司新簽訂單金額同比增長53%至63.2億元,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52.5%達到47.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183.44%至9.19億元。
截至2022年年底,在中微公司累計2,259項專利中,發(fā)明專利達到1,938項,占比超86%。而且中微公司累計實現(xiàn)3,311個等離子刻蝕和化學薄膜的反應臺,在國內、亞洲和歐洲的106條生產線應用。累計裝機臺數(shù)保持11年年均增速在35%以上,2022年增長超40%。全世界超過一半的刻蝕設備都有尹志堯的影子。
不過中微公司依然面臨一些質疑。有人認為中微公司過于依賴創(chuàng)始人團隊,而尹志堯為代表的創(chuàng)始團隊年齡偏大,尤其是尹志堯已經年近80,因此未來中微公司的發(fā)展存在不確定性。這里不得不提尹志堯的一則趣事。尹志堯剛回國時,有一次坐出租車,司機對60歲的他說:“你看起來只有38歲?!?/p>
雖然人不可能永遠年輕,但企業(yè)卻可以長存。
尹志堯十分重視企業(yè)核心團隊對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在中微創(chuàng)立伊始,尹志堯就將其設定為全員持股公司,目的是將員工管理層的長遠利益與公司發(fā)展綁定。這也是他在英特爾、泛林、應用材料所看到的共性。
而根據2022年年報,中微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中,副總經理杜志游和倪圖強分別為64歲和61歲,楊偉57歲。雖然還未出現(xiàn)70后甚至80后,但年齡結構并沒有外界所擔心的那么嚴重。在董事會和管理層則已經出現(xiàn)80后甚至90后的身影。
除此之外,仍活躍在一線的尹志堯也在為中微公司成為百年老店而努力。除了前文提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文化,中微還總結了覆蓋科創(chuàng)企業(yè)發(fā)展、產品開發(fā)、戰(zhàn)略銷售、運營管理等經驗準則。
中微公司的業(yè)務結構也在逐步完善。招股書顯示,半導體設備銷售的周期性和波動性較下游半導體產品和電子產品行業(yè)更大。因此,上市之后的中微確定了三維生長策略。從第一維不斷擴大集成電路設備的覆蓋度,到第二維開發(fā)泛半導體設備,再到第三維的非加工設備或其他領域。這種發(fā)展路徑,一方面可以逐步降低對半導體設備等單一業(yè)務的依賴,降低公司業(yè)績波動;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對特定人的依賴。
目前,中微公司逐步進入太陽能、顯示屏、MEMS等泛半導體設備領域,其MOCVD設備已在全球氮化鎵基LED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并且和諸多一流的LED外延片廠商達成合作。
眼下尹志堯已經回國近20年,20年間,中國的科研環(huán)境、產業(yè)環(huán)境不斷改善,華人企業(yè)家、科學家回國已成為趨勢。數(shù)據顯示,2019-2021年間,有3,878名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科研機構,回到中國開展研究。而年近80的尹志堯依然精神矍鑠,仍在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yè)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