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這個世界需要喝彩聲。精彩絕倫的足球比賽,扣人心弦的藝術表演,助人為樂的利他行為,都值得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由衷地叫一聲好。越劇《李慧娘》里,游西湖的李慧娘,看到一容顏不俗的翩翩少年,也禁不住一聲喝彩:“美哉少年!”
喝彩是真心喜歡,是情不自禁地贊美,是對所見之人和所見之事的肯定。秦始皇讀到韓非的《孤憤》《五蠹》,激動地大聲叫好:“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秦始皇覺得如果自己能見到韓非子這個人并和他交朋友,死了也不遺憾了。歐陽修讀到蘇軾的文章,不禁驚呼道:“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睔W陽修認為蘇軾很有才學,自己應該為他讓路,讓蘇軾有機會施展才華。秦始皇因?qū)n非子的仰慕和歐陽修因?qū)μK軾的欣賞所發(fā)出的感慨,都不失為一種真心喝彩。
喝彩對臺上的演員來說,更是一種激勵。有了喝彩聲,演員會演得更加起勁,抖擻精神,全力以赴。但是,喝彩講究懂行,要拿捏好時間與火候。角兒登臺亮相時,光彩照人,器宇軒昂,可以給他來個滿堂彩,聲兒越大越好。唱到高潮精彩之處,趁演員換氣的當兒,可以不失時機大喝一聲“好!”
喝彩還有加油之意。清朝人張锳,他在為官之時一向重視百姓的讀書教育。每到午夜時分,他就派差役挑著一個專用油簍巡城。見哪戶有人在挑燈夜讀,便去幫他添一勺燈油,并且送上鼓勵。半夜三更,不便大聲喝彩,那就加油吧。
當然,與喝彩相對,用噓聲表示不滿,則被稱為喝倒彩。
除了聽戲,喝倒彩也表現(xiàn)在其他方面。遇到一件有違公德的事,大家一片批評,就是喝倒彩。一部作品問世后,被讀者差評,也是喝倒彩。
20世紀初,沈尹默在書法界嶄露頭角,人人喝彩,偏偏陳獨秀要喝倒彩說:“你寫的詩很好,字則其俗在骨。”沈尹默聽了,覺得刺耳難耐,日后發(fā)憤練字,苦心孤詣,苦練數(shù)十年,終成一代書法大師。有此不凡成就,飲水思源,他應當感謝陳獨秀當時喝的倒彩才是。
遺憾的是,如今在文藝界敢于公開喝倒彩的人少之又少。往往在一部作品的研討會上,只能聽到贊聲一片,人人喝彩,很難聽到批評的聲音。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文學家、藝術家是很難進步的,更不要說成為名家泰斗。
社會需要喝彩,也需要喝倒彩,需要激濁揚清、褒優(yōu)貶劣,“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如果大家都為好人好事好作品喝彩,這樣的人和事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人們會為壞人壞事壞作品喝倒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因此,請不要吝惜對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發(fā)出贊美的聲音,大聲叫好,鼓勁點贊!同時也要義正辭嚴地批判假丑惡,猛喝一聲倒彩。
責任編輯 / 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