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劉鶚(1857年-1909年),字鐵云,江蘇丹徒人。目前學界多認為甲骨文是王懿榮1899年發(fā)現的,近年來有學者指出甲骨文是劉鶚與王懿榮共同發(fā)現的。(參見,任光宇:《王獻唐日記等文獻佐證甲骨文發(fā)現新說——再論“王懿榮劉鶚聯(lián)合發(fā)現說”及“劉鶚發(fā)現說”》,《南都學壇》,2022年6期。)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王懿榮投井自盡,劉鶚在王懿榮殉難后購買了其所藏甲骨。據學者研究劉鶚前后共計收藏甲骨6490片,(參見,劉德隆、賀蔭雄:《劉鶚對甲骨學的貢獻》,《中國書法》,1999年12期。)其收藏之數量在當時鮮有人與其匹敵。
1903年,劉氏在羅振玉的幫助下選拓了一千多片甲骨,編成了第一部甲骨文著錄書《鐵云藏龜》,為甲骨學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從而奠定了甲骨學研究的基礎。劉鶚在《鐵云藏龜》序中考釋了40多個甲骨文(雖然識對的有34個,且大多是比較容易識別的文字),使其成為甲骨文研究第一人。
雖然劉鶚考釋的甲骨文字今天看來主要是簡單易識之字,但其篳路藍縷之功不可沒。羅振玉乃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其指出“予之知有殷墟文字,實因丹徒劉君鐵云?!保▍⒁?,王驤:《劉鶚與鎮(zhèn)江》,《鎮(zhèn)江文史資料》,1988(14),9-18頁。)殷光中先生亦指出“應該說,羅振玉、王國維這兩位國學大師的成功,都得力于劉鶚的推動。”(參見,殷光中:《晚晴以來的鎮(zhèn)江籍甲骨文研究學者》,《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2年2期。)由上可知,劉鶚作為甲骨文傳播與研究的第一人當無疑問。
葉玉森(1880年-1933年),字葒漁,別號中泠亭長,江蘇丹徒人。葉氏是清末民初甲骨學草創(chuàng)時期的重要學者,其著述甚豐,且涉及的面也比較寬,如《鐵云藏龜拾遺》是著錄書;《殷契鉤沉》《說契》《殷虛書契前編集釋》是文字考釋著作;《殷契枝譚》是商史研究著作。葉氏《研契枝譚》表明其甲骨文研究已進入到“以字探史”這一更深層面。
雖然葉氏甲骨著作豐富,但在其著述中存在偏旁分析錯誤、解析字形錯誤、辭例文義分析錯誤等問題,導致部分學者對葉氏的甲骨文研究給予了尖銳的批評。平心而論,葉氏甲骨文研究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并非如部分學者所言一無是處。關于葉氏甲骨文字考釋的方法,賀瓊曾有比較公允的評價,其指出:
葉氏的研究方法對構建甲骨文考釋理論是有影響的。唐蘭是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古文字考釋方法的學者。他的理論著作《古文字學導論》出版于1934年,共提出四種考釋方法“一、對照法或比較法二、推勘法三、偏旁分析法四、歷史考證法。”我們可以發(fā)現葉氏的對照古文字材料釋字方法與唐蘭的對照法基本相同,分析偏旁以求文字之含義的方法與偏旁分析法一致,據卜辭辭例或文意釋字的方法與推勘法基本相符,而葉氏在考釋過程中對文字的演化過程的追溯又與唐蘭的歷史考證法相近。葉玉森的甲骨學專著早于唐書出版,而唐蘭對葉玉森給予較多尖銳深刻的批評,這當然要建立在對葉玉森的論著有較深入的研究基礎之上。葉氏在其書中確實誤釋過不少甲骨文字,但亦有不少創(chuàng)見。他的正確考釋是經得起考驗的,也為后世接受,不可移易。唐蘭作為一個對甲骨文有精深研究的學者是不可能認識不到的。因此我們認為葉氏的考釋方法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對唐蘭的理論構建產生影響。(參見,賀瓊:《葉玉森甲骨文論著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29-30頁。)
廣征博引,訂補史料
陳邦懷(1897年-1986年),字保之,江蘇丹徒人。其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著作有《殷虛書契考釋小箋》《殷契拾遺》《甲骨文零拾》《殷代社會史料徵存》《嗣樸齋金文跋》等。陳氏上述著作研精覃思,博考經籍,于甲骨有著開拓之功。王業(yè)奇先生指出陳先生的古文字研究可以概括為三大類:一、甲骨文考釋及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周歷史;二、商周青銅器及銘文研究;三、戰(zhàn)國秦漢璽印、陶文、帛書、簡牘,以及群經諸子、碑刻寫本等的文字考釋、句讀厘定、史料訂補及辨正名物制度等。(參見,王業(yè)奇:《陳邦懷和他的古文字學研究》,《漢字文化》,2017年1期。)由于陳氏聰穎,家學淵源深厚,故其立論多有新意,國學大師王國維對其研究成果亦頗為稱贊。
值得注意的是其堂兄弟陳邦福(1892-1982)、陳邦直(1901年-1980年)亦有甲金文等古文字研究著作出版,如陳邦福著有《殷虛埋契考》《殷契瑣言》《殷契辨疑》;陳邦直(又名陳直)著有《殷虛剩義》。陳氏三兄弟甲骨文研究主要側重于考史,為商代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專題研究,成就非凡
張秉權(1918-?)祖籍江蘇蘇州,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參與整理《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出版《殷虛文字丙編》《甲骨文與甲骨學》等著作。
甲骨出土時支離破碎,綴合后的甲骨具有更加有用的信息,王國維開創(chuàng)了甲骨綴合的先例,其后董作賓、曾毅公、李學勤等先生具有綴合,但張秉權所著《殷虛文字丙編》及未刊稿《殷虛文字乙編補遺》則是利用實物,系統(tǒng)綴合甲骨的開山著作。
張氏在整理史語所藏甲骨時對甲骨兆序、兆辭比較關注,經過觀察首先提出甲骨卜辭中存在“成套卜辭”與“成套甲骨”,所謂“成套卜辭”是指甲骨上那些可以結合數條而成為一套的卜辭。換句話說,成套卜辭,就是甲骨上若干條辭義相同或省略的卜辭,分別契刻在一些卜兆之旁,而那些卜兆,則是在同一日內占卜同一事件的同一回合的貞問時所灼出來的,它們在甲骨上的部位,雖然分散在上下各處,但是由于它們的序數,可以互相聯(lián)系,而能貫穿成套。(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國立編譯館,1988年,199頁。)成為甲骨文例研究的先鋒。
管燮初(1914年-2001年)江蘇無錫人。1947年上海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yè)。1950年杭州浙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管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法方面,他的主要著作為《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1953年)、《西周金文語法研究》(1981年)。其中《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是關于甲骨文語法系統(tǒng)研究的第一部著作。該書以十六部較重要的甲骨文著錄為主,就學界考釋有定論的文句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研究,為漢語語法史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材料。
西周傳世史料較少,而出土的大量西周銅器銘文正科彌補這一缺陷,由于銅器銘文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為語言的研究提供的豐富的一手資料。早期學者的研究重點多在社會歷史文化方面,語言學研究主要側重文字考釋,較少關于語法現象,《西周金文語法研究》是專門研究金文語法的第一部著作。管先生的甲骨文、金文語法著作奠定了甲金文等古文字語法研究的先河。
陳煒湛(1938-),江蘇常熟人,1966年中山大學研究生畢業(yè)。主要從事古文字的研究及教學工作,先后出版《甲骨文簡論》《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三鑒齋甲骨文論集》。
田獵刻辭是殷墟甲骨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時期均有,尤以廩康時期的無名組卜辭為多。通過對其分析研究,可幫助我們了解到商王與上層貴族畋游的地點、田狩歷日的喜好、田獵活動的組織、出行吉兇的貞選、狩獵工具及手段的應用,還能藉助命辭與驗辭中出現的動物信息,探究商代自然氣候環(huán)境以及貴族田獵的性質。(楊楊:《商代田獵刻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是較早系統(tǒng)整理研究田獵刻辭的著作,該書分為各期田獵刻辭概述、有關甲骨文田獵卜辭的文字考訂與辨析、關于甲骨文各期田獵地點及田獵中心的討論、甲骨文田獵刻辭選粹摹本、甲骨文田獵刻辭選粹釋文、各期貞人所卜田獵卜辭輯錄、甲骨文田獵刻辭論著要目七部分。
甲骨文發(fā)現120年以來,江蘇籍學者為弘揚甲骨文等古代文化做出了較大貢獻,劉鶚首開甲骨著錄與文字研究之先河,為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葉玉森、陳氏三兄弟則利用甲骨勾稽商史,為研究先秦史提供了新材料;張秉權在甲骨文例,管燮初在甲骨、金文語法,陳煒湛在田獵卜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后來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參考。
當下,江蘇籍學者朱鳳瀚(祖籍江蘇淮安)、宋鎮(zhèn)豪(江蘇江陰)二位先生仍堅守教學、科研崗位,筆耕不輟。作為“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二位先生依舊在為傳承古代優(yōu)秀文化貢獻江蘇力量。朱鳳瀚先生1988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先生在甲骨文、金文、戰(zhàn)國文字、秦漢簡牘等方面均有較深造詣,有《商周家族形態(tài)》《古代中國青銅器》《先秦史概要》《西周諸王年代研究》等著作,其中《商周家族形態(tài)》系首部系統(tǒng)、深入論述中國上古家族形態(tài)的專著,至今仍是研究商周家族形態(tài)的必讀書目。
宋鎮(zhèn)豪先生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其學術專長是甲骨學及先秦史研究。主要論著有《夏商社會生活史》《中國春秋戰(zhàn)國習俗史》《中國飲食史·夏商卷》《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甲骨文獻集成》《百年甲骨學論著目》等。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所甲骨學殷商史學科帶頭人,宋先生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通過甲骨學科建設及甲骨學課題研究的開展,帶動甲骨學人才的培養(yǎng),推動甲骨學這門學科更好地發(fā)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fā)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021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語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八部門共同啟動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在此背景下,利用前輩學者的優(yōu)秀成果推動甲骨文等古文字學的深入研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當代江蘇籍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為江蘇理工學院人才研究項目“甲骨文異體分工字詞的整理與研究”[項目號:KYY22519]及2022年江蘇理工學院校教改項目“傳承傳統(tǒng)文化視野下的漢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丁軍偉,河南駐馬店人,1986年生,史學博士,現任江蘇理工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講師。先后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省社科基金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