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共產黨人知識分子觀的歷史演變及其時代指引

2023-05-30 10:48:04張偉葉政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歷史決議人才觀知識分子

張偉 葉政

摘? ?要: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探索正確的知識分子觀,對知識分子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過諸多的探討,并最終凝結于三個歷史決議中。歷史決議文本中“知識分子”的詞頻和敘述變化反映了從革命時期的早期探索,逐步過渡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團結、改造和使用”,到改革開放后的逐漸成熟,以至到新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歷史演變。第三個歷史決議基于前兩個歷史決議的精神更突出對人才和創(chuàng)新的需求。三個歷史決議中的知識分子觀充分展示了黨對知識分子始終堅持信任和尊重的基本態(tài)度、堅持團結和使用的工作原則,以及知識分子自覺肩負傳承文化和引領創(chuàng)新的責任擔當。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歷史決議;知識分子;人才觀

中圖分類號:D22;D23?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2.004

文章編號:1009-6922(2023)02-30-11

中國共產黨于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和2021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這些歷史關鍵時期,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為“第一個歷史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為“第二個歷史決議”)、《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為“第三個歷史決議”)。三個歷史決議共同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綱領性文獻,其宏大的歷史概述包含了不斷演變的知識分子觀,并涉及相關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重要論述。作為黨的理論和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正確的知識分子觀直接影響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從三個歷史決議來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視知識分子的先進作用,不斷探索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不斷鑄就成熟的知識分子觀。通過比較知識分子觀在歷史決議中的敘述,特別是總結第三個歷史決議關于知識分子及關聯(lián)的人才、創(chuàng)新等歷史經驗,對新時代繼續(xù)正確完善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發(fā)揮好知識分子作用,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一、知識分子概念之辨

雖然隨著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形成,人類社會很早就有專門從事精神活動和知識文化生產的職業(yè)群體,但直到十九世紀后半葉知識分子(intellectuals)一詞才形成于法國和俄國等,起初主要指具有正義感、敢于發(fā)聲的作家、教授、學者等群體[1]。在國內,知識分子作為舶來詞,是隨著近代高等教育興起而形成的概念。二十世紀初的新聞期刊中散見“知識階層”“知識階級”“知識界”“智識階層”“智識分子”等不同定義。在黨內知識分子觀的歷史年輪中,概念不一致導致眾多爭論和政策模糊。行文之初有必要縷析出知識分子的內涵和外延,包括在黨內不同歷史階段表述中的出場邏輯。

(一)內涵的歷史性演變

知識分子是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教師、醫(yī)生、編輯、記者等?;诖耍瑮铠P城(2005)認為知識分子有兩個條件:第一,文化水平要求,知識分子應該高于平均的知識文化水平。這也屬于廣義上的知識分子,近似日常語言中的“文人”和“文化人”(毛澤東同志也曾用“文化人”類指知識分子[2]768)等。第二是職業(yè)特征,知識分子應該是腦力勞動者,往往從事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工作,生產知識、文化和精神成果等[3]1-2。但是知識分子具體包括什么層次以上的學歷卻有歷史性的標準。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央軍委機關等招收知識分子補充力量,就面向中學程度的知識青年[4]309。在第二個歷史決議中,中等專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就被統(tǒng)計為人才。而現(xiàn)代的主流表述一般認為知識分子需要接受過高等教育,即大專及以上層次學歷。

針對知識分子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不少學者將知識分子看作經濟上獨立自足、思想上擺脫權力束縛的社會力量[5]。楊繼繩(2003)將知識分子定義為遠離行政和資本權力,專門從事知識文化生產、創(chuàng)造和傳播的群體[6]。更有激進的西方學者將知識分子過多參與“政治激情”視為一種“背叛”[7]。將權力體制內的知識分子群體區(qū)分開,也區(qū)別于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士”的階層。

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定義過知識分子。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將知識分子看成一類社會力量,他們曾經是巴黎無產階級六月起義時的敵對力量[8]478。馬克思認為知識分子雖然是腦力勞動者,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得不附屬于資產階級。他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控訴資產階級“把醫(y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8]34。所以根據(jù)知識分子曾經在歷史中起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大體將其劃分為保守和進步兩類[9]。

如果說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系統(tǒng)論述知識分子,而列寧可能是“談論知識分子最多的一位”革命導師[10]。比如他多次提到知識分子的兩面性和搖擺性:一方面依附于資產階級,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11];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廣大的小資產階級和農民的利益,并能向小資產者和農民等廣大階層提供“知識、綱領、領導、組織”等[12]。列寧還多次批評知識分子退出革命隊伍及“從黨內逃跑”的現(xiàn)象,并認為知識分子在黨內的作用日益降低[13]。中國共產黨在早期革命出現(xiàn)波折時也有過類似的態(tài)度轉折和政策搖擺??梢哉f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知識分子觀受列寧的影響更大,在處理知識分子問題上的曲折探索“有著驚人的一致”[3]31。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馬克思主義正是通過先進的知識分子進行傳播。早期知識分子出身的中國共產黨領袖都論述過知識分子的作用和意義。李大釗在《知識階級的勝利》中將知識分子看成階級力量,并贊頌為“忠于民眾作民眾運動的先驅者”[14]。黨成立之后,陳獨秀在《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中提到,中國的小資產階級中知識階級最為發(fā)達,發(fā)揮的作用需要二分:壞的方面,附屬強大資產階級和軍閥等;好的一面,新的知識階層中的革命分子能發(fā)揮“各階級間連鎖的作用”。雖然有的“知識階級”只在腦中幻想改造社會,提出各種不同的革命或非革命的口號,但“也可以說是間接促成革命的一種動力”[15]。

知識分子一詞在近代真正開始廣泛被使用,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文件資料和領導人的文獻中。李大釗在《魯豫陜等省的紅槍會》中開始使用知識分子的提法[16]。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的第三條規(guī)定了屬于“非勞動者的知識分子”區(qū)別于無候補期的勞動者,需要三個月候補期[17]22。比較同時期的報紙期刊,通過搜索“晚清民國期刊數(shù)據(jù)庫”,最早以知識分子為主題的文章來自1928年《訓練月刊》題為《在國民革命路上知識分子應認清的方向》的文章?;谀壳暗氖妨希踔量梢哉f是中國共產黨率先使用并推廣“知識分子”一詞。

區(qū)別于李大釗和陳獨秀將知識分子看作單獨階級,毛澤東同志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將小知識階層包括學生、中小學教員等共同歸為小資產階級[18]5。根據(jù)具體經濟地位和對革命的態(tài)度差異進一步將知識分子分為三類:有“余錢剩米”的,對革命取疑、甚至害怕革命的少數(shù)右翼;經濟上大體自足、但維持生活困難,對革命保持中立態(tài)度,至少不反對革命的近半數(shù)的中間派;負債漸多、歡迎革命的部分左翼[18]5-6。周恩來同志在《軍隊中的政治工作》中也否認了“知識階級”的概念,認為其應歸為“知識分子或知識界”,并且和軍隊一樣“也是一種工具”[19]。總體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大多將知識分子階層歸為小資產階級,并持正面的知識分子觀。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知識分子觀出現(xiàn)嚴重曲折倒退,“知識分子”也一度成為貶義詞。1977年7月,鄧小平同志在《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中反復強調“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并批判錯誤的“臭老九”等說法,恢復知識分子的名譽[20]43-51。他在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更是提出“從事體力勞動的,從事腦力勞動的,都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者”,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特別是科學技術人員等革命知識分子“是我們黨的一支依靠的力量”[20]89-93,極大地解開了知識分子投身改革開放的思想束縛。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他的重要講話將知識分子定義為“文化水平較高、知識比較豐富的人,其中不少是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行家專家”[21]。這是黨對知識分子的最新定義,不僅強調知識水平和職業(yè)屬性,而且提出職業(yè)專長和專業(yè)成就的標準,也更接近“人才”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些代表人物則多從社會作用、社會責任等角度來定義知識分子。比如安東尼奧·葛蘭西認為知識分子與非知識分子的差異不僅在于是智力工作還是運用神經和肌肉力量,更在于直接的社會作用。他認為知識分子是整個上層建筑的“活動家”,能夠聯(lián)系一切社會集團,甚至是統(tǒng)治集團的“管家”[22]422-425。所以在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的爭奪中,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也需要組織知識分子[23]。而赫伯特·馬爾庫塞認為,知識分子最有資格完成對社會的批判,而且這也構成知識分子的獨特責任[24]。公共事務話題發(fā)言并具有獨立立場和批判精神的知識分子更接近西方學界“公共知識分子”的概念。

(二)外延的多樣化分類

對知識分子的外延分類根據(jù)主體的目的和敘述的語境不同出現(xiàn)多種標準,也兼有歷史性的演變過程。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最重要的分類就是第一個歷史決議提到的“革命知識分子”:在革命早期主要泛指愿意參加革命的部分知識分子,后來也專門指接受共產主義教育或者贊成共產主義思想,愿意和工農結合的知識分子。1929年,紅軍第四軍黨部發(fā)布《告商人及知識分子》,公開告示革命接納包括學生和教師在內的知識分子,并號召革命的知識分子參加革命的政府和軍隊[25]3-5。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反投降綱領》中提出要同國民黨競爭,吸引、收容和保護革命知識分子,因為“沒有革命知識分子革命不能勝利”[26]。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我們是能夠克服困難的》中認為軍隊的成分包括工人、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其中“革命知識分子占百分之十左右”[27]。

另外,黨在革命時期也曾在知識分子中區(qū)分出“大知識分子”。毛澤東同志分析有一部分知識分子依附于和服務于帝國主義和大資產階級,而其他大部分的知識分子具有很大的革命性,因為同樣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大資產階級的壓迫,面臨失業(yè)和失學的威脅[2]641。在1939年3月,提出對知識分子采用“容、化、用”政策的王稼祥同志就強調“大知識分子”入黨的要求:不僅要為了抗日而且要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4]214。當年8月,王稼祥同志還在《關于鞏固黨的幾個問題》中論述知識分子入黨的政策時表示歡迎“貧苦的知識分子”。他甚至認為八路軍、新四軍也是“工人、農民及勞動知識分子的軍隊”[4]281。所以在當時黨內對知識分子的分類中,大知識分子之外還包括貧苦知識分子、勞動知識分子等類別。

另外,根據(jù)黨員身份的差異也有黨內知識分子和黨外知識分子之分。列寧曾經多次論述黨內知識分子的各種思想問題,包括機會主義等[28]。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一方面強調對黨內知識分子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改革開放后愈發(fā)重視黨外知識分子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將其提升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作”[29]133。

很多學者論證過安東尼奧·葛蘭西將知識分子劃分出“有機知識分子”一類,但俞吾金早在2005年就著文論證應譯為“有組織”的知識分子[30]。筆者也認為如同“文化霸權”等概念,“有機知識分子”的譯法反而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此外,安東尼奧·葛蘭西還將知識分子分為與工業(yè)相聯(lián)系的城市型知識分子和與農民較多聯(lián)系的“傳統(tǒng)性”的鄉(xiāng)村型知識分子[22]426-427。也有國內學者將知識分子在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中分為城市知識分子和鄉(xiāng)村知識分子[31]。后者包括鄉(xiāng)村教師、鄉(xiāng)村醫(yī)生、鄉(xiāng)村科技工作者、鄉(xiāng)村文化工作者等在內。

另外,中國共產黨在早期領導學生運動的過程中經常將青年學生、革命知識青年、知識青年作為先進力量,歸入知識分子行列。比如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五四運動》一文中分析中國民主革命依靠的社會勢力就包括知識分子,就是工、農、兵、學、商中的“學”[2]559。青年學生雖然具有知識分子的某些特征,但是從職業(yè)屬性來說,還未就業(yè)的學生群體并不適宜被列入知識分子行列。

二、三個歷史決議中黨的知識分子觀的演進理路

三個歷史決議的文本主題、結構具有相似性,具有文本比較的可能性:第一個歷史決議約2.7萬字,包括7個部分;第二個歷史決議約3.3萬字,包括8個部分;第三個歷史決議約有3.6萬字,包括7個部分。由于涵蓋歷史階段的擴展和需要包含前面決議的觀點,所以內容漸次增加。加上文本的敘述主體和客體類似,地位上均為黨中央面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權威性歷史文件,三個歷史決議也具有文本比較分析的必要性。

三個歷史決議中“知識分子”和“知識”的詞頻變化(見表1)表明,黨對知識分子的觀點從革命時期的探索歷經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fā)展和曲折,至改革開放時期逐步成熟和發(fā)展,并在新時代進一步繼承和豐富。其中第二個歷史決議涉及知識分子的論述最多,也說明對知識分子觀討論最多的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的建設和曲折發(fā)展階段。第三個歷史決議雖然僅有一處敘述,但并不能簡單地闡釋為理論意義下降,而恰恰說明知識分子觀在理論上已經擺脫爭議、趨于成熟。

(一)第一個歷史決議中的初步探索

第一個歷史決議在總結大革命失敗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十年歷史經驗時首次提到知識分子,肯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的工人、農民、士兵、革命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群眾,作了政治上、軍事上和思想上的偉大戰(zhàn)斗”[32]4。

在總結“左”傾路線在革命任務和革命關系上的錯誤時,第一個決議認為存在“對知識分子的過左政策”[32]33。比如1927年11月的中國共產黨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強調領導干部的工人成分,認為知識分子等成分的黨的領導干部是“機會主義遺毒猶存的主要原因之一”[33]。在王明主導的第三次“左”傾路線時期,對知識分子的“左”傾觀點也達到頂峰。1933年,針對蘇區(qū)一些地方排斥知識分子的問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澄清不能將知識分子單獨看作階級成分,而應受到中華蘇維埃政府法律的保護,并且即使地主、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也應該在服從蘇維埃法令的條件下充分利用[34]。

第一個歷史決議在分析“左”傾路線的思想淵源時,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脫離實際生產過程,只有書本知識而缺乏感性知識,所以容易出現(xiàn)教條主義的錯誤[32]66。第一個歷史決議批評小資產階級的過渡性和兩面性、思想方法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組織生活上的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也相當于間接批判了當時知識分子階層存在的問題。

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提出“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群眾,革命的知識分子,是民族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者”[25]51,標志著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開始轉變[35]。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毛澤東同志針對知識分子提出辯證看法:一方面肯定了尊重知識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批評很多知識分子缺乏應用到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實踐知識[36]816。延安整風運動期間開展的審查干部運動發(fā)展到后來的“搶救運動”,許多知識分子被懷疑和審查。但在總結審查干部運動的經驗教訓時,中央否定了有人提出百分之八十的新知識分子是特務分子的看法[37]。毛澤東同志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務》一文中判斷解放區(qū)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shù)都是好人。”[38]總體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對知識分子雖然微有批判,但以尊重為主。

(二)第二個歷史決議中的成熟和發(fā)展

第二個歷史決議總結的新中國成立后三十二年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實現(xiàn)和鞏固了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全國范圍的國家統(tǒng)一[32]84。這是歷史決議首次明確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與工人和農民并列。這也是目前敘述知識分子地位最為廣泛和主要的表達方式。

從解放戰(zhàn)爭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采取了“團結、改造、使用”的政策[3]75。在此期間,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也有所曲折。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第二個歷史決議肯定了這兩個會議對知識分子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正確政策,并贊賞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知識分子積極自我教育,“青年和知識分子”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32]95。

在總結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中積累的重要經驗時,第二個歷史決議肯定了周恩來同志提出的“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shù)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的論斷,進一步確認了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32]98。在總結失誤和教訓時,也指出1957年開始的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將一些知識分子錯劃為“右派分子”[32]100,之后惡化為在知識分子和教育科學文化問題上嚴重的“左”的偏差[32]103。以至到“文化大革命”,許多知識分子被當作所謂的“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判、打擊和迫害。同時,第二個歷史決議評價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在這個階段都能堅定立場,并同“知識青年”在內的人民群眾一起共同斗爭,“使破壞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2]117。這也是三個歷史決議中唯一一次論及“知識青年”這一特殊歷史概念。

在科學地評判毛澤東同志的貢獻時,第二個歷史決議肯定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提出的“知識分子要同工農相結合”等重要思想,并完成《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等論述知識分子政策的重要著作[32]140。第二個歷史決議總結不同歷史階段的經驗教訓,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個人的歷史地位和貢獻,重新梳理之前知識分子觀的各種爭議和錯誤認識,為后續(xù)理論和實踐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歷史決議對知識分子觀的另一個貢獻就是進一步提高了知識分子的地位。在論及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時,否定了之前輕視教育科學文化、歧視知識分子的錯誤觀念,再次明確“知識分子同工人、農民一樣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依靠力量”[32]157。這是繼鄧小平同志于1977年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知識分子新政策后的又一重要論斷,以黨的權威文獻鞏固了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

1977年,黨的十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恢復了黨的七大章程中關于團結廣大知識分子等觀點,進一步提出要“團結廣大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17]226。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將入黨的條件修改為“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更進一步明確了知識分子在黨組織中的身份。

總之,第二個歷史決議在改革開放轉折的關鍵時期再一次統(tǒng)一全黨的知識分子觀,在繼承第一個歷史決議的基礎上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的作用,加強團結知識分子,幫助知識分子丟下歷史包袱,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推進奠定思想基礎。

(三)第三個歷史決議中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第三個歷史決議在總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成就時,贊頌黨“實現(xiàn)和鞏固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各階層人民的大團結,加強和擴大了廣泛統(tǒng)一戰(zhàn)線”[39]10。雖然全文只有此處涉及知識分子,內容上再次確認先前論述,但也說明我們黨在逐步打破根據(jù)出身和政治成分等簡單歸類知識分子的做法。第三個歷史決議事實上蘊含更豐富的知識分子觀的內涵表述。

基于知識分子的通常定義,對三個歷史決議中涉及到的科技、科學(包括“科學技術”)、教育、文化(不含“文化大革命”)等概念進行詞頻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相關論述從第二個歷史決議開始明顯增加,特別是第三個歷史決議更為突出(見表2)。

第三個歷史決議在科教興國等重要戰(zhàn)略的基礎上提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進一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而科技發(fā)展離不開教育,第三個歷史決議確認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并具體明確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不同層次的教育內容??萍己徒逃l(fā)展要依靠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人才,這也賦予了知識分子更多的時代角色。

雖然毛澤東同志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提出了文化綱領,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2]706,但真正將文化作為人民群眾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并提升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要素之一則是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第二個歷史決議提出要“加強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第三個歷史決議更加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基于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興盛。同科技和教育發(fā)展一樣,文化建設最終需要知識分子等人才為支撐。自從黨的十八大提出人才強國戰(zhàn)略,人才工作成為黨在新時代的重要主題之一(見表3)。

第三個歷史決議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首次并以極大的篇幅論述創(chuàng)新的內涵。它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歷史成就的基礎上,提出以理論創(chuàng)新引領事業(yè)發(fā)展,堅持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chuàng)新,加快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39]35。其中,科學的本質是創(chuàng)新,文化中的藝術創(chuàng)作等的生命也是創(chuàng)新,教育是培養(yǎng)以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之一的素質教育。這些引領創(chuàng)新的使命最終都融入到知識分子的新時代責任中,構成內涵更加豐富的知識分子觀。

綜合來看,第三個歷史決議中的知識分子觀及相關思想是對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觀的繼承和發(fā)展,同時根據(jù)新時代要求提出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的新目標和新內容,更加突出人才和創(chuàng)新要求。這些觀點和論述已經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科技觀、文化觀、教育觀、人才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三、黨的知識分子觀歷史演變的時代指引

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就告誡全黨同志:“對于知識分子的正確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盵2]620黨的三個歷史決議體現(xiàn)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中黨的知識分子觀內在一致并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知識分子、怎樣對待知識分子、如何培養(yǎng)知識分子等時代之問、實踐之問。三個歷史決議啟示我們要對知識分子秉持正確態(tài)度,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同時知識分子自身要肩負時代責任、實現(xiàn)自身價值。

(一)信任和尊重:面對知識分子的基本態(tài)度

第一個歷史決議將對知識分子的基本態(tài)度定為信任和尊重。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認為只要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有貢獻的知識分子都“應受到尊重,把他們看作國家和社會的寶貴的財富”[36]1082。第二個歷史決議將尊重提升為基于對知識分子身份和屬性的信任。

第一,這啟示我們在政治上繼續(xù)堅定地信任和尊重知識分子,堅持“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觀點。正如在目前黨內的主要表述中,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并列敘述,知識分子一直是、也將繼續(xù)是人民群眾中的重要部分。2017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前所未有地將廣大知識分子尊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人民的驕傲,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40]。

第二,尊重知識分子也是尊重知識分子的歷史功績。在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征程中,廣大知識分子或胸懷國家投身革命、或心無旁騖站穩(wěn)講臺、或皓首窮經扎根研究、或深入群眾創(chuàng)作精品,已經做出功標青史的貢獻。尊重歷史就是尊重未來。隨著知識分子隊伍規(guī)模的擴大和素質的提升,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尊重歷史必將激勵知識分子接過歷史重任,繼續(xù)肩負理論研究、知識生產和文化傳播的使命。

第三,尊重知識分子還體現(xiàn)為尊重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觀點。知識分子往往思維活躍,對社會問題具有主見并愿意發(fā)表見解。習近平總書記就要求黨委和領導干部要善于協(xié)調好與知識分子的關系,主動征求相關領域知識分子的意見和建議,“做知識分子的摯友、諍友”[40]。對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繼續(xù)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要有開放包容的胸襟,只要出發(fā)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要積極采納[21]。

總之,尊重知識分子,就是在新時代繼續(xù)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方針;尊重知識分子,就是要壯大我國人才隊伍,擴大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的依靠力量,擴充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尊重知識分子,就是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

(二)團結和使用:知識分子工作的工作原則

在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第二個歷史決議啟示我們在具體的知識分子工作中要進一步做好團結工作,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的力量。無論是實現(xiàn)科技自立自強,還是實現(xiàn)教育強國、文化強國,最終要靠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人才隊伍。

做好知識分子的團結,首先要在黨內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并突出知識學習對黨員的重要性。第三個歷史決議要求“加強干部理論學習和知識培訓”[39]12,也提出“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的干部隊伍培養(yǎng)方針[39]22。這也是尊重知識和知識分子的要求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有機結合。

團結知識分子,更要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我國擁有龐大的知識分子群體:根據(jù)教育部2022年的統(tǒng)計,目前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達到2.4億[41]。據(jù)2019年江蘇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的調查,在其所選取的樣本總量中,供職于體制內的黨外知識分子占到60.6%[42]。雖然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早已被看作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因為黨外知識分子規(guī)模龐大、地位特殊,所以也是統(tǒng)戰(zhàn)工作對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進工作方法,學會同黨外知識分子打交道特別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這樣才能把黨外知識分子這個陣地守好?!盵29]134

團結知識分子的最終目標是運用和發(fā)揮好知識分子的作用,“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9]143。知識分子工作首先要做好挖掘和吸引現(xiàn)有知識分子中的人才。一方面要堅持黨管人才,培養(yǎng)識才的意識、愛才的胸懷、敬才的態(tài)度、用才的膽識,還要善于育才、引才、用才、聚才。同時挖掘現(xiàn)有知識分子中的人才資源和引進急需緊缺的關鍵人才,既用好存量也提升增量,最終實現(xiàn)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另一方面,人才建設的基礎在于培養(yǎng),難點也在于培養(yǎng)。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就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競爭。知識分子群體既是培養(yǎng)人才的力量,也是被培養(yǎng)的人才。目前我國雖然擁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和最龐大的大專學歷以上的人口規(guī)模,但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革命,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成果轉化和創(chuàng)新體制建設方面,和發(fā)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短板,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的現(xiàn)象還沒有根本解決。同時,目前我國正處于政治穩(wěn)定、經濟實力及科技實力穩(wěn)步提升的歷史最好階段,這為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機遇和條件。要通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人才高質量發(fā)展,解決好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培養(yǎng)領軍型高端人才,支持青年人才后備軍的發(fā)展,最終建設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

(三)傳承和創(chuàng)新:知識分子肩負的時代之責

三個歷史決議,特別是第三個歷史決議也對知識分子自身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傳承文化和引領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建設離不開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從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來,文化建設的意義被提升到戰(zhàn)略高度和新的歷史地位。文化建設首先是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在內的過往歷史神髓的傳承。但傳承的目的不僅是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是為了超越過去、面向未來和迎接未知。這也是為何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36]46。

其一,知識分子理應擔負起創(chuàng)新先驅的角色。知識分子在近代發(fā)揮著先驅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首先就是在知識分子中開展起來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中國近代的民主革命中首先覺悟,起著“先鋒”和“橋梁”的作用,成為率先發(fā)難的社會力量[2]641。甚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也可以說開始于早期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群體中[43]。在搶占科技制高點和國內高質量發(fā)展轉型動力轉變的形勢下,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需要繼續(xù)在創(chuàng)新領域保持先驅作用。

其二,引領理論創(chuàng)新是知識分子的獨特責任。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理論創(chuàng)新,而理論創(chuàng)新是知識分子首要的責任。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文化建設和科技創(chuàng)新中的人才也是最活躍的因素,理論創(chuàng)新更以知識分子為主導。在科技自立自強和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要求下,耕耘在學術和理論領域的知識分子需要在基礎理論研究中突破西方話語霸權,不僅在自然科學領域,更要在社會科學領域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其三,廣大知識分子需要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也需要在教育領域培養(yǎng)受教育對象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在具體的實踐和競爭中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打破常規(guī),不因循守舊;創(chuàng)新意識就是挑戰(zhàn)未知,不人云亦云;創(chuàng)新精神要求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知識分子在新的歷史際遇和備受尊重的氛圍下要敢于打破思想的束縛和思維的局限,在具體的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工作領域始終把創(chuàng)新擺在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久久為功。

四、結語

鑒往知來,行穩(wěn)致遠。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奠基立業(yè)中率先使用知識分子一詞,并形成與時俱進的科學的知識分子觀。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知識分子群體將被冀望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在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等戰(zhàn)略的推動下,規(guī)模不斷壯大的知識分子隊伍與包括新階層在內的眾多群體間的界限大有消弭之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44],但隨著分工不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離直至產生對立。然而兩種勞動的差別終將在共產主義社會被消滅,知識分子也會最終在與社會實踐和人民群眾的不斷結合中回歸到歷史的真正位置。

參考文獻:

[1]馬宏.知識分子概念與知識分子問題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1):53-56.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楊鳳城.中國共產黨的知識分子理論與政策研究[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

[4]徐則浩.王稼祥年譜:一九〇六—一九七四[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5]約翰遜.知識分子[M].楊正潤,等譯.北京:臺海出版社,2017:1.

[6]趙寶煦.知識分子與社會發(fā)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7.

[7]朱利安·班達.知識分子的背叛[M].佘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9.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湯姆·博托莫爾.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M].陳叔平,等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77.

[10]楊鳳城.列寧的知識分子理論述論[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2-48.

[11]列寧.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4.

[12]列寧.列寧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1.

[13]列寧.列寧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3.

[14]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1.

[15]陳獨秀.陳獨秀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96-497.

[16]李大釗.李大釗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17]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產黨黨章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共黨史參考資料: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0-141.

[20]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2).

[22]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M].葆煦,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3]安東尼奧·葛蘭西.葛蘭西文選[M].李鵬程,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5.

[24]赫伯特·馬爾庫塞.馬爾庫塞文集:第2卷[M].高海青,陶燾,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6.

[25]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3.

[27]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4.

[28]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1.

[2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30]俞吾金.何謂“有機知識分子”?[J].社會觀察,2005(8):45.

[31]雷家軍.鄉(xiāng)村知識分子與鄉(xiāng)村文化建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2.

[32]中國共產黨兩個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3]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37.

[34]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共黨史參考資料: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35]駱方金.毛澤東知識分子思想的發(fā)展歷程[J].廣西社會科學,2003(1):18-20.

[3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7]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81.

[38]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1.

[39]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0]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強調? ?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N].人民日報,2017-03-05(1).

[41]閆伊喬.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N].人民日報,2022-05-21(1).

[42]畢儷文,王文浩,劉海軍.新時代黨外知識分子隊伍的變化趨勢及統(tǒng)戰(zhàn)工作對策[J].決策與信息,2022(6):23.

[43]張遠新,張正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邏輯起點新探[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6):102.

[4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2.

責任編輯:康? ?璇

猜你喜歡
歷史決議人才觀知識分子
鄧小平、陳云與《歷史決議》的出臺
領導文萃(2018年17期)2018-10-30 11:11:22
把握1981年《歷史決議》的精髓
鄧小平對出臺《歷史決議》的四次考量
龔自珍的人才觀
學習月刊(2015年23期)2015-07-09 05:42:08
以多元人才觀為引導,深化朝鮮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
鄧小平主持起草《歷史決議》: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湘潮(2014年3期)2014-10-09 16:55:57
近代出版人:傳統(tǒng)知識分子與有機知識分子
復興之路與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
知識分子精神內涵的演變——基于西方幾種主要知識分子理論的分析
歐陽修人才觀的是與非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5:02
偃师市| 屏东县| 华蓥市| 嵩明县| 南城县| 浙江省| 博乐市| 珠海市| 白城市| 广宁县| 禄劝| 宁都县| 合作市| 沙洋县| 墨竹工卡县| 肥西县| 杭州市| 天台县| 丹江口市| 思茅市| 峨眉山市| 吉木萨尔县| 鄱阳县| 山阴县| 玉龙| 常德市| 赤峰市| 腾冲县| 西林县| 成安县| 商水县| 高清| 长沙县| 林周县| 光泽县| 永宁县| 磐安县| 营山县| 独山县| 定结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