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家思想在清代補子中的表現(xiàn)

2023-05-30 01:04:58許芯茹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補子儒家思想紋樣

許芯茹

摘 要:清代補服是重要的官服,用于區(qū)別王侯、官員的品級,也是皇權(quán)高度集中的表現(xiàn)。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使用不同的禽獸紋樣來區(qū)分官員的官職和官級。清代雖然是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但是清代的統(tǒng)治階級對中國的儒家思想極其提倡,這一點從清代補子中也能看出來。

關(guān)鍵詞:補子;紋樣;儒家思想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31

1 在補服制度中的表現(xiàn)

儒家思想作為我國古代的正統(tǒng)思想,因重血親人倫、重宗法等級、重道德修養(yǎng)、重實用教化,所以對封建社會的服飾制度有著不小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內(nèi)涵豐富復(fù)雜,主要是以“仁”為核心,提倡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nèi)容。

《論語·泰伯》記述:“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①其中的“文章”就是指禮儀制度,孔子認為帝堯德行深厚,深受人民愛戴,是因為帝堯順應(yīng)天道,也就是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建立了禮儀制度,開啟了中華的文明史。這一禮儀制度被后來的周公發(fā)揚光大,也就是備受孔子贊譽的周禮??鬃右簧荚谧非蟆白媸鰣蛩?,憲章文武”②,要繼承和恢復(fù)禮制,這也是禮制在儒家思想中倍為重要的原因。

而儒家思想能為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服務(wù),也是因為禮制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需求,禮制思想重禮儀、重尊卑。《荀子·王制》記述:“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徒有數(shù),喪祭械用皆有等宜?!雹廴说拇┮伦⌒?,甚至喪葬祭祀用的器具都因為等級的不同而不同。可見,中國古代的服飾與禮制思想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孔子早就將禮儀制度貫穿到人的穿著服飾之內(nèi)?!墩撜Z·鄉(xiāng)黨》中“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④。孔子對君子的服飾進行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孔子在服飾方面極為注意,服飾的重點不是是否舒適方便,而是是否符合禮儀規(guī)矩,服飾的穿戴根據(jù)環(huán)境、時間、場合和目的的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規(guī)定,這時的服飾已經(jīng)不是單純地為了遮體保暖和裝飾自己的服飾,而是禮法的體現(xiàn)。

《春秋左正義傳》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雹葜袊糯姆椗c禮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清代的補服制度作為一種官服制度,把儒家思想中的禮制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等級觀念貫穿其中,將服飾轉(zhuǎn)化為一種禮儀,用不同的補子紋樣代表不同的官職品級,并且詳細說明了其穿戴規(guī)定?!稓J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六十五冠服,詳細記錄了各個階級的冠服制度,

上至皇帝下至士庶,關(guān)于補服制度的記錄非常詳細,記錄了從順治九年到雍正六年間補服制度的變化:“九年題準官員補服,文官一品用仙鶴,二品用錦雞,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鷴,六品用鷺鷥,七品用?鶒,八品用鵪鶉,九品用練雀,武官一品二品用獅子,三品用虎,四品用豹,五品用熊,六品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馬,都察院按察使司衙門官不論品級均用獬豸……康熙元年題準武官一品補服用麒麟。又題準文武一品官雖有加級不許過本品補服。三年題準武職三品補服用豹四品用虎。雍正六年覆準都察院都事經(jīng)歴筆帖式按察使司經(jīng)歴照磨等官均用本身品級補服不得用獬豸補服?!雹蕖稓J定大清會典》卷三十冠服,更為詳細地記載了皇帝皇后的冠服制度,但沒有記錄補服制度的變化,只是簡單說明了文武官員的品級所對應(yīng)的補服紋樣,但與《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有所不同的是《欽定大清會典》記載武官的“六品彪,七八品犀?!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清代的補服制度經(jīng)歷了幾個皇帝的修訂、補充與更改,一直在不斷地變化和完善,也說明了清代的統(tǒng)治階級越來越看重用服飾體現(xiàn)尊卑觀念,凸顯禮制。

2 在補子紋樣中的表現(xiàn)

2.1 尊卑倫理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中的禮制不僅僅體現(xiàn)在補服的制度之上,在補服本身的補子紋樣中也有所體現(xiàn)。

前文從清代補子的主體紋樣到輔助紋樣都具體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清代晚期的主體紋樣數(shù)量為單只,且外形相似、形態(tài)僵化,整體呈符號化、模式化。從審美角度來看,清代晚期補子的主體紋樣美感弱于前朝,但從統(tǒng)治階級的角度來看,符號化的主體紋樣,不僅使官階品級表現(xiàn)得更加明確,而且從側(cè)面反映出補服制度更加完善,體現(xiàn)了晚清補子更加突出等級制度,無論是君臣之間的尊卑關(guān)系,還是不同品級官員的尊卑關(guān)系,都讓人一目了然。

另外通過對清代早期的主體紋樣的辨認,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清代補子中的動物均為雄性,如練鵲、孔雀等,除了因為雄性動物外觀更美,便于裝飾以外,也因為男性為補服的主要穿著者,雄性動物的形象更能代表性別。

《欽定大清會典》敘述“公侯伯子男及品官已受封父母冠服并得從子婦冠服從其夫”⑧,說明清代命婦所使用的補服往往按“從夫”或“從父”的原則。

這兩點合在一起,就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是一種將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的表現(xiàn)。正如《荀子·王制》中記述:“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nóng)農(nóng)、士士、工工、商商一也?!雹峋肌⒏缸?、兄弟、夫妻之間的尊卑、倫理關(guān)系,猶如天地有上下之分是一樣的,只有遵循這種尊卑有序的倫理關(guān)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各司其職。

2.2 人衣合一的暗示與教化

《禮記·聘義》中:“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判,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訕然,樂也;取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乎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⑩孔子將玉的特點用來闡釋君子之德,也正是因為玉的這些特點,所以它是古代君子所飾之物。同樣是受到以物比德的思維影響,清代補子無論是在補服的位置上,還是補子本身的紋樣上,都充滿了帝王對臣子的期望和教化,服飾被賦予了傳統(tǒng)儒學(xué)的綱常美德,既提醒和展示著裝者理應(yīng)具有的個人品格,又顯示了著裝者的等級身份。

首先,從補子紋樣在補服上的位置來看,補子裝飾在補服的前胸和后背,也是補服最顯眼的地方,一方面是便于區(qū)分官員官職品級的,另一方面也是官員榮譽的象征,更加體現(xiàn)了皇恩浩蕩,讓官員們感受到了皇恩和責(zé)任,時刻牢記著為國盡忠,為君盡忠。

其次,從補子紋樣的內(nèi)容上看,補子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這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也體現(xiàn)了皇帝對官員們的期望與教化。用溫文爾雅的禽鳥最為文官的補子紋樣,期望文官賢德。一品仙鶴,被賦予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有著仙風(fēng)道骨和長壽的文化內(nèi)涵;二品錦雞,又稱“金雞”“碧雞”,有“五德之禽”k之說,是君子的楷模;三品孔雀,有大德大賢的文化內(nèi)涵,還是富貴、文明、吉祥的象征;四品云雁,即和白云并肩飛翔的大雁,有志存高遠的寓意;五品白鷴,因“行止閑暇”l,有處事從容、潔身自愛的清廉之意;六品鷥鷺,因飛翔時井然有序,用來比喻百官班次;七品鸂鶒,是一種紫色的鴛鴦,象征著忠貞不貳;八品用鵪鶉,“鵪”同“安”,代表著安居樂業(yè)、長治久安、國泰民安,是對基層官員的一種期望;九品用練雀,又稱綏帶鳥,是權(quán)力和富貴的象征。

武官補子的紋樣用珍獸,借此表達武官的勇武彪悍,期望武官威武。一品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它象征著皇帝深仁厚澤和“武備而不為害”m的形象;二品獅子,這里指龍的兒子—狻猊n,取其勇猛之意;三品豹,古代文化推崇豹,成語“君子豹變”o,意思君子像豹一樣,雖然出生時其貌不揚,但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會成為矯健、美麗的成年豹子,成為一個有內(nèi)涵有品質(zhì)的人;四品虎,是百獸之王,具有“仁、智、信”的王者之范;五品熊,體形大且勇猛,取其陽剛之意;六品彪,是一種兇悍殘暴的動物,取其對敵也如此的意思;七品、八品犀牛,犀牛的皮和角皆可制作兵器,有兵器犀利之意;九品海馬,是一種形似馬,但背部長有翅膀的海獸,取其攻殺固守水陸皆可之意。

另外,從清代晚期的補子紋樣中我們還可以看見,禽獸首均朝向補紋中的紅日紋樣。前文提到滿族崇拜太陽,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主宰,如果說補子上的禽獸代表了官員的官職和他自己,那么紅日也就代表了皇帝,并且紅日的位置是文官補子在右上角,武官補子在左上角,這也和文武官上朝時皇帝所在的位置對應(yīng),這就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至上和忠君愛國的思想。

綜上所述,我們從補子紋樣可以看出,補子用動物界的等級強弱來映射官場上尊卑貴賤的倫理關(guān)系,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禮制,并利用補子的位置、禽獸的美好寓意、紅日在文武官職的不同位置,暗示了皇帝對大臣的期望和用教化的方式,無時無刻地提醒著大臣們要忠于國家、忠于皇帝,體現(xiàn)了孝、弟(悌)、忠、恕、禮中的“忠”,是儒家出于倫理教化的需要,也是期待培養(yǎng)圣賢君子的必然。這些都反映出濃郁的宗法色彩,是國家凝聚力的象征,也是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但也助長了人們對權(quán)力迷戀的不良之風(fēng),和人們對權(quán)威懼怕的負面影響。

2.3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孔子在《中庸》中記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眕中庸就是遵循中和之道的方法,中和就是萬物的原始狀,簡單來說就是用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對待所有事物,這就是中庸?!墩撜Z·先進》中:“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q過猶不及為中,過分與不及都是極端,只有處于兩端的才是最好的,從這一點出發(fā)去分析補子紋樣的構(gòu)圖。

首先,構(gòu)圖規(guī)整多為方形,補子的主體紋樣位于視覺焦點的正中心,使人們?nèi)菀鬃R別紋樣,且清代官服的形制是褂,前胸的補子位于中心,被平分為兩塊。其次,補子紋樣的整體造型整齊規(guī)則,在輔助紋樣的構(gòu)圖分布上運用了對稱、疊加、連續(xù)、重復(fù)、組合等方法,讓包含著眾多不同種類且繁雜的輔助紋樣在組合后顯得規(guī)則和穩(wěn)定,沒有因為紋樣的繁雜而顯得雜亂無章。最后,以互補的方式協(xié)調(diào)了補子紋樣中的主次關(guān)系、方圓形狀、色彩冷暖等元素的關(guān)系,使整體的視覺觀感上繁而不亂、豐富多彩。這體現(xiàn)了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和諧且融洽。

3 在補服色彩中的表現(xiàn)

《考工記》云:“畫繢之事,雜五色。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黃,是其比象天地四方也。物不虛設(shè),必有所象。其物皆象五色,故以五色明之?!眗五色最早是有帝堯提出來的,儒家思想認為五色是正色,而其他色是間色,制定了一系列的色彩運用法則,將色彩之美引入了禮儀秩序的社會范疇,給顏色賦予了尊卑貴賤的象征意義,于是就有了“以色正禮”的說法。

從中國歷代崇拜的顏色和官服歷來的顏色,我們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色彩觀對統(tǒng)治階級的影響,《明實錄·太祖實錄》記載“詔考歷代服色所尚。禮部奏言:歷代異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漢尚赤,唐服飾尚黃,旗幟尚赤,宋亦尚赤?!眘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跳出了青、赤、白、黑、黃五色之外。

清代亦是如此,遵從五色理論中代表東方的青色為正色,因為滿族正是發(fā)源于東方。根據(jù)清代流傳下來的補子來看,不同時期補子的底色也各不相同,清早期的主色是黑色底,清中期的主色是棕色底,清晚期主色又為黑色底。除此之外,以白、黃、紅、藍等色為主的一般為文官補子,以紅、黃兩色為主的一般為武官補子,

4 儒家思想對滿族服飾審美的影響

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的一種認識、感知和評判,自然環(huán)境、社會基礎(chǔ)、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叉影響是審美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但決定人審美的一定是人自身的生活狀態(tài)。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基礎(chǔ)影響服飾的形制,而自然環(huán)境、社會基礎(chǔ)和人本身內(nèi)心的需求也影響著服飾審美。

滿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少數(shù)民族,在入關(guān)前滿族的服飾不分等級,是“上下同服”的狀態(tài),衣服的來源是通過搶奪或貿(mào)易交換,人們的審美也受嚴寒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服飾的實用性占據(jù)了審美的主流。隨著清朝統(tǒng)治者的入關(guān),滿族服飾的審美逐漸受到社會倫理和政治需求的限制,補服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使?jié)M族服飾的審美開始彰顯身份角色,從追求實用性上升到追求功利的裝飾性。尊卑有序的等級制度正是受到了“禮”制的影響,正如《荀子·君子篇》所言“故尚賢使能,則主尊下安;貴賤有等,則令行而不流;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長幼有序,則事業(yè)捷成而有所休”t。

清代的服飾不同于前朝服飾的一大原因是清代的統(tǒng)治者重視本民族的服飾傳統(tǒng)。例如,我國自古官服皆是袍的形制,但清代官服卻是褂的形制,保留了本民族的服裝款式。清代開國時期,皇太極曾拒絕滿臣達海、庫爾纏等人提出的“改滿洲衣冠,效漢人服飾制度”的意見,認為滿族的傳統(tǒng)服飾、騎射特色和民族語言不能改變,他說:“先時儒臣巴克什·達?!鞝柪p(即博士)屢勸朕改滿洲衣冠,遵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輒以為朕不納諫。朕試設(shè)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寬衣大袖,左佩矢、右挾弓,忽遇碩翁科羅巴圖魯(滿語:駕一般的勇士)勞薩(人名),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廢騎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與尚左之人,何以異耶?朕發(fā)此言,實為萬世子孫之計也。在朕身豈有變更之理?恐日后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眜

雖然清代歷代帝王謹記自己的民族本質(zhì),但在習(xí)俗文化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漢化,從補服上的紋樣就可以看出來,但是這種漢化是有選擇性的主動漢化,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漢人,另一方面是政治需求,畢竟打天下和治天下所用的政治手段是不同的。

《中庸》說:“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眝滿族服飾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前提下,兼容并蓄了漢族的文化,正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中的包容性和改造性。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如何,縱觀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道法墨幾大學(xué)說齊頭并進,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但這時的儒家已經(jīng)是內(nèi)儒外法,并且還吸收了其他家思想的新儒學(xué),在此后的幾千年,無論是佛家的沖擊,還是道家的沖擊,儒家思想都能兼容并蓄,并且在中國幾次被少數(shù)民族所統(tǒng)治的情況下,依舊能作為正統(tǒng)思想所存在,足以證明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改造性。

5 結(jié)語

清代作為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官服上的補子紋樣不僅將千年以來的紋樣進行了完美的融合,還是民族文化與儒家思想的載體。通過從補服制度、補子紋飾和補子色彩三方面的具體分析,探究了儒家思想在補服上有哪些體現(xiàn),而儒家思想對滿族服飾審美有什么影響,得出了補子是禮教制度的集中體現(xiàn),是以物比德的暗示和教化,還有著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以色正禮、以禮治國的思想。儒家思想還用禮制思想影響了滿族人的審美,又用本身的包容性包容并蓄了滿族和漢族的穿衣特點。

注釋

①孔子.論語:第八篇:泰伯:第十九章[M].北京:中華書局,2006.

②p子思.禮記:第三十篇:中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③⑨荀況.荀子:王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④孔子.論語:第十篇:鄉(xiāng)黨:第六章[M].北京:中華書局,2006.君子不能用祭服所用的天青色和黑紅色作為邊飾,也不能用尊貴的紅色、紫色作為內(nèi)衣的顏色。夏天,穿細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單衣,一定要在外面套上外衣。黑衣外配羔羊皮袍,白衣外配鹿皮袍,黃衣外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襖要比出門時穿的稍長,但是右邊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長度是人身長一倍半的小被,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墊。除去喪事活動,其他任何時候、任何飾物都可以佩帶。不是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一定要經(jīng)過裁剪。吊喪時不能穿戴羊羔皮袍和黑色禮帽。每年正月初一必須穿著朝服去上朝。

⑤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⑥[佚名].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六十五冠服[M]//四庫全書.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8.

⑦⑧[佚名].欽定大清會典:卷三十冠服[M]//[作者不詳].續(xù)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⑩子思.禮記:第八十四篇:聘義[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k漢代韓嬰《韓詩外傳》載:“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

l春秋時期的師曠所著《禽經(jīng)》記載,白鷴“似山雞而色白,行止閑暇”。

m《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狀如麇,一角,戴肉,設(shè)武備而不害,所以仁也?!?/p>

n一種像獅子的神獸,晉代郭璞直接解釋為獅子。

o君子豹變是一個成語,出自《周易》革卦:“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p>

q孔子.論語:第十一篇:先進:第六章[M].北京:中華書局,2006.

r韓寓群,徐傳武.考工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s《明實錄》第一冊,《太祖實錄》卷五十二,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t荀況.荀子:君子:第二十四[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u覺羅勒德洪.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三十二[M].影本.

v子思.禮記:卷五十三:聘義[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子思.中庸:篇第三十一[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參考文獻

[1]蔣健輝.中國服飾文化的倫理審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

[2]范瑞靜.儒家仁愛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yè)大學(xué),2019.

[3]張秀.傳統(tǒng)儒學(xu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經(jīng)驗與當代啟示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xué),2019.

[4]劉威婷.明清官服補子中圖騰符號的設(shè)計應(yīng)用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10):184-185.

猜你喜歡
補子儒家思想紋樣
心如絲縷 織鏤時光— —王建江緙絲作品賞析
Rank Badges of Official Costum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miotics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shè)計》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藏族傳統(tǒng)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清朝官服補子在現(xiàn)代服裝中的融合運用
儒家思想與書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袁飛紋樣設(shè)計
湖南包裝(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經(jīng)典的藝術(shù)幾何紋樣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5:03:24
儒家思想與學(xué)佛感悟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6
韶山市| 宣武区| 洱源县| 定兴县| 威宁| 竹溪县| 潜山县| 潼关县| 集贤县| 辰溪县| 洛南县| 扶余县| 铜鼓县| 亚东县| 浪卡子县| 锡林郭勒盟| 环江| 晋城| 台安县| 义马市| 河源市| 襄城县| 安庆市| 沈丘县| 晋江市| 饶河县| 漾濞| 汕头市| 克什克腾旗| 太仆寺旗| 金昌市| 新化县| 沙湾县| 资中县| 黔南| 阿荣旗| 黄山市| 汨罗市| 阿瓦提县| 上杭县| 措勤县|